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播放《朋友》导语:听着这首情真意切的《朋友》,同学们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呢?现在我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些金银珠宝,一样是几个穷朋友。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为什么有这样的选择呢?(朋友珍贵,友情珍贵)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有什么不要有病,没什么不能没钱。没有人认为金钱很重要,金钱是万能的吗?的确,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友情。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了。”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这足以表现友情无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有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羚羊木雕》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好,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张之路的《羚羊木雕》。
二、板书课题、简介作者(找一同学读)
在了解作者情况后,我们看一看本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
(这是我们的目标,通过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会有所收益)
三、教学过程
1、轻读:(轻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思考:
⑴本文写了哪些人?
⑵围绕着什么线索来写的?
⑶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时间?
⑷结果如何?
解答:
⑴两组人物:“我”和万芳、奶奶
“我”的父母和万芳的妈妈
⑵围绕着羚羊木雕来写的。
⑶写了三件事:
万芳和“我”换裤子──上星期
“我”送羚羊木雕──昨天
父母逼“我”要回木雕──今天
问:大家发现这三件事,本文是如何安排的?采用了什么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好处?
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一件与之相关的事。目的是从开头妈妈追问木雕写起,制造紧张气氛,紧紧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再穿插上星期体育课发生的事情和昨天送羚羊的事,情节显得紧凑。
(用插叙可使场面集中起来,在写作中应该注意应用。)
⑷“我”被逼无奈,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我很伤心。
(出示人物情节图,让学生对号入座。)
2、美读:
⑴分角色朗读,评人物性格。
(请学生读开头至“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角色:一个叙述、一个妈妈、一个爸爸、一个“我”、一人万芳、一人万芳妈、一人奶奶
⑵学生评价:重音、语气、语速
⑶人物性格:以“──是一个──的人”说一句话
妈妈(爸爸)是重财轻义的人,“我”是一个重义轻财的人,奶奶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万芳仗义理解,妈妈固执、生硬,爸爸老成持重)等。
我们已经通过读了解人物性格,现在我们看文中哪些词语能反映这一点?
3、品读。抓住问句的特点,品味语言的魅力:
文章中哪些问句很“特别“?
⑴“名贵”、“贵重”、“逼”?父母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只想着木雕刻本身的价值,没想到去了解女儿送木雕的原因,更不用说去理解女儿被逼反悔的心理感受了。为了有价的木雕,不惜以伤害女儿的纯真为代价,充分暴露了他们重财轻义、不懂得尊重孩子的错误思想。
⑵“篡”和“掏”好不好
好,表现了矛盾、不情愿。用词准确很准确、富有表现力。
⑶月亮出来了,冷冷的一句有何妙处?
环境描写,巧妙地表现出当时令人伤感的气氛,烘托出人物悲伤的心理,有一石二鸟的作用。
⑷你拿着,咱们还是好朋友……
说明她不仅很快地理解了“我”的处境,而且马上用行动向“我”表示“她”对友谊的真诚,而“我”尽管没有失去友谊,失去万芳这个好朋友,但还是很伤心,从中可以看出“我”对友谊的珍惜。
⑸这能全怪我吗?写出了什么?
明写“我”无可奈何的伤心自责,暗写作者对“我”父母的责问,其感情倾向是不言而喻的。
小结: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很精彩,说明大家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正是我们现代教学变被动为主动的最好表现。最后,让我们展开辩论,共同讨论两个问题。
4、拓展:
⑴礼物应该不应该送?(分甲、乙展开辩论)
⑵贵重的物品能不能送给朋友?
老师小结:
甲该送:情比物重要
乙不该送:父母送给自己的礼物怎么能回使友谊变得俗气。这对父母的不尊重。
答:“我”不是随便送,是送给好朋友,转送他人并不意味着“我”不珍惜父母的礼物。
而是万芳特别喜欢(她也不是因为名贵而喜欢,而是造型别致,美观)这并不庸俗。
(过渡)我不知道木雕贵重而把它送给朋友,现在我知道了“贵重”,却要向朋友讨回(当然是被父母逼的)不就意味着与朋友的情谊不如木雕贵重吗?
这就引发出一个问题,贵重的物品能不能送给朋友?到底是物重还是情重?
小结: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试想连命都可以送,还有什么不可以送的啊?(江湖义气除外)当今社会有多少重情轻财,他们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为困难的下岗职工送去生活费,为失去父母的孩子资助学习费用,他们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过渡: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对文章的主题已经有了鲜明的认识,那就是羚羊有价情谊无价,但现实毕竟是现实,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被人误解,内心很委屈的经历,说一说,听听
自由发言:
老师小结:人生活在这样世界里,不可避免的与人交往,理解显得尤为重要,父母与子女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同学们之间都需要理解,理解是永恒的话题。(出示)让我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忧愁。
四、作文
课后请同学们“以_________(妈妈、爸爸、老师……),这话我爱听”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学会与父母、他人交流。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他人。
总结:羚羊木雕这篇文章围绕着木雕被送出又被讨回的过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美与温馨家庭生活是主旋律。
让我们共同欣赏一手脍炙人口的歌《我爱我家》作为我们本课的结束语吧。
(放歌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