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5九上·庆阳期中)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 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 . 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变重 C . 镁带燃烧时,固体物质的质量会增加 D . 打开盛装酒精的瓶盖,酒精的质量会变小
2. (2分)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a 6.40 待测 b 3.20 2.56 c 4.00 7.20 d 0.50 0.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 . 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 g
C . 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 . 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3. (2分) (2019·铜山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发生化学变化 B . 用碘水可以鉴别蛋白质和淀粉 C . 2g氢气与8g氧气反应生成10g水
D .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4. (2分) (2015九上·潍坊月考) 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发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 B . 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C . 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 D . 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5. (2分)
发射“嫦娥一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第 1 页 共 10 页
A . N2 B . H2 C . O2 D . CO
6. (2分) (2012·本溪) 下列物质中,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 A . 金刚石 B . 生石灰 C . 石墨 D . 石灰石
7. (2分)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 B . 进入古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
C . 一次性塑料袋使用方便又经济,应大力提倡生产 D . 油锅不慎着火,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灭
8. (2分) (2019九上·济南期中)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铜常用于制导线,是因为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 . 汽油、洗洁精都可去除油污,是因为它们能将油污溶解
C .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电光源,是因为在通电时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 D . 氢气可用来作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
9. (2分) (2016·定远模拟)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科学家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 B . 该物质属于新型化合物
C . 该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 . 普通水制成该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 10. (2分)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 煤 B . 石油 C . 天然气 D . 乙醇
11. (2分) (2019九上·碑林期中) 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C2H5OH)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
第 2 页 共 10 页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 B . 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 . 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的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D . 熄灭喷灯可用湿布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12.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一定会燃烧
B . 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这是化学变化中的吸热现象 C . 某气体能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成铜,这种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
D .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可加适量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的变化 13. (2分) (2018·覃塘模拟) 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或逃生方法正确的是( ) A . 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 B . 山林发生火灾,顺着风向跑离火场
C . 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中和
D . 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14. (2分) (2017·娄底)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 .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
C . 厨房天然气管道着火﹣﹣立即关闭气阀并轻轻开窗通风 D . 森林着火﹣﹣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树木,制造隔离带
15. (2分) (2018九上·李沧期末) 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其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已知: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的条件下,氢氧化镁也发生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蒸气.
第 3 页 共 10 页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①将质量为m的水垢样品装入装置B的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样品加热;②待样品完全反应,先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再熄灭酒精喷灯,直到玻璃管冷却;③实验完毕,测得装置C、D中的液体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 , 并计算水垢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B . m2是样品完全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C . 若没有装置A,会导致氢氧化镁的测定结果偏小
D . 若装置C和装置D位置颠倒,不会影响碳酸钙的测定结果 16. (2分) 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A B C D 待鉴别的物质 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A . A B . B C . C D . D
17. (2分) (2015九上·君山期末)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 用干冰作制冷剂 B .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 . 用煤作燃料
D . 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18. (2分) (2016九上·无棣月考) 低碳减排,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
A .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B . 上学用手帕代替纸巾
第 4 页 共 10 页
鉴别方法 加盐酸,观察现象 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是否有沉淀 C . 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D . 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19. (2分) (2020九上·苏州期末) 201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绿色低碳出行 B . 废旧电池深埋 C . 开发清洁能源 D . 分类回收垃圾
20. (2分) (2018九上·丹东月考) 化学方程式X + H2SO4 = 2CrO3 + Na2SO4 + 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 Na2CrO4 B . Na2Cr2O7 C . Na2Cr2O4 D . Na2CrO7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34分)
21. (4分) (2016九上·抚顺期中)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8个氧原子________;②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
③钠离子________;④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
22. (2分) 由活性炭制成的冰箱除味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________作用.本炭使集气瓶中红标色的二氧化氮消失的变化是 ________变化.
23. (7分)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铁在氧气里燃烧________ ;(________ )反应。 (2)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__ ;(________ )反应; (3)加热氯酸钾制氧气________ ; (4)燃烧天然气________ ; (5)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________ 。
24. (10分)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 ; b ________。
第 5 页 共 10 页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 (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
(3)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填字母)。
(4)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 或________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必须考虑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25. (7分) (2016九上·南皮期中)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 实验室选用A、F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如果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只写一条).
(3)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选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
26. (4分) 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 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资料,甲、乙、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甲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A、B两步实验:
图1
第 6 页 共 10 页
图2
观察到了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于是他得出了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结论.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丙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解释与结论)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丙同学通过________的现象,得出了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结论.
三、 计算题 (共1题;共4分)
27. (4分) 为了测定混有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取20g样品加热(杂质不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剩余固体质量/g t0 20 t1 20 t2 19.6 t3 18.8 t4 18.6 t5 18.4 t6 18.4 (1) t0至t1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 (2) 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 (3) 求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_。
(4) 该反应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质量占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的________%。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34分)
第 8 页 共 10 页
21-1、
22-1、
23-1、
24-1、
25-1、
25-2、
25-3、26-1、
26-2、
三、 计算题 (共1题;共4分)
第 9 页 共 10 页
27-1、27-2、27-3、27-4、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