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言语骚扰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2020-04-23 来源:好走旅游网

公然侮辱他人行为需达到情节严重方可构成侮辱罪,属于民事侵权行为而非刑事犯罪。根据《刑法》第246条,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对于通过网络实施的侮辱行为,被害人可向法院起诉,如证据确有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者除外。

法律分析

一般言语上的侮辱,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刑事犯罪。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的,才能构成侮辱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

1、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3、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拓展延伸

言语骚扰的法律责任及应对措施

言语骚扰是指以言语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恐吓、威胁等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尊严和人格权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言语骚扰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受到言语骚扰的人,可以采取多种应对措施。首先,应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如截屏、录音等,以便向警方或法院提供证据。其次,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向专业律师咨询并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此外,可以向相关机构或平台投诉,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制止骚扰行为。同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与骚扰者直接对抗,寻求身边人的支持和帮助。言语骚扰的法律责任及应对措施的严格执行,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道德,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言语骚扰是对他人尊严和人格权利的严重侵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它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害者可以保留证据并向警方或法院提供支持。同时,寻求法律援助、向相关机构投诉以及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也是有效的应对措施。言语骚扰的法律责任的严格执行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道德,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七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的;

(二)聚众猥亵儿童的,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

(三)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八条 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