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应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职业发展中心的邀请,长江商学院MBA校友袁铭良先生前来学院举行讲座。袁铭良先生现就职于安永中国业务拓展部,任副总监,是《中国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财经》、《证券市场周刊》、《新财富》、《创富志》和《资本圈》等中国著名财经媒体的专栏作者与撰稿人。曾向全球性金融机构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瑞银集团(UBS)、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三井住友银行(SMBC)、咨询公司科尔尼(A.T.Kearney)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汉鼎亚太(H&Q Asia Pacific)、普凯投资基金(Prax Capital)和金石投资等提供专业咨询、案例分析与咨询报告。
袁先生首先给出了一种IB/PE/VC理想的职业发展模式,即名牌大学本科毕业—分析师(2-3年)—欧美著名商学院2年—经理4年—副总裁2-4年—董事2-4年—董事总经理。尽管已有极少数北京、上海顶尖高校精英与权贵毕业生已遵循此职业生涯。然而,袁先生也指出,在现实的职业生涯中,所谓最“理想”的金融机构职业发展道路其实相当难走,从分析师、经理能够最终晋升为董事总经理、合伙人的比例不高,大多数人选择中途转行或被淘汰……
紧接着,袁先生抛出了一个令人深思、同时也困扰同学们的问题:“如果无法一步到位地得到„理想‟的入行途径,你如何抉择?是否有志于继续追求你的职业发展梦想?”袁先生也给大家提出了诚恳的建议,即替代性的选择。先选择进入如管理咨询公司、全能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外资律师事务所、基金管理公司、私募基金、财经公关公司、大型海外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金融监管等部门,在上述机构获得一定发展后,再转入投资银行、私人股权投资与创业投资,最后可获得一个较为自如的职业发展策略。其原因在于:金融与
专业服务机构面向的是同类客户,因此行业资历、从业经验与客户资源可以延续;此外,相关机构在业务拓展时合作机会多,有利于扩大人脉网络。
此外,袁先生希望同学们在MBA的学习期间找到合适的职业导师,并推荐了他悉心筛选的书籍供同学们参考,如《摩根财团》、《峭壁边缘:保尔森回忆录》、《滚雪球:巴菲特传》、《追逐日光》、《华尔街的大马猴》、《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对冲基金风云录》、《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20年》。
在Q&A环节,同学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袁先生结合多年的职业生涯经验,真诚而耐心地一一作了解答。袁先生认为,金融行业在中国的近十年发展非常迅速,同学们应关注中国的宏观经济,认真思考,洞察金融业的机会和风险,在学习期间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事业上相互扶持,同时根据MBA学生的工作背景,在金融行业中找到合适的职位,最终实现自身经验和价值的最大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