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民事纠纷无法达成调解协议时,会发生什么?

2020-06-11 来源:好走旅游网

民事纠纷不同意调解时,法院依法判决。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包括自力救济、公力救济和社会救济。自力救济是纠纷主体自行解决,社会救济包括调解和仲裁,公力救济则是通过诉讼和行政裁决解决纠纷。

法律分析

一、民事纠纷不同意调解会怎么样?

民事案件是自愿调解,如果不同意调解,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九十九条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二、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有哪些?

(一)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它是指纠纷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以达到维护自己权益的目的。自决是指纠纷主体一方凭借自己的力量使对方服从。和解是指双方互相妥协和让步。两者共同点是,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来解决争议,无需第三方的参与,也不受任何规范的制约。

(二)社会救济,包括调解(诉讼外调解)和仲裁。他是指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

调解是由第三者(调解机构或调解人)出面对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进行调停说和,用一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劝导冲突双方,促使他们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但具有合同意义上的效力。

仲裁是由双方当事人选定的仲裁机构对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仲裁不同于调解,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但是,仲裁与调解一样,也是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条件的,只有纠纷的双方达成仲裁协议,一致同意将纠纷交付裁决,仲裁才能够开始。

(三)公力救济,包括诉讼和行政裁决。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民事诉讼动态地表现为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静态地则表现为在诉讼活动中产生的诉讼关系。

民事纠纷调解是建立在原告和被告两方自愿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有一方不愿意进行民事调解,法院就不能进行民事调解,而是应该尽快宣判结果。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主要有三种:自力救济、公力救济和社会救济。

结语

民事纠纷不同意调解,法院将依法判决。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根据当事人自愿和合法原则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应及时判决。解决民事纠纷的机制包括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自力救济可通过自决与和解解决,无需第三方参与。社会救济则包括调解和仲裁,前者由第三者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后者由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公力救济则是通过民事诉讼和行政裁决解决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