悟性——语文教学的灵魂
“悟”字乃由“心”字加“吾”字组成。古人云:“心之官则思”。“悟”字从左往右看,其意乃“思之吾也”,亦即“思考的我”;若从右往左看,其意乃“吾之思也”,亦即“我的思考”。由此看来,悟性乃是思考者与独创者的本性。不思考,不会有悟,无独创不能算悟。悟性往往表现为人们对于自然奥秘、事物联系、语言内涵、生命价值等的飞跃式的顿然领会或瞬间把握。悟性,是心灵的闪光,是心智的飞跃。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未能重视培养学生的“悟性”。教学实践证明,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如果缺少了“悟”的过程,那么,他即使记住了大量的知识,也只是信息的储存而已;就算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造就的也只能是考试型人才而不是创造型人才。“悟性”是一种学力修炼、思想创造、智慧升华、崇高境界。悟性,是语文教学灵魂所在。
一、读书是悟性的基础
读书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修炼。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博大才能精深,根深方能叶茂。只有不断地汲取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精神营养,才能在语文学习中不知不觉地透出一种灵气和悟性。然而,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而文化素养的提高,是“悟性”的基础,没有它,“悟性”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古人又云:“去俗无他法,唯有多读书。”多读书,胸中具有上下千古之思,笔下具有纵横万里之势。多读书可以通文理,更能从姐妹学科中吸取营养,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正如鲁迅所指出的:“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读书,可以从其他学科中学到许多知识,“悟”出许多道理。如读了“书法”书,我们就可以悟出:写字讲究有虚有实,我们写文章也应做到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文章才有活力。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指导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勤读书,善读书。
二、思考是悟性的前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常为不会作文而苦恼。有的学生说:“作文难,作文难,一见作文就心烦”。据调查,不少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上,没少进行过练习,可效果如何?功夫下了,却石沉大海,起码无立竿见影的效果,原因何在?笔者认为,除了让学生刻苦学习作文之外,培养学生“悟性”绝不可少。我们细想一下,唐代诗人杜甫为什么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白为什么在“举头望明月”时,会“低头思故乡”?这是他们“悟性”的体现。在今日的现实生活中,同是面对“秋风渐紧,百花凋谢”之景,有人无动于衷,有人却愁思万千。同是面对“大海”,有人感受浅,有人却感悟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后者对事物有一种悟性。
如何“捕捉”或培养悟性?
1.培养学生感受生活意识。感受和观察是紧密联系的,两者都以人的感官作
为必要的生理条件。感受往往以观察为前提,感受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用心感受生活,就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意识,就是要教育学生积极训练自己的感官,使之能灵敏、准确地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摆脱粗俗、混沌的状态。举例说,当你登上五岳之首泰山时,脚下是云彩萦绕的天街,放眼望去,齐鲁大地尽收眼底,你会有何感受? 如果你只是感叹:美哉,祖国的山河!这远远不够,说明你感悟力很不够。你必须继续观察眼前的壮美景色,继续感悟出一些什么。也许你从泰山的险峻,感悟到人生旅途的艰难;也许你从群山起伏连绵,感悟到大自然的神功造化;也许你从山泉淙淙、细流曲折,感悟到远离尘世的恬静;也许你从青松刺天,感悟到独立人格的可贵……如果你充满悟性,就可以从一草一木、一水一石感悟出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经过选择提炼,不就是你作文取之不尽的材料吗? 在生活中,时刻都能得到这样那样的感受,关键在于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另外,还要教育学生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越是个性化的东西,就越能打动人。要张扬学生的个性,要鼓励学生善于和敢于写自己独特的东西。
2.培养学生思考生活的意识,善于思考。深入思考生活,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在写作中,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要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①由此及彼。②由表及里,即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③由个别到一般。思考生活,也包括将自己的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感情的概括,这种概括愈广泛,就愈具有典型意义,就愈能引起共鸣。
思考是悟性的前提,悟性是思考的结果。只有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品味生活、思考生活,就一定能让学生获得这份悟性。
三、灵感是悟性的升华
灵感是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悟性的升华。一个学生没有良好的悟性是不会产生灵感的。灵感的产生依赖于长期的生活实践、渊博的学识以及良好的环境等因素。古人云:“感悟起于心,运笔起于手。”心手双畅的过程,便是意境与写作技法高度统一和谐的过程,是一种厚积薄发的结果,是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灵感。用现代心理学分析,这便是灵感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把握住灵感的来龙去脉,才能把握住写作的最佳时机,使人在一种良好的状态中,悟天地万物之变化于笔端,写出意境深远、情趣高雅的文章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