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赏析

2022-02-14 来源:好走旅游网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赏析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第 1 页 共 10 页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赏析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赏析3篇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赏析1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宋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 一作:花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

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注释

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一说在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一说湖南攸县东北,一说当涂县(今属安徽马鞍山)东五十里。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篱: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急走:奔跑。走,跑的意思。

第 2 页 共 10 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暮春风光。 创作背景

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这组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

第 3 页 共 10 页

年)。彼时杨万里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诗题中的“新市”,是当时一处城镇,在今浙江德清东北,位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建康之间。这里水陆环绕,舟车通利,是作者离开临安去建康任所,或从建康返回临安述职的必经之地。作者途经这里,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见景生情,有感而发,于是赋写这组诗。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赏析2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一

八百年前的一个傍晚,有一位老人路经新市(今湖南省攸县北)偶然瞥见了下面的画面:

时令正是清明,经过前两日的雨洗风吹,树上的花儿已经凋落;而新叶闪着嫩绿,还没有长成浓荫。经过一天赶路的老人,在余热未去的夕阳下驻足。

稀疏的篱落庭院外面,有一条伸向远方的小径。一个小孩子从小径深处跑来,追逐着一只黄色蝴蝶。蝴蝶忽上忽下,向着老人的方向翩翩飞来。

一片风起,吹动菜花如波浪起伏。蝴蝶飞来飞去,忽然飞进了无边的盛开的菜花地里。热情奔放的油菜花,在春风里摇晃,湮没了蝴蝶。

追逐正欢的小孩子在篱落前蓦地停下,手足无措。是怜惜菜花,是怕老人呵斥,还是仅仅被疏疏篱落挡住?菜花深处,也许那只黄蝴

第 4 页 共 10 页

蝶正随菜花上下浮动呢,可是在翻滚的黄菜花浪里,哪里辨得清孰是菜花,孰是蝴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结语有余情,锁住一篇之意,留下无限的空间与遐想,留下无尽的回味。有限的七个字,包涵着孩子无限的怅惘、老人无限的诗意和油菜花无限的春天。

老人写作这篇小诗时已经66岁,眼中有景,心中有情。老人眼里的孩子,孩子眼里的菜花,菜花里的蝴蝶,隔了千载,还呈现在我们后世读者的眼前。 二

飞入菜花无处寻。翻开泛黄的古籍,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却可寻出踪迹。

按老人诗集编年,本诗前面两首为《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和《寒食日晨炊姜家林初程之次日也》。从“捣蓝作雨两宵倾,生怕难干急放晴”可知,这首诗作于寒食之后,此前两日下了两夜的雨,现在刚刚放晴。

本诗后一首为《风花》:“海棠桃李雨中空,更着清明两日风。”可见清明前已下过雨,更加上清明时节两日风飘,桃李海棠花残剩几许。这些也可为“树头花落未成阴”作注。

老人这几天一直在赶路,偶有所见,即吟诗留住。就在清明这一天宿新市时还作了另一首:春光都在柳梢头,折拣长条插酒楼。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宋代当时风俗,清明寒食节家家折柳插于门户。宋《东京梦华录》载:“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

第 5 页 共 10 页

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宋《梦梁录》载:“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

在前后皆风雨的日子里,老人此时独享春日暖阳。途中得片刻闲暇,自然看物入微,捕捉住稍纵即逝的情·趣,千载不磨。老人的眼前,若干年后我们读者的眼前,都是那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和急走追黄蝶的儿童。 三

老人叫杨万里,字诚斋,南宋江西吉水人,同陆游、范成大是好朋友。50岁以后诗风由师法前人转为师法自然,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

杨万里以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为终生效法的榜样,一生力主抗战,曾官至秘书监、宝谟阁学士,担任过吏部右侍郎(类似现在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职务。

杨万里满怀报国之志,却屡遭主和派排挤,饱经宦海浮沉,一直想离开官场。老人老矣,平生抱负未展,虚负凌云万丈才。特别是在清明时节,这种暮春的伤感情绪,在惯看风云、忧国忧民的老人尤为激烈。

可是,在春天即将逝去,在树头花落的时节见到了热情奔放的油菜花,见到了翩翩起舞的蝴蝶,见到了天真活泼、懵懂无知的儿童,见到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老人的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菜花、蝴蝶、孩子,这些景象构成了老人眼中、心中暮春时节最

第 6 页 共 10 页

灿烂的画面。或许此时,老人已忘记了长路的奔波,忘记了宦海的浮沉。

老人已矣,孩子尚小,儿童即是春天。诗心所在,诗意所在,富有童心的老人,在宿新市徐公店不经意的一瞥,瞥出了一只蝴蝶,瞥出了一片菜花,瞥出了一个儿童,瞥出了一个春天。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赏析3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⑴ 杨万里 其一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⑵。 其二

篱落疏疏一径深⑶,树头花落未成阴⑷。 儿童急走追黄蝶⑸,飞入菜花无处寻⑹。 原文注释

⑴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一说在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⑵村歌社舞:指民间歌舞。

⑶篱落:篱笆。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深,深远。

⑷头:树枝头。未成阴: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未形成树阴。阴:树叶茂盛浓密。

第 7 页 共 10 页

⑸急走:奔跑着、快追。走,是跑的意思。黄蝶:黄颜色的蝴蝶。 ⑹无处:没有地方。寻:寻找。 翻译 其一

春天的风光都集中在柳梢头,挑选一些杨柳长条折下来插到酒楼上。虽然现在身在他乡,就权当在家里过寒食节一样,看那村社里的歌舞实在是潇洒风流。 其二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创作背景

南宋王朝偏安杭州。新市在杭州北边,为京畿之地,文风鼎盛,又地处南北通途的要道上;又盛行酿酒,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楼,痛饮大醉,因留住新市徐公店。第二天醒来,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两首诗。 作品鉴赏

第一首诗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的村歌社舞。杨万里吉水(今属江西)人,平生嗜酒,此时在新市,身在他乡。作为酒徒,自然先从酒楼写起;作为客人,自然先观察乡土风俗。这第一首诗在

第 8 页 共 10 页

组诗里地位远不如第二首诗,但此诗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闲适心境,为组诗奠定了情感基调。第二首诗所提供的场景只不过是作者这种心境下的外在反映而已。

第二首流传甚广。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画面上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春意盎然。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前两句写农村景色,是静态描写;后两句写儿童和蝴蝶,是动态描写。这首诗除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外,还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

第 9 页 共 10 页

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