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2023-05-22 来源:好走旅游网
部编版《哲学与文化》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师:李玲玲

一、教材分析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本课选用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题的内容。在学习本框题之前,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本框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从地位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区别于其他旧哲学的根本特点。所以学好该框题能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有待进一步提高。这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的思考。因而需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来创设情境,依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富有梯度的探究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必备知识:学生能够理解认识的含义及类型、掌握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以及特点、懂得分析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2.关键能力:学生能够深刻把握实践对认识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运用认识论的实践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核心素养:

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实践观,用实践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1)政治认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观。

(2)科学精神:明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弘扬科学精神。 (3)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自觉地尊法、守法、用法。

(4)公共参与: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真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难点: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议题式教学法、探究合作法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多媒体课件播放:“天问一号”发射视频。 观看完视频,谈谈你对“天问一号”的认识? 学生:自由开放式发言。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可以使学生有准备地进入本堂课,带着问题和目的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一) 认识和实践 1.认识的含义及类型

议题一:关于“天问一号”的观点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认识的含义,以及引导学生区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天问一号”发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实践的含义

议题二:“天问一号”发射属于实践活动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实践的含义,并且通过“匹配游戏”加以巩固。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对于实践含义的思考,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匹配游戏”不但吸引学生兴趣,也巩固了实践的含义。

3. 实践的基本形式

(展示三幅图片)请同学们找出三幅图片对应的实践基本形式?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并强调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践最基本的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能够让学生对于实践的基本形式有较准确的判断。

4. 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天问一号”发射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有什么共同点?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这说明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为什么要进行“天问一号”发射活动?这材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这说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材料分析:

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运载火箭系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探测器系统。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组织实施发射、测控。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抓总研制地面应用系统,负责科学数据接收、处理、存储管理工作。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 的序幕。从“两弹一星”到“天宫”揽胜,“嫦娥”奔月,再到“北斗”指路、“长五”飞天、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

以上材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实践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 课堂小结:

(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合作探究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今年发射升空,

目标是实现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获取火星探测的科学数据,掌握火星的形貌和地质构造特征等知识。请思考:这说明人的正确认识从哪里来的?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派代表发言。

教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注意区分: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合作探究二: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关于火星的明确记载,17-19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表面有许多河床,1965年以来人类利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今年成功完成“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但对于火星的探索还远远没有结束。请思考:这说明是什么力量推动着科学的发展?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派代表发言。

教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强调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合作探究三:材料一:哥白尼提出的太阳系学说在300年间一直是一种假说,后来加勒经过长期实践研究确实发现了这颗行星,哥白尼的学说就被证实了。

材料二:为了探索火星,我国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请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派代表发言。

教师: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够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合作探究四:“天问一号”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等联合探测火星生命信息,研究宇宙和天体环境科学,并探讨改造和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为人类造福。请思考:材料说明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派代表发言。

教师: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突出认

识的终极意义。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请思考:所有认识对实践的指导都一样吗?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双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同时汲取集体的智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和教师的引导下加强了对理论的运用和学习,使学生不断提高分析材料、语言表达和逻辑推理的综合能力。另外,分配较多时长是为了让学生真正理清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突出教学重点。

教学总结:利用多媒体和板书展现本节课的纲要,并指出重点和难点,强调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的呈现,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相互连接形成知识网络,进一步强化对重点知识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教学巩固:匹配题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并把它转化为读题解题的能力,在练习中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各类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培养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板书设计:略 七、课后探究

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将实践观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通过议题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生成的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何让全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吸收需要多花时间琢磨与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