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到诗里去寻】
片断一:池塘与陂
师:通过预习你们都了解些什么?我们一句一句来交流一下。
生:我知道第一句中“陂”就是池塘。
师:那“池塘”在这里是什么呢?两个池塘不是重复了吗?
学生一时发楞。
师:再读读这一句。(师跟着一起读,有意识地强调了一下“草”,学生顿时纷纷举手)
生:这里的“池塘”是堤岸的意思。(生将“堤”读成了ti)
师在黑板上写下“堤di”:说得很对,但是这个念“di”。学生跟读。为什么是堤岸呢?
生:因为这里说“草满池塘”,草长在堤岸上的。
师:有道理,现在谁能连起来说说这一行诗?
生:池塘的堤岸上长满了绿油油的水草,池塘里涨满了水。
片断二: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教学第一二行诗句之后
师:诗句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生:傍晚。我从“山衔落日”看出。
师:对,那你们知道正是什么季节?
生不假思索:春天。
师笑:春天的草没那么茂盛。现在可是“草满池塘”。(那个学生吐了吐舌头)
生:我知道是“夏天”。
师:那为什么是“寒漪”?夏天可是很热的哦。
生:应该是秋天吧。
师:你们两正好中和一下,正是“夏末秋初”的时候。
(“夏末初秋”是教参上的标准答案,这四个字没有简单的告诉,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提供的“线索”进行推理。让“夏末秋初”形象化。)
【用图画来解】
师:“草满池塘水满陂”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谁愿意来画一画?
一生上前板画。
师:谁能建议一下,草要画得怎样?
生:草长得很茂盛,要多画一点。
师:看来一个人是不够的,你愿意一起画吗?
生喜形于色。
更多的学生也想去画。
师:我们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一生读。(没有读出味)
师:草好像还不够多。
一生再读。
师:多一点了,可是还不够。(转过头对板画的学生)你们要加油,他们读不出可能就是你们画得不够茂盛哦。
生再读。齐读。
此时,黑板上学生已经完成。池塘周围长满了草。
师:读得好,画得也好。那“山衔落日浸寒漪”能不能画出来呀?
生:行!(生画。最后将一轮红日画在两山交界出,露出半个脑袋。
师:你为什么这么画?
生:因为这是落日,它渐渐西沉。
师指着板画:看看这时的青山和太阳像什么?
生:太阳像被青山含在嘴里。
师:“含”应该是看不出的。想想换个词。
生:叼在嘴里。
生:衔在嘴里。
师:对“衔”就是用嘴叼。瞧,落日渐渐西沉,在山后露出半个脑袋,就像被青山叼在嘴里的什么?
生:一块肉。
师:不美。
生:像一颗红宝石。
师:好!
师:“山衔落日”画得不错,但“浸寒漪”可有点难度,怎么画?
生:在池水中画落日的倒影。
师:池水怎样?
生:池水要泛起细小的波纹。
师:那倒影应该怎样?
生:不是完整的影子。
师:是不是这样。(因为有一定难度所以师板画)
生:哇,是这样的。
师:水中红日的倒影像什么?
生:像红玉。
师:好,不过现在这块“红玉”被波纹打碎了。
生:像红纱巾。
师:真美!给人感觉柔柔的。
【在笛声中悟】
牧童晚归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牧童横坐在牛背上。
师:为什么要横坐着呢?
生:可以欣赏风景。
生:他在吹笛子。
师:哦,你还听到了什么?
生:听到了笛声。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听。(师请一个竖笛组的同学拿出笛子,教室里清脆的笛声响起。学生发出惊叹。)
师:好听吗?可惜今天该同学没带笛谱,只能随意的吹上一段,不成调。诗中也有个词是不成调。
生:无腔。
师:从无腔的笛声中,你体会到牧童此时的心情了吗?
生:他很高兴。
生:很悠闲。
生:很自由自在,信口吹来。
师:对,成不成调已经不重要,牧童借着笛声表达自己愉快自在的心情。是吧?
生点头。
师:这仅仅是牧童的心情吗?
生思索:还是诗人雷震的心情。
生:还是我们每一同学的心情。
师:说得好,真正读进诗里了。我们一起把这种情读出来。
生齐读全诗。(师拿起竹笛为生配乐。)
学生读完了,袅袅笛音缓缓结束,诗情在笛音中流淌。
【教后思】
古诗的学习往往会陷入“简单的告诉”之中。教师依仗的是教参上的标准答案进行教学,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形形色色的诸如课课通等资料了解字词诗句的含义。古诗教学就在师生搬运标准答案的过程中进行。标准答案要不要?对于字词的准确理解肯定是要的,但决不该是简单的告诉。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进诗中,到诗中去寻去解去感去悟。
古诗含有丰富的意象,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古诗又是极具音韵节奏的美感,是一曲意蕴悠远的古曲。教学中以画配诗,画解意,以乐配诗,乐促情。营造浓浓的诗境,让学生入情入境领略诗之形、诗之蕴、诗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