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管沟开挖支护方案

2022-08-07 来源:好走旅游网


污水管管沟开挖支护方案

根据地质情况和施工现场,本工程污水管沟地质情况复杂,特别在纬二路K2+400处,深达5.13米,开挖较深,土质情况复杂,大部分为处流砂层,沟顶余土量过多,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杜绝安全隐患,特制定此方案。 一、管沟开挖

开挖前,应先清除25cm 的表面耕植土。应调查地下有无管线。对挖出的适用材料,应用于回填。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跳槽二次分层开挖法。严禁无序大开挖。边坡工程的临时性排水措施应满足暴雨和施工用水的排放要求。边坡开挖应及时按设计实施支护,避免长期裸露,降低边坡稳定性。管沟的开挖宽度依据GB50268-97规范施工。然后把管沟的宽度及放坡的宽度用白灰洒出,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边退边挖,挖止高于设计标高20cm,其预留的20cm由人工挖除(挖除时先制作两个龙门架,按其设计高程在龙门架中心点绑好线绳以便控制其开挖高程)。 开挖注意事项:

开挖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开挖的余土量应离管沟沟边1米以外。槽壁平整,挖方深度在3米以内时,边坡坡比1:0.50。挖方深度在3--6米时,边坡坡比1:0.75。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槽底高程允许偏差:

开挖土方时为:±20mm,开挖石方时应为:+20mm -200 mm。

二、沟槽支撑

1、采用水平式支撑。支撑材料选用木材,圆钢管。

①、水平支撑采用疏支撑,撑板厚度不宜小于0.3m,长度不宜大于4m,每间隔4m设设一支撑段。

②、垂直方向支撑板间隔为1.0m。

③、横档采用¢35撑杆,间距为2.5m。

2、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采用撑板支撑时,开始支撑的开挖沟槽深度不得超过1.0m,以后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面为0.4——0.8m。 3、撑板的安装应于沟槽壁紧贴,当应有空隙时应填实。

4、支撑应经常检查。当发现支撑有弯曲,松动,移位等迹象时,应及时处理。

5、上下沟槽应上设安全梯,不得攀登支撑。地下管网循环水及空分装置东侧地下管管沟开挖过程中,该部位紧邻PPA围墙,若按照规范要求放坡施工,只有拆除围墙方能满足条件施工,但由于情况特殊,要求保留围墙,采取不放坡开挖施工形式,为确保管沟施工的安全性,防止土方坍塌,特编制此方案。 二

地质特点及支护方法

该部位土壤属潮湿松散黄土,容重为1600 Kg/m3,砖墙容重1800 Kg/m3,故单位面积内聚力为5~10 KN/㎡。现采用木模板满铺挡土,Φ48钢管支撑(详见附图),此法能承载18 KN/㎡的侧压力,保证土方及围墙不坍塌,亦能确保安全施工。

1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 24米宽规划道路在0+00~2+40段位于金江小区与中医院之间; 2+40段至灌温路接口段位于金江小区与兴科磁业公司、幸福预制厂、三正扭钢厂等工厂之间。在与灌温路接口处,在规划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农民房还未拆除,该处道路工程暂时不能按照设计文件施工。由于农民房未拆除,根据设计文件,在接近灌温路接口处段的雨、污管道埋设位置距离农民房仅2米多一点,在2+40 至温灌路接口段,在24米宽规划道路红线范围内还有一条宽7米的砼道路,是附近预制厂、兴科磁业有限公司等工厂的进出厂区的主要通道,同时在场地内还有一条附近钙品公司的排污沟。 四、

管沟开挖及支付方案确定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管道埋设深度及施工单位施工技术力量,确定管沟开挖及支护方案如下:

1、 开挖方案确定: (1)

根据单位施工技术力量及总体施工工艺措施,管沟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并由人工整平。 (2)

管道沟槽的开挖断面为: B=D+2(b1+b2+b3) B: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mm) D:管道外径

b1:管道一侧工作面宽度。根据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68-2008表4.3.2, b1=400mm。

b2:有支撑要求时,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 150~200mm。 b3:现场浇筑砼一侧的模板厚度,取值为50mm。

(3)经过现场踏勘及现场初步开挖,场地土层分布主要为:上部为回填的根植土及建筑垃圾,下部为粉质土及砂夹石,结合规范要求及现场管道开挖深度,确定沟槽开挖边坡的放坡系数为: 1: 0.45。(备注:若对管沟壁支护段,为了便于管沟壁支护,则管沟开挖不进行放坡开挖,沟槽底宽度按照1-(2)条确定的宽度进行开挖。)

(4)由于管沟开挖较深,土方开挖量较大,且场地四周均为新建建筑物及厂房,无空闲场地堆放土方,因此开挖的土方全部转运到场地外进行堆放处理。 2、支护方案确定:

在温灌路接口处雨污管道距离未拆迁的农民房建筑距离仅为2.0米多一点。由于农民房均为2层的自建房,建筑基础埋设深度在1米左右。根据设计文件确定的管道埋设深度,管沟开挖深度在4米以上,因此,在管沟开挖以后,沟底位于附近农民房建筑的基础以下。目前 正值暴雨季节,沟壁很容易垮塌,开挖的管沟距离农民房建筑较近,对沟槽附近的农民房建筑基础结构将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保证农民房建筑结构安全,在进行管沟开挖时,对经过农民房附近的沟槽壁进行支护,其余部位沟槽按照开挖方案确定的放坡系数进行 放坡开挖。 五、 沟槽支护

根据单位施工技术水平及公司装备情况,沟槽壁支护采用钢管加50厚模板的形式对沟槽壁

2

进行支护。

(一)支护材料:

(1)撑板厚度不小于50mm,长度大于4米。 (2)钢管采用φ48×3.8的钢管。 (二)支撑模板、钢管布置要求

(1)200X50的模板沿槽壁竖向敷设, @300,支护模板之间的净宽不大于100mm。 (2)50X100的枕木,沿沟槽壁高度方向@800布置,沟槽底部的枕木距离槽底不得大于200。 (3)支护模板支撑钢管沿沟槽方向@1000设置。

(4)沿沟槽方向,每间隔5米,设一道支撑加强剪刀撑。支护系统的首尾必须设置加强剪刀撑。

(5)沟槽支撑系统应该随挖土及时安装。

(6)在靠近房屋基础段,或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进行支护时,开始支撑的沟槽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0米,开挖与支撑应该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为0.4~0.8米。 (三)模板、支撑钢管安装技术要求

(1)支撑模板应该垂直于沟槽开挖方向,与基壁密贴,枕木与支撑φ48X3.8支撑钢管φ48X3.8小剪刀撑钢管沿沟槽壁横向铺设, @800沿沟槽壁竖向铺设, @300 @1000, @5000沟槽壁支护大样图 200X50厚模板, 50X100枕木, 模板应该垂直,上下道枕木接头应该错开,各接头至少错开0.5米以上。

(2)横向、竖向支撑钢管应该连接牢固,特别是竖向钢管,必须与枕木紧密相贴,横向钢管必须保证两侧模板与槽壁紧密相贴。

(3)支撑钢管与管道基础及管道表面的相邻距离至少大于100mm以上。 (4)用钢管搭设上下基槽的专用通道。 (四)支撑系统的检查与维护

(1)每天对支撑系统进行检查,发现支撑构件有弯曲,松动、移位或模板断裂现象,应该及时处理。

(2)对槽壁侧的建筑基础沉降进行连续观察,发现险情,及时采取加固措施进行进行处理。 (3)拆除支撑前,对沟槽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槽壁稳定情况进行安全检查。 (五)支撑系统的拆除

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沟槽土方回填。沟槽土方回填高度与支撑系统的拆除密切配合,支撑系统拆除一段,回填一段。

在靠近建筑基础部分管沟,支撑模板拆除长度一次不能超过4米。当前段管沟回填夯实后,才能进行下一段管沟支撑系统的拆除,直至管沟回填完毕。

3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 24

米宽规划道路在

0+00~2+40

段位于金江

小区与中医院之间;

2+40

段至灌温路接口段位于金江小区与兴科磁

业公司、幸福预制厂、三正扭钢厂等工厂之间。在与灌温路接口处,

在规划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农民房还未拆除,

该处道路工程暂时不能按

照设计文件施工。由于农民房未拆除,根据设计文件,在接近灌温路

接口处段的雨、污管道埋设位置距离农民房仅 2

米多一点,在

2+40 第

4

2 页 共 5 页

至温灌路接口段,在 24

米宽规划道路红线范围内还有一条宽 7 米的

砼道路,

是附近预制厂、

兴科磁业有限公司等工厂的进出厂区的主要

通道,同时在场地内还有一条附近钙品公司的排污沟。 四、

管沟开挖及支付方案确定

5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结合管道埋设深度及施工单位施工技术

力量,确定管沟开挖及支护方案如下: 1 、

开挖方案确定: ( 1 ) 根

据单位施工技术力量及总体施工工艺措施,

管沟开挖采用

机械开挖。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

200~300mm

土层由人工

开挖至设计高程,并由人工整平。

6

( 2 ) 管

道沟槽的开挖断面为:

B=D+2 (

b1+b2+b3 ) B

: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 mm ) D

:管道外径 b1 :

管道一侧工作面宽度。

7

根据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验收规 范

GB50268-2008 表 4.3.2 ,

b1=400mm 。 b2

:有支撑要求时,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

150~200mm 。 b3

:现场浇筑砼一侧的模板厚度,取值为

50mm 。 ( 3

)经过现场踏勘及现场初步开挖,场地土层分布主要为:上部

8

为回填的根植土及建筑垃圾,

下部为粉质土及砂夹石,

结合规范要求

及现场管道开挖深度,

确定沟槽开挖边坡的放坡系数为: 1 : 0.45 。 (备

注:若对管沟壁支护段,为了便于管沟壁支护,则管沟开挖不进行放

坡开挖,沟槽底宽度按照 1- ( 2

)条确定的宽度进行开挖。 )

9

第 3 页 共 5 页 ( 4

)由于管沟开挖较深,土方开挖量较大,且场地四周均为新建

建筑物及厂房,

无空闲场地堆放土方,

因此开挖的土方全部转运到场

地外进行堆放处理。 2

、支护方案确定:

在温灌路接口处雨污管道距离未拆迁的农民房建筑距离仅为

10

2.0

米多一点。

由于农民房均为 2

层的自建房,

建筑基础埋设深度在 1 米

左右。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的管道埋设深度,

管沟开挖深度在 4

米以上,

因此,在管沟开挖以后,沟底位于附近农民房建筑的基础以下。目前

正值暴雨季节,沟壁很容易垮塌,开挖的管沟距离农民房建筑较近,

对沟槽附近的农民房建筑基础结构将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 为

了保证农民房建筑结构安全,

在进行管沟开挖时,

对经过农民房附近

的沟槽壁进行支护,

11

其余部位沟槽按照开挖方案确定的放坡系数进行

放坡开挖。 五、

沟槽支护

根据单位施工技术水平及公司装备情况,沟槽壁支护采用钢管加 50

厚模板的形式对沟槽壁进行支护。

(一)支护材料: ( 1 ) 撑

板厚度不小于

50mm

,长度大于 4

12

米。 ( 2 ) 钢

管采用 φ 4 8 × 3.8

的钢管。

(二)沟槽壁支护大样图 第

13

4 页 共 5 页

(三)支撑模板、钢管布置要求 ( 1 )

200X50

的模板沿槽壁竖向敷设,

@300

,支护模板之间的净宽

不大于

100mm

14

。 ( 2 )

50X100

的枕木,沿沟槽壁高度方向

@800

布置,沟槽底部的枕

木距离槽底不得大于 200 。 ( 3

)支护模板支撑钢管沿沟槽方向

@1000

设置。 ( 4

)沿沟槽方向,每间隔

15

5

米,设一道支撑加强剪刀撑。支护系统

的首尾必须设置加强剪刀撑。 ( 5

)沟槽支撑系统应该随挖土及时安装。 ( 6

)在靠近房屋基础段,或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进行支护

时,开始支撑的沟槽开挖深度不得超过 1.0

米,开挖与支撑应该交替

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为

0.4~0.8 米。

(四)模板、支撑钢管安装技术要求 ( 1

16

)支撑模板应该垂直于沟槽开挖方向,与基壁密贴,枕木与支撑 φ

48X3.8

支撑钢管 φ

48X3.8

小剪刀撑钢管

沿沟槽壁横向铺设,

@800

沿沟槽壁竖向铺设,

@300

@1000 ,

@5000

沟槽壁支护大样图

200X50

厚模板,

50X100

枕木,

17

第 5 页 共 5 页

模板应该垂直,上下道枕木接头应该错开,各接头至少错开 0.5 米以 上。 ( 2

18

)横向、竖向支撑钢管应该连接牢固,特别是竖向钢管,必须与

枕木紧密相贴,横向钢管必须保证两侧模板与槽壁紧密相贴。 ( 3 )

支撑钢管与管道基础及管道表面的相邻距离至少大于

100mm 以 上。 ( 4

)用钢管搭设上下基槽的专用通道。

(五)支撑系统的检查与维护 ( 1

)每天对支撑系统进行检查,发现支撑构件有弯曲,松动、移位

或模板断裂现象,应该及时处理。

19

( 2

)对槽壁侧的建筑基础沉降进行连续观察,发现险情,及时采取

加固措施进行进行处理。 ( 3

)拆除支撑前,对沟槽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槽壁稳定情况

进行安全检查。

(六)支撑系统的拆除

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沟槽土方回填。沟槽土方回填高度与支撑

系统的拆除密切配合,支撑系统拆除一段,回填一段。

在靠近建筑基础部分管沟,

支撑模板拆除长度一次不能超过 4 米。

当前段管沟回填夯实后,

才能进行下一段管沟支撑系统的拆除, 直至

20

管沟回填完毕。

管道基础、管侧及管顶以上

700mm

内的沟槽回填土,必须采用

人工分层回填并压实;特别是在管顶以上 400

范围内不得用重型夯 实。

沟槽应分层对称回填、夯实,夯实中,应夯夯相连,不得漏夯。

人工夯实每层回填厚度不应大于

20cm

,机械夯实每层回填厚度不应 大于

21

30cm 。

在管顶以上

0.5m

范围内不宜采用压路机夯实,

应采用人

工夯打或轻型机械压实 ,

严禁压路机具直接作用在管道上。

沟槽回填施工必须在管道两侧同步进行,

严禁单侧回填,

两侧填

土填筑高差,不应超过一个上层厚度,填土应分层夯实。

管腋部填土必须塞严,捣实,保持与管道紧密接触。槽底到管顶 以上

0. 5m

范围内,不得含有有机物,大于

50mm

砖块等硬块。

22

当采用重型压实机或较重车辆在回填土上行驶时,

管道顶部以上

应有一定厚度的压实回填土,

其最小厚度应按压实机械的规格和管道

设计载力,通过计算确定。 3

、沟槽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

0. 5m

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

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

内,不得集中推入。 4

、沟槽回填土或其他材料的压实,应符合下列规定 :

23

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且不得损伤管道。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 0. 5

范围内,

应采用轻夯压实,

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

0. 3m.

同一沟槽中有双排管道但基础底面位于同一高程时,

管道之间的回填

压实与管道与槽壁之间的回填压实对称进行。

同一沟槽中有双排管道

但基础底面位于不同高程时,

应先回填基础较底的沟槽,

当回填至较

高基础底面高程后,再按上条款规定回填。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

的接茬应呈阶段梯形,且不得漏夯。采用气夯等压实工具时,应夯夯

相连,采用压路机时,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得小于

0.2m

。采用压路机、

振动压路机等压实机械压实时,其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2km/h

24

。位于路

基范围时,快速车路路槽下

0. 8m

范围内,回填上压实度为 93% 。当

管道覆土较浅,

管道的承载较底,

压实工具的荷载较大或原土回填达

不到要求的压实时,可与设计单位协商采用石灰石、砂、沙砾等具有

结构强度或可以达到要求的其他材料回填。 5

、检杳井周围的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

井室周围的回填,

应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

当不能同时进

25

行,

应留台阶型接茬。

井室周围回填,

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

且不得漏夯。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

三、沟槽回填注意事项 1 、

在闭水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

不能将沟槽长时间暴露在外。 2

、回填时基槽内不得有积水,根据土性质和压实工具将回填土

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附近,

以达到管槽回填压

实度要求。 3

、回填土压实要求按轻型击实标准:回填压实指标严格按规定

执行。中粗砂干重度不小于

26

16KN/m 3 。

四、安全措施 1

、沟槽下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必须佩戴安全帽。 2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管理员,必须有操作上岗证,不准

操作人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

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3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按照工作前的检查

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4

、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

应有专人看管。

27

5

、用手柄起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

禁烟火。 6

、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7

、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在可到人了望的安全地点,并

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7

、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照明,主要通道不留盲点。

五、文明、环保施工保证措施

28

1

、工地始终做到整洁有序、文明施工、工完料尽,保护当地水

资源和建筑物,避免造成损失。 2

、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经常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增强文明施工

意识,树立企业文明施工形象,坚决杜绝违章蛮干。 3

、施工场地要及时用推土机将运输车辆漏在施工道路上的泥沙 推除 ,

严禁出场车辆带泥及污染物上市政道路。 4

、施工现场及时完成 “

三通一平 ”

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设文

明工地。

29

5

、机械施工时注意控制噪音,

努力降低施工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6

、施工中注意检查机械油料的 “

跑、冒、滴、漏 ”

现象,避免污

染环境。 7

、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扬尘,以免对大气造成污染。

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