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未成年杀了人如何判刑

2020-01-27 来源:好走旅游网

我国法律规定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犯罪时负刑事责任的情况,对于14至16周岁的人,根据犯罪类型来判断是否负刑事责任。《刑法》对故意杀人的量刑也有具体规定,要根据案情综合评价罪行轻重和人身危险程度,给予适当的刑罚处罚。

法律分析

我国法律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至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

拓展延伸

未成年杀人案件的刑事审判制度与司法改革

未成年杀人案件的刑事审判制度与司法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观念的提升,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处理越来越重视。在刑事审判制度方面,应加强对未成年犯罪的特殊性考虑,注重教育、改造和康复,以期实现未成年罪犯的社会融入和再教育。同时,司法改革也应关注未成年犯罪案件的特殊审判程序,确保未成年罪犯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保护社会的安全和公共利益。通过完善刑事审判制度与司法改革,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成年杀人案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完全刑事责任,对于14至16周岁的人犯重罪应负相对刑事责任,而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在量刑时,应综合考虑案情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予适当的刑罚。未成年杀人案件的刑事审判制度和司法改革应更加重视未成年犯罪的特殊性,注重教育、改造和康复,保障未成年罪犯的权益,同时维护社会的安全和公共利益。通过完善刑事审判制度和司法改革,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成年杀人案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