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胶质瘤治疗及术后护理的研究进展

2021-12-19 来源:好走旅游网
胶质瘤治疗及术后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一半。脑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包括颅内压升高,如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肿瘤压迫、浸润和脑组织破坏引起的局灶性症状,早期表现为刺激性症状,如局限性胶质瘤癫痫,晚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瘫痪。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

体征和肿瘤易发部位分析胶质瘤的诊断。

关键词:胶质瘤;治疗;护理;研究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5%~55%。具有高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且治愈率低。在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的病人中,平均生存时间不到1年。此外,此类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常侵犯多个脑叶和深部结构,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边界。因此,单靠传统的手术很难治愈。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方法的改进和护理技术的进步,局部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和高质量的术后护理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本文就胶质瘤治疗及术后护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详情如下所示:

1 胶质瘤的治疗 1.1 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随着神经外科显微外科技术和神经导航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不增加脑功能损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减少术后复发,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已成为胶质瘤手术的首要原则。尽管手术方案不断改进,肿瘤得到最大程度的切除,但术后周围正常脑组织仍有肿瘤细胞浸润,病人的预后无法得到更好的改善。

1.2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利用电离辐射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目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被广泛应用。其原则

[2]

[1]

是让肿瘤得到更高的剂量,而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得到更低的剂量。增加对肿瘤的辐射剂量,可以降低肿瘤扩散和远处转移的可能性。研究表明,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可以提高病人的局部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

1.3 化学治疗

胶质瘤是中枢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手术不能完全清除,术后很容易复发。因此,术后化疗是预防肿瘤复发的重要手段。其治疗难度在于血脑屏障、颅内压等原因。抗肿瘤药物很难到达肿瘤内部。如果药物剂量增加,同时药物毒性增加,容易引起肝损伤、骨髓移植等副作用。

1.4 其他治疗

胶质瘤的放射治疗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它是一系列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用于将外源性遗传物质转移到人类靶细胞,并通过载体介导的方法表达,用于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虽然基因治疗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临床研究中效果并不理想;基因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变得清晰,基因在肿瘤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人们认为基因治疗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胶质瘤治疗的常规手段。

2 胶质瘤的术后护理 2.1心理护理

这种疾病使病人身心受到双重打击。一方面,遭受由胶质瘤引起的各种物理副作用;另一方面,因为缺乏疾病意识、对脑肿瘤的恐惧、对手术预后以及放射治疗和化疗的有效性的担忧。总体表现为思想负担沉重,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悲观、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在言行上支持患者,鼓励患者消除心理压力,妥善处理疾病,积极配合术后治疗和护理工作,了解病人的内心感受和心理需求,与病人沟通和沟通,选择合适的时间,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相关情况的治疗和护理,使其能够面对和面对疾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4]

[3]

2.2 基础护理

对于术后引流的病人,确保头部伤口清洁干燥,引流畅通无阻,并密切注意引流液的数量、颜色和性质。防止颅内压升高导致的过度颅内后果,并防止电流引流引起的颅内感染。并且应注意身体清洁,并定期帮助其改变体位,以防止压疮和累积肺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应及时护理尿道,并根据病情尽快拔除导尿管以防止尿路感染。脑胶质瘤病人术后身体素质较差。应该注意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富含卡路里和多种维生素,并添加新鲜蔬菜和水果。

2.3 并发症护理 2.3.1 急性脑水肿护理

术中各种刺激或术后电解质紊乱可导致继发性脑疾病,通常在术后三天达到峰值。全麻苏醒后,将病人置于头高脚低体位,促进颅内静脉回流,减少脑部疾病。同时,应严格按照医疗建议使用脱水剂,限制水和盐的用量,及时监测电解质,密切监测病人是否出现恶心、呕吐、意识变化和瞳孔。

2.3.2 癫痫护理

癫痫可由颅内感染、颅内出血、脑水肿和高颅内压引起。因此,术中仔细手术和术后密切观察对预防癫痫非常重要。手术后,应根据医疗建议使用抗癫痫药,医疗建议应密切监测、检测和管理患者病情的变化。在癫痫的情况下,保持呼吸道畅通并给予足够的氧气。当气管内分泌物增多时,进行吸痰治疗,避免窒息引起窒息。如有必要,给予强力镇静剂。

2.3.3 消化道出血护理

手术和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脑损伤可导致应激性溃疡和胃粘膜出血。应注意确保病人出现胃肠道出血症状,如脸色苍白、血压下降、腹痛、腹胀、黑椅排泄、呕血等。如果出现大量胃肠道出血,应禁食并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2.3.4 化疗的不良反应

化疗药物可以直接刺激肠粘膜,抑制粘膜上皮细胞的生长。同时,它们可以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和髓质化学感受器区域。因此,头痛、恶心、呕吐和疲劳是化疗后最常见的副作用。护士应向病人详细介绍化疗和各种可能的反应,鼓励其消除焦虑和厌倦,积极配合化疗。另一方面,化疗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可导致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贫血和出血量,通常在治疗后两周内发生,可在大约三周内恢复。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确保病人有出血的风险,避免意外碰撞和受伤,指导病人使用软牙刷,确保口腔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3 讨论

目前,手术治疗是脑胶质瘤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术后联合放疗和化疗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手术预后和并发症与肿瘤的性质和生长部位密切相关。要求护士充分了解疾病的特点和特点,能够及时发现疾病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乔丽娜,许健,程玉婷,宁芳艺.心理干预对脑胶质瘤围术期患者心理状态、应激反应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05):938-941+949.

[2]李艳.认知行为干预对胶质瘤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和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研究[J].系统医学,2021,6(18):187-190.

[3]彭燕秋. 胶质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21.

[4]肖友朝,任星光,段虎斌.肿瘤治疗电场及其在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20,31(24):3228-3232.

[5]韩剑飞. 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20.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