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和放假天数,包括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其中,新年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各放假1天或3天。
法律分析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拓展延伸
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法律依据和规定
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法律依据和规定是由国家法律体系中的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在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主要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这些节假日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假日办法》等法律法规。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国家规定了节假日的具体日期、假日安排、放假天数以及工资支付等相关规定。此外,各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来规定节假日的具体实施细则。这些法律依据和规定的制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结语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这些节假日的安排旨在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请大家合理安排假期,享受美好的节日时光,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法律依据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