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区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研讨活动发言稿
燕山二小 任 慧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燕山二小的校长助理兼大队辅导员,也是我们学校一年级数学组的普通一员——任慧老师,在此,我代表学校行政和全体师生,对各位老师莅临我校,指导我校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这里,要解释说明一下,原本我们的活动是定在周四的下午,安排我们学校的数学组长李敏老师为大家上这节研讨课的。由于周四下午陈老师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处理,所以周一的时候,我们临时接到通知,将活动改在周三上午进行,同时陈老师还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在上课之前给大家就低年级计算教学做一个专题讲座,接到这个任务,我的内心就一直很惶恐,我不知道该给大家说些什么。正在我感到茫然的时候,我又接到一个不幸的消息,我们的李敏老师在周一下班的时候被电动车撞伤了脚,不能为大家进行展示,作为一年级数学组这个团队中的一员,又作为大姐姐,这种关键时刻自然该我顶着上。这次活动因临时调整比较大,可以说上课的人、上课的地点、活动的程序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又只有一天的准备时间,所以,今天展现在大家眼前的仅是一节常规课,还留有很多遗憾,今天的活动组织可能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容和谅解。
说到计算教学,它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大家不言而喻。而处于小学启蒙阶段的低年级计算教学更是重之之重。可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大家感到最困惑的,令我们很多一线的老师纠结的是:不管我们怎样努力的去教学,去提高我们的教学艺术,可孩子们还是照错不误。不是看错数字,就是看错符号;不是加法忘记进位,就是减法忘记退位,等等。每当家长急切地询问:“老师,为什么我的孩子就那么粗心,计算总是出错?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我真的不知该如何作答,只能安慰似地加以指导:“下次要他细心点”,在家“多做多练,熟能生巧” 。但是我们心里都明白,实际上“多做多练,熟能生巧”的训练方式,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这节课来谈谈我个人对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几点感悟。
一、关注教材编排,进行教材整合
一年级第一册的计算教学是采用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
达到计算熟练。计算教学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包括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教材的编排采用现行教材的基本结构,如20以内进位加法采用先出9加几,然后出8、7、6加几„„的编排方式,以便突出“凑十”的计算规律,使学生能够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本册教材从加减法含义的教学开始就引进了多种算法的思想,并在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在中,都努力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第二册中的计算内容主要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计算的编排同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编排类似 ,教材将此部分教学内容简化为:十几减9、十几减几两部分,并且增加了破十法,使那些基础比较薄弱,对“想加算减”不是很熟练的孩子有法可用。
那么就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而言,教材0—9的认识编排程序基本雷同,都是通过一幅主题图数数→抽象出数→认数(数的顺序和大小)→数的组成→数的加减法。有过一年级教学经历的老师都知道,其实就这部分知识,绝大部分学生在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教学时,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地照搬教材进行教学,每个数都去数、去摆地话,孩子们就会觉得非常枯燥无趣,这样重复机械地学习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我个人认为,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就知识点来说,它没有什么难度系数,如果说要应付考试,可能很多孩子你不教,他也能考个百、八十分。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常规养成及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上。因此,在进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从6开始就把数的认识和加减放在了一起进行教学,在进行加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就把后面的图文应用题及连加进行了渗透。在学生认识完减法后,我就把后面的连减及加减混合在课堂上进行了渗透。
所以今天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节的《10的认识》,我觉得把它定位成一节汇报课,应该比较准确。因为今天老师们看到的这个课堂不是为了公开课而精心设计的,而是我们常规教学的一个延续和拓展,今天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一种常态地发挥。也许,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你会觉得这不像一节新授课,这是因为他们从6开始,就是按照这种模式训练的,说实话,孩子们如果是在教室上课,表现会更好一点。
就数的分与合来说,我在学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时,以5的分与合为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的方法得出了5的分成,然后引导学生将5的分成进行有序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将4、3、2的分成交给孩子们自己完成,学生有的通过继续分小棒、
有的通过画圈、有的通过模仿5,有序地写分成式找到了2、3、4的分与合。
那么从6开始,在教学数的分与合时,我就是直接给出的6可以分成几和几,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找到所有的组成,并训练学生看到一个分成式要能够写出四个算式。通过7、8、9一路的训练巩固,所以到10,孩子们就无师自通了。这样安排和处理,我觉得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又注重了学生有序思维地培养和训练,大家可以看到,正因为有前面分与合的有序训练,所以当孩子们看到几加几等于10时,他们就自然会想到要从最小的1+9开始有序地写出所有答案,这就是一种解题的策略、这就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可以说通过前面的训练,其实在孩子们心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模式,有的老师会说,你的这个模式不是也是重复使用没有创新吗?我个人认为,这种固定地教学模式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初步掌握认数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知道认数就要从排序、比大小、基数、序数、分与合、加和减等几个方面来学习,虽然教学模式是固定的,但是在每一个环节的训练中,我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完全重复,而是根据孩子们掌握情况,逐步地提高思维训练的难度,比如说:比大小,我就没有停留在教材要求的两个数的比较层面,而是逐步延伸到三个数的比较、拓展到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比大小,式与数的比较、式与式的比较;再比如在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数的时候,我由开始的用一个数说一句话,拓展到用两个数说一句话,要求逐歩提高,让孩子们在相似的环节中找到学习的规律,得到思维的训练,获得学习的成功。 二、加强基本口算,建立巩固基础
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及表内乘除法是小学计算的基础,这三方面的计算内容也基本是低年级计算的全部内容。因此,这三类计算必须让学生巩固掌握。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后,十分有必要让学生熟练地记忆下来。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基本口算经常练:
教师在授课之前,坚持3-5分钟的口算训练,并结合内容,有目的的选择口算题目,这样即能有助于本节课内容教学,又可以训练口算能力,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一般采用视算与听算相结合的方式。视算是通过眼看、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通过耳听、脑记,才能说出得数。听算训练最主要是培养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听知觉兴奋,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集中和兴奋状态中。学生在听算训练中,可以培养专心听课,集中注意力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切实提高口算能力。
2、重点、难点专项练:
小学计算内容的安排,是呈螺旋上升的状态。新知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能力基础上。那些对新知教学具有关键作用的旧知,需要进行专项训练,扫除障碍。建议放在探索新知结束后。例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数的分成”训练;“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进位加”训练;“百以内退位减法”的“20以内退位减法”训练;“列竖式计算”的“进、退位”训练等等。
3、变换形式快乐练:
低年级的学生是非常活泼的,他们爱动,好动,喜欢接受新事物的,口算练习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游戏因素在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而运用一些游戏,可以增强趣味性,寓教于乐。
(1)快乐传真。
这种练习,在培养口算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训练时将全班分成四组,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四组算式,每组十道题,每大组出十人参赛,由老师发令同时开始,每组第一个人做完第一道,才允许第二个同学接着算下一道。哪组算得又快又对奖哪组优胜小红旗。这种比赛兼游戏的方式学生特别喜欢,获胜的小组非常有成就感,失败的小组也会不气馁,总结经验,同时可以形成小组互助,大家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风气。
(2)抢答口算题:
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通过快速的出示题目,让学生抢答。学生兴趣会很高,情绪激动,很乐意接受这种训练形式,但这种方式也有不利的一面,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水平毕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思维不够敏捷的学生容易跟不上大家而产生恐惧心理,或者在里面滥竽充数,听见快的学生说出答案马上也跟着说,不能扎实有效的训练到每一位学生。所以抢答这种训练的方式比较适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时使用。
(3)口算比赛争星卡: (4)电脑口算游戏大比拼 ……
训练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只有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活动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除此之外呢,我觉得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时,还要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来进行记忆是十分必要的。比如10以内的加减法,就要引导学生想分与合的口诀来记忆;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9加几的结果是减一加十,如9+6=6-1+10=15,8加紧几的结果是减二
加十,依此类推。对于表内乘除法,让学生熟练背诵乘法口诀是关键,在引导学生背诵时,一是不能让学生顺口念,二是要让学生对口诀中三个数进行记忆,如“四六二十四”这一句,要为不断变换形式来问“几六二十四”“四几二十四”或“四六多少”这样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就不会产生太大困难。
三、加强常规训练,养成良好习惯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低年级学生在进行数学的学习时,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因为在我们的计算教学中,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审题、分析的习惯。
3、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4、教师自身要以身作则,统一要求,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四、培养估算能力,提升计算水平。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估算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了解估算的意义和重要性,我们应该从低年级抓起。低年级估算教学的培养肯定不会像中高年级一样有系统的方法和策略,但是可以将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渗透给学生。如“去尾法”、“进一法”等,当然我们不必教给学生这些方法的名称,但是可以在具体的题目中渗透。如28+8,28可以看作30,8可以看作10,30+10=40,所以估计28+8的得数不会超过40。估算教学虽然有估的成分,但是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却非常大。
总之,要让低年级计算教学更加精彩,更加富有实效,我们还任重道远,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究。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为了孩子们真心诚意地付出,这条路我们会走得很快乐,我们走过的地方,一定也会很精彩!
以上就是我对低年级计算教学一些初浅的体会,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