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例分析

2020-05-05 来源:好走旅游网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贤料。

  正当他专心致志编写《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第一课时

  一、谈名言引课,营造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读名人名言能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能使我们有很大的收获。谁来说一句名人名言?

  生: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陶行知)

  师:名人名言是汪洋大海,我们从中受到启迪。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条名言,请同学们一起读:(大屏幕出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师:这句名言是什么意思呢?今天让我们到一篇课文中一起去寻找。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师生同写:司马迁发奋写史记)

  生:老师,你“发愤”的“愤”写错了,应该是“愤怒”的“愤”。

  师:噢,这两个字很容易混淆,老师也混淆了,谢谢你的提醒。(老师将“奋”改为“愤”。)

  生:老师,你遗漏了书名号,《史记》是一本书,应该加书名号。

  师:噢,你有一双明锐的眼睛,《史记》是一本书,不能遗漏书名号。看来,马虎不得啊!现在,课题写对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感悟:故意为之吗?有必要吗?学生在错误往往源自于老师将“错误”的放大。

  生: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走近司马迁。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很快地浏览一遍课文,找到解释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生:在第三小节:“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师:一起读这句话。请对照司马迁的名言,看看“固”是什么意思?

  生:“固”是“总是”的意思。

  师:“或”什么意思?

  生:“或”是“有的”的意思。

  感悟:互文参照,在语境中理解了“固”“或”的意思。

  师:课文同学们读熟了吗?下面我来请同学读课文,谁来读第一小节。

  生:读第一小节。

  师:读这个词语——游历,谁能给它找出一个近义词

  生:游览。

  师:课文为什么不说司马迁四处游览,而要说四处游历呢?

  生:“游览”是玩、观光;“游历”不仅去观光,还要学习一些东西。

  师:你真了不起!你发现了这两个词语的微妙差别。司马迁二十岁开始四处游历,他不仅游览了许多名山大川,每到一处还要考证历史资料,访问老人。这次游历,为司马迁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感悟:第一节,对“游览”与“游览”的辨析,为丰满司马迁的形象落下伏笔

  师:谁来读第二小节。

  生:读第二小节。

  师:读这个词语——嘱托。“嘱托”的近义词是什么?

  生:嘱咐。

  师:课文为什么不用“嘱咐”,而用“嘱托”?

  生:(没有人回答)

  师:父亲的“嘱托”是什么?谁来读读父亲的嘱托。

  生:“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师:感叹号没有读出来!谁再来读?

  感悟:倒也是一种指导朗读的方法

  生:(读父亲的嘱托。)

  师:课文为什么不用“嘱咐”,而用“嘱托”?

  生:“嘱托”比“嘱咐”要重一些,因为这是父亲临终时候的遗言。

  师:说得好。这是父亲交给司马迁的重任,父亲未竟的心愿要*司马迁去完成,所以要用“嘱托”。同学们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思考,作者用词是很有讲究的。

  感悟:第二节,对“嘱咐”与“嘱托”的辨析,学生一时受阻,再读文,以语文的方式来释义。

  师:谁来读第三小节。

  生:读第三小节。

  师:看看插图,司马迁怎么在竹简上写《史记》?

  生: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发明纸,写书只能写在竹简上?

  师:知道纸是谁发明的吗?

  生:蔡伦。

  师:对!东汉时期的蔡伦,司马迁是西汉人,那时侯纸还没有发明呢。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司马迁的名言。

  生:齐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师:司马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话的呢?我请一个同学再来读读第三段课文。

  生:读第三小节。

  师:一起读这个词语——飞来横祸,注意“横”是个多音字,读第四声。“飞来横祸”什么意思?

  生:突如其来的大祸。

  师:司马迁的“飞来横祸”是什么灾难?书上怎么写的?

  生:司马迁因为替—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

  师:是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老师查阅了有关史料,请看这样一段话:(大屏幕出示)

  公元前99年,匈奴侵略汉朝。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率领五千精兵进军匈奴。寡不敌众,兵尽粮绝,李陵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大怒,想重罚李陵家人。群臣争相附和,大说李陵的罪过。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说李陵为人正直,其叛逃事出有因,希望皇上能宽容。汉武帝勃然大怒,将司马迁打入大牢。后来,司马迁被处以极其残酷的刑罚——宫刑(古代一种酷刑,阉割生殖器,也称腐刑)。这种刑罚不仅是对肉体的无情摧残,更是人格上的奇耻大辱。

  感悟:补充这样一份资料是需要勇气的,学生的年龄是不适合读这样的一份资料,尤其是宫刑(古代一种酷刑,阉割生殖器,也称腐刑)?六年级的孩子能不能接受这样的信息,教材上为什么没有直接写出来?或者说老师把酷刑这个词还以原本的面目,会不会对学生有什么触动?我想:他们对宫刑的理解是不是与割掉一只耳朵一样呢,或者还不及呢?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点破呢?

  师:司马迁受了宫刑,当时有人这样感悟论:“宫刑这种刑罚不但是对肉体的无情摧残,更是人格上的奇耻大辱。作为一身正气的司马迁应该以死抗争,一死了之。而他居然活了下来,这不是苟且偷生吗?”你认为司马迁是苟且偷生吗?

  生:不是。司马迁就这样死了可能得到个好名声,但这名声能和《史记》相提并论吗?

  生:不是。如果司马迁就这样死了,我们今天还能读到《史记》吗?

  生:司马迁活下来,完全是为了《史记》,他是为了造福后人,为子孙后代留下一部史书。

  感悟: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解读到学生从老师哪里接过来的不是“宫刑”给司马迁带来的生不如死的感受,没有。他们接过来的只是“苟且偷生”一词。

  师:“是的。司马迁是为《史记》而活着,书上有一段他的心声,谁能来读一读?

  生: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感悟:字字带泪,句句带血,我们的孩子真的走进去了吗?

  对这句话的朗读是不是可以扣一下他父亲临终前的画面,扣一下他毕生的信念与追求?

  师:注意,这段话中有一个问号,两个感叹号。谁能把这三个标点读出来?

  生:自由读这段话。

  师:指名读这段话,齐读这段话。

  师:范读这段话,学生再齐读这段话。

  感悟:没有了内心的体验,情感朗读必定是草草了事,匆匆而过。

  师:死,对司马迁来说太简单了,一死了之,一了百了,可是《史记》怎么办呢?再读。

  生:学生再次齐读这段话。

  师:司马迁是这样想的,他是怎样做的呢?

  生:“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师:请男女同学分读司马迁的想法与做法。

  三、指导写字

  师:请同学们看书上的生字表,你觉得哪几个字最难写?

  师:指导写“啸”、“狱”。

  生:(临写生字)。

  感悟:

  第一节课结束了,很欣赏老师的信念,一节简简单单、扎扎实实的读书课,在学生有预习的情况下,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如果说把书读正确读流利是语文的工具性所在。那么在课上,老师不遗余力地叩击文本的语言,通过对文字的辨析、揣摩引导学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就是语文的人文性的体现。

  第二课时

  一、承接上文,定格第二段

  师:上节课我们讲到正当他专心致志编写《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一身正气的司马迁为将军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受了宫刑。这是奇耻大辱啊!司马迁真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可是《史记》怎么办呢?为了《史记》,司马迁活了下来。还有一个原因促使司马迁活了下来,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第二小节。

  生:读第二小节。

  师:想想看,还有什么原因使司马迁活了下来?

  生: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师: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父亲临终前是怎样嘱托的?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师:如果司马迁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到九泉之下,他怎有面目见自己的父亲啊!父亲的嘱托,司马迁牢记心头。再读。

  生:读父亲的嘱托。

  师: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为了《史记》,司马迁忍如含垢(?),活了下来。司马迁不停地写作,写了整整13年,才完成了《史记》。司马迁写完《史记》,心血耗尽,与世长辞,你觉得司马迁的死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

  生:重于泰山,因为他完成了一部前无古人的巨著——《史记》。

  生:重于泰山,因为他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司马迁死而无憾。

  师:司马迁完成的是一部怎样的《史记》呢?谁来读读最后一段。

  生:读最后一段。

  师:《史记》是一部辉煌巨著,洋洋52万字。(老师展示两卷本的《史记》)。52万字的《史记》是沉甸甸的,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为什么说《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

  生:因为司马迁接受宫刑,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完全是为《史记》而活着。

  学生的回答原来可以如此精彩。

  生:司马迁把《史记》看成了自己的生命,《史记》里凝聚着司马迁的生命。

  师:后人对司马迁的死记载了了,实际上,写完《史记》,生命对于司马迁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他活着就是为了写《史记》。再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鲁迅先生这样感悟价司马迁的《史记》,一起读:(大屏幕出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鲁迅

  知道《离骚》是谁的作品吗?

  感悟:补充鲁迅对史记的感悟价到底有多大的作用?让学生读着鲁迅这句对学生而言毫无感知力度的话,对《史记》在情感上有冲击吗?是不是还得费力地去解释《离骚》这本书?

  生:屈原写的。

  师:《离骚》是屈原的作品,是非常了不起的作品。鲁迅将《史记》与《离骚》相提并论,是对司马迁极高的感悟价。史家的绝顶之作,不压韵的《离骚》。《史记》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思想价值。让我们再一起读读鲁迅对《史记》的感悟价。

  生:齐读鲁迅的感悟价。

  感悟:又是一段可有可无的独白。

  师:同学们,读完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我相信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你用一两句凝练的话写出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并属上你的大名。(音乐响起,学生写感受,大约4分钟。)

  师:让我们听一听同学们的感受。

  感悟:

  以名言启课,以名言结课,一定需要这样的形式吗?

  这样两堂课下来,学生真的能有感而发吗?读到这儿我仔细想了一想,第二课时我们老师做了什么?

  生:你的《史记》是辉煌的,是沉重的。你让我懂得了怎样的死才是重于泰山的。(徐柯)

  生:屈原走了,他留给世人一首千古绝唱——《离骚》;司马迁走了,他留给世人一部辉煌巨著——《史记》。(华瑾)

  生:牛顿填补了力学的空白,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陈景润打开了哥德巴赫猜想,而你,司马迁让我们读到了“无韵之离骚”——《史记》。(王昕彤)

  生:《史记》便是司马迁,既是史家之绝唱,又是千古之奇才。《史记》是司马迁人格的精髓,是一部永垂不朽的精神食粮。(王诚盈)

  生:《史记》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著作,我们看见的不仅仅是这部著作的辉煌,还应看见的是这成功的背后,一段辛酸的路程,一个忍辱负重的人在崎岖的道路上艰难地摸索着,攀登着……(程广大)

  感悟:

  学生精彩的背后总感觉有点怪,思维的严谨与细腻,语言的对称与华丽。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这班学生语言的修养,但我们不禁要问,这真的是学生真实的语言吗?这样的一篇文章以这样的方式行进,真的可以让学生受到如此强大的情感与思维的冲击吗?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在这次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大赛上,中国台湾学者赵镜中先生的一番话,他说:学生有如此强的能力,教师教学怎样才能跟上学生的进步?震耳发愦啊!这句话在崔峦老师后来作总结时也被提及:言外之意,教师没完全找准教学的起点,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讲得更直白一些,他认为我们的教学有做无用功的地方。

  师:精彩!掌声!请你再读一遍。(该生又读了一遍)

  师:老师也写了一句感受,请大家一起读:(大屏幕出示)

  奇迹大都是在厄运中诞生的。

  ——诸向阳

  师:这是我读完这个故事的感受。谁能联系司马迁的故事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正因为司马迁受了宫刑,遭受了不白之冤的厄运,所以才诞生了《史记》这样的奇迹。

  师:你还知道哪些奇迹是在厄运中诞生的?

  生:海伦凯勒是个全聋、全哑、全盲的人,他却成了全世界著名的作家。

  师:是的。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诞生了两个伟大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生:史铁生是个双腿瘫痪的人,他却写出了许多伟大的作品。

  生:张继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在他万分失意的时候,却写出了《枫桥夜泊》这样的千古名作。

  师:是啊!寒山寺因为这首诗而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

  师:有许多奇迹都诞生在厄运之中。司马迁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大屏幕出示)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牵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师: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大屏幕出示)

  周文王被关在牢里,写出了《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成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出了《兵法》;吕不韦被迫迁居到四川,《吕览》这部书才得以传世;韩非子被囚禁在秦国,才写出了《说难》《孤愤》。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遭受挫折之后写的。

  师:无数的仁人志士在遭受磨难中诞生了奇迹。请大家一起读读司马迁的话。

  生:齐读司马迁的话。

  师:奇迹大都是在厄运中诞生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面临厄运都能诞生奇迹呢?想想看,怎样的人面临厄运才能诞生奇迹?司马迁遭受飞来横祸,写出了辉煌巨著,这跟题目中的哪一个词有很大的关系?

  生:发愤

  师:为什么用“愤怒”的“愤”而不用“奋斗”的“奋”?

  生:因为这里面饱含了司马迁的满腔悲愤。

  生:司马迁化悲愤为力量,时时刻刻告诫自己:无论遇到怎样的磨难都要写完《史记》。

  师:司马迁写出辉煌巨著《史记》,当然与他的“发愤”有很大的关系,但我以为还有原因使司马迁写出了《史记》。请同学读读第一小节。

  生:读第一小节。

  生:他从小立志写史书。

  生:他受到父亲的熏陶,有很好的家学渊源。

  生:他读了大量的书,还四处漫游。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师:是的。这些都是司马迁之所以能写成《史记》的原因。《史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让我们来读读这些成语:(大屏幕出示)

  指鹿为马  四面楚歌

  卧薪尝胆  唇亡齿寒

  毛遂自荐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背水一战

  师: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司马迁的《史记》是古文,同学们现在还看不懂。我这里有一套学生版的《史记》,很适合同学们阅读。(推荐学生版《史记》)

  师:司马迁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史记》的诞生,他的著作竖立起了一块历史的丰碑,司马迁因《史记》而流芳百世!

  感悟:

  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老师以这样一个结尾很好地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让学生跳出课文有所收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