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习理念与教学思路的转变

2024-08-16 来源:好走旅游网
学习理念与教学思路的转变

北师大心理学教授 刘儒德

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的变化,活动的变化,它更应该是理念的变化。理念的变化可分为两种:内隐的和外显的,其中内隐的变化起主导作用。基于这样的思想和理论,我想从两个方面谈一下“学习理念与教学思路的转变”这一论题。

一、自主学习与创造观念的转变

关于学习者的观念 学生是否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决定学习结果优劣的根本所在。如果把学习比做一次足球运动,那么,看台上坐的应该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场上踢球的又应该是谁?在以往旧的教学思路下,坐在看台上的是学生,球场上的老师,老师表演给学生看,学生体验不到一点真实的感受。这在今日是万不可以的,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我们的学习者就应该是踢球人,亲身体验者,只有体验到,才能体悟道。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自主的参与者。

教育者对自己的观念 在旧的教学思路下,常常提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蜡烛,是园丁。这一系列的论点都是把老师置于领导者的位置,而学生处在从属位置。最为著名的水桶论说:教师与学生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这种观点把教师定位在“知识库”的位置,教师的责任是把自己的库存“倒”给学生。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于教师的定位又有了新的诠释。后现代主义们称教师为平等中的首席;人本主义认为教师是指导学习者;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者是一个支架。

对“倒”的教学方式的批判告诉我们教学者不能只是一个知识库,我认为,教学者不是一个水桶,而是一个支架。

关于教学支架 教学支架一词是从建筑业中工人所使用的“支架”引申和借用在教学工作上的,意在像建筑支架能支持工人完成建筑工作一样,给学习者提供支持,从而扩展他们的学习范围,使他们完成以往没有帮助就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新的技能。但教学支架不同于建筑支架,建筑支架是从地面开始的,它没有基础,教学却支架是有基础的,它架构在知识基础之上。教学支架的设置要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但不能盲目提升,要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教学支架并不是一如建筑支架般一直存在于始终的,它是互动递减的,在逐渐淡出,淡出的过程要适时、适当、适量。随着教学支架的升高,教师也渐渐淡出,在一定高度时可能做的只是一些知识指点和方法指导。

关于“知识建构”的教育与课程理念 知识不是外部现象的映射,也不是投影机一样的一般性投射,而是人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认识对象进行选择、修正和加工,并赋予意义。它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生观创造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在教学中,教师们常常把“知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中“能动”二字弄丢,使得概念简单而被动。我们要深刻体悟“能动”二字,学习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印入信息,而是主动解释信息,建构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认识对象进行选择加工,并赋予意义。例如图对文字生成了文字的意义,这种意义就是建构出来的。

因此,教学不是产品的传递,而是创设一定的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学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意义。意义是自己建构的,且只能生成,建构。

案例:让学生给一只鸡蛋做一天爸爸妈妈,条件是时刻带着这只鸡蛋并要确保鸡蛋不破。孩子们想尽一切办法保护鸡蛋,但在第一天,所有孩子的鸡蛋都破了,学生们继续实验,想方设法保护鸡蛋,直至实现鸡蛋完好无损。

在这个案例里,学生们在真实情景中体会到了做父母的艰辛劳苦,真实体悟到了父母的爱。实现了设计这个案例的最终目的。

这表明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建构性的学习环境,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我认为可以设计成一种教学模式,环节如下:A问题情境;B学习资源;C认知工具;D教学支架(教师要适时、适当、适量指导);E合作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F学习评价(老师给一个标准,学生自主评价)。

关于创造 创造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创造,即首创,原创;一种是类创造,即该经验已被承认,而在自我内化则是第一次创造。学习者学习过程中自主理解就属于类创造。自主理解就是创造。

案例:教师设计算式1+1=1;1+1+1=0,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作合理解释。然后让学生设计算式,并作合理解释。有学生列:9+1>1+9(9个人唱歌,1个人指挥比1个人唱歌9个人指挥效果好)。

这个案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意义:理解就是创造。知识的创造、建构、理解的整合就是创造教育,创造教育要走入课堂。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对新旧两种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进行对比: 接受学习课堂活动结构 基于问题学习课堂活动结构 呈现问题情境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引发相关经验和认识冲突 在教师支持下,学生合作探究并解决问题 在教师监控下,全班交流问题解决的结果和过程,达成新层次理解 呈现新问题,促进知识的应用、整合。 1 教师复习课内相关知识 2 教师引出问题、任务或主题 3 学生参与教师所预期的推导过程 4 全班归纳学习结果,统一理解和表示方法 5 课堂练习,巩固新知识 课堂活动结构的转变带来的整个教学活动的巨大变革显而易见,很显然,基于问题学习的课堂活动结构带来的是知识的真正内化,学生真正意义的发展。

二、教学关注焦点的转变

知识是在自己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先前经验不等同于从书上得到的符号、文字等等,它可分为课内的先前经验(包括课堂里面的过程、情景经验等)和日常生活经验。日常生活经验里有些与课本知识有冲突,有些是错误的概念。这里的“错误概念”是一种另类概念。例如灯泡发亮这个概念,从物理学角度它是一种错误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第一个念头想到的就是这样,成为一种惯性思维。学生头脑中不止有课内先前经验,还有日常生活经验,他们共同作用,影响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学生在课内四十分钟的表现不是在这四十分钟内才想出来的,而是在课外就

有了积淀,只是在课内外化出来。

案例:在已经学习过地球形状知识的几个年级进行测试,让学生画出自己头脑中地球的样子,以及人站在什么位置。

学生的画:

这只是一部分,还有的学生把地球想象为烧饼,空心球,扁型球等等。

可见,没有情境体验的课堂灌输的是惰性的知识,考试的知识,不是学生内化的知识。没有内化的知识无法改变学生的固有信念,当他们离开考卷去看问题时,引用的依然是固有经验。

学习的结果不仅在于知,而且在于信,在于课内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统一。认知有三个水平:符号水平;表象水平;情境水平。以往我们推崇“无错学习”,现在要转换观念,错误是建构的主要环节,把错误诱导出来作以解释,使学生信奉书本的知识,使原来的知识得以纠正,使概念转变过来,以实现知识的真正内化。 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建构起来的

即知识的意义存在于情境之中。情境包括上下文前后关系,物理场所,心理因素,意图等等。它使知识意义具体化,特定化,协调化。

知识来源于生活情境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或生活中的对应物。知识所赖以产生的问题情境使我们能够感受到实践的价值、必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意义。而在以往的课堂里常常是“去情境化”的。事实上,学校情境与真实情境存在很大差异,生活中的问题常常“结构不良”,所以要提倡真实性学习。例如成年人在继续教育中学到的知识,他们往往觉得更实际,有效,就是因为他们知道了知识的校外价值。

知识是特定情境下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知识的意义与知识的应用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要重在应用知识,而不是以往的解释知识。要认识到知识的意义与学习和应用知识时的情境是紧密相联的。

学习是学生在与教师和同伴的相互作用活动中完成的。

学生的知识是从社会向个体逐渐内化的。学习者共同体(由一些具有相同学习目标,兴趣爱好的人构成的群体)使学生们相互促进、知识共享。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验证、发展个人的想法,形成多角度、全面的理解。

总之,知识不是东西,教学不是传递东西;教学者不是“水桶”而是支架;学生不是被动旁观者,而是自主参与者;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先前经验,充分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关注学习情境和学习共同体,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认识到自主理解即是创造。在新的课改环境下,我们的学习理念与教学思路也应有新的转变。在建构主义的观点看来,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达到把老师传递的“信息”加工成自己的知识,这也正是新课改所追求的。

整理人:蔡明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