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 , 想道“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单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竞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第一自然段中的“这姿态”是指________;第三自然段中的“此”是指________。
(2)鹅吃饭需要三样东西,分别是________。 (3)用“________”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4)作者在描写鹅的步态时运用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
(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白鹅的高傲?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 (1)白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2)水、泥、草
(3)鹅的叫声,单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4)对比
(5)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解析】【分析】(1)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4)作者在描写鹅的步态时与鸭作比较,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白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2)水、泥、草
(3)鹅的叫声,单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4)对比
(5)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点评】(1)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4)此题考查对比方法的掌握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登 山
下午两点钟,登山活动开始了。我来到山脚下,向上张望,只见玉峰山像一个高大的巨人,好像在说:“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想征服我?”我想:我一定要到达目的地。
于是我迅速向上走去,只见轻轻的草晃(huǎng huàng)动着叶子在和我们招手,还有些不知名的小虫在草丛里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小朋友,快往上爬吧。”
没有多少时间,我们到了半山腰的柑桔林。柑桔已经成熟了,有的就像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藏在绿叶后面;有的像一群小孩子在捉迷藏(cáng zàng);有的像一个个小胖子正望着我们傻笑,柑桔树上,果实累累压弯了树枝,如果躺在地上,一张口便会咬到。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山顶上。大家热烈地欢呼着:“到了,到了。”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向下俯视,真是一片美景:一条柏(bǎi bó)油公路穿过全城;一条大沟把城分成两半。在山脚,千里长江如一条玉带似地向东飘去。那飞庙和参天古树,这会儿看来像点缀(zhuì chuì)盆景的工艺品。登山活动真有意思啊。
(1)“张”字共有________画,第三笔的笔画名称叫做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要先查________部,它的音序字母是________。
(2)短文中的“张望”是属________解释;“张口”是属________解释。 A.开 B.扩大 C.看 D.表示数量 (3)选出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4)在短文中找出跟“看”意思相近的词。 (5)选择题(在括号内写上答案的字母) ①短文中的“目的地”是指( )
A.玉峰山 B.玉峰山山顶 C.柑桔园
②“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也想征服我?”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我们年纪小,害怕难走的山路。 B.你们年纪这么小,别想爬上山顶。 C.你们年纪虽小,要爬上山顶并不难。
③“千里长江如一条玉带似的向东飘去。”这句话是属( )。 A.拟人句 B.比喻句 C.夸张句
(6)本文通过登玉峰山过程中所见的景物的描写,表达了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七;竖折折钩;弓;Z (2)C;A
(3)huàng;cáng;bǎi ; zhuì (4)张望、俯视、望 (5)①B;②B;③B (6)热爱祖国山河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4)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短文中找出跟“看”意思相近的词。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6)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七、竖折折钩、弓、Z (2)C、A
(3)huàng;cáng;bǎi ; zhuì (4)张望、俯视、望 (5)①B;②B;③B (6)热爱祖国山河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4)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6)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最大的财富
一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这一天走过来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问:“年轻人,干嘛不高兴?”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这么穷。”
“穷?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说。 “这从何说起?”年轻人问。
老人不正面回答,反问道:“假如今天斩掉你一个手指头,给你一千元,你干不干?”
“不干。”年轻人回答。
“假如斩掉你一只手,给你一万元,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使你双眼都瞎掉,给你十万元;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变成八十岁的老人,给你一百万,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一千万,你干不干?” “不干。”
“这就对了,你已经有了超过一千万的财富,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笑吟吟地问。
青年愕然无言,但看得出他心有所思的样子。 (1)多音字组词。
mán___埋mái___
_____ _____
fà______发fā_____
___ __
(2)“心有所思”的意思是________。
(3)请你反复朗读老人的五个“假如……”问句,你能揣摩出这五句话在意思上是什么关系吗( )
A. 并列 B. 递进 C. 转折
(4)聪明的你读完这篇文章后,一定知道什么是“财富”了。( ) A. 勤劳 B. 青春 C. 金钱 【答案】(1)埋伏;埋怨;发现;头发 (2)心中有想法,有思考 (3)B (4)B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心有所思:心中有想法,有思考。(3)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带着问题细读老人的五个“假如……”问句,能揣摩出这五句话在意思上是递进关系。(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财富”就是青春。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放飞一只蝴蝶
一个秋晨,我到学校办公室刚坐下,便有人通知说我们班教室里有两块窗玻璃在昨晚刮风时被打碎了。我马上意识到这件事在这个管理甚严的学校里意味着什么。
中午,我找来昨天的值日生朱兰。她怯怯地说:“昨晚放学时,教室里有两只蝴蝶,赶来赶去,总有一只飞不出教室。我只好开着一扇窗户,好让外面的飞进来,或者里面的飞出去,让它们结伴去玩。想不到大风打破了玻璃……”小女孩儿几乎落泪,嗫嚅着说愿意赔这两块玻璃。
我一直无语,然后摸了摸她的头,说:“不用了,去玩吧。”
后来我去了财务室:“请在我下个月的工资中扣两块玻璃的钱。” 这是一笔我很乐意付的钱。
(1)朱兰为什么做完值日后要开着一扇窗户? (2)“我”为什么很乐意付这笔钱?
【答案】(1)她想让教室内的蝴蝶与外面的蝴蝶结伴玩。 (2)朱兰同学有颗善良的心灵,“我”被她的话语感动了。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的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朱兰做完值日后要开着一扇窗户,她想让教室内的蝴蝶与外面的蝴蝶结伴玩。(2)此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我”很乐意付这笔钱,是因为朱兰同学有颗善良的心灵,“我”被她的话语感动了。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圆明园中,有________的殿堂,也有玲(lóng)________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______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________各地名胜建造的,如________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màn)________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lián)________其间,仿佛________在幻想的(jìng)________界里。
圆明圆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 lóng màn lián jìng
__________玲流
________ ___步 ________ ___界
(2)把这两个自然段补充完整。
圆明园中,有________的殿堂,也有玲(lóng)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______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________各地名胜建造的,如________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màn)步
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lián)其间,仿佛________在幻想的(jìng)界里。
圆明圆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划线的词语,仿写句子。 ①有……也有……有……也有…… ②不但……还……
(4)说说画线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 (5)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有哪些感受? 【答案】(1)珑;漫;连;境
(2)金碧辉煌;田园风光;依照;杭州;置身;唐;宋;元;明;清;博物馆;艺术馆
(3)①在动物园中,有可爱憨厚的熊猫宝宝.也有脖子常常的长颈鹿妈妈,有树木密茂的树林,也有鸟语花香的花棚.
②长城不但是中国的骄傲,还是世界的奇迹. (4)承上启上
(5)这可恶的侵略者,竟能将我国的瑰宝抢夺走,残忍的杀了多少人啊!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振兴中华!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珑、漫、境”容易写错。(2)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应该没问题,但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特别注意“碧、辉、园、博”。
(3)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如:①“有……也有……有……也有……”是并列关系;②“不但……还……”是递进关系。(4)考查过渡句及其作用。 “圆明圆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总结上段,概括下段,承上启上。(5)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和哲理,合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书写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3)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4)此题考查对过渡句及其作用的把握。(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6.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并回答问题。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从文中划线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请各写一句夸赞圆明园和痛恨侵略者的话。 【答案】(1)侵略者的残暴和疯狂。
(2)夸赞:圆明园是人间仙境,是世界圆林的瑰宝,是历史上前无仅有的辉煌建筑。痛恨:英法联军,一群可恨的强盗,他们的强盗行经给世界文化造成了很大损失,是中华民族永远抹不掉的耻辱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词语的理解,从文中体会到了侵略者的残暴和疯狂。(2)理解体会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激发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英法联军的痛恨。夸赞:圆明园是人间仙境,是世界圆林的瑰宝,是历史上前无仅有的辉煌建筑。痛恨:英法联军,一群可恨的强盗,他们的强盗行经给世界文化造成了很大损失,是中华民族永远抹不掉的耻辱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7.课外阅读
彩色的梦
清晨,太阳醒了,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爬上地平线。幼儿们醒了,小朋友们争先恐后从睡房地出来,唧唧喳喳,蹦蹦跳跳,活像一群小麻雀。
“咦,那是啥!”不知哪个孩子发现了“新大陆”,许多孩子都跟着跑过去。原来,园里出现了一排新栽的小树苗。树梢还没有长叶,刚刚萌发出几个绿莹莹的小芽。
“哎,快来看,转椅变色了。”又一声清脆的喊声,孩子们立刻又朝那边跑去。果真①原先那油漆剥落的旧转椅焕然一新,轴心是白的,底座是绿的,②小椅子是粉红的,旋转起来,③就像一朵朝天怒放的荷花。
小朋友们做完早操,走进教室,看见每人的桌上都摆着一本彩色的小人书,打开扉页,上面写着“送给祖国的花朵”,话相同,笔迹不同。④窗台上新添了一盆盆盛开的串串红,红得那样热烈,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苗。
怎么一夜之间突然生出了这么美好的东西?这是谁干的?
孩子们去问老师,老师笑而不语。或许值夜班的月亮知道,孩子们仰起头,可惜月亮已经下班了。或许日夜飘荡的春风知道,可惜春风只留下一支没有歌词的歌。孩子们茫然了,互相猜测着:是离休的老爷爷?是红领巾大姐姐?是爱做好事的解放军叔叔?还是苗圃的阿姨?……其实,何必要问呢,孩子们,就当着一个美好的、色彩绚丽的梦,留在你们稚嫩的心田吧!
(1)用“‖”把文章内容分三段。
(2)在文中找出一个过渡段,并用“|”线把承上、启下这两个部分分开。 (3)文中加横线的语句属下面哪种描写,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实在事物:________ 联想:________
(4)读下面比喻句、按题意要求填空。
“小朋友们争先恐后从睡房里出来,唧唧喳喳,蹦蹦跳跳,活像一群小麻雀。”作者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通过比喻,主要表现________。
(5)幼儿园一夜之间发生了哪些美好的变化?请扼要回答。 (6)作者写本文为了赞扬什么?请选择正确答案( )。 A. 赞小朋友们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B. 赞苗圃阿姨为幼儿园绿化付出了许多的辛勤劳动。 C. 赞全社会对“祖国花朵”的亲切关怀和精心培育。
D. 赞幼儿园一夜之间发生的变化。
【答案】 (1)清晨,太阳醒了,……‖“咦,那是啥!”……‖孩子们去问老师……
(2)怎么一夜之间突然生出了这么多美好的东西?|这是谁干的? (3)①②④;③
(4)小朋友;麻雀;活泼、可爱
(5)旧转椅焕然一新,每人的桌上都摆着一本彩色的小人书,窗台上新添了一盆盆盛开的串串红。
(6)C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段落的分层,首先要读通课文,然后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把一些内容相同或关系密切的自然段并在一起,成为一个段落。
(2)本题是对文章过渡段的考查,按照其在文章中承上启下的作用联系上下文。
(3)本题是对实景描写和联想景物描写的区分,实景就是眼睛看到的,而联想则是根据实景描写而想象到其他某一物。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辨别①②中描写的转椅实景,而荷花则是作者联想来的,④中的串串红也是实景。
(4)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考查,本句中的本体是小朋友们,喻体是一群小麻雀,把小朋友们比喻成活蹦乱跳的一群小麻雀,突出了小孩子的活泼、可爱。
(5)把你是对短文内容的考查,按照题目要求画出相关内容,然后用简明的话语表述出来。
(6)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中心思想的选择,短文中通过写幼儿园的孩子发现学校发生的一幕幕变化来表现全社会对 “祖国花朵”的亲切关怀和精心培育。
故答案为:(1) 清晨,太阳醒了,……‖“咦,那是啥!”……‖孩子们去问老师……
(2) 怎么一夜之间突然生出了这么多美好的东西?|这是谁干的? (3)①②④;③
(4)小朋友;麻雀;活泼、可爱
(5) 旧转椅焕然一新,每人的桌上都摆着一本彩色的小人书,窗台上新添了一盆盆盛开的串串红。 (6) C
【点评】(1) 划分段落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要根据课文内容来划分。但是,划分段落要有所遵循。
(2)按照过渡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看那一部分既是对上文的承接又引起了下文叙述 。
(3)本题是对实景和联想景物的描写的区分,平时在阅读时学会区分。 (4)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本题是对短文内容的总结概括,读短文要仔细认真。
(6)对短文表达的中心思想要在通读的基础上理解,有些比较浅显,而有的需要我们结合文章去概括。
8.课外阅读我能行。
失根的兰花
①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
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图,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④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泊,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的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⑦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依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⑧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自行枯萎了。
⑨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
(2)读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流泪是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吗?为什么?
(3)第⑥段中“彩色版画”指的是( ) A. 回忆中的童年生活
B. 回忆中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
C. 童年时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D. 成年后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4)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答案】 (1)“根”,祖国;“兰花”,漂泊在外的游子(含作者)。题目暗含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不是。其流泪是因见到故乡的花木,触发了对战乱中故国的无限思念。
(3)B
(4)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自行枯萎了。
【解析】【分析】(1)理解文题(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题目)一定要着眼于全篇,对一些含有比喻、象征性意味的题目,要透过字面把握它内在的含义。
(2)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故答案为:(1)“根”,祖国;“兰花”,漂泊在外的游子(含作者)。题目暗含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不是。其流泪是因见到故乡的花木,触发了对战乱中故国的无限思念。
(3)B
(4)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自行枯萎了。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文题的理解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旧——________ 精致——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描绘的场景。
(3)姑爹的小船让人感到亲切的原因是( ) A. 因为这只小船承载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B. 因为这只小船对作者来说非常熟悉。
C. 因为这是姑爹的小船,姑爹是作者的亲人。 【答案】 (1)依然;精巧
(2)无锡师范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3)A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概括能力, 整体感知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无锡师范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带着问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选则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依然、精巧
(2) 无锡师范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3) A
【点评】(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
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永远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
(1)找出选文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 【答案】 (1)光明;黑暗;温暖;寒冷
(2)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光明、黑暗、温暖、寒冷
(2)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