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儒士与儒教士:文化身份与精神类型的探究

2022-01-07 来源:好走旅游网
作者: 白欲晓[1]

作者机构: [1]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出版物刊名: 江海学刊页码: 51-57页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儒士;儒教士;身份;精神类型

摘要:对于“原儒”工作,“文化身份”与“精神类型”的研究具有新的意义.“儒”经历改造,至孔子遂有“儒士”的诞生.“儒士”为“志于道”的“传道者”.汉以后的“儒教士”乃“儒教”的文化担纲者,是自觉地为大一统国家进行神义论和道义论证明并致力于政教实践的新型儒者,与“儒士”存在着身份和精神类型的差异.“儒教士”的精神类型,体现为“神义性”的天命信仰与“道义性”的圣教观念的结合,并在不同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加以调适.“儒”之历史性与差异性的问题是西方学界近期研究的热点,笔者做出了批评性的回应,并对“儒”之身份的区分及其译名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