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

2021-06-21 来源:好走旅游网


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

讲到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的密切,已为尽人皆知的事情。心理学之与教育,犹之于生理学之与医学和植物学之与农学。教育技术的进步大半有赖于心理学知识之进步。当我们的心理学知识很粗陋的时候,教育的技术也只能是很粗疏的。譬如中国当时私塾里的教小孩子并不一开始就教他们高深的经史,乃先从方块字教起,然后再教《三字经》、《千字文》一类简短而有韵的字句。这也可说是一种心理学的常识的应用。但仅此而止,没有更进一步的了。没有好的心理学就自然不能有好的教育法,好的教育法必产生于好的心理学的应用。在近代教育史上,教育方法的进步和心理学的进步是相平行的。

不过教育并不仅是心理学的应用。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方法的改善,但不能替教育决定应取的目标。所以一个心理学者谈教育时须知道自己的任务的限止,否则便会发生根本的错误。我们从事教育的人所希望于心理学也应该知道有一定的范围。这是我们在讲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时所不可不注意的。

心理学有帮助于教育的地方,举其重要者略述如次。

一、儿童的发展的知识

教育首先要请心理学解答的问题,就是儿童在心理上如何发展。教育的任务是在助长而不能创造。教育只能在儿童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帮助他学得快学得准确而合于社会生活的要求,但教育没有法子能使不会说话的猴子学得和人一样会说话。又教育也只能使小孩子在初学说话的第一年内学会某许多话,却不能使他需要三四年学会的话在三个月内就学完成。这里的事实包含有两个心理发展上的基本问题:(1)在某一年龄的儿童能获得什么一类的行为习惯?(2)儿童获得这种行为习惯须经过如何的过程?从事教育的人必须先知道

儿童能获得什么行为习惯,然后能去帮助或促进他获得这种行为习惯,否则教猫狗学飞是劳而无功的。同样教育也必须先知道儿童获得一种行为习惯的必经过程,然后能按部就班地去辅导他。否则要一棵小树秧一天之内就长成一棵大树,那也是不可能而有害无益的。

自有教育以来便有一个热烈的争论到现今还未完全解决,那便是先天说和后天说的争论。主张先天说的人以为儿童一切行为的发展都是他的“本性”所决定的。教育只能建立在这种本性的基础上,对于本性只能利用而不能改变。至于主张后天说的人则以为儿童的一切行为都由学习得来,儿童如同一张白纸,要把它画上什么便画上什么,所谓本性是没有的,就是有也可以大大地加以改变,并不能限制教育的功用。这两种意见孰是孰非呢?这问题对于教育确很重要。教育的方法,甚至教育的目标也将因我们采取哪一种见解而大有不同。但这个问题不是能凭空解决的,必须求助于科学的心理学。假如心理学能对这个问题有确定可靠的解答,我们的教育方法便有所依据而可省去许多的盲试。

二、学习的过程的分析

学校教育的任务大半是教儿童学习技能和获得知识。但要帮助儿童学习必须知道儿童一般的学习经过如何的历程。心理学的一部分就是研究学习的过程的。关于学习过程的知识在教学上当然有许多应用的地方。

举例来说,譬如学习写字,看来似乎很简单,但其实是一件颇复杂的事情,中间包含许多成分、许多步骤,教学的人必须知道这许多步骤何者在先,何者在后,何者较困难而必须加以特别注意。在我们成人看来,写字已是一件很纯熟而无须用心的事情,但在初学的小孩子亦许和我们自己要开始学游泳或驾驶飞机一样地难。我们必须把学习中所有普通的困难一一分析出来,然后能指导儿童克服困难。

又譬如学算术,那是复杂得更多的一种过程。算术的基本要素为加减乘除,但加减乘除的每一种又包括种种不同的方法。所以像算术这种技能实包括很多种的动作单位。儿童必须把所有重要的动作单位都学习好了,然后他的算术才算学得八九分到家。以前我们在学校里教儿童算术,对于算术的学习过程未加详细分析,只凭着我们自己的意见去教,结果有几个比较幸运的儿童固然被我们教得很好,但有许多儿童简直无法进步。后来经过详细的研究才知道这许多无进步的儿童并非都是根本没有学习算术的能力,乃是因为各人对于计算的几个重要的步骤没有弄清楚。这种学习特别困难的地方正是需要教师辅导的地方。所以做教师的必须明了学习算术的历程中有什么许多普通的困难步骤。

单就进步的快慢而讲,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普通都是先快后慢的,愈到后来进步愈慢,最后进步差不多达到顶点,不能再前进了。这时我们说学习已到了限度不能再有进步了。所以学习进步的速度普通是负加速度的。我们把进步的情形用图表示出来,便是所谓学习曲线。由这一般的曲线的指示,我们可以期望儿童的学习进步应该是怎样。到了进步渐渐迟缓下来,我们应该知道这是自然的现象,不足奇怪。到了进步变为很慢时我们又可以知道学习将达到限度,再多练习也是效果很少的了。不过平常学习曲线上的末一端并不一定代表学习的真正限度。我们平常许多技能的学习实际上很少达到绝对不能再有进步的地位的。所以实际上某一特殊学习曲线所示的限度大概不过是在某种情形下学习进步的限度。假如改变学习的情形而使之适当,亦许仍旧可以得到相当的进步或很多的进步的。所以当学习曲线渐趋平横时,我们不能仅使儿童再多加练习以求进步,必须设法改变学习的情形或方法才成。

学习的进步除了最普通的负加速度的形式外,还有其他许多不同的情形我们应该知道的。我们知道了这种种情形,然后仿佛熟悉了一条路的曲折升降,才有做儿童的向导的资格。

三、个人差异的测量

个人差异在人类中是一件最显著的特点。人类是最不齐的,我们讲教育的方法不可不特别注意到它。教育的利益当然不能仅以少数儿童为前提而必须普及于所有的儿童。但儿童的个性是各不相同的,其间往往有绝大的差异。所以教育上的一种训练对于甲儿童很有益的,对于乙儿童却可以很少益处。一种教育的方法适合于甲儿童的,却未必适合于乙儿童。聪明的儿童略加指导便学习得很好,愚笨的儿童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得益不多。但从事教育的人不能因为愚笨儿童的进步很缓便不去管他,却仍要想种种适当的方法去帮助他。所以教育上所用的方法必须适合于各个儿童或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置不同类型的儿童,以期每个儿童都能尽其能力所能受的充分受到教育的利益。

但教育要适合于各个的儿童,必须先从心理学上知道一般儿童在种种方面所表现的个人差异是怎样的。教育上所须注意的儿童的个人差异可分两类。一类是身体方面或生理方面的。身体方面的个人差异如身材的高低、体力的强弱、耳力目力的锐钝、健康的状况等等。这类知识虽不是心理学所供给的,但和心理学上所讲的个人差异也有密切的关系。

另一类个人差异便是心理上的差异。心理上的个人差异又有两种。一种是现有能力的差异,另一种是学习能力的差异。现有能力的差异是指儿童所已能做的什么。例如每个儿童已认识多少字,算术的程度是怎样等等。至于学习能力的差异则是指儿童学习某一学科的时候所可以有的进步快慢的差别。我们必须先知道各个儿童现有的能力,然后知道从什么地方教起。我们也必须知道各个儿童学习的能力,然后知道如何适应我们的教学法。

儿童在各方面的现有能力和学习能力并不是互相关系的。这就是说某一儿童长于音乐的现有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却未必长于自然科学的现有能力和学习能力。长于语言的能力的却可以对于算术的能力非常之坏。固然有的儿童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好,但也有的儿童什么

都不行而对于某一种能力却特殊地优长。我们在教育上要做到各尽其才的一步,必须对于种种个人差异的情形先熟悉清楚。

个人差异在教育上的重要其实我们在教育史上早已注意到了,用不着等心理学来告诉我们才知道,但个人差异在程度上的准确的比较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们知道甲儿童的算术能力比乙儿童好,但他们之间究竟相差多少呢?我们却不能确定地回答出来。凭我们在寻常考试时所给他们的分数是靠不住的。因为在一次考试中甲的分数比乙多,在下次却可以乙比甲多了。这是常有的事情。况且同一次的试卷请两个人评阅,他们所定的分数可以相差得很多。所以在教育上我们仅知道个人差异的重要还不够,还必须有一种方法能定出个人差异的分量上准确的差别。对于儿童在心理上的个人差异设法去准确地测定出来,乃是近来心理学对于教育最重要的一种贡献。

要想用数量的方法测定个人差异的便是近来的种种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有测验儿童的一般学习能力的,有测验某种特殊的学习能力的,也有测验种种已养成的现有能力的。种种测验虽未必都很准确,但用严密的方法所制成的测验总比较我们平常凭空的估计要可靠得多。假如测验的对象愈属特殊则测验也愈易准确而可靠。至于测验一般的学习能力的测验所谓“智力测验”的,则颇属渺茫,不可轻于置信。因为所谓一般的学习能力其实还不知究竟是些什么东西。

个人差异好像是千变万化、不可究诘的。在教育上我们要顾虑到个人差异,初看来似乎不知从何处下手。但个人差异却也很有一种规则。例如人的身材高矮,从极稀有的长子到极稀有的矮子中间可以有无数的不同程度。我们把很多的人照他们身体的高度归类起来,便可发现人在身体高度方面的差别的分配是很有规则的。这种规则性可以在用图表示个人差异的分配曲线明白看出来。分配曲线告诉我们中等身材的人数最多,高度离中等身材愈远则人数愈少,并且两边的分配是正好对称的。这不但在身材高度方面如此,实际上一切

个人差异的分配都是如此。从这种分配的规则,我们在没有测验许多儿童的某种个人差异之前,便可以大约预料到他们的差异是怎样一种情形。测量个人差异的许多测验方法也利用了这个分配的基本规则。

四、学习的经济方法

学习一样东西的有效无效及进步迟速是和种种条件有关系的。譬如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环境、个人的生理状况等等。从心理学上的分析我们知道某些条件是有利于学习的,有些条件是有碍于学习的。所谓学习的经济方法就是安排有利的条件使学习省力而有效。现在心理学中学习心理这部分所研究的问题大都是比较学习的种种条件的如何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这种研究的结果当然很可应用到教育上来。

例如要教学生读熟一首颇长的诗。要读熟一首长诗,当然非许多遍数不可。但读的方法有种种。或是在一个时候继续不息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读熟为止,或是每天读五遍,或是每天读三遍,或是每隔一天或两天读三遍等等,这便是劳力的分配问题。学习的劳力可以集中在一个时候或是分布在许多次时候,哪种学习方法比较有效呢?由试验的结果我们知道集中的学习很是费力,分配的学习比较有效。但劳力在时间上也不能分布得太开。假如分布得每礼拜读一遍,那么一次所读的到下一次亦许已完全忘记了,这样便永远不会读熟。

又,一首长诗可以从头至尾整个地读或是分节逐段地读,这便是整个学习和分部学习的问题。整个学习和分部学习效果可以很不相同的。某种材料在某一情形之下用整个方法学习和用分部方法学习,其所需劳力可以相差很多。但究竟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却不能一概而论,须看几种情形而定。譬如材料的长短,很长的材料当然用分部的方法学习比较省力,短的材料则无须乎此。又,材料有连贯的意义与否也有关系。假如材料不很长而又有首尾联贯的意义,那么用整个方法学习较为适当。因为把这种材料截成许多段以致失了前后的

联络,反难于把握了。再,个人平常学习的习惯或其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决定两种方法的优劣。同一材料在同一情形之下,甲用整个学习的方法较省力,乙却用分部学习的方法较省力。所以就理论和事实而论,整个学习和分部学习这两种方法都各有短长,须视种种情形而定,我们殊难定下一条普遍应用的规则。但在某一个人于某种情形之下学习某种材料则究竟用哪种方法是颇有关系的。所以这两种方法的优劣乃是特殊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笼统的问题。

关于学习方法的经济的问题有很多方面,以上不过略举一例。但由此亦可推见在儿童的学习方法上有这么许多心理学的问题了。这许多问题的解决也是心理学可以大有帮助于教育的地方。

五、社会心理学的应用

教育并不仅是教儿童学习技能和获得知识,学校也并不仅是知识技能交换所。学校乃是一个真实的社会。使儿童在这个特别安排适当的社会环境中在各方面生长起来,这便是教育。故教育根本上实可说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过程。教师和儿童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的关系,儿童和儿童间也是如此。儿童在一种特殊安排的社会生活之下,知识技能以及品性等等方面的发展乃是这种生活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彻底了解教育的过程和适当应用教育的方法,必须明了学校的社会性质和所包含的社会关系。这便是教育有赖于社会心理学的地方。以前的教育者把教育的意义看得太狭隘、太琐碎,现在我们渐渐知道注意教育的整个所包含的社会方面了。须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去看教育方能懂得教育的充分意义。我们对于教育的社会方面注意愈多,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上的应用也愈广。

六、变态行为的纠正和预防

种种变态的行为都是不适应于社会环境的。疯狂、痴呆、神经错乱、奇特的嗜好等等,我们都称之为精神病。精神病和生理上的种种不健康一样,当然都是要不得的。有精神病的人我们要想法替他治疗,或至少要在消极方面减少他的苦痛和防止他对于社会的害患,这原是医学上的重要问题。但人的精神病大都是发展而来的。我们要治病则不如防病,即在病将发生或未发生时便设法使之不发生。这是事半功倍而可以免掉许多不可补救的恶结果的。所以我们要减少人类的精神病以保护其心理上的健康,最好的办法是在个人发展的初期,即儿童及青年期,注意改正变态行为的萌芽或预防变态行为的产生。从这点看来便可见变态行为的预防在学校中是如何地重要。学校中若不早早去纠正并预防儿童行为上的病态倾向,直到它发展成为严重的状况时便无法可想了。

研究种种行为的变态的是变态心理学的事。直到近来才有人注意到变态心理学在教育上实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近来所谓心理卫生运动即注意向学校方面推行其主张。变态心理学的进步也可以使学校教育的方法大有革新的。

心理学和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地方很多很多。整部的教育心理学都是讲心理学在教育上的应用的。我们在这里不过略引端绪以见大概而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