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村委会在集体土地是建的房屋只能出让给本村的村民,城市及外村、外乡居民已被禁止成为集体土地上住宅的合法所有权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
第六十三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载明土地界址、面积、动工期限、使用期限、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和双方其他权利义务。
前款规定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出租等,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通过出让等方式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土地所有权人、土地使用权人签订的书面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出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及其最高年限、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抵押等,参照同类用途的国有建设用地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一、集体土地房屋过户要满足哪些条件?
集体所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需过户转让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屋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已经依法登记并取得房地产权证书。
2、住房屋转让的受让人为房屋所在地乡(镇)范围内具备居住房屋建设申请条件的个人;非居住房屋转让的受让人为房屋所在地乡(镇)范围内的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个体经营者。
3、住房屋转让的申请,已经房屋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集体所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需转让给前款第2项规定以外的受让人的,应当在依法办理集体所有土地的征用手续后,方可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转让手续。
二、被强拆违建的如何处罚?
被强拆的违章建筑可能会被全部拆除以及受到其他方式的惩罚。
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64条的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也就是说,对违建房屋而言,执法主体为县级以上城乡规划部门,处罚包括责令停止建设、罚款、限期拆除。在执法部门发布限期拆除通知书后,行政相对人若并未在限期内拆除,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除。因此,对违建房屋而言,很可能收到执法部门的强制拆除的通知,行政相对人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若既不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又不按照通知要求拆除房屋,行政机关可强制拆除。
缴纳罚款无法改变违建房屋的性质,对于拆除违建,无权获得补偿。违法建筑遭受强拆的,如果强拆程序是合法的,不能要求赔偿。如果强拆程序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但是,违建的认定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法部门必须先立案,然后调查取证后才能做出处罚决定,当事人可对该处罚决定复议或诉讼,如果处罚决定被维持或者当事人不复议不诉讼不拆除,那么执法机关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若房子是在《城乡规划法》实施之前建造的,若在处置过程中,直接给拆除,这不仅不近人情,也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原则。而且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这类房屋在拆迁时应当要给予拆迁补偿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四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1、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2、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3、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
4、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