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故土,人们就会想到那桃花盛开的美丽,小桥流水的清幽,牧童短笛的悠扬以及民风人情的淳朴。故土在我们心中是那样的美好,令人神往。于是,人们总会在饱经思乡之苦和深受辗转之累后,回到梦魂牵绕的故土。但一切都在改变,再次展现在眼前的故土又是怎样的呢?读鲁迅的《故土》,跟他一起同行,才突然感觉到现实的故土让人无限的悲凉:为什么昔日的童年伙伴如此麻木辛酸?为什么当年的“豆腐西施〞竟如此粗俗尖刻?是什么改变了他们?这些问题不由得引起了人们深深地思考。
1.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及作用。
2.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比照的写法,并探讨人物开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3.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体会社会变更以及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双重因素所带来的对人性的影响以及扭曲。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月是故土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迅先生对故土的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景色优美、人情淳厚的平桥乐土,我们能触摸到的是先生流露其间的对故土的喜爱、思念。1919年先生返回故里,卖掉老屋,举家北上。这次诀别故土给了他怎样的体验呢?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秕谷(bǐ) 鹁鸪(bó gū) 颧骨(quán) ....
折本(shé) 潺潺(chán) 伶仃(líng dīng) ....恣睢(zì suī) ..
2.解释以下词语
萧索:萧条冷落,缺乏生机。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无端:无缘无故地。 如许:这么些。 鄙夷:看不起。
展转:同“辗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恣睢:放纵,放任。
景况:光景、情况;本课指生活状况。 伶仃:形容瘦弱或细长。
愕然: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呆。 寒噤:因受凉或受惊而身体颤抖。 松松爽爽:形容轻松爽快。 3.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正阳县。父亲周伯宜,母亲鲁瑞。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三十八岁,使用“鲁迅〞为笔名。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中写过小说、散文和杂文,其中杂文700多篇,为我们留下3 800多万字的文学巨著。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本文选自《呐喊》。
4.背景链接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这场革命并不彻底,在广阔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开展,反而日趋衰落。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思想家的敏锐感觉,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他在许多以农民、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透视。《故土》一文,从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的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索、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后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小说的内容,找出本文的线索。
【交流点拨】小说以“我〞回故土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土——在故土——离故土〞的情节安排,写了“我〞回故土的见闻与感受。
2.将课文分成三个局部,并概括每一局部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第一局部(1—5段):写故土萧条的景象,“我〞回故土的目的、原因以及复杂心情。
第二局部(6—77段):写“我〞在故土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故土人的变化。
第三局部(78—88段):写“我〞离开故土时的感受和心情。 (二)深层探究
课文在前面几段分别写到了现实故土的景色和记忆中故土的景色,在文中找出这些语句,两幅截然不同的图景各有什么特点?两幅图景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流点拨】现实故土图景:勾画了一幅萧条、荒寂的现实故土冬景图,初步表现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状况,为闰土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的环境,衬托了闰土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悲凉心情。
记忆中故土图景:景物——天空、圆月、西瓜、沙地;色彩——深蓝、金黄、碧绿;景象特点——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美好动人。
作者用这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衬托,也是作者理想中故土的象征。与现实中的故土形成鲜明的比照。(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理解的根底上,朗读这几段景物描写,注意读出作者不同的心理。)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鲁迅笔下所回忆的“故土〞是一幅优美的画面,同学们,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它的美丽吗?
【交流】生甲: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少年闰土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的项圈,海边有五色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雪地上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在这里,没有一种色彩不是鲜艳的,明丽的,任何两种色彩之间的比照都是鲜明的,它构成的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生乙:它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我〞记忆中的“故土〞是一个多么广阔的世界啊!这里有高远的蓝天,有一望无垠的大海,有广阔的海边的沙地。在这广阔的天和地之间,又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有活泼的少年闰土,有猹、獾猪、刺猬,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有五彩的贝壳,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这个世界广阔而又鲜活,一点也不狭窄,一点也不空洞。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分析了小说的情节,理解了文章的梗概,并分析了环境描写的作用。这节课我们接着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课文出现了哪些人物?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刻画人物的? 【交流点拨】闰土、杨二嫂、“我〞;比照。 (二)人物赏析 1.分析闰土的形象
(1)小组讨论:闰土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比照手法,从不同角度写了他的变化。请细读课文,摘录关键词语填写下边的表格。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有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饱经风霜。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模糊,显得迟钝麻木。 外貌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健康壮实。 动作、 语言、 神态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活泼机智。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我〞 的态度 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 的态度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 热爱生活,知识丰富。天真活泼,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无忧无虑。 身上。 【交流点拨】小说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多角度比照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闰土这个典型农民形象。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得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但善良忠厚、勤劳朴实。
(2)小组讨论:闰土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主题研讨)
【交流点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封建思想、等级观念的毒害,劳苦群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分析杨二嫂的形象 (1)小组讨论:杨二嫂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也是通过比照,写出杨二嫂的变化。请细读课文,摘录关键词语填写下边的表格。
二十年前 “终日坐着〞,人称“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说明杨二嫂年轻漂亮,安分守己。 二十年后 “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外貌描写说明杨二嫂老、丑且瘦。 “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贪婪)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动作描写,讨不来,又骂又偷。表现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 “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表现杨二嫂自私、贪婪。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语言描写。表现杨二嫂尖刻、势利。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语言描写,表现杨二嫂势利、尖刻。 外貌 动作 “终日坐着〞 对 “我〞 的 态 度 “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语言描写,表现杨二嫂贪婪。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一旦讨东西不成,便又开始造谣。表现杨二嫂尖刻、势利。 搬弄是非。“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贼喊捉贼) 对生活的态度 虽靠姿色招揽客人,但仍是本分生活。 【交流点拨】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
(2)小组讨论: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交流点拨】农村小城镇的破败、贫困的生活,小市民市侩的恶习使杨二嫂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总结:小说塑造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通过比照手法的运用,表现他们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生活的破产,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穷困,以及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3.分析“我〞的形象
(1)小组合作研讨:在文中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试勾画出“我〞的心情变化脉络。
【交流点拨】①回故土——急迫 ②见故土——悲凉
③忆故土——沉重、忧愤
④忆闰土——快乐、佩服、依依不舍 ⑤见杨二嫂——惊吓、困窘 ⑥见闰土——兴奋、惊异
⑦离故土——茫然、气闷、悲哀、希望
(2)“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交流点拨】“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土,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土,看到故土的衰败萧索,看到故土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土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不失望,“我〞憧憬着美好的故土,“我〞希望故土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思乡诗句积累。
【交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第三课时
一、新课导入
小说以“我〞回故土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土——在故土——离故土〞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同时深刻揭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群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的人性的扭曲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我们现在进入对文本的深入探究,体会鲁迅的洞察力和语言魅力。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语言品析
1.“高墙〞比喻什么?“我〞为什么感到气闷? 【交流点拨】“高墙〞比喻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人们精神上的“厚障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儿时亲密的伙伴闰土与“我〞隔膜了,杨二嫂对“我〞不了解,也隔膜了,导致“我〞四面像竖起了“高墙〞,所以气闷。
2.“我〞为什么感到“悲哀〞?“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交流点拨】“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我〞对美丽故土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土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所以“我〞感到“悲哀〞。
3.“我〞为什么寄希望于下一代?
【交流点拨】一方面,“我〞对自己这一代的社会表示否认,另一方面又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所以只有寄希望于下一代了。
4.“我〞想到希望,为什么“害怕〞?
【交流点拨】想到希望,就想到希望的实现,如此凄惨的故土现实,又使我觉得希望实现的渺茫,所以“害怕〞。
5.如何理解“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交流点拨】闰土的“愿望〞就是在对神灵的膜拜中得到抚慰,相对而言,他的“愿望〞
就在最近的神灵上,所以切近;而“我〞的“愿望〞却是希望有新的生活,这是遥远的,不可知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迷惘和希望“新的生活〞变成现实的迫切心情。
6.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两句话的? 【交流点拨】希望的有无取决于人是否努力,光有希望而不努力奋斗,希望就不会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努力奋斗、实践,希望就有可能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无〞。全句强调了要为新生活的到来而努力奋斗。以路为喻,形象且富含哲理,深化了主题,给人以信心和鼓舞。
7.三个“辛苦〞各指哪三个人?在当时,他们各自的社会性质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第一个“辛苦〞指的是“我〞,在当时是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知识分子;第二个“辛苦〞指的是闰土,是一个辛苦民众的代表;第三个“辛苦〞指的是杨二嫂,是一个典型的人格被扭曲的庸俗小市民。
8.“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一句中的“新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
【交流点拨】“新的生活〞实质上就是消除了封建思想意识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的生活。
(二)主题探究
作品发表以来,人们对其主题产生许多分歧,下面列举了四种。读完文章后,你赞同哪一种?请你根据本文内容,说说理由。
1.隔膜说。渴望理想的人与人的关系:隔绝——一气。
2.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天真活泼、健康聪明——反响迟钝、精神麻木。 3.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了:迅哥儿——老爷;看守西瓜,捕鸟——磕头、打拱。
4.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叫闰土管祭器——要香炉和烛台;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交流点拨】《故土》的主题思想是相当丰富、深刻的。它反映“兵,匪,官,绅〞也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造成了城乡劳动人民从物质到精神、从外表到内心的十分可悲的变化。物质和外表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不必多说。精神、内心的变化,那么不仅表现在闰土成了封建思想俘虏的木偶人,杨二嫂成了令人愕然、厌恶的畸形人,而且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互不了解。闰土、杨二嫂尽管性格悬殊,表现各异,但“我〞同他们之间都“无话可说〞,那么是共同的。反过来说,闰土、杨二嫂对于“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他们看来,“我〞已经成了“老爷〞,或已经“放了道台〞,我们之间已经存在厚障壁,也就是隔着一道阶级的鸿沟。这阶级的鸿沟,不仅是千百年的传统观念问题,主要还是现实的阶级存在问题。对于闰土、杨二嫂既有同情也有批判:同情闰土的疾苦并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同情更多些;厌恶和挖苦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也同情她的疾苦和灵魂的扭曲。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农村,十几年间也看到了故土的变化,但我们的家乡不是变坏了,而是变美了:天蓝了,路宽了,人富了,心情舒畅了,家乡人经济上富裕了,政治上平等了,有了做人的尊严。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现在,请大家拿起笔,以《家乡变了》为题,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些变化,抒发自己的感想。
(学生朗读自己写的文段,班内交流。)
【交流】生甲:湛蓝的天,湛蓝的水,涌起了朵朵浪花。“哗哗的水声〞那是欢乐的歌唱。你还记得吗?以前我们村里人喝的都是一些不卫生的池塘水、水沟水,现在喝的是比清泉还甘甜的地下水,这难道还缺乏以说明家乡的变化吗?
生乙:瞧,洋溢着温馨气息的图景,是居民房,啊,多气派。以黄、粉红为主色的房子,周围种满生机盎然的树木,犹如雨后春笋竞相拔地而起,原先低矮破旧的瓦房已经旧貌换新颜了,在树荫下有孩子的笑脸,时常传出老人们的欢笑声。
第二课时
1.反复朗读课文,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2.品味写景语句,把握文中的白描手法,体味小品文于细微处见情致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美在西湖。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摹了西湖春夏的美。白居易说“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杨柳依依生机盎然的西湖;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明艳妖娆的西湖。那么,寒冬大雪后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湖心亭看雪》。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绝代文学名著。
目标导学二:朗读训练,通文顺字
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
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 节奏划分例如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
而已。
节奏划分思考
“拥/毳衣/炉火〞为什么不能划分成“拥毳衣/炉火〞?
明确:在本句中,“拥〞字引起后面两个名词,假设不在“拥〞字后面停顿,“炉火〞一词便失去了“动语〞。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能否划分为“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明确:可以,将“舟中人〞看作一个定中结构,即可如此划分节奏。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局部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
导学目标三: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
2.疑问探究:文中说“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白〞字怎么会被用来指酒杯呢?请结合资料做大胆猜测!(展示资料链接)
字源演变
猜测:白,是一个会意字,从字体演变的过程来看,其甲骨文像极了俯视时的酒杯杯口,可能正因此,“白〞字就被用来代指了酒杯。
3.请同学翻译全文。
4.下面一段翻译,时有争论,请说说你的意见。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一:雾气中的松树白汽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人两三粒罢了。
译文二: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一片白色,湖面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小草的小船,船中像米粒一般大小的两三个人罢了。
明确:译文一的翻译略显“顾名思义〞,未注意名词活用,而译文二那么注意到此点,翻译显得准确通畅。
目标导学四:解读痴人,品味痴人
1.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评价张岱。 明确:痴!
2.阅读第一段,说说你发现张岱有哪些“痴〞的表现。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天寒地冻,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冬寒之态可见一斑,但是作者仍要独往看雪,可见他的痴。且一般而言,即便冬日出游也不会选在晚上,作者却在“更定〞出发,更见了他的痴。
3.有人说,作者也不是独往,因为还有舟子陪同,你怎么看待“独往〞这个问题? 明确:作者出游是为“看雪〞,从人数上看,作者确实不是独往,但从目的上看,舟子未有作者那般的思想与审美情趣。这特立独行的孤傲,也便可说是“独往〞了!
4.指名学生读第一段第1—3句,读出张岱的“绝〞的心情,“独〞的心境。 目标导学五:欣赏雪景,品味文本艺术特征
1.阅读第一段第4、5句,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雪景的。
明确:作者先总写一句,摄取了一个“上下一白〞的全景,十分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特写一个个诗意盎然的镜头,写长堤,“长堤一痕〞;写湖心亭,“湖心亭一点〞;写小舟,“余舟一芥〞;写人,“舟中人两三粒〞。
2.作者写雪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作者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物我合一。
【教学提示】
白描手法: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衬托,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神的一种写作手法。 3.写景句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一句三个“与〞字,是否显得重复拖沓? 明确:三个“与〞字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去掉的话,仿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线似的,分开了,没有那种天地苍茫的意境。
【教学提示】
可去掉三个“与〞字,再请同学朗读,感受和不去掉“与〞字时的异同。 目标导学六:深度探究,把握主旨
1.作者“独游〞,却没想到湖心亭竟还有两人客游于此,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情?
明确:作者的心情是十分喜悦的,“强饮三大白而别〞,“强饮〞说明作者本不能喝,但现在因为心情之快乐不得不喝,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
2.本文语言简练,不肯点下赘笔,但是作者为何要在开篇点明“崇祯〞年号呢?又为何点出客是金陵人呢?这样写有什么深意吗?
提示:金陵是南京,明朝开国之都。
明确:作者在文中除了表达出自己的孤傲高洁,也含蓄地表达了故国之思。
主旨总结: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思念之情。读来觉得这简直不是文章,而纯粹是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天地的感通,因为作者把很多会于心的东西流于言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了一种近乎纯美的意境。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出文中作者“痴〞的思想感情。 目标导学七:把握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大雪: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客:名词作动词,客居) .
3.与余舟一芥(芥:小草,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古义:我。今义:剩下) .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名词,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文中代指酒。今义:白色) .3.是日更定矣[古义:这。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 .【教学提示】
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 三、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景:苍茫孤寂 白描手法
人:遗世独立
情:故国之思 比照手法
可取之处
以朗读穿插全文,既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同时通过朗读把握文意,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探究性问题比拟详尽,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缺乏之处
重能力训练,缺少对文言根本知识的把握,不利于根底较差的学生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