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理学消化考题

2024-03-05 来源:好走旅游网
生理学消化考题

第六章消化 一、单项选择题

1.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一功能: A.消化吸收 B. 内分泌 C.水平衡 D. 免疫

2. 关于消化管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正确叙述是: A.是一种超极化波 B. 其后一定伴随动作电位 C. 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D. 在切断支配胃肠的神经后消失

3. 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Na+大量内流B.K+大量内流 C.Ca2+大量内流D.Cl-大量外流 4. 支配胃肠道的交感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 多巴胺 C. 肾上腺素 D. 去甲肾上腺素 5. 迷走神经兴奋时: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 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加 C. 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加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6. 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 A.消化道 B. 下丘脑 C. 腺垂体 D. 心脏

7. 下列哪种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A.胃腺的主细胞 B. 胃腺的壁细胞

C. 胃腺的黏液细胞 D. 胃黏膜内的G细胞 8. 关于内因子的正确叙述是: A. 胃腺的主细胞分泌 B. 属肽类激素

C.促进胃酸分泌 D. 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9. 下列哪种化学物质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A.阿托品 B. 乙酰胆碱 C. 促胃液素 D. 组胺

10.下列哪种化学物质对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 A. 西咪替丁 B. 阿托品 C. 组胺 D. 前列腺素

11.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物质是: A.肠激酶 B. 胃蛋白酶 C. 组胺 D. 糜蛋白酶

12.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因素由强至弱排列顺序为: A.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盐酸 B.蛋白质分解产物、盐酸、脂酸钠 C. 盐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 D.盐酸、脂酸钠、蛋白质分解产物 13.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 A.胆盐 B.胆汁酸 C. 胆色素 D.水和无机盐

14.临床上治疗胃酸过少的胃病可用极稀释的 A.H2SO4 B.HCl C.H3P04 D.H2C03

15.头期胃液分泌的调节是: A. 纯条件反射性的 B.纯神经调节性的

C.纯体液调节性的 D.神经—体液调节性的16.胃液中胃蛋白酶含量最高的时期是:

A.非消化期 B. 消化期的头期

C.消化期的胃期 D. 消化期的肠期17.下列哪类食物成分是促胃液素释放的强刺激物:

A.糖 B.蛋白质 C.脂肪 D. 维生素

18.胃肠道内下列哪种物质对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 A.盐酸 B. 脂肪及其消化产物 C. 蛋白质消化产物 D. 糖及其消化产物

19. 关于胃容受性舒张的正确叙述是: A.反射性地胃窦部肌肉舒张 B. 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仍出现 C. 使胃容量大增

D. 阿托品可抑制它的出现 20. 关于胃排空的正确叙述是: A.脂肪类食物比糖排空快

B.胃排空的速率与胃内食物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C. 促胃液素抑制胃排空

D.十二指肠内的酸和脂肪促进胃排空 21. 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是: A.唾液 B. 胃液 C.胰液 D. 小肠液

22. 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胰液分泌的特点是: A.酶多 B. HC03-多

C.H2O多 D. 酶和HC03-均多

23. 促胰液素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特点是:

A.酶多 B. 酶和HC03-多

C.酶和H2O多 D. HC03-和H2O多

24. 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促进作用, 主要是由于它含有: A.脂肪酶 B.胆红素 C. 胆盐 D.胆绿素

25. 关于胆汁生理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A.分解淀粉为麦芽糖 B.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 C. 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

D.乳化脂肪,增强胰脂肪酶的消化作用 26. 下列哪种消化液中没有消化酶: A.唾液 B. 胃液 C.胆汁 D. 胰液

27.胆石形成的可能原因之一是胆汁中: A.胆固醇过多 B. 胆盐过多

C.胆红素过多 D. 胆绿素过多28.促胰液素引起胆汁分泌的特点是:

A.量多,HC03-量很少 B. 量多,HC03-量也多 C. 量少,HC03-量多 D. 量少,HC03-量多29.下列哪种形式的小肠运动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进行化学消化: A.紧张性收缩 B.分节运动

C.蠕动 D.蠕动冲

30.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 A.葡萄糖 B. 氨基酸 C.脂肪酸 D. 水

31.排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A.大脑皮质 B. 脑桥 C. 延髓 D. 脊髓腰骶部

32.水在小肠内的主要吸收机制是: A.渗透 B. 单纯扩散

C. 易化扩散 D. 主动运转

33.关于钙吸收的正确叙述是: A.食物中的钙大部分被吸收 B.肠内容物酸度对钙吸收无影响 C. 胆汁对钙吸收有促进作用 D.维生素D可抑制钙吸收 34.盐酸可促进小肠吸收: A.NaCl B. 铁和钙 B. 维生素B12 D. 葡萄糖

35.糖、蛋白质和脂肪消化产物主要的吸收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空肠C.回肠 D. 结肠 36. 淀粉在小肠内被吸收的主要形式是: A.麦芽糖 B. 果糖 C. 葡萄糖 D. 蔗糖

37. 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产生的原因是: A.Na+ 内流 B. Ca2+ 内流 C. K+外流

D. Na+ 泵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38. 切断支配小肠的迷走神经,可以导致小肠: A.紧张性消失,蠕动减弱 B. 紧张性减弱,蠕动消失 C.紧张性消失,蠕动消失 D. 紧张性和蠕动性均减弱 39. 下列物质哪种存在于唾液中: A.凝乳酶 B. 寡聚糖 C.肽酶 D. 溶菌酶

40. 胃蛋白酶原的激活物是: A.内因子 B. HCl

C.Na+ D. K+

41. 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层中,哪种含量多: A.Na+ B. HCO3- C.K+ D. Cl-

42. 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错误叙述是: A.有自动节律性 B. 对电刺激敏感 C. 富有伸展性

D. 兴奋性较低收缩速度较慢

43. 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错误叙述是: A.在胃肠安静状态下可记录到

B.起源于纵行肌和环形肌之间的Cajal细胞 C. 与细胞膜生电性钠泵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D.在消化道各段平滑肌的发生频率一致

44. 消化腺所分泌的大量消化液不具备下列哪一项功能: A.稀释食物 B.保护消化道黏膜 C. 水解和分解复杂的食物成分 D. 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和盐

45. 关于胃肠激素生理作用的错误叙述是: A. 调节消化腺分泌 B. 调节其他胃肠激素的释放

C.营养消化道组织和调节消化道运动 D. 调节小肠内营养物的吸收量 46. 关于胃酸生理作用的错误叙述是: A.激活胃蛋白酶原和杀死入胃的细菌 B.进入小肠内可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 C. 促进小肠对维生素B12的吸收 D.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47. 关于胰液中碳酸氢盐的错误叙述是: A.由胰腺内小导管细胞分泌 B.是胰液无机物成分中含量最低者

C.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D.提供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最适pH环境 48. 下列哪项不是胰液中的消化酶: A.胰淀粉酶 B. 胰脂肪酶 C.胰蛋白酶 D. 胰岛素

49. 胰液中以不具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的酶是: A.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B.胰淀粉酶

C.胰脂肪酶 D.胆固醇酯酶50. 下列哪类物质可能不引起缩胆囊素的释放:

A.蛋白质分解产物 B.脂肪和脂肪酸 C. 盐酸 D. 糖

51. 关于胆汁生理作用的错误叙述是: A.作为乳化剂,减低脂肪表面张力 B.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 C.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负反馈抑制胆汁自身的分泌 52. 关于铁吸收的错误叙述是: A.只能以Fe2+ 形式吸收 B.与内因子有关

C.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D.胃大部切除的病人常伴发缺铁性贫血 53.下列哪种物质的吸收不需钠泵参与: A.NaCl B. 葡萄糖 C. 氨基酸

D. 水溶性维生素54.关于胆盐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乳化脂肪

B.使脂肪与脂肪酶的接触面积增加 C. 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

D.促进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5.有关胃排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胃排空速度取决于幽门两侧的压力差 B.胃的运动是胃排空的动力 C. 促胃液素可促进胃的排空

D.排空速度依次为糖>脂肪>蛋白质 56.下列运动形式不属于小肠的是: A.紧张性收缩 B. 分节运动 C.蠕动 D. 集团运动

57.关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叙述错误的是: A.营养物质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的 B.有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种形式 C. 一般形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 D.脂肪分解产物均经淋巴进入体循环 58.有关大肠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贮存食物残渣并形成粪便 B.大肠液中的消化酶分解食物残渣 C. 大肠吸收水分液润滑粪便

D.肠内细菌可利用简单物质合成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 59.关于迷走神经兴奋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囊收缩 B.肠管蠕动加强 C. 胃肠管括约肌收缩 D. 消化腺分泌

60. 胃大部切除的患者出现严重贫血, 表现为外周血巨幼红细胞增多,其主要原因是下列哪

项减少: A.HCl B. 内因子 C.黏液 D. HCO3-

61.胃肠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律性要依赖于: A. 动作电位的时程 B. 动作电位的幅度

C. 慢波频率 D. 动作电位的频率

62.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律性要依赖于: A. 迷走神经支配 B. 交感神经支配 C. 壁内神经丛的作用 D. 平滑肌本身的特性

63.支配消化道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 A. 乙酰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多巴胺 D. 肾上腺素

64.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是: A. 1.0~2.0 B. 4.0~6.0 C. 6.0~7.0 D. 8.0~9.0

65. 关于唾液分泌的调节,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 参与唾液分泌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B. 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 C. 唾液分泌的初级中枢在脑桥 D.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唾液分泌增加 66.畜体内分泌激素种类最多的器官是: A. 肾上腺 B. 消化道 C. 脑垂体 D. 下丘脑

67.下列关于食管蠕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激素调节

B. 食团是顺着压力梯度下移

C. 对吞咽液体食物不起作用 D. 可发生未吞咽时

68.下列哪项不属于胆囊收缩素的作用: A. 抑制胃排空 B. 增强小肠和结肠运动

C.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 D. 促进胰酶分泌 69.纯净的胃液PH值约为: A. 5.7~7.1 B. 7.4~9.0 C. 4.0~6.0 D. 0.9~1.5

70. 能促进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物质是: A. 葡萄糖 B. HCl

C. 蛋白质分解产物 D. 脂肪

71.引起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是: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乙酰胆碱 D. 促胃动素

72.可抑制促胃液素泌酸作用的物质是: A. 乙酰胆碱 B. 组胺

C. 肾上腺皮质激素 D. 西咪替丁

73.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 A. 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血管活性肠肽 B. 交感神经

C. 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Ach

D. 抑胃肽的释放

74. 胃蠕动的起步点位于: A. 胃的上部 B. 胃的中部 C. 胃的底部 D. 胃幽门部

75. 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可促进胃排空 A.胃泌素 B. 肠-胃反射 C. 腺必素 D. 抑胃肽

76.下列关于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使胃粘膜表面处于中性或偏碱性状态 B. 防止胃酸及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 C. 由粘膜及胃粘膜分泌的HCO3-组成 D. 与胃粘膜屏障是同一个概念 77.胃特有的运动形式是: A. 紧张性收缩 B. 蠕动 C. 分节运动 D. 容受性舒张

78. 引起胰泌素释放最强的物质是: A. 蛋白质 B. 盐酸 C. 胆盐 D. 淀粉

79.胰泌素能促进胰腺分泌:

A. 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酶的含量少 B. 大量的水分,而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很少 C. 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酶的含量很多 D. 少量的碳酸氢盐,水分和酶的含量很丰富

80.引起胆囊收缩素释放作用最强的物质是: A. 淀粉 B. 脂肪

C. 蛋白质分解产物 D. 盐酸

81.关于胰液分泌的调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腺分泌大量水和碳酸氢盐,而酶的含量很少

B. 反射的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

C. 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双重控制,而以体液调节为主 D. 食物的形象、气味可通过条件反射引起胰液分泌 82.下列关于呕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胃肌收缩所致 B. 呕吐中枢位于上丘脑 C. 感受器仅位于消化道内

D. 颅内压升高,可直接作用于呕吐中枢83.在消化期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最重要的刺激是:

A. 胰泌素 B. 胃泌素

C. 食物刺激消化道 D. CCK

84.引起胆囊收缩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 A. 胆囊收缩素(CCK) B. 促胃动素 C. 胃泌素 D. 促胃液素

85. 缺乏肠激酶时,下列哪种酶的活性将降低? A. 蔗糖酶 B. 糜蛋白酶 C. 脂肪酶

D. 胃蛋白酶

86.当远端回肠被切除后将导致胆汁酸在: A. 胆囊的储存增加 B. 肝细胞的合成增加 C. 肝门静脉血中的水平升高

D. 肝静脉血中的水平升高87.下列关于胆盐肝肠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次重吸收约80% B. 可刺激胆汁分泌 C. 可促进胆囊收缩

D. 胆盐在十二指肠被吸收88.小肠特有的主要以环行肌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形式是:

A. 集团运动 B. 分节运动 C. 蠕动

D. 袋状往返运动

89.下列关于糖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单糖的吸收都与Na+同向转运 B. 哇巴因可抑制果糖的吸收 C. 单糖是小肠吸收的唯一形式

D. 果糖的吸收速度比半乳糖慢90.关于蛋白质的吸收错误的是: A. 吸收途径主要通过血液 B. 吸收是被动性的

C. 以二肽、三肽和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

D. 中性氨基酸的吸收速度比酸性或碱性氨基酸快 91.关于脂肪的吸收错误的是:

A. 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在吸收前须与胆汁盐形成混合微胶粒

B. 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在吸收前须与胆汁盐形成脂肪微滴 C. 脂肪的吸收途径以淋巴为主

D. 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在细胞内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 二、简答题

1.何谓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它与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有何关系?

2.胃液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有何生理作用? 3. 有哪些主要的内源性因素可引起胃酸分泌? 4.饲料入胃后是如何引起胃液分泌的? 5.胃肠道内有哪些重要因素可抑制胃液分泌? 6.胃排空是如何调控的? 7.胆汁有哪些生理作用? 8.蛋白质在小肠是如何吸收的? 9. 唾液有哪些生理作用? 三、分析论述题

1.为什么说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2.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控的? 四、实验题

1.胃肠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哪些?

2.小肠吸收与肠内容物渗透压间的关系如何?在进行此实验中,应注意什么?

3.胆汁的分泌和排出是如何调节的?

4.小肠有哪些主要运动形式? 它们有何生理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D 5.C 6.A 7.D

8.D

9.A 10.C 11.A 12.C 13.A 14.B 15.D 16.B 17.B 18.C 19.C 20.B 21.C 22.A 23.D 24.C 25. D 26. C 27.A 28.B 29.B 30.D 31.D 32.A 33.C 34.B 35.B 36.D 37.D 38.D 39.D 40.B 41.B 42.B 43.D 44.D 45.D 46.C 47.B 48.D 49.A 50.D 51.D 52.B 53.D 54.C 55.D 56.D 57.D 58.B 59.C 60.B 61.D 62.D 63.B 64.C 65.C 66.B 67.D 68.A 69.D 70.B 71.C 72.D 73.A 74.B 75.A 76.D 77.D 78.B 89.A 80.C 81.A 82.D

83.C 84.A 85.B 86.B 87.B 88.B 89.D 90.B 91.B 二、简答题

1.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规律及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的关系为:①在安静状态下,用微电极可自胃肠纵行肌细胞内记录出一种大小不等的缓慢的节律性去极化波,这种电变化称为慢波或基本电节律。②慢波可以引起较弱的平滑肌收缩,动作电位则是在基本电节律的基础上发生的,动作电位引起平滑肌强烈的收缩。基本电节律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2.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及生理作用为:①盐酸:杀死入胃细菌,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所需的酸性环境,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入小肠后引起促胰液素等激素的释放。②胃蛋白酶原:被激活后能水解蛋白质,主要作用于蛋白质及多肽分子中含苯丙氨酸或酪氨酸的肽腱上,其主要产物是月示和胨。③黏液: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凝胶层,减少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损伤;与胃黏膜分泌的HCO3- 一起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对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有重要意义。④内因子:与维生素B1 2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它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当复合物运至回肠后,便与回肠黏膜受体结合而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3.以下内源性因素可引起胃酸分泌:①乙酰胆碱:大部分支配胃的副交感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它可直接作用于壁细胞,引起盐酸分泌。②促胃液素(胃泌素):胃窦和十二指肠黏膜中的G细胞合成和释放促胃液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壁细胞,刺激其分泌。③组胺:组胺是由胃泌酸区黏膜中的肠嗜铬细胞分泌的,它不仅具有很

强的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还可提高壁细胞对乙酰胆碱和促胃液素的敏感性。

4.饲料入胃后,对胃产生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继续引起胃液分泌,其主要途径为:①扩张刺激胃底、胃体部的感受器,通过迷走—迷走神经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的短反射,引起胃腺分泌。②扩张刺激胃幽门部,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③食物的化学成分直接作用于G细胞,引起促胃液素释放。

5.胃肠道内可抑制胃液分泌的重要因素为:①盐酸:它对胃酸的分泌活动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作用机制是:直接抑制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刺激胃黏膜释放生长抑素,间接抑制

促胃液素和胃液的分泌;在小肠的盐酸促进促胰液素释放,抑制胃酸的分泌。②脂肪:脂肪及消化产物进入十二指肠后,促使肠抑胃素产生,减少胃液的分泌和抑制胃的运动。③高张溶液:高张溶液进入十二指肠后,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酸的分泌;也可刺激小肠黏膜产生抑制性激素,抑制胃液的分泌。

6.胃通过如下因素进行排空的调控:

(1)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①胃内食物:胃内容物扩张、刺激胃,通过壁内神经丛或迷走—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胃运动加强。食物排空速率同食物留在胃内量的平方根成正比。②促胃液素:扩张刺激及食物的某些成分引起胃窦部黏膜释放促胃液素,促胃液素刺激胃运动,促进胃排空。

(2)十二指肠因素抑制胃排空:①肠—胃反射:十二指肠壁上存在多种感受器,酸、脂肪、透渗压及机械扩张,都可刺激这些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胃运动,引起胃排空减慢。②十二指肠产生的激素抑制胃排空:当过量的食糜,特别是酸或脂肪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可引起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抑胃肽和缩胆囊素等,抑制胃的运动,延缓胃的排空。十二指肠内抑制胃运动的因素并非经常存在。随着盐酸在肠内被中和、食物消化产物被吸收,它们对胃的抑制性影响便逐渐消失,胃运动便又增强,并推送另一部分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如此反复,使胃排空能更好地适应十二指肠内消化和吸收的速度。

7.胆汁的生理作用:①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磷脂酰胆碱等都可作为乳化剂,减低脂肪的表面张力,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②胆汁中的胆盐可聚合成微胶粒,与肠腔中的脂肪分解产物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作为运载工具,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同时,对脂溶性维生素(A、D、K、E)的吸收也有促进作用。③在十二指肠中和一部分胃酸,还是促进胆汁自身分泌的一个体液因素。

8.蛋白质在小肠的吸收:①无论是食入的或内源性的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几乎全部在小肠吸收。氨基酸的吸收是主动的,与钠吸收耦联。小肠壁上已确定出三种分别转运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的特殊运载系统。②小肠的纹状缘上还存在二肽、三肽转运系统,使小肠细胞可完整地吸收二肽、三肽,在胞内二肽酶和三肽酶的分解作用下转变为氨基酸再进入血液循环。③小量的完整蛋白也可以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它们没有营养学意义;相反,可作为抗原而引起过敏反应,对畜体不利。

9. 唾液的生理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润湿口腔和饲料,便于咀嚼和吞咽。②溶解食

物中的可溶解成分,刺激味觉的产生,并引起消化道的多种反射活动。③唾液淀粉酶在接近中性环境下能够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④某些以乳为食的幼畜唾液中的舌脂酶可以水解脂肪为游离脂肪酸。⑤清洁和保护作用:唾液分泌可经常冲洗口腔中饲料的残渣和异物,洁净口腔,其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作用。⑥维持口腔的碱性环境,使饲料中的碱性酶免于破坏,在其进入胃的初期仍能发挥作用。在反刍动物中,大量的碱性较强的唾液进入瘤胃中能够中和瘤胃发酵产生的酸,利于瘤胃微生物的繁殖和对饲料的发酵作用。⑦某些动物如牛、猫和狗的汗腺不发达,可借助唾液中的水分蒸发来调节体温。有些异物(如汞、铅)、药物(如碘化钾)和病毒(如狂犬病毒)等常可随唾液排出。⑧反刍动物的有大量的尿素经唾液进入瘤胃,参与机体的尿素再循环。

三、分析论述题

1.胰液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是因为:

(1)胰液中含有水解三种主要食物的消化酶:①胰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率很高,消化产物为麦芽糖和葡萄糖;②胰脂肪酶,分解三酰甘油为脂肪酸、单酰甘油和甘油;③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两者都能分解蛋白质为月示和胨,当两者共同作用时,可消化蛋白质为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

(2)实验证明,当胰液分泌障碍时,即使其他消化腺的分泌都正常,饲料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仍不能完全消化,从而也影响吸收。

2.摄食开始后,胰液分泌即开始,饲料是兴奋胰腺的自然因素。摄食时,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控制,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1)神经调节:饲料的形、色、味等可引起胰液的条件反射性分泌,饲料对口腔、食管、胃和小肠的刺激可引起非条件反射性分泌。反射的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酶多,消化力强,但HC03—和H2O少。

(2)体液调节:①促胰液素:当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它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大量的HC03-和H2O,但酶很少。②缩胆囊素: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盐酸和脂肪(由强到弱)等引起小肠黏膜释放缩胆囊素,促进胰液中各种酶的分泌。

四、实验题

1.(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比骨骼肌和心肌低,其收缩的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比骨骼肌所占时间长,收缩较缓慢。

(2)富有伸展性消化道平滑肌能适应进食后的需要做很大伸展,比原初的长度增加几倍。胃、大肠和反刍动物的瘤胃等在进食后可发生容受性舒张,以容纳比原来容积大几倍的内容物,而且对胃肠内的压力和运动不产生明显影响。

(3)持续的紧张性胃肠平滑肌经常维持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即具有一定的紧张性。(4)自动节律性胃肠平滑肌和心肌一样具有自动节律性,但胃肠平滑肌的自律性没有心肌那样规则,频率也较低。

(5)对某些理化刺激较敏感消化道平滑肌对化学、温度和牵张刺激较敏感,但对电刺激不敏感。

2.小肠内容物的渗透压是制约肠吸收的重要因素。同种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越大,吸收越慢;浓度过高时,反而会出现反渗透现象,使内容物的渗透压降低至一定程度后,再被吸收。

在进行此实验中,应注意:①结扎肠段时应防止把血管结扎,以免影响实验效果;②实验动物的保温。

3.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包括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其中以体液因素为主。

胆汁是肝细胞连续分泌的。有胆囊的动物如牛、猪、狗等,肝细胞分泌的肝胆汁在消化期直接经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但在非消化期间,胆汁经肝胆管流入胆囊暂时贮存。在消化期间,胆汁可直接由肝脏以及由胆囊大量排出到十二指肠。因此,食物在消化道内是引起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自然刺激物。

(1)神经调节

采食动作或食物刺激消化道能反射性地引起肝胆汁分泌增加,并使胆囊收缩也轻度加强,Oddi括约肌舒张,因而胆囊胆汁和肝胆汁流入十二指肠。该反射的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高蛋白食物(蛋黄、瘦肉等)引起胆汁流出最多,高脂肪或混合食物次之,糖类食物的作用最小。反之,交感神经兴奋时,Oddi括约肌收缩,胆囊平滑肌舒张,导致胆汁排出减少。

(2)体液调节

①胰泌素有一定地刺激肝胆汁分泌的作用,主要是引起胆汁分泌量和HCO3—含量增加,而胆盐不增加。②缩胆囊素引起胆囊平滑肌强烈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从而使胆汁大量排入十二指肠。其主要刺激因素是蛋白质分解产物和脂肪。③胃泌素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肝细胞和胆囊,使肝胆汁分泌增加,胆囊收缩;也可通过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由盐酸作用于十二指肠黏膜S细胞而引起胰泌素分泌增加,从而间接促进胆汁分泌。④胆盐胆盐进入小肠后,90%以上可由小肠黏膜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又回到肝脏,重新组成胆汁排入十二指肠,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返回肝的胆盐有刺激肝胆汁分泌的作用,但对胆囊收缩无明显影响。

4.小肠的主要运动形式及生理意义为:①紧张性收缩:是其他运动形式有效进行的基础,可影响食糜在小肠内混合和运转的快慢。②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它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化学消化;还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吸收;还能挤压肠壁,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③蠕动:蠕动很弱,通常只进行一段短距离后即消失。它的意义在于使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前推进一步,到达一个新肠段,再开始分节运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