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法律规定中关于赡养老人的定义

2022-06-04 来源:好走旅游网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及赡养的意义:根据《民法典》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赡养人应提供住房、不强迫劳动、不干涉婚姻自由,并尊敬、关心父母。赡养费的内容涵盖基本赡养费、医疗费、护理费、住房费、精神消费和保险费。赡养旨在为父母提供经济帮助和物质支持。

法律分析

一、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间,而且也发生在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间,养子女与养父母间和继子女与履行了扶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母之间。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一千零五十六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所以完整的赡养义务包括物质供养,精神慰藉,生活照料3个方面。

一是,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的自有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二是,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三是,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赡养人不得因老年人的婚姻变化而消除。

四是,子女不仅要赡养父母,而且要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各方面给予扶助。当年老、体弱、病残时,更应妥善加以照顾,使他们在感情上得到慰藉,愉快地安度晚年。

二、赡养的意思是什么

赡养,主要是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赡养费的给付内容分六个方面:

(一)老年人基本赡养费;

(二)老年人的生病治疗费用;

(三)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费用;

(四)老年人的住房费用;

(五)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

(六)必要的保险金费用。

结语

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律义务,涵盖物质供养、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民法典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责任,并禁止侵占老年人住房、强迫劳动等行为。赡养费的内容包括基本赡养费、医疗费、护理费、住房费、精神消费支出和保险金费用。子女不仅要履行赡养义务,还应尊敬关心父母,特别是在老年、体弱或病残时更需关怀照顾。通过赡养,我们能让父母在晚年安心、幸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法律责任第八十一条不按规定履行优待老年人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九条国家支持老龄科学研究,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总则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助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对参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