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3人美版

2020-06-15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8课  笔的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笔的设计理念,设计的笔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2.能力目标:

  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学习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3.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学重点:

  观察分析笔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运用简单设计图画法设计一支新颖的笔。

  教学难点:

  运用设计理念,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造型不同的笔、彩色纸、彩笔、油画棒、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  

  课前作业:       

  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今天,笔家族在我们班大聚会,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笔,互相展示和欣赏。

  2.引导学生看书,要求各小组有针对性地研究回答书中的问题。

  3.你还有什么问题?你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互相欣赏。

  各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学生报告研究结果。

  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实践操作:       

  4.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设计图的画法。

  5.提出作业要求:

  为自己设计一款既实用又美观的笔。       

  明确作业要求。

  分组讨论研究后创作。       

  三、小结。   

  点评作业。

  评价要点:

  是否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和研究;是否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了以人为本、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理念;能否绘制出体现自己设计理念的设计图。       

  学生自评、互评。       

  分析设计稿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四、展示作业:      

  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充满设计意识的物品或公共设施?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发言。                              

  教学反思:

  第9课  猜猜我是谁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讨论:

  展示几位本班同学背面头像,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 

  板书课题。 

  提问: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 

  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 

  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

  提问:你喜欢哪幅?为什么? 

  小组讨论: 

  赏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盂蜀宫伎图》。 

  赏析《未来世界》,讨论: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利用教材上的学生作业.说一说自己喜欢哪幅,为什么? 

  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 

  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教师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师生分析头发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 

  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学生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 

  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作,提问: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 

  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

  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小组合作完成。 

  引导学生完成小组集体创作。 

  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家长背面的线描画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教学反思:

  第10课 自行车局部写生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 

  三、学习材料: 

  白行车、图画纸、彩笔等。 

  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提问: 

  1.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车把、车轮、车身、车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

  2.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 

  3.组织同学们猜一猜是哪部分。 

  4.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 

  5.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小组讨论: 

  你认为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些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 

  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 

  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表现一组自行车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写生。

  教学反思:

  第11课 泥玩具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民间泥玩具,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泥玩具的知识。

  2.在欣赏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民间泥玩具的特点。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认识、感受中国民间泥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

  1.教具:计算机、cai课件、大屏幕投影、实物展示台、 部分民间玩具实物。

  2.学具:各种民间玩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民间玩具实物,引入课题。

  2.出示课题

  二、欣赏泥玩具:

  (注:所有图片欣赏的玩具都通过电脑及大屏幕进行展示,部分比较小的实物玩具通过视频展示台欣赏。)

  1.导言: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泥土是我们周围最不起眼的东西,但千百年来,我们的民间艺术家却用它雕塑出许许多多造型优美、形象可爱的艺术品。

  2.欣赏《彩色羊》《大叫鸡》《花小狗》《娃娃鱼》《麒麟送子》。

  小组讨论:

  ①问: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②问:这些是用来做什么的?有什么特点?

  (玩具,样子很可爱)

  ③问:它们主要用了哪些颜色?

  (红、黑、黄、绿、蓝)

  三、艺术实践

  模仿民间泥玩具的造型特点和色彩,创作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教师指导创作。

  四、小结:

  同学们,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手创造了这么多好看又有趣的民间玩具,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美的享受和欢乐,我们该怎么做呢?

  教学反思:

  第12课  多姿多彩的靠垫

  一、教学目标:

  了解设计靠垫应从审美、实用和文化等方面进行,能用对称式或自己喜欢的纹样设计、制作美观、实用的靠垫。

  二、教学重点:

  靠垫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还要关注实用以外的审美和文化。

  三、教学难点:

  靠垫作品的新颖、创新、构思巧妙。

  四、课前准备:

  剪刀、胶水、较硬的卡片纸、水粉色等 。

  教学过程:

  一、 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师生准备一组靠垫实物,发到各组。

  研究:用途、形状、色彩、图案。

  2.学生观察、触摸、分析、回答。

  揭示课题。

  二、 师生研讨学习活动。

  1.布置学生研究、分析教材。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有什么不同?

  2.设计靠垫用社么形状、纹样、色彩比较好?

  3.你喜欢什么图案纹样?打算如何进行色彩搭配?采用哪种骨式?

  学生活动: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 创作实践活动。

  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示评价。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五、小组拓展。

  如何实施自己设计的靠垫作品?选择什么材料?

  拍照、保存资料。

  把作业布置成小型的展览,可选择教室或楼道墙壁充分展示。

  教学反思:

  第13课  降落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降落伞的原理,并设计制作降落伞。

  能力目标: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激发创造精神,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

  情感目标:欣赏各种形式的降落伞,进行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审美教育。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制作降落伞,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通过学习拓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尝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了解学生学习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二、游戏互动,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你们喜欢放风筝或者在户外放飞吗?为什么?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段降落伞高空翱翔的片段。

  三、欣赏、感悟、畅想。

  1.欣赏美丽的降落伞后,你知道降落伞的原理吗?

  2.学生探究有关降落伞的知识。

  3.教师讲解:降落伞是一个高度空间有阻力的自由落体运动系统。伞面的设计由于空气阻力的关系,降落伞就能缓缓的降落在地面上了。

  四、体验、表现、创新。

  1.想一想,用什么材料做降落伞?伞面如何设计得美观?

  2.降落伞的制作:

  设计——美化伞面——折叠——连接——安装坠

  3.伞的各部分如何连接,应注意什么?

  4.协作互动,完成制作。

  (1)了解了制作方法,同学们想不想露一手?且慢,大家先理清思路。

  (2)自主尝试,有困难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表现。)

  六、 展示、评价、交流。

  让一些制作速度快的同学上台展示他的作品,大家来说说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够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使其他同学从中获得启迪。

  教学反思:

  第14课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一、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带给我们的乐趣。能根据生活日常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并通过动手表现、装饰、使其形象生动有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生活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生活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

  三、课前准备:

  有关生活用品、课件、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请学生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生活用品摆放在桌面上来。

  二、引入新课。

  桌面上摆放的东西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答。

  出示课题: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三、新授课。

  1.提出问题:

  “联想”这个词怎么解释?

  学生讨论。(理解“联想”的含义是: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2.展示用勺子装饰成的小人。

  提出问题:这个小作者是怎样通过联想完成这件小装饰品的?

  3.打开书,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1)欣赏书上的作业,分析作者是怎样认真观察展开联想的。

  (2)书上的作品都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装饰的?

  (3)他们的美术作品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和借鉴?

  (4)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你能联想到什么?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解决问题。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1.认真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

  2.大胆地展开联想。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装饰,使其成为一件可观赏的小饰物。

  五、展示学生作业。

  组织交流。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