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明清以来高产旱地农作物的引进对农业生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0-03-29 来源:好走旅游网


明清以来高产旱地农作物的引进对农业生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人口迎来了历史巅峰,在中国历史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爆炸。究其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实现人口剧烈增长的重要原因。中国是农业社会,政治经济都与农业息息相关,粮食的产量对人口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明清时期对于海外高产旱地农作物的引进,是中国粮食生产和培育的第二次革命,它对于明清时期的人口大爆炸有明显的作用。虽然如此,但任何事有利必有弊,高产旱地作物的引入也来了负面的影响。下面我将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明清以来高产旱地农作物的引进对农业生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 对亚热带山地结构的影响

中国的粮食作物如五谷、麦等由于受生物属性的制约,特别是受气候和垂直高度的限制,所以只能在平原浅丘坡地进行种植经营,而不可能在山地大量种植并获得较高产量。

而明清时期传入中国的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高产旱地农作物,其主要产区主要是在南方的丘陵山地。由于这些高产旱地弄租屋的大量种植,使得中国亚热带山地得以大规模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讲,高产旱地农作物的传入和推广为中国亚热带山地的深度开发创造了条件,有积极意义。

中国南方亚热带山地,指秦岭、淮河以南,北归回线以北的长江和珠江流域山地,在这个地区从生物群落而言,处于亚热带阔叶林为主的地区,生物多样明显,为产出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高产旱地作物的引入,那么在这个地区比较适合发展农林牧副业的外延式发展方式,与相邻的平坝丘陵精耕细作种植业形成资源互补和产业互济,不会破坏自然生态

环境,反而会形成环境互益,会形成相互有效的、成规模的物质互补性交流,促进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和原始积累的形成。

高产旱地农作物的种植使大量亚热带森林变成旱地,山区趋向以种植业为主体,而种植业的单一性又较明显,这些作物在平坝地区也能较好生长,山区经济生物多样性的优势难以体现,产业与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水平滞后,使山区经济形成结构性贫困,直到今天。

二、 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明清时期,中国的人呈直线上升,这与高产旱地作物的引入与大量种植息息相关。由于高产旱地作物的推广,使得农民扩大了耕地面积,由平原低坝逐渐向丘陵山区推进,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使山地的人口滋生和快速发展成为可能,也使平原、丘陵、低山地区因战乱、灾害而造成的人口自然损耗得以缓解,这一切为清代中叶以来的人口膨胀创造了条件。

关于玉米、番薯济食作用记载很多,如:道光《建始县志》卷三:“居民倍增,稻谷不给,则于山上种苞谷、洋芋或蕨薯之类,深林幽谷,开辟无遗”;雍正闽浙总督高其倬说:“福建自来人稠地狭,福、兴、泉、漳四府,本地所出之米,俱不敷民食,… …再各府乡僻之处,民人多食薯蓣,竟以充数月之粮… …”等等, 可以说,玉米、番薯对缓解明清的人口压力起了一定作用。

三、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亚热带山地高产旱地作物的大量种植,虽然它们在清前期对粮食增产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在人口压力下为了扩大种植面积,而滥开山区,毁坏林木,流失水土,对生态平衡造成的破坏作用,越到后来就越益明显,尤其是玉米的这种负效应更突出。

由于山区垦种玉米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不容忽视,在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下,流民的垦殖方式主要以毁林烧山为主,山区丰富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自然植被大量消失,引起水土流失,使地力衰竭,无法耕种,流失的沙石殃及近山平地,毁坏良田屋舍,下游河流泥沙淤积,洪涝灾害频繁。如在闽浙赣皖山区“于潜、临安、余杭三县,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与湖郡之孝丰、安吉、武康三县,长兴之西南境,乌程之西境为害同,惟积难返,扫除不易云”(光绪《孝丰县志》卷三《水利志》)。随着山区水土流失的加重,农业土壤及肥力流失,有的几乎无土,只存石头,有的只存瘠壤,肥力下降,普遍出现“粪种亦不能多获者”的局面,棚民只好另寻他处垦殖,这样辗转开垦必然导致耕地的滥行扩张和水土流失范围的扩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是粮食生产不利条件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后期粮食亩产下降,农业产出减少。同时从水土流失这个方面来看,也是整个流域的江河生态恶化,影响了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诉,番薯、玉米、马铃薯等美洲高产旱地作物的引发引发我国古代社会的第一次粮食革命,它对于缓解明清之际的人口压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并且使人靠得到显著的提高,在清中叶达到顶峰,表现为人口膨胀,而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国家税赋的增长,缓解财政压力。但这些高产旱地作物的传入在给中国社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伴随着负面的影响,而这种负面影响往往是长远的。大量亚热带森林变成旱地,使得这些的去的经济多样性和输出能力开始减弱,成为后世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的根源,直到今天人们还在退耕还林,在弥补三百年留下的后遗症,归还自然之态。在人口压力下,由于流民垦山种植玉米、番薯,毁坏林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同时影响了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虽然这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社会经济状况和小农经济局限性都有一定的关系,不完全是农民的责任。总的来说山区开发成绩是主要的,当然历史教训也提醒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农业开发过程中要有长远的目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