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法定节假日工资支付标准

2020-07-06 来源:好走旅游网

法定节假日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庆祝和休假时间,对经济社会和人民利益有积极影响。国家规定了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这些节日有三倍工资的薪酬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对全国年节和纪念日的放假也有具体规定。

法律分析

一、什么是法定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国家法定节假日三薪标准

元旦1月1号三倍工资、春节初一初二初三(16、17、18号)三天三倍工资、清明节当天4月5号三倍工资、劳动节当天5月1号三倍工资、端午节当天6月18号三倍工资、中秋节当天24号三倍工资、国庆节1、2、3号三天三倍工资

三、相关法律法规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拓展延伸

法定节假日劳动报酬规定

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定节假日劳动报酬规定了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劳动者应享受的特殊待遇。根据规定,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劳动者应获得不低于平时工作日工资的三倍报酬。这意味着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劳动者将获得额外的报酬作为补偿。此外,对于连续工作三天以上的劳动者,还应享受相应的休息安排。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得到公平的报酬和休息。雇主应遵守这些规定,并确保按照法定节假日劳动报酬规定支付给劳动者应得的报酬。

结语

法定节假日是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休息时间。这一制度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方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提供了便利,也为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法定节假日劳动者应享受特殊待遇,包括三倍工资和相应的休息安排。雇主应遵守规定,确保劳动者得到公平的报酬和休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三条 【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一条 【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