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科研:学校内涵发展的“源头活水”

2024-04-08 来源:好走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 _ 麓囊 置霪 _ ,衙… , 麓 ≤照 囊i 教育革新的队伍,小学的教学改革,比中 学、大学要活跃得多。小学教师还是一支 最肯学习的队伍,如有名师上课,动辄上 千人前来观摩,不需动员,不需分配指 蘩 囊 0堍 蠹澍 l室=j■ 说它令人痛心,还因为,这是小学教 师幸福人生的打折。人的幸福感,与自我 成长密切相关,与工作成就密切相关。当 你感觉到自己在一天天进步,感觉到自 己的工作天天有成就,你的幸福感便会 油然而生。小学教师在35岁以前,尽管 幸福感会大打折扣!于是,他们可能转移 人生的重心,或者在教育自己的子女中 寻找幸福,或者在兼职中寻找幸福,或者 在休闲中寻找幸福,甚至可能在“筑长 城”中寻找幸福。 一标。他们期盼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35 岁以后,是小学教师继续成长、创造辉煌 批又一批小学教师跨不过35岁 的最佳时段;然而,在这个时段里,他们 走不出人生的第一高原,于是,职业理想 开始淡薄,人生追求开始消退,“更上一 层楼”感到力不从心。他们会有一种沉重 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会严重挫伤教师 工作的热忱。 工作辛苦,但是他们有成长感,有成就 感,自然,他们也会有幸福感。可是35岁 以后呢?35岁以后,他们离成长和成就越 这道坎,多么令人痛心!痛心之余,我们 还要深思:为什么许多小学教师跨不过 35岁这道坎?我们该怎样跨过35岁这道 坎? 来越远,他们能快乐能幸福吗?他们的人 生旅途还只走过一小半,他们还将工作 20多年,在这漫长的20多年里,他们的 (责编李景和) 头活水" 教育科研:学校内涵发展的“源 口广西教科所蒋国平 党的十七报告把“转变经济增长方 都突出强调了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 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纲要》指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 要把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摆到 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务院批转的《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 生误导作用。教育科研对教育政策和发 展中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认真汲取 各方面的意见,搞好科学论证,并概括、 升华为理论与对策,为决策提供有力的 理论支持、科学依据乃至可操作的方案; 式”改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 “增长”到“发展”,是一次观念的革新,更 加强调增长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益,这对 我们学校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启发。 学校发展应定位在内涵发展上,教育科 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源头活水”。 一把决策建立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之上,提 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水平。 (三)开展教育科研是形成学校文化 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当今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要统筹规划,突出 重点,促进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 为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为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为繁荣教 育科学服务。” (二)开展教育科研是实现科学管理 和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 、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 教育科研是探索未知、发现教育规 律的认识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 入,注重教育科研已经成为促进教育改 学校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科 革和发展的趋势。一个地区、一所学校 的教育科研状况如何,在某种程度上代 表着这个地区、这所学校教育发展的水 平。一所学校如果不搞教育科研,那是 上不了档次的;一个教师如果不搞教育 研与管理中所形成的被全体教职工所认 同和遵循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方 式。通过教育科研,不仅可以出科研成 果,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 科学管理以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管理 理论作为管理的依据,现代的管理已由 单纯依靠指令性的行政管理和经验管理 逐步转向以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为理论 指导的现代管理。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 经验已难以适应现实需要,需要研究新 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施科 学的、有效的管理。 位,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 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 育特征和风格。学校没有特色就没有活 力、没有吸引力,特色反映质量、体现能 科研,也是上不了档次的。一个课题可 以成就一所学校,一个课题也可以造就 一批名师。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 力,是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 学校发展的理论支撑,是教师专业成长 的助推器。 (一)开展教育科研是法律的规定 进行科学的教育决策是各级教育行 政部门的一项重大职责。决策正确、及 时,可以发挥对教育工作的正确导向、规 范和咨询作用;决策有误必然对教育产 力。教育科研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探索 出富有个性化和鲜明特色的办学模式, 形成“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 特长”,将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新时期,我国制定的许多教育法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誊 麓__I。 冀誉 (四)开展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师素质 的重要途径 研带课改不失为一种推进新课程实施的 好方法。新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关系密 切,新课程是深化了的教育科研,它为科 研赋予了丰富的内容和强大的活力;教 育科研是实施新课程的先导,它为新课 是非常好的校本课题。 (三)行动研究是基本方法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教育教学改革成 败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提高 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由 教师或其与专家及研究人员合作,边研 教师素质的唯一便捷的途径就是参加教 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运用科 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 划地对教育教学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进 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 学质量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 是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 者研究。行动研究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 位,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 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推进新课 程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许多学校正是 通过教育科研,不断解决新问题、新矛 盾,有效地推动了新课程的实施。 行研究的认识活动。教育科研的顺利开 展,需要教师认真学习相关学科的理论 和教育科研方法,搜集和积累资料。在研 究的过程中,教师开阔了视野,把肤浅、 零散的教育教学经验转化为具有一定系 统和深度的理论知识,进而提升其教育 理论水平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创新与解决实际问题是教育科研 的基本特点,教师作为研究者在教育科 研的过程中更新了知识;在不断探索、 发现的过程中,激发了创新意识,形成 了合作品质;在定期进行研讨、培训、交 流、考察和共享成果的过程中,解决了 教育教学的问题,弥补了知识、能力及 性格的不足,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增强了从事教育工作的信心和成就感。 在教育科研的实践中,有利于教师实现 从“教书匠”、“经验型”向“科研型”、 “学者型”的转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 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 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变成一种 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 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 的道路上来。”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这 位一直工作在一线的专家型教师和教 育家的亲身体验。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 过程中得到“乐趣”和“幸福”,那必须从 教育科研中去寻找。 (五)开展教育,hl-m是实施新课程的 迫切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实施6年了,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也正全面推进,新课 程带来的新理念、新思路,正逐步融入学 校教育教学生活之中,改变着教学方式 和学习方式,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面对新的教育改革形势,我们该采取怎 样的应对措施,该怎样迎接和适应新一 轮课改?这是每一个老师必须认真对待 的一件大事。从课改实践经验来看,以科 二、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基本思路 (一)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关键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认 为,教学实际上是一个课程探究的实验 过程,研究应该成为教学的基础,并明确 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所谓研究 型教师,就是指具备研究问题的素养和 能力的教师;他们懂得教育理论,能自觉 运用教育规律去教书育人,提高学生素 质;对教育问题能做深入研究和探求,依 靠教育科研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靠时 间加汗水硬拼蛮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 育教学中的经验和问题,扬长避短、改进 工作,实现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转变。 新时代的合格教师不仅会教书,又会育 人,还会科研。俗话说,既不会教书又不 会育人的是“庸师”;只会教书而不会育 人的是“教书匠”;既会教书又会育人又 会科研的教师,才是“教育家”。 (二)校本课题研究是核心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核心,没有 课题研究,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就是一句 空话。校本课题研究主要是以解决本校 实际问题为主、以提高本校教师素质为 主和以提高本校教学质量为主的研究课 题。教师要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感受科研, 不搞课题的科研不是真正的科研。教师 要亲自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没有科研 的经历就没有科研的发言权。要善于从 最平常的工作中提出研究课题,教师不 是专业研究者,重要的问题不一定需要 你去研究,而研究你教学现场中的问题 对你才是重要的。教师应研究发生在自 己身边的、有价值的问题——有助于改 善自己的实践行为。例如,具体学科课堂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城市学校独生 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农村学校留守儿 童的教育问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校本 培训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等,都 要任务。通俗地讲,就是“问题即课题,教 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 举个例子,某小学担任五年级自然 课的王老师,自开学以来,经过两次月考 后,发现其班上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因 此,他运用行动研究法来了解问题所在。 进而改善学生学习状况。其步骤如下: 1.发现问题。王老师发现其班上学 生两次月考下来,自然学科的成绩不佳, 因此想从研究中了解问题,并加以解决。 2.确定问题。他开始分析有关影响 学习效果的因素,请教同年级其他自然 科老师,并经仔细观察,确定了以“如何 增进学生学习自然兴趣”为最重要问题。 3.文献探讨。确定研究主题后,便开 始深入和广泛地搜集与增进学生兴趣有 关的文献。 4.拟定计划。根据文献及问题分析, 王老师决定以调查研究法来对班上学生 学习兴趣进行研究。他想自编一套评价 学生的“自然科兴趣量表”。 5.搜集资料。王老师根据研究设计, 对学生进行测验。最后对此资料进一步 分析,发现学生对自然科学兴趣低落的 原因,主要是上课缺乏实验、讨论,同时 户外观察活动也太少。 6.设立假设。根据研究结果,王教师 推进行动假设,即每周进行两节实验、一 节讨论,每两周一次户外活动。 7.实施行动方案。根据假设,王老师 便开始进行新的自然科学教学活动。 8.评鉴实施结果。实施新的教学活 动后,再实施测验,以了解教学成效是否 有增进。 9.修正方案与再实施。如果评鉴结 果有效,则继续实施原行动方案;否则, 就再分析与诊断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修 正行动方案。 (下接第43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囊 ∞  =黧勰雕 薹《一 ※ 不同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面积和体积”的知识 后,可给学生布置作业:用8个边长为1 钢笔,价钱是4元,给他10元,找了我6 元。”“我喜欢那个书包的价钱是18元, 我只有10元,还差8元。”“我想买5本 例如,教学“分数化成小数”,可举 1/8、11/20、17/25等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例 厘米的正方体堆成一个较大的长方体, 有几种堆法?所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 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很困难,如 果亲自动手做一做,就不难发现,无论怎 么堆,所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都是8立 方厘米,而表面积则会各有不同。学生在 这一实践活动中,亲历探索,体验更深, 子,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 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经 过思考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 关,因为1/2、1/5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有 学生反驳:“1/3、1/9的分子同样是1,怎 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有学生说:“如果 练习本和2块橡皮,共5元,我只有3 元,还差2元。”这说明学生真正投入情 境之中,通过主动探索研究,学到了自己 需要的数学,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 的实用价值。 又如,对“动物园的门票每张20 用4或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 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 母有关。”这时,老师引导:“你们观察这 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它们 有何特征呢?”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展开讨 论:“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的分数, 其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都 得到了提高。学生对很多数学方法的理 解,往往不是通过老师反复阐述,而是通 过亲身体验,从“做数学”的活动中感悟 到的。 元,50张以上可以享受团体优惠价每张 15元,班里一共有45人,应该如何购 票?”这一问题,学生们通过思考、计算, 得出了多种解法:45×20=900(元), 50×15=750(元).50×15—5×15=675 5.学以致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元),50×15--5×20=650(元),并且在 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如7/30的分母也 是2和5的倍数,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 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所以我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 验稿)》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 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 比较中选择了最佳方案。这样学生就结 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 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了身边的数学问 题。 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 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 或5,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 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生在切身体 验中感觉到自己所学的是“有用的数 体验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 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 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能很好地锻炼思维 能力。 4.动手实践,体验数学的方法 学”,不但能巩固知识,还能激发起学好 数学的欲望。 的体验,努力强化体验意识,以学生的体 验为核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 创造中发展。 例如,在学生认识人民币及其简单 计算后,可以设计“超市购物”的情境,让 学生扮演相关角色,引导学生独立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在购物中算账、付钱、找 零等一系列的问题。诸如,“我买了一只 强化操作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有助于学生理解 与建构知识。 (责编李景和) (上接第38页) (四)校本教研是基本途径 3.校本教研的内容。校本教研的内 度、实践反思制度、专家指导制度、对话 交流制度、案例研究制度、课题研究制 度、教学调查制度、评价奖励制度、校本 教研的保障制度等。 校本教研是一种基于教师“自己研 究,研究自己”的“草根化”研究,是教师 容概括起来主要有:自学交流、专家理论 讲座(请进来)、考察学习(走出去)、导师 制(结对子)、备课(集体备课)、说课、上 课、评课、专项研讨(专题论坛、教学沙 龙)、校本课题研究(个人专题研究)、校 1.校本教研是新课程实施后出现 的一个新名词,它是以校为本的教 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 校,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学过程中 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 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 为主要方式,理论家和专业人员共同 参与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 2.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校本教研 本课程开发,撰写论文、教育反思、教育 叙事、教育案例,现代教学手段的学习和 培训等。 专业成长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 径。通过校本教研,让学校形成“人人是 学习研究之人,处处是学习研究之地,时 4.校本教研的成果表达形式。校本 教研的成果表达形式主要有:教育日志、 时是学习研究之时”的教育研究氛围,为 学校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提供条件。 总之,教学与研究是教师职业生命 的两条腿,缺一不可;教育研究是教师的 一的基本特征如下:学校是校本研究的主 阵地,教师是校本研究的主体,教学问题 是校本研究的核心,强调自我反思、同伴 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 力量,缺一不可。其中,自我反思是开展 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同伴互助是校 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专业引领是校本 教研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课 例、课题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经验总结、 论文、专著、课程开发产品、教学软件(课 件)、读书心得、学生作品等。 5.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校本教研 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 规章制度。我认为,校本教研的制度应包 括:校本教研的组织制度、理论学习制 种专业的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的内在 需要。有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才会有学 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 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教师的成才之路,让 学校教育科研亲近每位教师。 (责编李景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