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倾听“心声”,改进教学

2023-06-08 来源:好走旅游网
广东省揭东县梅岗中学hts

----从新课标教材的教学中得到的启示

新课标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心声》,内容是写教李京京语文的程老师要上一节全区的公开课,讲课的内容是小说《凡卡》。老师设计的课上要求“有表情朗读课文”,并且指定由班上的六名同学来朗读。李京京因为嗓子沙哑的厉害,没被老师选上,但京京很希望能朗读一段,因为他的经历与课文中凡卡的经历太相似:在城里上学的他因为爸妈总吵架,妈妈总打他,他想念乡下的爷爷,就像九岁在外当学徒工的小凡卡盼望爷爷接他回家一样;凡卡有一个要好的女孩子“奥尔迦”,他也有一个好朋友妮儿。正因如此,京京对《凡卡》有深刻的理解,在赵小桢奶声奶气地练习朗读时他叫道“不是这样的”,但倍受嘲笑,只好委屈地在小树林子里读。公开课的那一天,在赵小桢因为害怕不敢起来朗读的情况下,李京京举起了手。他声泪俱下的朗读征服了程老师,也征服了在座的听众„„

第一次读到这篇课文,就引发了我的深思。在我的感受中,它不仅是一篇教材,更是一篇用文学的笔法写成的教育论文,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和语文教学一些启示。在此,我想借用文中主人公的一些表白来进行阐述。 一、“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当李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的时候,而得到的却是“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我们可以想像此时李京京的失落与悲伤。的确,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的教学中实在是屡见不鲜,殊不知,这样的教学会产生一些弊端。

首先透过这一现象,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对学生生命个体的不尊重。学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思想、兴趣、追求,渴望获得肯定、表扬,渴望成功的体验,而且因为生命的稚嫩,这种人格正处于建构时期,一点微小的伤害就可能导致其一生的转变。文中写道:“噪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给学生带来的伤害。假如李京京不是有了后面拾来的表现机会,我们真是有些担心,他会不会因为老师判定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而从此不再念了呢,从此自卑自贱了呢?反过来,因为这一次偶然得来的机会获得的成功,也许就将激发李京京去追求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因此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要求首先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创造生命的精彩。

其次透过这一现象,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扼杀。当李京京提出“我能„„念一段吗?”时,他内心深处一定有一种强烈的意识:我领悟了这篇课文,我能读好这篇课文,我应该争取读这篇课文。在面对课文与课堂这两个客体,李京京有较强的主体意识,能够支配与控制课文,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学生的这种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主体意识,我们应该加以保护,应该促进其发展,而不是以一个“不行”加以扼杀。

二、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

为什么“平常声音又脆又甜”的赵小桢念不好课文,而“嗓子沙哑得厉害”的李京京却

能将课文读得声泪俱下?这其中给我们提示了朗读的深层次的因素。朗读不只是一种声音处理的技巧,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换成有声语言,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转换。首先要求朗读者理解文章的内涵,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把这种感情用特定的声音表达出来。在对朗读的处理上,用什么语气、语调,采用什么语速,哪些词语该读重音,需要朗读者创造性的处理。不同的人读同样的文字,处理不一样,效果也就不一样了。有的朗读催人泪下,有的朗读索然无味,这与朗读者的创造性活动分不开。朗读的效果固然与声音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却是由朗读者的创造能力决定。这种创造是建立在一定的语感、一定的朗读技巧、一定的生活经历、情感经验基础之上的。

朗读要入情,情从何来?它来自于朗读者与作者(文本)情感的对话、交流。领悟作者(文本)想表达的感情,就要对作者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中,有什么想法,内心有什么感受,朗读者要“移情性地体验”,即从心理上去经历那一情境,从而获得自己的感受。

但仅有此还不够,要实现与作者(文本)情感的对话,还依赖于朗读者的情感经历。能够在朗读时以自己的情感经历去表达作者(文本)情感,为喜亦喜,为忧亦忧。也就是说,作品的意义是朗读者和作者共同构建而成的。意义的构建当然首先是作者(文本)情感与朗读者情感的交融。本文中的李京京为什么能创造性地再现《凡卡》的情感,就是因为他与凡卡有相似的人生经历,有相似的情感体验,与凡卡之间能够很好地产生情感共鸣。这就给了我们朗读教学一个启示,要让学生真正深入体会作者(文本)情感,首先应该丰富学生生活中的情感积累,如果学生确实缺乏相关的情感体验,教师就应该通过一些故事、情景来增加学生情感的感性体验,从而更好地进入作者(文本)的情感世界。

朗读不只是一种吸收,更是一种倾吐。一般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其实,阅读尤其是朗读不仅是一种吸收,更是一种倾吐。在朗读中,要首先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领悟文本表达的情志,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审美陶冶,这是吸收;但朗读通过声音把感情外化,创造性地再现情感,这感情就不只是文本情感的简单还原(事实上也不可能还原),其中也有朗读者的情感流露,有朗读者个性情感、情绪的成分,这就是倾吐。事实上不同的朗读者朗读同一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都是不一致的,除了对文本的理解有异外,还跟朗读者的个性有极大的关系。为什么李京京能把《凡卡》演绎得如泣如诉,这是因为他在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再现文本主人公的情感,同时还把自己的痛苦、自己的盼望、自己长久的情感积淀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了。在他朗读的过程中,眼前浮现出的是“爷爷的水烟袋”、“妮儿的黑眼睛”,以及当他念到了“亲爱的爷爷,„„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时“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他感觉到的不只是在朗读课文,更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情感渲泄。在生命朗读、生命情感的抒发中,他的朗读自然具有了撼人心魄的力量。

所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更好地改进教学,使之更加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