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与点评

2024-01-25 来源:好走旅游网

  【教学设想】

  《小松鼠找花生》是国标本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科普童话。它通过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告诉小学生,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以小松鼠找花生为线索: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过冬──小松鼠始终没找到一个花生──小松鼠怀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诉小松鼠花生全在泥土里。

  本课的教学要通过感情朗读、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使学生了解花生长在地下的特征,激发他们认识自然的兴趣。科普童话既富有童趣,又蕴含着科普知识,因此给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那么教师如何针对这一特点组织教学呢?

  1、初读整体感知:

  《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而,在面对低年级学生缺乏注意、分配能力差等特点,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在读得连贯、顺畅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与领悟。

  2、精读品味领悟:

  对精读的要求是抓住重点句段,细加品味,感悟入情。这其中的关键是要突出一个“悟”字,即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课文特点,在阅读、形象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在指导学生精读时,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

  ⑴ 看画面,读有关的课文句段;

  ⑵ 提出问题,找有关语句读;

  ⑶ 理解内容后,动作表情演读。

  重视用多种多样的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教学,努力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在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上进行。最后让学生配合课文内容、课堂表演,对课文难点的理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个学生都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进入教学过程的。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有相当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尽可能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仔细阅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发表见解。激发学生努力去寻找学习的钥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画面:小松鼠)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瞧,它是谁?

  2、齐读课题。它东张西望在找什么呢?有没有找到呢?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标好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学生评价。

  3、指导生字和有些长句。

  (为学生铺路架桥,降低了朗读的难度)

  三、细读课文,促进感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指名读。

  ⑵ (出示花生画面)这就是花生。你能给小朋友介绍一下吗?

  ⑶ 指导朗读。

  (直观的画面,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花生开花的美丽景色,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多美的花生呀,小松鼠好奇极了。

  ⑴ 分角色朗读对话。

  ⑵ 松鼠认识了花生心情怎样?它为什么高兴?指导学习朗读:“它想……”。

  3、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过渡:小松鼠有了个美好的愿望,它盼啊盼啊,它找到果子了吗?

  ⑴ 轻读第三、四自然段。全班交流。抓住“每天、都、等啊等啊、也”,并进行朗读指导。

  ⑵ 老师引读第五自然段“所以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

  ⑶ 指导朗读“自言自语地说…”(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神态)。

  ⑷ 表情朗读。

  4、突破难点

  ⑴ (出示多媒体画面)小朋友,你能告诉小松鼠,花生躲到哪儿去了吗?

  ⑵ 用“因为…所以…”说说为什么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了,小松鼠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以问促读,问促结合,有效地组织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

  四、 回归整体,表情朗读

  同桌朗读,边读边辅以动作、表情,把小松鼠找花生的情景形象地表达出来

  (课堂演读,变“讲台”为舞台,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以升华)

  五、指导书写,教认新偏旁

  1、练读生字并找朋友。

  2、学新偏旁“田字部”和“母字部”,注意“每”的笔顺。

  3、学生看笔顺图,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