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021-03-27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重点难点: 探索算法,理解算理课前准备: 挂图、想想做做第2题的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口算卡片出示。 指名口算,说说算法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出示场景图。 看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出示问题:女孩跑多少米? 指名口答算式。 独立试算后交流。 指名口答算法,老师板书。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问题:男孩跑多少米? 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流一下。 交流算法。 比一比,试一试的题和例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一组一组口算。 比一比,每组中两道题算法上有什么联系?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移动卡片,算出上下两个数的积。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读题后,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 交流想法。 四、布置作业       p75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1)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大致范围。重点难点: 用一位数乘了三位数十位上的数之后,该怎么办。课前准备: 挂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卡片出示。开火车口算。 2、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出示场景图。 出示问题: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说说求这个问题要用到哪两个条件。 指名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试着计算,算出结果后,讨论“积的百位上为什么要写6?”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问题: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说说求这个问题要用到哪两个条件。 指名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试着计算,算出结果后,讨论“用一位数乘了三位数十位上的数之后,该怎么办。 3、比较 比一比,试一试和例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再比一比,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 题 完成在书上。 指名三人板演。 集体订正时,说说运算顺序。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一组一组计算。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思考“为什么积的位数不一样”。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读题,理解“定员112人”的意思。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p77第2题、第4题。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2)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解决好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以及运用乘法笔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5题 同桌两人合作。 一人算乘3,一人算乘2。 2、做想想做做第6题 先估计积中几位数。 说说估计的方法。 再通过计算,算前两组,看看估计得对不对。 3、做想想做做第7题 出示题目。 对每道算题进行检查,作出判断。 再说说错误的原因,然后集体订正。 4、做想想做做第8题 分组练习。 指名板演。 说说运算顺序。 5、做想想做做第11题 先认真观察,仔细阅读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独立解答。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做想想做做第12题 先读题,理解求沿菜地四周小路的长度,就是求什么。 独立解决。 指名说说怎样想的。 二、练习小结 三、布置作业 p77第6题后两组,p78第9题,第10题。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练习七(1)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4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并继续用相关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重在交流自己的收获、体会和发现,发展思维。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做第1题 这是几组同学最容易混淆的口算题,比一比,谁算的最仔细。 先要求估算,再口算。 2、做第2题 先做第一组。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集体订正。说说运算过程。 3、做第3题 再做第二组。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集体订正。说说运算过程。 说说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仔细看图。 说说各是什么物品,重量分别是多少。 选择合理的条件,进行解答。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解答吗? 4、做第4题 读题,理解题意。 说说要示西红柿比萝卜少多少千克,要知道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解答。集体订正。 你还能求什么问题。 二、练习小结 三、布置作业 p79第2题剩下一组。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练习七(2)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5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并继续用相关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重在交流自己的收获、体会和发现,发展思维。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做第5题 先口算出两题的得数。 交流体会每组两道题之间的联系。 2、做第6题 先分组计算,然后找一找规律,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再根据发现的规律接着写出下面的算。 还可以根据发现的规律接着写一些相应的算式。 3、做第7题 先自己看图,理解题意。 然后独立试做。 最后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这题可以先求有几个乒乓球,也可以先求一袋几元。 4、做第8题 先自己看图,理解题意。 然后独立试做。 最后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这题可以先求每车有多少千克,也可以先求一共有多少筐。 5、做第9题 先自己看图,理解题意。 然后独立试做。 最后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二、练习小结 三、思考题 独立试做。 指名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1)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6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学习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进一步加强估算,通过估算和笔算的结合,提高计算正确率。重点难点: 重视估算,把估算和笔算结合起来,提高计算正确率。课前准备: 挂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新授 出示“小猫钓鱼”的场景图。 提出问题。 学生口答。 分别用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写出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口答,老师板书算式。 你能理解3和0相乘等于0吗? 2、想一想 先思考、填写结果,再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例题 1、教学例题 出示体育馆的场景图。 明白一个看台座位的排列排列情况,计算出一个看台的座位数。 讨论怎样估计4个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你能笔算吗? 尝试笔算。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己的本子上。 讨论怎样想的。 比较笔算和估计的结果,进行验证。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直接口算得数。 说说怎么想的。 讨论:是不是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分组练习。 指名板演。 说说计算过程。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你来做啄木鸟医生给大树治病。 对每道题进行认真的检查,找出错在哪里,交流后再把它改正。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仔细看图,你能估计4个书架大约共有多少本书吗? 怎样很快地估算? 5、做想想做做第6题 看图,提出问题,并解决一些问题。 四、布置作业 p82第4题指名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2)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7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重点难点: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出示情景图。 你会列式吗? 指名口答算式,老师板书出算式。 尝试计算。 交流算法。 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笔算。 指名学生交流算法。 板书出口算的想法,和笔算的竖式。 讨论末尾有0的乘法积有什么特点。 教学简便竖式的写法。 说说什么时候可以这样算。 2、教学试一试 观察这些题的特点。 尝试计算。 讨论每题积的末尾的0各是怎样得到的。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分组练习,指名板演。 说说计算过程。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做第1组。 自己列出简便的竖式进行计算。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分组练习。 指名两人板演。 做完后比较。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一组一组地口算。 比比上下两题怎样算得快。 5、做想想做做第7题 先独立填表,再观察,初步体会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p83第2题剩下三组,p84第4题、第5题、第6 题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练习八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8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练习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通过练习正确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学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结合具体题目合理选用合理口算或笔算。能进行一些基本的乘法估算。重点难点: 提高正确率。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做第1题 指名口算,说说口算想法。 2、做第2题 分组计算,计算后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做第3题 出示题目,不算出得数把积小于4000的算式圈出来。 直接完成在书上。 集体订正。 说说估算的方法。 4、做第5题 看书填表。 说一说求总价的方法。 补充钢笔3支,总价24元,你能知道单价吗? 5、思考题 可以尝试填一填。 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谁填的积最大。 二、练习小结 三、布置作业 p85第3题计算出得数、第4题。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复习(1)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9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复习本单元教学的有关乘法计算,运用题组的对比,再次体会计算中的一些规律,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和自觉检查的习惯。重点难点: 在计算过程中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练习 1、做第1题 口算卡片出示,指名视算。 集体检查。 2、做第2题 先完成第一组。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同学做在作业本上。 说说上下三题的联系和区别。 3、做第3题 按题组计算,算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4、做第4题 出示题目。 在书本上连线。 交流连线的方法。 三、练习小结 四、布置 p86第2题剩下2组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复习(2)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10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看动脑的习惯。重点难点: 题意的理解。课前准备: 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练习 1、想想做做第5题 读题。 说说4个来回的意思。 请一个小朋友演示4个来回。 明白4个来回就是求8个50是多少。 解答。 2、想想做做第6题 读题。 说说题目的意思。理解“小华中午不回家;小芸中午回家吃饭”告诉我们的信息。 解答。 3、想想做做第7题 读题,解答。 说说两个方法分别先求了什么。 5、想想做做第9题 依次出示各个问题。 解答各问题。 二、解答思考题 三、布置作业 p87第8题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观察物体(1)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观察由两个简单的几何体拼搭而成的物体,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体会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位的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在教学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与态度。重点难点: 先通过观察两个物体确定观察到的形状,再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摆出物体模型。课前准备: 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教学“正面、侧面、上面” 1、出示一个长方体。 让学生说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理解从“正面、侧面、上面”看的意思。 说说从正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侧面和上面呢? 2、变换长方体的位置。

  再让学生说说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各是什么? 3、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同桌一人说从哪个面看,一个说看到的形状。 三、新授 1、出示两个两样大小的长方体拼搭后的物体。如书上左边小男孩搭的物体。 说说现在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2、如书上女孩拼搭两个长方体。 在书上连一连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 3、想一想,右边男孩搭的物体,从正面和上面看,形状相同吗?是怎样的形状?从侧面看呢? 4、这两个长方形还可以怎样搭?同桌先搭一搭,再说说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 四、练习 1、做p17(1) 先读题,理解题意。 同桌按要求拼拼搭搭,再说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什么。 集体订正。 2、做p18(2) 先直接根据直观图作出判断。 再搭出物体订正。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p18(3、4) 晚自习作业:每课练p11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观察物体(2)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观察由三个简单的几何体拼搭而成的物体,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是一样的。在教学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与态度。重点难点: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初步学会看直观图,想搭的物体,判断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课前准备: 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1、出示例题的图 照样子,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拼搭搭。 同桌一人搭一个。 2、感知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同桌说说从正面看两人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再说说从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体会:不同的物体,从一个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会相同。 3、教学“想一想” 出示直观图。 说说从正面、侧面和上面各看到了怎样的形状? 再说说从哪两个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从哪一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三、练习 1、做p20—21的相应练习 先想一想,如果直接判断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拿出正方体搭一搭。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统计与可能性(1)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重点难点: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课前准备: 红球5个  黄球5个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5个红球,还有5个黄球,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要摸到的都是红球,该怎么放球? 2.如果不可能摸到红球,又该怎么放球? 3.假如摸到的有可能是红球,也有可能是黄球,又该怎样放球? 二、学习新知 1.今天我们学习统计与可能性。(师板书课题:统计与可能性) 2.师出示一个口袋,里面放着5个红球、5个黄球,学生思考:如果老师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3.学生先进行估计。 4.如果每次摸1个球,摸出以后把球再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大家想一想: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5.学生进行摸球的练习。 6.每次摸到的结果,大家想一想:用怎样的方法能快速地进行记载呢?(画“正”字的方法) 7.请学生将所摸到的球的情况,在书上“摸球结果记录表”中进行记载。 8.你能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吗?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上第89页的“想想做做”第1题。 (1)请一个学生上讲台来进行抛掷正方体的游戏,其他同学,做好统计。 (2)学生填完表格后思考:你从表格中发现了什么? 2.完成书上第89页的“想想做做”的第2题。 (1)学生先根据题意独立完成。 (2)然后再组织交流。 四、课堂小节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板书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 可能    一定    不可能 当口袋里红球与黄球一样多时,摸到红球与黄球可能差不多。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统计与可能性(2)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和认识条形图(1格表示1个单位),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重点难点: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课前准备: 黄球3个   红球1个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一定能摸到红球。在怎样的情况下,我可能摸到黄球?在怎样的情况下,不可能摸到黄球? 2.在怎样的情况下,摸到红球与黄球的可能性差不多? 二、学习新知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与可能性(板书课题:统计与可能性) 2.  请大家看,老师口袋里放了几个红球?又放了几个黄球?(3个黄球、1个红球) 3.  如果每次摸1个球,摸10次,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可能多一些? 4.  分小组摸一摸,把摸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5.  出示书上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每次涂一个方块做记录。另一种是每次涂一个方格做记录,涂成条形图。 6.  在小组充分摸球的情况下,请学生把摸球的结果,在书上予以记录。 7.  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8.  全班进行交流:在黄球与红球不一样多的情况下,红球如果多,那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如果黄球多,那么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就大,也就是说:在两种球不一样多的情况下,哪种球多,那种球摸到的可能性就大。 三、巩固练习 1.  做书上“想想做做”的第1题。 做一个 小正方体,四个面上写“1”,一个面上写“2”,一个面上写“3”。把小正方体抛30次,在书上用涂方格的方法记录“1”、“2”、“3”朝上的次数。在条形统计图里你发现了什么? 2.  做书上“想想做做”的第2题。 在布袋里放4枝铅笔,怎样放才可能分别达到下面的要求? (1)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多。(2)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 么收获?有没有什么疑惑?先在小组里和你 的同桌相互说一说。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练习九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统计图与统计表的联系更进一步了解。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重点难点: 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课前准备: 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九的第1题 先请学生根据书上所提供的条形统计图,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接着思考:哪种天气经常出现?哪种天气偶尔出现?看了这张条形图,你还知道了什么?二、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出现书上的三个转盘,给其编号“1”、“2”、“3”。 思考:(1)转动哪个转盘,指针落在两个区域的机会差不多? (2)转动哪个转盘,指针会偶尔落在红色区域? (3)转动哪个转盘,指针会经常落在红色区域? 三、完成练习九的第3题 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经常会出现,哪些事 情偶尔出现?(学生先自己说,然后在小组里说,最后进行交流) 四、完成练习九的第4题 出示书上的四个口袋,第一个口袋里装的都是红球,第二个口袋里装了9个红球,1个黄球,第三个口袋里装了9个黄球,1个红球,地四个口袋里装了5个黄球,5个红球。每次摸1个球,在每个口袋里都摸30次,结果会怎样?请同学用线连一连。 (1)摸出红球的次数可能比黄球多 (2)摸出黄球的次数可能比红球多 (3)摸出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可能差不多 (4)每次摸出的都是红球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五、完成练习九的第5题 学生先对自己所在小组同学最喜爱的运动 进行调查,然后在条形图上表示出结果。 运动项目有:踢足球、游泳、跳绳、打乒乓球 从你所统计的结果来看,你能想到什么? 六、学习思考题 做一个转盘,涂上红色、黄色和绿色。要使指针转动后偶尔落在绿色区域,而落在红色和黄色区域的次数差不多,应怎样涂色?先试着涂一涂,再转动若干次,看看结果怎样。 再黑板上画上一些圆,让学生试着画一画,课后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反思、小结。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三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摸牌与下棋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4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相对复杂的背景中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引导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产生了变化,,摸到红桃牌的可能性大了,摸到其他花色牌的可能性相对小了。 3.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知识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产生了变化,,摸到红桃牌的可能性大了,摸到其他花色牌的可能性相对小了。课前准备: 牌、棋教学过程: 一、摸牌活动 1、准备黑桃、红桃、草花、方块各两张,混放在一起并叠放整齐。 2、每次任意摸一张,摸40次,先估计每种花色的牌可能会摸到多少次,再摸一摸,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在表里。 3、看看摸牌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 4、如果再放进4张红桃的牌,任意摸40次,结果可能会怎样? 二、下棋活动 1、做一个小正方体,5面涂红色,1面涂黑色,再从附页上剪下棋纸来下棋。 2、一人拿红棋,一人拿黑棋,从“0”开始走起。 3、两人轮流抛小正方体。红色朝上,红棋走一格;黑色朝上,黑棋走两格。先走到最后一格的为胜。 4、两人轮流交换棋子下几次,哪种颜色的棋胜了一次,就在方格图的直条上涂一格。 5、哪种颜色的棋胜的次数多?为什么会这样?把自己的体会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