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培养与训练》
在线自测题
第一章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及训练的基本概念
单项选择题:
1、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国内外普遍流行和采用的主要有: 、实习教学法和教学实践法三类。(微格教学法、师资培训、进修培训、在岗培训)
2、教学技能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6大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的技能;使用教学媒体和编制教学软件的技能; ;课堂教学的技能;设计和批改作业的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教学研究的技能。(组织教学技能、课堂教学的技能、语言表达、教学方法)
3、技能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 。(心智技能、知识理解、课程设计、操作技能)
4、 是为顺利完成某项任务而合理组织起来的实际动作。例如,画图、编制、游泳、艺术体操、驾驶汽车等。(组织技能、动作技能、课堂控制技能、语言技能)
5、教学技能的内涵中的能力层面,主要是指教师对技术层面的操作规程、 、要求要领的主观掌握和应用并形成熟练的教学能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方式方法、策划设计、教学方法)
第二章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发展的规律
单项选择题
1、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讲,教师要主动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要努力转变学习方法, ,通过多种器官的综合使用,耳、眼、脑、口、手并用,就可以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教学效果。
(学生与老师配合、学生由被动听转到主动学、强化技能训练、增加作业)
2、教学技能形成过程从纵向上按其熟练程度可分为知觉、 、操作、熟练四个层次。 (感觉、训练、强化、模仿)
3、 是指个体教师通过教学理论内化和借鉴别人的教学经验,观察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学技能获得技术上的领会,在头脑中建立起教学活动的定向映象,即知道怎么教。(知觉、感觉、表象、认知)
4、教学技能的发展过程是个体教师对已掌握的教学技能不断的进行教学实践、 、完善创新的过程。(技能训练、探究修正、强化技能、培养能力)
5、从教学技能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来看,个体教师在已掌握教学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使已掌握的教学技能首先发展成为教学技巧,再经过创新发展成教学技艺,最终达到教学的最高追求 。(教学艺术、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
多项选择题
1、华东师大教育系叶澜教授认为:评价一堂好课有五个标准:扎实、 、丰实、 、真实。 (创新、充实、平实、高效)
2、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凸现在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身上,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所以,应该从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即 、学生的交流以及 。
(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学生的达成、学生的参与、学生实践)
3、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研究表明在学习的24小时之后,学生对知识的保留度从低到高依次是:1)用耳朵听讲授 2)用眼去阅读 3)视听结合 4) 5)分组讨论法 6)练习操作实践7) 。
(死记;向别人讲授相互教,快速使用,知识保留;复习;用演示的办法)
4、评估一堂理想的课堂教学,应从以下主要指标进行评价:1)目标明确 2)内容贴切 3) 4)手段有效 5) 。 .
.
(效果良好;方法得当;达成度高;有创新)
5、一堂课的表现和效果,往往与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水平密切相关,所以,对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科学评价也是评价一堂优质课的重要参考。1)课程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2)学习环境是否宽松和谐。 3)学生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培养。4) 。 5) 。 6)学生是否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喜欢;学生学习兴趣事否得到激发;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有效)
多项选择题:
1、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教学六大技能中最重要的一种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能促进学生学习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具体讲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板书技能、 、讲解技能、提问技能、 、结束技能、组织技能、变化技能、语言技能、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等。(教案设计、演示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多媒体课件制作)
2、教学技能的内涵包含三个层面:1) 2)能力层面 3) (知识掌握层面、能力层面、教案设计层面、创造性和艺术化运用技术层面)
3、一个完整的微格训练,其流程如下:1)确定训练日标 2)学习和研究教学技能 3) 4)编写教案5)教学技能实践 6) 7)讨论评价,修改教案 8)再实践。
(录象;提供教学技能的示范;重放录像,自我分析;讨论)
4、课堂教学技能的技术层面主要指基本的操作规程和方法要领。有的侧重于软方法,如 、导入、提问,有的侧重于硬方法,如实验教学、 。
(教学设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演示;反馈)
5、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早期模式中,规定了14项基本课堂教学技能:(1)刺激的变化(2)导入 (3)概括(4)沉默与非语言性暗示(5) (6)提问的频度 (7)探索性提问(8)高层次提问(9)发散性提间 (10) (11)例证和实例的作用(12)讲解(13)修正预定计划 (14)完成沟通。
(反馈;强化学生参与教学、语言表达、注意学生的发言和行为的态度) 判断题
1、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学生对知识的保留度最好的方法是:向别人讲授相互教,快速使用,知识保留90% (对)
2、教学技艺是教学技能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在教学技艺的基础上.使教学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教学中刻意追求的痕迹越来越少,内化了的个性特点表现为不随意性转化为随意性,真正到了言为心声,收发自如的境地.(错,教学艺术)
3、从教学技能发展曲线来看,由教学技能发展到教学技艺的难度不大,所需的时间较长。(错) 4、从教学技能发展曲线来看,由教学技艺过渡到教学艺术难度大,所用的时间长。(对)
5、在教学技能形成的层次结构图中,熟练是指在能够独立施教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把教学技能的一系列动作,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连贯地达到规范化、熟练化与科学化的程度。它是比操作更高的一个层次。该层次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能达到,它是教学技能形成的标志。(对)
判断题:
1、微格教学法(又称微型教学法),产生于80年代初的美国。这是为了培养准备作教师的人员和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借助现代化的视听工具训练教师的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错,60年代)
2、心智技能——也成为智力技能,它是顺利完成某项智力任务而合理组织起来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例如,构思文章、阅读、速记等都是心智技能。(对)
3、微格教学法是通过压缩教学过程,使各种教学现象集中,让被训练者在典型的教学实践中开展真实的教学活动,从而掌握教学技能。其主要过程是:首先训练少数学习者(一般为20—30人)组成“微型课堂”。被训练者用较短的时间(1般为5分钟一10分钟)开展一定内容的教学活动。其间,使用音像设备对教学过程进行记录。然后进行讨论、分析和评价。(错,5—10人)
4、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第三部分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清楚地规定了教师课.
.
堂技能训练的目的和内容。训练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课堂教学中基本教学技能的类型,理解各项基本教学技能的概念。掌握各项教学技能的执行程序和要求,通过训练能根据教学任务和中学生的特点把教学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对)
5、日本培训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分为6项:(1)总结、(2)例证、(3)确认、(4)演示、(5)板书、(6)提问。 (错)
第三章 导入技能
单项选择题
1、 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运用一定的方式,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行为,恰如其分地引领学生进人学习内容的教学行为方式。它要求教师能够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
(导入、讲解、切入、演示)
2、导入可以在以下场合使用: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在变换讲授主题时、 、在放映幻灯片、录像片和电影片断之前。
(上课之前、下课之前、在课堂讨论开始之前、正式讲课之前)
3、导入的原则主要有:目的性原则;相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时效性原则。 (直接原则、简单原则、启发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4、直接导入法是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直接导入法包括目的导入、作用导入、问题导入、 等。
(讲解导入、切要导入、启发导入、创新导入)
5、情境导入技能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情境导入新课的教学行为方式。这些情境可以是教师精心创设的,也可以是临时捕捉的。情境导入技能主要包括 和现场导入。
(临时导入、设境导入、自然导入、模拟实景导入)
多项选择题
1、按照教育部《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要求,考核教师课堂导入技能有:直接导入; ;生动实例导入;直观教具导入;故事导入; ;实验导入等。 (作业导入;旧知识导入、表演导入、问题导入)
2、导入的作用:1)集中学生注意2) 3) 4)铺垫后继学习5)沟通师生心理。(强化教学效果、明确学习目标、承上启下开始课程、引发学生兴趣)
3、教育部考核的导入程序分为五步来完成:集中注意→ → →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 (导入新课、激发思维、引起兴趣、启发创新)
4、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导入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导入实施主体分类——可以分为教师独自导入和 两种类型;根据涉及教学内容的范围大小分类——可分为:课程导入、 和课时导入。
(学生直接导入、师生共同导入、单元导入、课文导入)
5、 技能是教师或师生运用一定的身体动作或演示行为导入教学内容的教学行方式。动作导入技能包括入境表演导入、 等。
(表演、动作导入、实验演示导入、动作表演) 判断题
1、导入可以在以下场合使用: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在变换讲授主题时、在课堂讨论开始之前、在放映幻灯片、录像片和电影片断之前。(对)
2、知识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借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进人学习任务的教学行为方式。主要有:直接导入法、作者介绍法、背景介绍法、题目解释法、温故知新法、引用诗文法等。(对)
3、直接导入技能是一种以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图表,观看影视片段或幻灯片等活动方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的教学技能。事物导入技能具体包括实物导入、图表导入、幻灯导入、影视导入等。 .
.
(错)
4、故事导入技能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情境导入新课的教学行为方式。这些情境可以是教师精心创设的,也可以是临时捕捉的。情境导入技能主要包括设境导入和现场导入。(错)
5、导入的程序是在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分析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确定的。因此,每种导入都应从教学目标出发,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
第四章 板书技能
单项选择题
1、 技能是教师把设计好的板书一步步付诸教学实践的技能。是一个不断展开的连续过程,体现出动态性、过程性的特征。(板书展开、课堂教学、课堂控制、课堂组织)
2、 ,是教师在课堂上以简练的线条,在较短的时间内高度概括地勾勒出各种景物、事物、人物的形象或内在关系的一种绘画。(板画、板书、课件、挂图)
3、 板书是指用表格的方式表现教学内容的板书方式。它是常见的板书形式,它有整齐、对称、均匀、清晰、明了之美感。这种板书方式适合于将同类、相似、相关知识放在一起呈现,具有归类、比较等作用。(表格式、树状式、归纳式、结构式)
4、板书就呈现的内容与载体来分,可包括板书与板画。“板书”以 为主,有时配以线条符号;“板画”以图画为主。板画,又称简笔画、黑板画,是教师在课堂上以简练的线条,在较短的时间内高度概括地勾勒出各种景物、事物、人物的形象或内在关系的一种绘画。
(文字和图画、文字、图画、线条)
5、教具操作技能 是指板书过程中教师有效操作板书内容呈现载体的技能。通常上课,教师用几支粉笔就可以解决板书。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教学板书也走向现代化,教学板书呈现出一些新的载体工具,如幻灯机、 、计算机等。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时,需要教师把握这些载体的属性。
(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电视)
多项选择题 1、教学板书的作用
。1)辅助教学,提高效率2) 3)强化记忆,减轻负担。
(美观、方便、强化记忆减轻负担、激发兴趣,启发思考)
2、板画包括实物简图、过程示意图、 、图像、传输说明图和事物方位图、 等。 (知识逻辑流程图、漫画、流程图、布局图)
3、板书设计的要求1)板书的内容—— 2)板书的形式——美观大方3)板书的结构——系统条理4)板书的布局—— 。
(一目了然、简洁概括、协调合理、整洁大方)
4、教学板书技能可分为板书设计技能、 、板画绘制技能和 。 (板画绘制技能、板书的绘画、板书制作、板书呈现技能)
5、板书呈现技能是把设计好的板书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技能。板书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逐步地把设计好的板书展现出来,同时还需要及时调整板书、不断完善板书。板书呈现技能还可具体分解为板书 和教具 两种技能。 (设计技能、展开技能、制作技能、操作技能)
判断题
1、 教学板书技能可分为板书书写技能和板画绘制技能(对)
2、结构图是用符号、线条、图形等示意课文内容或课题原理的一种板书方式。这种方式可运用于抽象事物原理的形象说明或一些物理装置、化学仪器的构造的展示。(错)
3、教学板书技能是指教师通过设计和运用写在黑板或投影片上的文字、符号、线条、图表、图画、图像等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对)
4、板书是以简练的线条,在较短的时间内、高度概括出各种景物、事物、人物等形象的一种绘画。这种绘画往往简单几.
.
笔能就生动地勾勒出事物的形象,描绘出一定的情境。(错)
5、主板书,也叫基本板书、中心板书、要目板书,是体现教学目的和主要教学内容的板书。主板书是教学板书的主体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和主体结构,通常保留到教学结束。(对)
6、根据内容不同,板画可分为示意图和简笔画两种基本类型。这种分类只是为了掌握的方便,两者并不是完全分开的。它们与文字型板书之间也不是完全隔离的,往往是联系在一起使用的。(对)
第五章 演示技能
单项选择题
1、演示的类型一般分为: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挂图的演示, 的演示;电视的演示和课堂实验的演示。(幻灯、投影、照片、资料、示范)
2、挂图演示时应注意问题
1)演示的及时性 2) 3)挂图、语言、文字有机结合 (演示的准确性、画略图或使用辅助图配合主图、演示的美观性、演示的科学性)
3、在理科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有时也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 从内容范围上看,可以演示 ,也可只演示实验的开始或实验的结果,即演示实验的片断。 (实验的全过程、实验的中间过程、实验的流程图)
4、 是教学中最早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不但制作方法简单,而且它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使用时不受地点条件的限制,所以,又是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板书、挂图、版画、幻灯) 5、幻灯、投影演示应注意:
1)室内局部遮光 2)演示时间不宜过长 3) 4、要保证画面的质量 (放映室要安全、演示时间不宜过长、幻灯投影演示内容要符合教学内容、音响不要太响)
多项选择题
1、任何类型的演示都有一个过程,一般都是开始于使学生做好观察的心理准备,结束于对学生的核查理解,其间经过 、提示重点、 等几个步骤。
(演示前准备、出示媒体、示范展示、指导观察)
2、演示的应该遵循的原则1)科学直观易理解2) 3)结构简单易准备4) 5)安全可靠易操作。
(简单易学、现象明显易观察、动作规范多重复、操作简单)
3、进行电视演示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1)精心选择影片2) 3) 4)准备必要的提示
(检查电视、编写教案、准备必要的讲解、关闭电视电源)
4、演示应该遵守的要求1)演示物应有足够的尺寸2) 3)示物要有适宜的亮度
4)——————5)操作要规范,具有示范性 6)语言讲解要与演示紧密结合7)复杂的实验应利用图解帮助学生观察。 (演示要保证安全、对演示物的指示要确切、提醒同学注意观察、演示物应放在一定的高度上)
5、实物标本和模型的演示中应注意的问题,1)材料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恰当结合2)实物的演示与其他直观手段恰当结合3) 4) 。
(实物标本和模型要结实;重复观察要起到验证、巩固、加深的作用;模型的演示要做必要的说明;演示后要保存好) 判断题
1、演示技能 是教师在促进学生感知或创设情景时结合有关内容的讲解把各种直观教具及实验等陈示给学生观看,把所学对象的形态、特点、结构、性质或发展变化过程展示出来,用媒体传递信息、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
2、在理科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有时也采用演示操作的方法。课堂教学演示从目的上看,可分为获取新知识的演示实验和验证、巩固知识的演示实验两种。(错) .
.
3、在演示前介绍媒体时,在引导学生观察前,要向学生介绍所使用媒体的特点或结构、组成。如生物根、茎、叶的挂图,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内部结构是横切还是纵切;放大(缩小)的倍数及其表示色等。(对)
4、演示实物、标本和模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体感知教学对象的有关形态和结构的特征,以便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对) 5、在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时候,放映可在概念、原理的讲解之后,为对概念或原理的理解提供感性材料。其程序是:教师讲解概念或原理;放映影片提供感性材料;结合概念、原理对影片内容作系统分析,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继续新的教学内容。(错)
第六章 教学讲解技能
单项选择题:
1、教学 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运用分析、解释、说明和论证等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讲解技能、导入技能、反馈技能、归纳技能)
2、讲解包括讲述、 和讲读。1)讲述侧重于讲,2)解说侧重于解3)讲读侧重于读。 ( 描述、解说、讲解、说明)
3、教育部考核的讲解技能主要有两大类: ,事实性知识的讲解。 (抽象性知识的讲解、逻辑型知识的讲解、说明性知识的讲解、理解性知识的讲解)
4、描述式讲解是教学中运用于内容陈述、细节描述、形象分析、材料显示等的讲解类型。叙描式讲解可分为描述式讲解和 讲解两种。
( 论述式、讲解式、叙述式、论证式)
5、抽象性知识的讲解主要运用于论证定理、公式、原理、法则、各种观点等。这种讲解方式可以训练学生的 和理性思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论证能力等。
(创新思维、抽象思维、辨证思维、发散思维)
多项选择题:
1、抽象性知识的讲解是教师运用严谨周密的逻辑推理方式,有步骤地推导出结论,形成概念、法则或原理等的讲解方式。抽象性知识的讲解主要运用于论证定理、公式、原理、法则、各种观点等。抽象性知识的讲解可分为 、演绎式讲解和 讲解三种类型。
(说明式、归纳式、辨证式、类比式)
2、讲解的原则:1)启发性原则;2) ;3) ;4)针对学生原则 (简单明了原则、精讲原则、教育性原则、生动易懂原则;)
3、讲解技能训练常遇到的问题,1) 2) 3)与其他方法配合 4)注意反馈与调控。 (墨守成规式讲解、防止注入式讲解、注意强调与节奏、只学不练)
4、演绎式讲解是指引导学生通过运用 、公式去推论个别事物,最后得出结论、 的讲解方式。 (基础知识、一般原理、认识具体事物、了解事物)
5、归纳法的步骤是 、指导分析、 、巩固深化的方法是。 (知识讲解、感性材料、综合概括、总结)
判断题:
1、叙描式讲解是教学中运用于内容陈述、细节描述、形象分析、材料显示等的讲解类型。(错)(描述式) 2、演绎法的讲解:提出问题——叙述事实——展示要点——核查理解。(错)(事实性知识)
3、说明式讲解是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解说事物的讲解方式。这种讲解方式适用于对事物的形态、性质、构造、成因、种类、功能,或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关系、演变等作清晰准确的解说。(对)
4、类比式讲解解释式讲解指教师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说明未知事物及其变化,促使学生达到认识、理解未知事物及其变化的讲解方式。(错)(解释式讲解)
5、抽象性知识的讲解可分为归纳式讲解、演绎式讲解和类比式讲解三种类型。(对)
.
.
第七章 教学提问技能
单项选择题
1、教学 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来促进学生学习,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提问技能、启发技能、导入技能、引导技能)
2、教育部考核标准:提问的程序:引入阶段、 阶段、介入阶段、评价阶段。 (拟题、陈述、听答、评估)
3、导答技能是指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障碍时,教师给学生以适当指导的技能。导答技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 、提示、变化、转问、反问、回问。
(澄清、引导、导入、回答)
4、从教学进程的角度分,提问可分为三种。1)初始性提问 2) 提问 3)总结性提问 (探索性、启发性、研究性、归纳性)
5、根据教学提问的具体方式可分为:直问和曲问、正问和逆问、单问和复问、快问和慢问四组八种。 (正问和逆问、明问暗问、正问侧问、正问倒问)
多项选择题
4) 5)锻炼口语表达,提高学生能力
(发挥教师作用,调控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检查学习效果;改进教学方法) 2、教学提问的原则:1) 的原则2)启发思维的原则3) 的原则4)面向全体的原则 (激发兴趣、难易适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3、教育部考评提问技能的类型有:回忆提问、 、运用提问、分析提问、 、评价提问。 (知识提问、理解提问、辨证提问、综合提问、)
4、提问的要领有:(1) (2)难易程度适中 (3) (4)停顿与思考(5)时机与应变 (问题清晰、主题明确得当、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问题要有启发性)
5、从内容结构分,提问可以分为四种:1)总分式提问;2) 提问;3) 提问;4)插入式提问 (分解式、连环式、启发式、阶梯式) 判断题
1、按照课堂教学提问的步骤把教学提问技能分解为五个方面的技能:设问技能、发问技能、待答技能、导答技能、结问技能。(对)
2、教学提问要面向具体的学生,即提问要面向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和同一认知水平的不同学生,使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错)
3、问答技能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过程中进行的等待、观察、听取等的技能。(错) 4、导答技能是指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障碍时,教师给学生以适当指导的技能。(对) 5、结问技能是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对教学提问进行总结的能力。(对)
第八章 反馈和强化技能
单项选择题
1、 技能是教师传递出信息以后,利用观察、提间、讨论、练习等方式从学生那里获得有关对教学反应信息的行为方式。
(提问、反馈、讲解、观察)
2、 是教师给学生的反馈信息,是促进和帮助学生把某一行为的变化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或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来巩固学习成果。 .
1、教学提问的作用:1)检查已学知识,进行教学反馈2)集中学生注意,激发求知欲望3)
.
(反馈、强化、组织、讲解)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课堂观察法、课堂 法、课堂提问法、实践操作法等。
(课堂考查、课堂测验、课堂抽查、直接提问)
4、课堂观察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眼睛统观整个课堂,从学生的动作、表情等情绪反应中来获得反馈信息。观察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环视法2) 法3、虚视法
(对视、点视、环绕、直视)
5、应用提问获得教学反馈的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把他们引入 “愤”、“悱”的境界。通过提问督促学生复习巩固,理解、分析新的知识,及时了解他们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这种方法叫: 法。
(课堂观察、课堂提问、课堂考查、实践操作)
多项选择题
1、强化的作用,1)激发学生 2)促进学生 3)巩固学生的优良行为 (参与学习、参加活动、创新、学习的积极性)
2、教育部考核标准中的强化类型有: 强化,符号(标志)强化, 强化;活动强化。 (文字、动作、语言、讨论)
3、强化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语言强化、活动强化、 强化、接近强化与 强化等。 (图形、符号、接触、动作)
4、强化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 原则3)情感性原则 4)及时性原则5) 原则 (准确性、恰当性、科学性、间歇性)
5、强化的目的1) 2)激起学习兴趣3)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4) (明确教学内容、强调课程重点、承认学生的努力和成绩、引起学生的注意) 判断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眼睛统观整个课堂,从学生的动作、表情等情绪反应中来获得反馈信息的方法是实践操作法(错)(课堂观察法)
2、强化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语言强化、活动强化、符号强化、接近强化与接触强化等。(对)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获得强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课堂观察法、课堂提问法、课堂考查法、实践操作法等。(错)(反馈)
4、反馈技能是教师传递出信息以后,利用观察、提间、讨论、练习等方式从学生那里获得有关对教学反应信息的行为方式。(对)
5、强化的类型:课堂观察;课堂提问;课堂考查;实践操作.(错)(反馈)
6、教师有意识地走到学生的身边,或站立观察其活动,或与之谈话,了解是否有问题,倾听意见,或参加小组讨论等,以表示对学生的关心。当学生有好的见解或某项工作比较成功时,以拍肩等动作给予赞赏。这种方法叫接近强化与接触强化(对)
第九章 结束技能
单项选择题
1、 技能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时,对教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形成系统,并转化、升华而采取的行为方式。 (结束、归纳、组织、概括)
2、教育部规定的结课技能考核有:归纳式;比较式;活动式;练习式; 式。 (完全、拓展延伸、概括、组织)
3、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时,教师、学生或师生共同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挚领地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难点、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等进行梳理和概括从而结束课堂教学方法叫 :
(归纳式;比较式;活动式;练习式;) .
.
4、从教学内容的含量上来分,教学结课可分为 结课、全文结课和单元结课。 (阶段、单节、部分、全部)
5、教师把教学内容作进一步延伸拓展以结束课堂教学的方式叫 结课。 (拓展延伸式、比较式、悬念式、归纳式)
多项选择题
1、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导入、中心和结束。精要完整的“结束”,一般有以下四方面的作用:巩固知识、 、承前启后、 。
(准确、及时反馈、全面、促进思维)
2、教学结课是任何类型的课堂教学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般的结束过程大体经过:简单回忆、 、 、拓展延伸等几个阶段的程序进行课程结束。
(大致概要、提示要点、强调重点、巩固应用)
3、教学结课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 原则 3)及时性原则4) 原则5)巩固性原则。 (效果性、趣味性、科学性、多样性)
4、教学结课时应注意的问题:1)忌 2)忌画蛇添足3)忌淡而无味4)忌 5)忌延时拖堂。 (轻率结课、虎头蛇尾、前后矛盾、留于形式)
5、教学结课从包含内容的性质分类,可分为 结课、技能型结课、 结课等。 (内容型、知识型、情感型、效果型) 判断题
1、畅想式结课是教师以授课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展开想象、发表见解结束课堂教学的方式。(对) 2、归纳式结课是教师把学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学内容通过简洁明了的对比来结束课堂教学的方式。 (错)(比较式)
3、悬念式结课是教师通过设置疑问、留下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 知欲望、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承上启下的结束课堂教学的方式。(对)
4、教育部规定考核规定之外,比较常用的还有畅想式结课、照应式结课、悬念式结课等(对) 5、从结课的内容分类,可分为教师结课、师生共同结课和学生结课。(错)(主体)
第十章 课堂组织技能
单项选择题
1、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称为教师的 技能。
(课堂组织、课堂控制、课堂教学、课堂讲授)
2、教师课堂组织的基本形式有如下几个类型:1)管理性组织 2)指导性组织 3) 组织 (研究性、启发性、创新性、诱导性)
3、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来说,主要有全班教学的组织形式,小组教学的组织形式和 的组织形式三种。 (分类教学、个别教学、兴趣小组、学习小组)
4、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实现课堂教学科学管理的根本。教学内容如果组织得不好,课堂教学管理则是一句空话。教学内容组织,要求做到五定:定向、定量、定度、 、定势。
(定序、定质、定效、定位)
5、 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的独特的教学方式。 (组织阅读、组织观察、织实验、课堂讨论)
多项选择题
1、课堂组织的作用:1)组织和维持 2)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4)帮助学生建立 5)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
.
(学生的注意、良好的行为标准、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2、课堂组织应注意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明确目的教书育人 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3) 4)5)不焦不躁沉
着冷静 6)要求合理发扬民主
(公平、强调团队意识、重视集体形成风气、灵活应变因势利导)
3、课堂组织技能的训练有四大内容: 的能力、 组织管理、教学内容的组织、师生交往方式的组织。 (把握重点、课堂教学时间、课堂驾御、保证教学质量)
4、课堂教学的组织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预备阶段的组织教学 2) 阶段的组织教学 3)授课阶段的组织教学4) 阶段的组织教学。
(讲解、开讲、强调重点、总结巩固)
5、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实现课堂教学科学管理的根本。教学内容如果组织得不好,课堂教学管理则是一句空话。教学内容组织,要求做到五定: 、定量、定度、 、定势。
(定质、定向、定时、定序) 判断题
1、管理性指导性组织是指教师对某些具体教学活动进行的组织,如组织阅读、观察、实验、课堂讨论等。其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课程的方向。(错)(指导性组织)
2、指导性组织的是进行课堂纪律的管理。其作用是使教学能在一种有秩序的环境中进行。(错)(管理性)
3、小组教学形式指把一个班从教学需要出发暂时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教学。既可按不同程度的学生分组,也可按学生的兴趣分组,还可混合编组。小组人数的确定,根据教学任务不同而有差异。(对)
4、课堂教学组织的要求:明确目的,教书育人;了解学生,尊重学生;重视集体,形成风气;灵活应变,因势利导。(对) 5、诱导性组织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充满感情、亲切、热情的语言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用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对)
第十一章 变化技能
单项选择题
1、 技能是教师变化不同的刺激,利用表情、动作等身态语,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引起学生的注意、交流情感、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
(变化、反馈、讲解、演示)
2、教态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口语和表情、动作等体态语,以此向学生传递信息,相互沟通情感的一种行为方式。变化教态是最常用的,也是最便捷的一种教学技能,运用得当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气氛。常用的教态变化有声音变化和 变化。
(体态语、动作、表情、手势)
3、声音变化是教师以改变语调、语气、 、语速节奏、声音停顿等手段,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技能。
(声音强弱、音量大小、顿挫大小、语法结构)
4、教育部课堂变化技能考核的要求是1)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变化的类型;2)每一种类型的应用要有助于组织学生的注意和传递教学信息;3)变化技能的应用要 。
(合理适度、条理清晰、方法得当、变化有序)
5、现代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有 间相互传递,还有学生间相互传递。 (师生、人机之间、学生与计算机之间、多媒体与师生之间) 多项选择题
1、教态变化的作用是1)教育作用2) 作用3)启发作用4) 作用 (激励、强化、激励、加强)
2、教育部技能考核的变化类型是动作变化、 变化、眼神变化、 变化。 (表情、声调、音调、肢体)
3、变化技能应用原则。1) 原则 2) 原则 3)适度性原则 (适时性、流畅性、针对性、新颖性) .
.
4、变化师生相互作用方式的目的是增加教学信息的 ,增强学生学习的 ,调动师生双方的交流合作积极性。 (反馈通道、自主参与性、可靠性、教学质量) 5、接收信息的主要因素有文字、 、 。 (图象、音调、面部表情、媒体) 判断题
1、教师在课堂上身体的动作,主要指教师在教室里身体位置的移动和身体的局部动作。(对)
2、自然语变化包括教师的动作、表情、目光及身体位置的变化。(错)
3、声音变化是教师以改变语调、语气、声音强弱、语速节奏、声音停顿等手段,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技能。(对)
4、接收信息的效果公式 信息的总效果=10%文字十42%音调+48%面部表情(错)
5、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感觉器官的接受信息效率是不同的,听觉约11.0%、视觉约83.0%,嗅觉约3.5%、触觉约1.5%、味觉约1.0%。(对)
第十二章 教学语言技能
单项选择题
1、教师的语言形式主要有课堂口语(即口头表达); 语言(即用书面文字表达,如板书、作业批语等);身态语言(即用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来表达思想)。
(书面、肢体、表情、动作)
2、节奏是教学成功的要素,教学主要包括语言、 、时间三种节奏。 (内容、文字、解释、讲解)
3、课堂讲解的语言要求,1)逻辑性 2) 3)启发性 (透辟性、易懂性、科学性、熟练性)
4、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注意语言的教育作用,对教师来讲要注意以下三方面:1)语言美 2) 3)语言表达要辩证,防止绝对化。
(生动性、实事求是、真实性、科学性)
5、语调是指讲话时声音的高低, 及抑扬顿挫的变化等,是增强语言生动性、体现语言情感的主要因素。 (声调的升降、音量的大小、生动性、艺术化) 多项选择题
1、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1)教育性2) 3)科学性4)简明性 5) 6)可接受性 (学科性、启发性、生动性、创新性)
2、教学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1)语音 2)语调 3) 4)速度 5) 6)词汇 7)语法 (响度、节奏、声音大小、句子)
3、科学的语言是使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2)用语准确,合乎逻辑 3) 。
(观点正确、比喻恰当、使用合适、生动感人)
4、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能起到调动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作用。启发性有三重意义,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 、分析、对比、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启发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热情和求知欲;联想、想像;生动活泼;科学经典)
5、归纳、总结的语言要求:1)凝练性 2) 性 3) 性 (平实、简练、准确、延伸) 判断题
1、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结构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学生问题等进行叙述、解释说明的行为方式。(对) .
.
2、语言是语言的基本代表符号,多种有意义音节信号组合而构成语言,才使得内部信息能以声音的形式发出和传递。因此,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和符号。(错)(语音)
3、语音是指声音的高低,实际上是声音强度、长度、高度的总和。(错)(响度)
4、语言是语音、语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词是这一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没有词就没有语言。 在教学语言中,对词的要求是规范、准确、生动。(对)
5、教学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是:1)语音 2)语调 3)速度 4)词汇(对)
第十三章 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单项选择题
1、在用PPT制作课件时,一般注意三个方面,即文字处理、 和动画处理。 (声音处理、图片、音乐、影视片段)
2、课堂呈现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把课件内容呈现给学生的过程。教师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选择恰当的课件呈现方式以争取达到最优化的呈现效果。1) 2)体现呈现层次 3)选择呈现方式 4)把握呈现时机。
(分清呈现顺序、体现呈现形式、选择呈现媒介、确定呈现时机)
3、常用的呈现形式有如下5种:①全程播放②分步播放③ 播放④放大播放⑤重复播放 (顺序、定格、选择、全部)
4、专门为了教育应用目的而设计的软件被统称为教育应用软件。其中专门为组织教学活动而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叫作 ,它包括用于控制和进行教学活动的程序以及帮助开发、维护、使用这些程序的有关文件等。
(多媒体、课件、操作系统、程序)
5、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应用的要求:1)避免重课件轻内容 2)避免教学机械化 3) 避免 4) 避免唯信息技术是尊。 (轻教学内容、忽视常规教学媒体、重多媒体、轻传统教学方法) 多项选择题
1、信息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高新技术,其特征是将 、声音、 、图形甚至视频影像集成录人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在这些信息中建立某种方式的连接和输出,合成为多媒体信息,是具有很强的适时性和交互能力的信息处理技术。
(电影、文字、图片、图像)
2、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有1)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3)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效进行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创造生动教学情境)
3、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原则是1)目标性原则2) 原则3)直观性原则4) 原则 (创造性、适用性、可控性、效果性)
4、信息处理能力,主要包括:1)信息分类2)信息统计3)信息 4)信息重组5)信息 6)信息管理 (选择、分析、编辑加工、管理)
5、网络交流能力还包括:1) 能力;2)文字输人能力;3) 的适应能力。 (网络基本操作、网络交流场所、建立博客的能力、教学网站交流能力) 判断题
1、信息技术是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总称。(对)
2、网络交流狭义地讲指网上单向交流。同步交流指参与者之间实时地实现在线交流与反馈的活动,达到面对面交流的即时效果。广义的网络交流还包括网络同步交流,即参与者之间交流活动不受时间的限制,可随时进行,不同步发生。(错)
3、多媒体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克服了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促进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错) 4、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与追求新奇的心理特点,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性想象,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对)
5、教学用的课件就是计算机软件。(对)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