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90后”大学生旅游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2020-12-23 来源:好走旅游网
“90后”大学生旅游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旅游态度的涵义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社会环境中,接触各种人和事物,

会对它们产生各种各样的认识,产生对它们的赞成、反对、喜欢或者厌恶等心理体验,以及对它们是愿意接近、认同,还是回避、拒绝等意向。这就是人们对所面对的人和事物作出的行为反应的心理倾向,即心理学上所讲的态度。旅游活动是人们众多社会活动中的一部分,人们对它持什么看法,认为它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还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价值的;是喜欢它们,还是不喜欢它们,有没有参加旅游活动的打算和愿望,这就构成了他们对旅游活动的态度。

有人认为,旅游活动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可以愉悦身心、增进身心健康,赞成而且喜欢旅游活动,希望能有机会去参加旅游活动,说明他对旅游持有肯定的、积极的态度。而有的人则认为,旅游纯属吃、喝、玩、乐,是一种消磨意志的低级活动,因而反对它,自己没有参加旅游活动的想法,也不同意别人参加,这是对旅游活动持否定和反对的态度。

旅游态度,是人们对旅游作出行为反应的心理倾向,是行为

反应的心理准备状态。它虽然不是行为反应本身,也不是行为反应的现实,但却包含和预示着人们作出行为反应的潜在可能性。一个人对某项旅游活动具有良好的态度,就包含和预示着他有参加这种旅游活

动的可能性。人们对每一个旅游点、对每一项旅游活动,以及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必需的各种旅游条件,都会产生不同的具体态度,从而预示人们将作出什么样的选择,这就是旅游开发者和旅游经营者关心人们的旅游态度的根本原因。旅游态度还决定旅游者将以怎样的活动水平,投入即将进行的旅游活动中去。因此,它又是未来活动水平和努力程度的心理准备状态。

“90 后”大学生旅游态度调查 1.调查问卷的发放

此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地点,主要集中在高校的教室、学生食

堂、学生宿舍、图书馆等学生密集地,共发放调查问卷 11000 份,收回问卷 10980 份。其中,有效或部分有效问卷 10860 份,有效率达 98%。

2.被调查学生的基本特征

(1)性别构成。大学生的性别构成调查结果见图 1。

从图 1 可看出,在 10860 名被调查的大学生中,男学生为

2500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 23%;女学生为 836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 77%,是男学生人数的 3.3 倍。

(2)年龄构成。大学生的年龄构成调查结果见图 2。

从图 2 可看出,在 10860 名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年龄主要

集中在 17~24 岁之间。其中,17 岁为 18 人,占总人数的 1.66%;

18 岁为 160 人,占总人数的 14.73%;19岁为 183 人,占总人数的 16.85%;20 岁为 137 人,占总人数的 12.62%;21 岁为 168 人,占总人数的 15.47%;22岁为 194 人,占总人数的 17.86%;23 岁为 168 人,占总人数的 15.47%;24 岁为 55 人,占总人数的 5.06%;24岁以上为 3 人,占总人数的 0.28%。

(3)家庭结构。大学生的家庭结构调查结果见图3。

从图 3 可看出,在 10860 名被调查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

为 9000 人,占总人数的 82.87%;非独生子女为1860 人,占总人数的 17.13%。

(4)家庭所在地。大学生的家庭所在地调查结果见图 4。

从图 4 可看出,在 10860 名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家庭所在

地为农村的为 2880 人,占总人数的 26.52%;家庭所在地是城市的为 7980 人,占总人数的 73.48%。数据表明,大学生大多来自城市家庭,但农村大学生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这与近几年国家通过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措施,使农村品学兼优的学生不再因为贫困上不起大学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90 后”大学生旅游态度分析 1.大学生对旅游活动的态度

现代旅游心理学研究表明,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态度很多时

候会直接影响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大学生对在校就读期间外出旅游

所持态度的调查结果见图 5。

从图 5 可看出,大学生中非常赞同旅游的为 930人,占总

人数的 8.56%;赞同旅游的为 9600 人,占总人数的 88.41%;无法确定旅游的为 210 人,占总人数的 1.93%;不太赞同旅游的为 120 人,占总人数的 1.10%;很不赞同旅游的占总人数为 0。大学生对在校就读期间外出旅游持否定态度的比例为 0,而非常赞同和赞同旅游的大学生人数占绝大部分,这些数据充分证明,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都想就读期间外出旅游,他们有非常强烈的出游意识。

2.大学生对旅游购物的态度

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参加旅游活动对购物态度的调查结果见

图 6。

从图 6 可看出,有意愿购买旅游纪念品的大学生超过

91.15%。其中,38.12%的大学生选择购买特色纪念品;53.03%的大学生会给朋友购买一些纪念品;无特色为 6.08%;完全不感兴趣的为 1.66%;其他为 1.10%。

3.大学生对建立旅游特色商品专柜的态度大学生是否希望建

立旅游特色商品专柜的调查结果见图 7。

从图 7 可看出,有 10800 名大学生选择希望建立旅游特色

商品专柜,占总人数的 99.45%;有 60 名大学生选择不希望建立旅

游特色商品专柜,占总人数的 0.

55%。这充分说明,大学生对旅游特色商品有强烈的购买欲

望,希望在专柜买到正宗的特色商品。

4.大学生对旅行社的服务满意度

大学生对旅行社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见图 8。

从图 8 可看出,有 3510 名大学生曾有参加旅行社的经历,

其中,选择非常满意的为 10 人,占总人数的 0.28%;选择满意的为 20 人,占总人数的 0.57%;选择较为满意的为 40 人,占总人数的 1.14%;选择一般的为490 人,占总人数的 13.96%;选择较不满意的为 2360人,占总人数的 67.24%;选择不满意的为 590 人,占总人数的 16.81%。这些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旅游服务较不满意或不满意。

5.大学生对旅游景区(景点)优惠措施的满意度

大学生对旅游景区(景点)优惠措施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见图 9。

从图 9 可看出,对旅游景区(景点)优惠措施表示不满意的

大学生为 8720 人,占总人数的 80.29%;表示满意的大学生为 2140 人,占总人数的 19.71%。

6.大学生对开辟大学生旅游线路的态度

大学生对开辟大学生旅游线路的态度调查结果见图 10。

从图 10 可看出,大学生选择应开辟适合学生旅游线路的为

8810 人,占总人数的 81.12%;选择不应开辟适合学生旅游的线路为 2050 人,占总人数的 18.88%。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对旅行社的线路设计存在很大的不满。

调查结论

在此次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家庭结构、

家庭所在地,基本符合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具有非常强烈的出游意识。 对旅游纪念品,绝大多数大学生有意愿购买。对此,旅游景

区(景点)应丰富旅游纪念品。

大学生因购买旅游特色商品不便,希望建立特色商品专柜。 大学生对旅游服务质量,大多数选择较不满意、不满意,提

醒旅游社要重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大学生对旅游景区(景点)优惠措施大多数选择不满意,提

醒各景区(景点)应实行多种优惠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满意度。

大学生认为,旅行社应开辟适合他们兴趣和特点的旅游线路。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五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120-125.

[2]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84-88.

[3]李昕,李晴.旅游心理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80-92.

[4]沈祖祥.旅游心理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83

-93.

[5]李耀珍.从游客旅游态度的角度分析秦皇岛旅游业的发展

[J].经济论坛,2007(20):29-31.

[6]薛群慧.旅游心理学:理论·案例[M].天津:南开大

学出版社,2008:82-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