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四课 人格不可辱—维护人格尊严

2022-05-12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一单元 自立自强 (第4课 人格不可辱) 课题 使用者 学习目标: 1.了解人格尊严权的含义与内容。 2.树立依法维权意识,能联系实际问题找到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正确做法。 3.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正确理解“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尊重他人的人格。 重难点: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维护人格尊严(第2课时) 王勇 课型 主备 新授课 王勇 使用日期 主核 2014.09.30 学习过程 一、自主先学 1.根据课题,我认为本小节要学习的“关键问题”是 2.围绕“关键问题”,我提出的主要学习问题是: 学习辅导 自主先学要求: 1. 圈出“关键词” 2. 写出“关键问” (1)“是什么”(含义)的问题: 3. 划出“关键句” (2)“为什么”(法律依据)的问题: (3)“怎么办”(方法措施)的问题: 3.围绕上述问题,阅读P.35维护人格尊严——P.36倒数第七行,思考回答。 (1)问题1答案(标出页码和行数,下同) (2)问题2答案 (3)问题3答案 4.我的疑惑: 二、小组合作 1.小组合作,互查互提,统一意见,订正错误 2.合作探究,解决组员自主先学中的疑惑问题 小组合作要求: 组长组织对学、汇报、讨论、订正、3.合作学习疑难问题摘要 小结 4.小组研讨并制定展示方案 三、交流展示 1.随机抽取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听、辨、纠、补 2.在大家展示时,同时梳理审题的思路 四、质疑拓展 智慧点击(见课件) 【案例分析】小张购买家用电器后因使用不当造成电器损坏,要求商店退赔。 在营业员不同意的情况下,小张认为:顾客是上帝,你凭什么不给我换?于是 对营业员进行了辱骂。 (1)小张的辱骂行为对吗?为什么? (2)小张认为“顾客是上帝”,你有什么看法? (3)结合材料,说说公民如何维护和提升自己的人格尊严? 五、检测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这一规定体现了( ) ①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② 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 ③ 任何人如果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 消费者可以为所欲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学生小敏某次考试两门功课不及格。班主任在班会上批评她学习不努力,并当着全班同学说她比猪还笨,使小敏从此在同学面前抬不头来。这说明( ) ① 严师出高徒,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 ② 班主任王老师侵犯了小敏的人格尊严权。 ③ 班主任王老师的行为既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④ 班主任王老师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宪法第38条的有关规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某校女生李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同学林某,用手机偷拍了林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林某,给林某造成很大的痛苦。 (1)李某的行为侵犯了林某的哪些权利?(至少写出两项) (2)分析李某的行为有哪些危害? (3)对此,林某应该怎么办?(提出两种解决办法) 六、小结反思 1.本节课我的收获有: 2.本节课我的疑问有:

思考:请站在消费者和经营者双方的角度思考。参考书本P.37页的有关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