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弃车逃逸的处罚问题:1.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但不属于重大事故。(属于行政法规制,不属于刑法规制)当事人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承担全部责任,但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适当地减轻。在此基础上发现有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情形的,不予减轻。2.发生重大事故后,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加重情形是否需要交通肇事发生在先,理论界有两种观点,本人支持交通肇事的基础构成要件都完备之上,再逃逸致人死亡的,才应当适用加重情形。
一、肇事者死亡受害者离开算逃逸吗
肇事者死亡,受害人逃逸的,承担主要责任,也将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在交通事故中,受害者可能无责任或者只有部分责任,但是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那么,受害者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发生在什么路上算道路交通事故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规定,道路指的是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公路如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包括路面道路和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渡口。
(2)城市道路,是指城市提供车辆、行人通行,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
(3)属于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辆通行的道路。如港区公路、机场道路,凡是社会机动车可以自由通行的,均按照道路进行管理。
(4)广场,指城市规划在道路用地范围内,专供公众集会、休憩、步行和交通集散的场地。
(5)公共停车场。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