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夜晚的实验》教后感

2022-05-12 来源:好走旅游网

  《夜晚的实验》讲述了科学家从蝙蝠飞行的现象上发现了超声波,进而用这个科学成果造福人类的事实。按通常做法,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飞行现象上发现超声波的,并从中学习科学家留心观察,勤于思考,潜心研究,造福人类的精神。这样教,且不说能不能真正学得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仅说这样教,和上自然课、科学课有什么差别,难不成语文课主要是用来了解科学知识、掌握实验方法的?这便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需澄清的一个问题“语文课教什么”,也是新课程所极力反对“教教材”、大力倡导“用教材教”的缘故。所以,即使在教学目标中冠以“自主、探究、合作”等时尚用语,但如果不是在“用教材教学生学语文”,而是“教教材”,那么可以说,这样的教依然是失却语文意义的。

  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应该确立这样一种观念:首要的是凭借语文材料教学生生成与语文发展有关的智慧。即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对语文具有一种敏感,能思索、体味、探究语言文字内容与形式所承载的有利于语文发展的信息,从而建构与生成出属于自己的知识经验。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有其特有的科学性,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其它学科的不同,就在于它并不是体现在对知识体系的有序呈现上,而是体现在对语文本身的探索性感悟和独特性理解上。体现在对知识的质疑、批判以及不懈的思考与探索,并以知识的主人意识对它们灵活运用,积极地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而不是被事实性材料所控制,受知识所奴役。唯有这样的学习,才是一种完整的生命意识的展现,也是个体主观精神对客观存在认识的智慧呈现。这应该是语文学科对“求真”的一种体认。

  正是基于这种理解,所以我把本课主要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能通过阅读,凭借语言文字,经历科学家发现的过程,着重探究课文在表达这个故事时所呈现出的特点,并能有机地进行语言的转换与再创。

  正如前面几篇例说中所述,在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时,教师要明确两点:一、什么是学生在该阶段语文学习发展所需要的;二、这篇课文所呈现出的语言文字方面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学生学习的凭借,如果说课文所呈现的语言文字方面的特点,同时适合学生在该阶段语文学习发展的需求,那么就可以有机结合,确立为教学的目标、任务。从这个目标的陈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课文在表达这个故事时所呈现出的特点”是个关键所在。那么,这篇课文在表达这个故事时所呈现的特点是什么呢?最主要就是作者在陈述这个事实时,语言组织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和想象空间。如作者第1自然段末引出“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这个疑问后,紧接着就在第2自然段里,介绍了斯帕拉捷第一次实验的全部事实。两段文字之间,恰巧少了进一步提出假设的文字,而这部分文字,作者却用补白的方式放在第三自然段里作了说明。后面的第二次和第四次的实验假设,作者干脆作了省略处理。作为科学实验,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语言文字的描述,这样的跳跃却给学生的质疑、思考、探究、创新留下了极大的空间。于是,我对教学过程作了这样设计: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话说科学,诱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上科学课吗?为什么?你们知道科学的任何一次发明、发现都是从哪儿开始的吗?

  2、师:课文《夜晚的实验》讲的就是一个科学家发现的故事,让我们一块去经历一下科学家发现的过程,同时探究一下课文在表述这个故事时有什么特点,好吗?

  二、整体把握,梳理线索。

  1、师:下面请同学们自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谁?什么时候,看见了一个什么现象?

  ②这位科学家一共做了哪几次实验?这些实验都是从哪儿开始的?

  注:学生交流时,可让学生把“人物、时间、现象、疑问、实验”的有关内容写在黑板上。

  2、师:你能把这些疑问处都找出来吗?

  三、读中诱疑,转换创新。

  1、师:下面我们来研究第1次实验和第1个疑问之间的关系好吗?

  谁愿把第2自然段读一下?(指名数人读)

  2、师:再请同学把第1个疑问句读一下。(可找两三人)

  3、师:你们觉得科学家斯帕拉捷所做的第一个实验,是从这个疑问开始的吗?

  注1:如果学生听不懂,可换个角度:假如你就是斯帕拉捷,你看到这个现象,产生这个疑问,会马上就去做这个蒙眼睛的实验?

  注1: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是“是”,一种是“不是”。可让学生说说理由,展开矛盾,让同学们仔细听辨,哪部分同学说得更有道理。

  4、师:可是,作者写了斯帕拉捷的这个疑问后,却紧接着就写了斯帕拉捷做的第1个实验。这样写,你们觉得合适吗?

  注:不管是说合适还是不合适,都要说出理由,这样就有可能自然地说到第3自然段的有关内容上。

  5、师: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在这里有没有说清,如果认为说清了,能说说作者说清了什么吗?

  注:学生可能会说作者在这里说清了第1次实验的理由或假设,教师可在原有板书中添加“假设”。

  6、师:假如我们要改变一下作者这样的表达方式,你觉得可以怎样改?

  注1:学生会把假设的内容放在第1句疑问后说。当学生在尝试语言转换再创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听,思考怎样把表达清楚意思、恰当使用句式。

  四、读中质询,感悟再创。

  1、师:请同学们读读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的描述,你觉得这三次描述中,哪些地方可说得更清楚点,读过以后和同桌交流、商讨一下,行吗?

  2、学生集体交流。

  注1:学生继上学习后,一般能发现第2次和第4次实验的描述缺乏一定的假说。交流时可让学生说清文字的描述缺失了什么。

  注2:当学生在语言重组和再创时,可引导学生注意添加有关假说的句式,要多样化,尽可能不与上面的句式雷同。

  3、师:通过这样几次实验,斯帕拉捷终于发现蝙蝠是*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请同学们想一想:科学发现一般要经过哪几个过程,才能有所发现,获得结果。

  注:这一步着重是让学生再梳理一下科学发现的全过程,体味科学研究就是从身边的现象开始,从疑问开始,进而提出假说,不断实验,逐步逼近实质的过程。

  五、再读感悟,发现意义。

  1、师:作为一个科学实验,是不是仅仅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7—9小节,想想科学家为什么对蝙蝠飞行的秘密还要继续研究下去,目的何在?

  注:学生可能会马上说到“发明创造,造福人类”这个目的上去,教师可引发学生再读第8自然段,想想继续研究的目的,首先应是什么。

  2、师:能说说科学家对其它事物或现象的研究,从中发现了什么而发明创造,造福人类的事例吗?

  六、回顾小结,诱发再探。

  1、师:读了这个故事,研究了这篇课文语言文字的特点,你有哪些启发和收获。

  注:这里的回顾、小结,不应仅仅指向教材内容所呈现的科学发现过程,以及科学家所持的态度和精神,还应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对课文表达的学习上,有什么收获和启发,以让学生建构一种批判、反思、深究、再创的学习品质。

  2、师:课后有这样一个习题,让我们也来探究一下好吗?(出示课后练第4题:读一读,说说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⑴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⑵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注:探究方式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完成,但交流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交流中辨别、区分、选择。同时还可有机引导学生搜寻相关资料,证明个人见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