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重复同样的失败时,父母肯定会着急得不得了。他们过分担心孩子有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因此就会不由自主地警告孩子:“又失败了。同样的失败你到底想重复少次?从现在开始,绝不允许你再失败。”
“不许失败”的话说得一多,反而会加重孩子紧张情绪和心理负担,结果还是不停地重复失败。当孩子做错事情、出现失败、情绪沮丧时,父母不要老是重复“不许失败”之类的论调。如果告之“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孩子听后会深受鼓舞、精神振奋。另外,这时候父母还应该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成绩什么的根本就不在乎的姿态。这样,孩子心上的紧张情绪和压力就一定能够得到缓解,孩子“向着好的”的重担也会减轻。结果,事情就会朝好的方面转化。当孩子的情绪稳定以后,接下来可以让他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反复练习。通过彻底的反复练习,让孩子树立起对自己完全的自信。
“允许失败”是父母宽容的一种心态,能有效放松孩子的紧张情绪。其实失败并非坏事,父母应该这样思考:“孩子正在从失败中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失败能使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正如本田先生所言,自己经过努力而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要比从别人那里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更具实用性,作用也更大,将会受用终生。纵然失败,孩子从失败中获得的东西,也会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假如过度害怕失败,不允许失败,而剥夺了孩子从失败中思索、在痛苦中学习的机会,那么,这个孩子或许会成为大人心目中的“好孩子”,可是,他也可能只是成为一个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的人。
如果只让孩子走一条没有失败的、安全的道路,那他们的依赖性就会增强,自己解决疑难问题的积极性就会丧失。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有名的集体思考创新法,是由美国人欧斯本所创,它是指一个小集体围绕某一课题展开讨论,尽可能提出多种设想,然后经过组合改良,获得新构想的方法。
无论怎样稀奇古怪,也不管能否实现,只要提出来就不予批判,是集体创新法成功的关键。否则,只能出现平凡的构想,失去创新的意义。但是在许多企业这种方法却无法利用,往往使头脑风暴会变成了批判会。在一些所谓经验丰富的上司看来,普通职员的意见是不足以采纳的。
“不允许失败”的思想源于“我必须做好任何事情”。大多数父母总是鼓励自己的孩子做好他们生活中遇到的每件事,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轻松自如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事情发生后便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孩子甚至会做出过激的反应,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父母妥善地帮助孩子渡过这种危机是十分必要的。这样看来,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并不是万能的。如果学生不懂怎样面对挫折,克服困难,自信心也会脆弱,不堪一击。所以与其为学生提供一个玫瑰园,令他们受保护,‘不批评他们不理想的表现,避免他们接触具有挑战性的,使他们不会遇到挫折,不如多给他们一些面对挑战的机会,并训练他们锲而不舍的态度。 孩子对自己的看法,来自两个重要的影响力:家庭生活的品质和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第一个影响力比第二个容易掌控。世上没有什么神奇的盾牌,可以保护孩子在与外人接触时不遭到排斥和嘲笑。孩子被嘲讽、冷落、忽视或攻击时,一定都会受伤,但只要不是遭到严重的伤害,适度的逆境反而会使人成长。因此,教育学家认为,促使孩子成长的理想环境,并不是完全没有难题和考验的,孩子有权力去面对难题,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益。所以,就算父母能做到,也不应保护孩子不遭受任何挫折。
在家庭中,赏识教育法可以让孩子树立充分的信心,但是过分赞扬和鼓舞也容易让孩子生活在虚构的世界里,而不能面对现实。孩子画的杂乱无章的图画,你却说它是杰作;当着他的面说他聪明、漂亮;为他排除一切障碍,让他回避所有困难,遇到机会总是助他一臂之
力;什么都按他的愿望做,从来不命令他,怕他哭闹。这就在孩子周围建立起了一个虚幻的世界,让他生活在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世界里。明天上学时,他发现班上有30个年龄和他相当的孩子,会因为不是以自己为中心而惊讶;一位不耐烦的老师对他的图画不欣赏,他会受到震动;同学们按规则做游戏,他没有获胜,他会感到伤心;做体操或上体育课时,他的鞋带掉了没有人来给他帮忙,他就会不知道如何是好。
与赏识教育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爱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爱抚教育可以激发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爱抚教育可以使孩子感受亲情、友情的美意,激发孩子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激励孩子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然而过分溺爱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害无益。而以爱为出发点的冷面教育,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方法。
所谓冷面教育是理智的教育、冷静的教育。现在不少独生子女有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这主要是由父母对孩子爱抚教育有余、冷面教育不足所致。冷面教育就是在爱抚教育的同时,对孩子严格要求,必要时对孩子给予严厉批评的教育。冷面教育就像医生手中锋利的手术刀,它能为有“毛病”的孩子做心灵手术。
如果说“爱抚教育”就是“赏识教育”的话,那么“冷面教育”就可以被称之为“挫折教育”了。二者不能脱节,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家庭教育取得好的效果。 实施挫折教育,父母首先应帮助孩子拥有一颗平常心,以自然的态度对待荣辱。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荣誉和挫折是并生的。生活中会常有不如意的事情,如果连一点小小的挫折都受不了,如何面对以后漫漫人生中会发生的更大的挫折和坎坷呢?
鼓励孩子跌倒后自己爬起来是挫折教育法的另一个要点。父母要教育孩子,只有靠实力去竞争才能争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胜利与成功不是别人的恩赐,也不是对别人的乞求。幸福是劳动的果实,只有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吸取教训,跌倒了自己顽强地爬起来,才能获得成功。
现在的孩子生活环境和条件优越,他们很少体验到挫折,缺乏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也缺乏解决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在平时的教育中,父母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的情景,来磨炼孩子的意志,使孩子做好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培养一定的解决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临阵慌张。
具体做法是,让孩子做好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教孩子懂得生活中失败是常有的事,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只是各自经历的痛苦不同而已。另外还可借助榜样的力量,经常给孩子讲电视、小说、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残疾人战胜生理弱点的事例,增强孩子的抗挫折意识,激发孩子抗挫折的勇气。
遇到挫折时恰好是思考的最佳机会,那么在这个时候父母是否做旁观者呢?当然从旁边适当的指教是必要的,当孩子在马路上摔倒时,美国的母亲只说三言两语,然后,只是看着孩子直到他站起来为止,而中国的母亲大多数会马上跑过去。听说在非洲有的民族是模仿孩子,反复与孩子站起摔倒,而不去扶他。
美国人是以鼓励的语言帮助孩子站起来;非洲人是以父母摔倒后自己站起来的无声的实际行动教孩子,从侧面帮助孩子自己站起来,都决不像中国父母这样亲自动手帮孩子解决困难。因为孩子具有自我思考的能力,所以大人只要让孩子做好充分利用思考能力的准备就可以了,切勿代替孩子做出来。有的心理学家说,记忆是忘记的重复,反正最终要忘记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不重视父母的反复努力,孩子的记忆力就永远得不到锻炼。虽然经历困难的时候很难受,但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没有面对挫折的经验,长大后又如何能克服难关和失望呢?生长在雨林中的树木,雨水充足,不需要把根扎得很深去摄取水分,因此一场暴风雨就可以把它吹倒;相反地,生长在干旱沙漠中的灌木,恶劣环境使其必须不断向下扎根,甚至达九公尺之深,以便寻找清凉的地下水源,结果它会变得坚强稳固,不怕任何风雨的打击。
这个例子也适用于我们的孩子:学会克服难题的孩子,比从来不会面对难题的孩子更安全。 具有积极心态的人,必能从逆境中找到等值或更大的益处。
挫折可能是绊脚石,也可能是成功的踏板,结果如何,完全视你的心态和它与你之间的关系而定。除非你自己认定挫折就是失败,否则这两个情形之间绝不能划等号。你对于挫折所抱持的心态是决定你幸与不幸的重要因素,具有积极心态的人,必然会以坚毅的精神拒绝将任何挫折当作失败,而消极心态的人,则以一种绝望的态度来面对挫折。人格的力量像一棵大树,在狂风暴雨洗礼后,仍然傲立大地,展现出勃勃生机。阳光洒在颤动的树梢,风雨洗去了蒙蔽的灰尘,大树显得更加翠绿和美丽。让孩子积极地看待挫折,在挫折中奋起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