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强制执行程序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财产、扣留收入、查封财产等步骤。执行期限一般为6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并需申请批准。若执行超过6个月未完结,可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
法律分析
一、法院强制执行程序有哪些步骤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步骤是:
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3、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4、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
5、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6、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7、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8、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二、法院强制执行程序期限为多长时间
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
2、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责令执行法院限期执行或者变更执行法院:
(1)债权人申请执行时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对该财产未执行完结的;
(2)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院自发现财产之日起超过六个月对该财产未执行完结的;
(3)对法律文书确定的行为义务的执行,执行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依法采取相应执行措施的;
(4)其他有条件执行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
(5)如超过六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成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结语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财产、扣留收入、查封、扣押、拍卖财产、搜查隐匿财产等步骤,以及强制被执行人交付财物、迁出房屋、执行法律文书指定行为等。执行期限一般为6个月内执结,特殊情况需延长期限的应及时申请并报请上级法院批准。若执行超过6个月未完结,申请执行人可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上级法院可责成原法院限期执行或指令其他法院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八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八条 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九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