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冶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2020-11-26 来源:好走旅游网
Management & Economics 冶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叶罗庚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对于冶金产业的工程建设而言,其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多的资金,而且具有子项目众多和单一性强的特点。因此,在满足效益最大化和建设周期短的要求中,施工图不完善、变更增加或基础变更较多等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综合来看,使得冶金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据此,本文针对冶金工程中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冶金;工程造价;管理成效;施工;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465(2016)12-0042-01 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带动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发展,逐步形成具有完善的学科体系。自1990年我国成立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以来,冶金产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有了引头人。并在1996年建立了注册造价工程师的工作制度,执行科学化的造价管理工作,并标志着该学科已经形成了独立而完整的学科体系。最终为我国冶金企业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引导和支持,但是由于该产业的特殊性,导致其在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善。 1 冶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概算估算失准,具有较大的预算偏差 随着施工工作的不断开展,工程规划阶段所不能预见的事件也会不断发生。这样一来,非预期范围内的施工费用支出也会不断增加,这是概算估算阶段所无法准确估量的[1]。除此之外,施工阶段中设计变更所导致的费用增减也会导致预算工作得到数据偏差进一步加大。 (2)结算审核争议多 从目前冶金行业内所普遍采用的《冶金工业建设工程预算定额》、《钢铁企业检修工程预算定额》来看,由于该类规范的修订工作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导致不少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模式难以在实践工作中得到应用。例如,难以应用于定额子项目并发挥预想中的效果,导致结算编制与审核工作的开展只能通过接近的参考进行套用。这样一来,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为不同人在定额上会有理解性的偏差,最终结果自然会有不同。同时,这一差异还会在施工阶段有更大程度的扩展,这样就会让定额套用上的意见难以达成合理的共识[2]。而在多类定额的套用模式中同时使用,有的分部分项工程在不同的定额中均有合适的可套用,承、发包方站的角度不同,认可的子目也不同。 (3)信息化进程缓慢 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和应用的阶段,无论是运算速率、存储容量、系统软件、信息协同处理能力等等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这为该项技术在造价管理工作中迅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软件计算的模式还存在过于简陋和单一的问题,计算和操作的过程呈现出程式化的特点。除此之外,还存在不少其他问题,诸如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管理难以统一、工程造价信息综合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比较薄弱等等。尤其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缺乏开展信息化工程造价工作的必要素质和技能,导致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发挥作用,严重阻碍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4)观念滞后,政府干预过渡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存在着多部门、多层次的特点,因此,就出现了造价管理政策多的现状。有些审计机关扰乱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正常秩序,存在“以审代结”的现象。因此,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建筑行业的价格调整上,政府必须改变落后的观念和思想,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标度和合同价的审查把关。 2 改善冶金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策略 (1)强化预算控制机制,确立良好的提案机制 构建完善的工程造价提案机制,其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借助机制的创新来推动员工工作质效水平的提升奖励机制,有效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通过员工的努力和创新,对施工和工程造价管理工序进行优化,改进项目的设计方案,建立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效率的方案,同时还能兼顾施工的安全性要求。在对不同的施工预算方案进行分析时,最优冶金造价方案的确立需要建立在有效控制工程的基础之上[3]。 (2)对冶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进行造价管理 ︱42︱2016年12期 首先,切实保障结算审核工作的质效水平。这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第一需要紧密联系造价要求对签证工作进行规范。第二是开展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绘图,供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进行使用,而在绘图和方案确定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造价要求与施工要求,确保造价审核的顺利进行。第三是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按照相应的规范和章程进行合同的订立、结算,公正有序的处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并进行整理和造册。 其次,是对充分而严谨的分析施工状况,切实有效的提升定额套用的准确性。从历史经营来看,大多数定额争议的解决都是因为施工状况得到了充分明晰,再分析子项目的消耗量与工作内容是否相对吻合。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企业定额的确定更加精准。同时,明确的施工状况也可以为结合造价审定结果对各项工程进行造价分析,从而制定出企业定额。 最后,还要对设计方案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对结算资料进行及时完善。因为设计中的问题往往是施工阶段中发现的,会对施工周期产生延误,主要表现为钢结构图纸设计不完整、不画结点板、许多检修性质的工程设计图仅标注位置和尺寸以及未在施工阶段进行及时补画,事后补救的困难较大。因此,需要在工程开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切实有效的投资控制。具体来看,首先需要根据施工图纸来确定工程量,然后套用施工合同进行工程定额的确定,最后依照国家所制定的材料价格和设备同比价格进行控制。同时还需要对编制预算方案,报审预算方案等工作引起重视。尤其是在实际的施工现场控制中,结合现实状况进行有效的调节,及时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变更和设备升级等等。在及时补充费用的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措施。 (3)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升级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因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程造成管理工作在融合信息技术时,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升级和革新。但凡涉及到较长周期和复杂的技术,在升级和革新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周密而严谨的规划,采取重点突破、分步完成的原则,以实际需要为切入点,由点到面,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开展信息化工作。具体工作的开展可以围绕以下几点来开展:首先需要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进行完善,其次是规范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设计,再次是构建完善的工程造价数据库,然后要在应用软件系统中融入足够的人性化设计,最后还需要注意发展信息处理集成化和应用软件智能化。值得注意的是,推动工程造价信息化进程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虽然可以在施用中发挥足够强大的作用,为工程造价的开展提供许多的帮助,但是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选取合理的方式,或自主开发,或招标代理等等。 3 结束语 对于大型冶金工程的造价管控工作而言,其具有较大的设计面、专业性要求以及较大的资金投入等方面的特点,也反映了该类工程建设项目对管理工作水平的要求。因此,冶金工程的建设和规划工作,需要将造价管理工作作为项目重心对待,不断深化造价工作的质效水平,创新工作要结合冶金工程的特点稳步开展,以实践带动冶金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林芳伊.概算包干模式下冶金工程的造价管理初探[J].河北冶金,2016,05:78-79. [2]石光华,张晓琳.浅谈冶金企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17:284. [3]郑方玉.深化冶金工业工程造价管理 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投资[J].广东科技,2014,14:32-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