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诈骗罪的主体是什么?

2024-02-20 来源:好走旅游网

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为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诈骗5万元能判多久

诈骗5万元构成诈骗罪,属于诈骗数额巨大,将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

2、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行为,并且是以非法占有公私有财物的目的;

3、侵犯的客体为公私财物所有权,侵犯的对象,仅限于集体、国家或者个人的财物;

4、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虚假事实或者通过隐瞒真相等方式,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诈骗罪的金额量刑标准如下: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要处罚金;

2、诈骗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会被判处三至十年之间的有期徒刑;

3、诈骗五十万元以上的“数额特别巨大”,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二、参与诈骗一般会判多久

参与诈骗一般会判多久,是根据有关违法数额大小而定的: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诈骗罪的犯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诈骗罪;

4、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诈骗罪从严惩处的情形如下:

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总之,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当事人,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诈骗十万退了款能判多久

诈骗十万退了款的判刑时间需要视情况而定:

1、一般只要犯了诈骗罪者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2、诈骗十万属于数额巨大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3、诈骗罪只要存在退回的情形那么是可以减轻判刑年限,具体需结合退回款项和案件其他要素综合判定。

一、诈骗罪的定罪标准为:

1、诈骗金额达到较大的标准,即诈骗个人财物为两千元至四千元的情形,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要求诈骗者赔偿相应的罚金;

2、诈骗金额达到巨大的标准,即诈骗个人公私财物达到三万元以上至五万元的情形,依法判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3、诈骗金额达到特别巨大的标准,即诈骗个人公私财物达到二十万元以上的情形,处于特别严重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将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和没收财产。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