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诗》里的惩罚教育
作者:杨洁琼
来源:《小学德育》2010年第11期
《教育诗》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用文学形式写就的,反映了作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创办并领导高尔基儿童劳动教养院的教育历程。此书用娴熟而幽默的文笔、充满激情地叙述了教养院的流浪儿童,从不遵守纪律的一群乌合之众,在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指导下,逐渐转变为团结战斗的集体,成为苏维埃新人的故事。其所揭示的“惩罚教育”理论至今仍值得教育工作者借鉴。 教育需要适度的惩戒
《教育诗》中记载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三记耳光”的故事:一个冬天的早晨,马卡连柯叫工学团团员扎陀罗夫去砍柴给厨房用,谁知扎托陀罗夫竟挑衅似地拒绝了。马卡连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举手打了扎陀罗夫三记耳光。马卡连柯认为惩罚是一种教育,本质上是让受惩罚者意识到自己有错,但它不能造成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因而体罚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他称这次出手是“从教育学的绳索上失足跌下来”,虽然恰恰是这三记耳光,彻底地改变了扎陀罗夫的人生,并使他走向光明的未来。
马卡连柯很讲究惩罚的方法,他会对每个学员进行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卡拉邦诺夫、米嘉庚和他们这个集团的其他成员没有遵守他们的诺言,仍然出征瓜田,偷袭农民的耳房和地窖。有一次,他们竟然偷偷爬进养蜂场,把两个蜂箱带蜜搬进教养院,还举行了一次宴会,许多学童都来参加,结果这些参加了宴会的人脸又红又肿。米嘉庚被马卡连柯叫进了办公室,他一口气承担了所有的罪名。学校的风气被破坏了,大家行动散漫,喜欢说肮脏的俏皮话,衣冠不整等等。马卡连柯经过深思,决定开除米嘉庚。
还有一次,有个男孩侮辱了一个女孩,马卡连柯知道后,给他写了字条,让他晚上十一点钟过来,并装在信封里让通讯员送去。通讯员找到那个男孩把信交给了他。上午十点三十分时,通讯员又来找这个男孩并问他是否已准备好,马卡连柯正等待着他。这个男孩实在忍耐不住了,下午三点就来找马卡连柯。可马卡连柯仍让他晚上十一点钟再来。这个男孩又回到分队去了,其他的人都问他发生什么事情了。当大家知道这个男孩的错误之后,都责备起他来。晚上十一点时,男孩又来到马卡连柯这里,此时他心神不安,脸色苍白。马卡连柯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知错了,就直接问他:“你明白了吗?”“明白了。”“去吧!”
上面这两个学员所犯的错误性质不同,他们俩的个性也不同,而对他们采取惩罚的方法也是不同的。马卡连柯还故意让一个有些懒惰的学员去领导一个特别懒惰的学员进行劳动,结果使他们双方都看到了这种惰性的不可容忍,进而促使双方痛改前非,树立起劳动观念并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惩罚应因材施教
书中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学员谢苗逃离文工团后又回来,马卡连柯让他到离校较远的财务处领取500卢布,谢苗先是不知所措,但迅速如数取回。又过了两个星期,马卡连柯又令谢苗去取2000卢布,还给他一支枪,一匹马。谢苗与马卡连柯有这样一段对话:“2000?要是我取了钱不回来呢?”“你少说这种傻话,既然把委托书交给你,你就去取。”“你不可能这样信任我。”马卡连柯说:“你年轻力壮,马又骑得好,同时我知道你做人跟我一样诚实。”于是谢苗又一次忠实地完成了任务。谢苗由于受到信任的鼓舞增强了上进信心,成为优秀的学员,后来更成为马卡连柯教育事业的接班人。
孩子犯错了,是应予以惩罚还是感化要因对象而异。对谢苗,马卡连柯用的是“感化”策略;对扎陀罗夫,马卡连柯用的是“惩罚”的策略。看似对立的两种策略在马卡连柯的运用下都收到了良好教育效果,其原因就是因材施教,采取了正确的教育策略。谢苗在外面混不下去了主动要求回来,表明谢苗这时是有心改过的,马卡连柯抓住时机,用“宽容与信任”助其扬善,因此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对扎陀罗夫,之前马卡连柯对他的爱心教育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扎陀罗夫一贯对抗教育,其劣根性愈加暴露。马卡连柯的“三巴掌”及时使扎陀罗夫从“恶”的蒙蔽下醒悟,体会到马卡连柯过去曾经给予他的信任与爱。
“道德感化”只是一种教育策略,它的适用对象和环境是有条件的,教育者在教育犯错学生时不能都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也不能对一批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同一种惩罚。首先,要能准确识别犯错者的动机,是初犯还是惯犯,是出于无奈还是本身道德有缺陷。其次,要能正确估价教育者自身的影响:教育者在学生眼里具有正直无私、充满爱心的品质,即有足够的威信,也有足够的能力查清事实,将认错的机会留给学生,就可以实施感化教育;如果犯错者不是初犯或偶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是与自身品德有关,或者如果在学生看来教育者不足以让他们信服,那么,使用感化就不太能奏效。
即使是惩罚也要让他明白你对他的爱
马卡连柯在最初的扎陀罗夫事件中动了拳头,后来又和伏洛霍夫发生严重的冲突,反而使得孩子们感到他是一个英雄,这是因为他根本可以不打人,可以把孩子赶出教养院,可以把危险留给孩子们,但他采用的却是一种对自己很危险的方式,这从根本上是基于对孩子们的爱。孩子们看到了这一点,从中感受到了这种爱,所以从心底里接纳了他的“暴力”。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学生即使再顽劣,也比不过那些问题孩子,马卡连柯在动了拳头之后也说:“我没有一分钟认为我已经在暴力中找到了一种全能的教育法。”而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出现简单粗暴的现象,很多时候我们麻木了,能找出一大堆借口,却从来没有试问过自己:难道真的就没有其它方法了吗?我们的这种“暴力”真的是建立在对学生爱护的基础之上,还是仅仅为了珍惜我们的那点脑细胞的自私之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育惩罚的目的是让犯错的学生改过自新、健康成长,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去体验惩罚。热爱学生是教师根本的职业道德,是贯穿教育始终的行为准则。教育惩罚要出于爱和善意,诚恳、冷静、细致,让受罚学生感受到背后的关怀。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责任编辑余志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