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2022-11-04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17卷第3期2006年9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OFGUANGXIRADIOANDTVUNIVERSMVOL.17一No.3Sept2006试抢高职生就业充争办的培养*张海燕(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3)[摘要l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引发了人们对高职生就业问题的关注,高职生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是客观事实,通过加强高职教育办学的市场适应性、强化高技能培养来打造高职生的就业核心竟争力,使之成为高职院校为高职生抢占就业市场的强有力支持。[关键词』高职生;就业;竞争力[中图分类号lG712[文献标识码]人[文章编号]1008-7656(2006)03-0076-04素分别为:工作能力强、有一定工作经历、学历层次1弓1言高、学校名气地位高、所学专业为热门专业、应聘技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巧好、学习成绩好、就业信息和机会多、社会关系多、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党员或学生干部。由此看出,学生的工作能力、工作育,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人学率已经达到21%,经历、所学专业、应聘技巧、学习成绩等内因构成就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人大众化时代。在高等教育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加强高职生就业竞争大众化的进程中,作为直接为经济发展和人们更好力,必须从内因着手,以打造高职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地就业服务的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占据了中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为主攻方向,千方百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计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为高职生积累工作经历,坚职毕业生人数也随之迅速增长,2003年为108万,持以人为本、个性化教育的育人理念塑造高职生现2004年为148万,2005年为138万,而2006年将达代职业人的素质,同时以主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到212万,高职生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展服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出数以千万计热门话题。然而,在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与社会有效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为特色提升高职院校的声誉,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突出供需矛盾中,在社会就构建畅通快捷的就业信息通道来优化外部环境,真业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正为高职生就业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三峰叠加”的2.1把握市场脉搏,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打造严峻形势下,在部分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和就业高职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歧视面前,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作为高职生职业生涯起航点的高职院校,必须仍有一定距离的当下,在许多高职毕业生仍抱有不把准职业的“航向”—培养的学生是社会所需求切实际的就业期望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可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谓不严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已成为高职院校高学定位,紧扣市场经济需要这根主弦进行人才培养速发展中迫不及待解决的问题。模式的改革,定期做市场调查,积极与企业沟通,组2加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建由行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借鉴高职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高专示范院校已有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题组近日公布了《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合各学院的实际情况融人特色元素实现人才培养模查分析》报告,报告指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前十大因[收稿日期]2006-03-01*本文为祈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职业与人生》课程建设实践探索”课题论丈第17卷第3期2006年9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OFGUANGXIRADIOANDTVUNIVERSITYVOL17一No.32006Sept式的创新;瞄准市场设置专业,使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紧随地方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动态调整,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型教学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教学‘校内实践活动机会,学校要尽可能提供便利,促进各种有利于提高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学生社团的建立,搭建平台,扶持各社团积极开展活动,为学生创计划直接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第一线;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机制,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修正与完善提供来自市场的第一手反馈信息,形成与市场需求连动的教学改革方案。在人才培养中,应强化高技能训练,为高职生职业起航备足动力。“双证书”制是高职生职业扬帆一个极为重要的“风帆”。高职生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职业资格证书是这些能力的见证,而实习实训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做到三管齐下:一是要为高职生量身定制合理的实训教学体系,保证足够的实践教学时间,可以采用将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按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和岗位综合技能分解为不同的层次,再针对不同层次的技能要求来构建逐步提升的阶梯式实践课程体系。这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同时也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此外,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必须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学时,从计划层面体现技能训练的侧重性。二是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尤其是要大力引进和聘用企业的能工巧匠充实实训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强现有师资的培训,定期选派他们进修培训专业技能,积极推进“争创教学名师”活动,推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导师制”,将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与指导教师的考核挂钩。三是加大实习投人,抓紧实习基地建设,目前高职院校技能培训的瓶颈之一就是实训场地不足,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与企业合作的产学结合,要充分挖掘学院的行业背景潜力,寻求校企合作特别是与知名大企业的合作,尽可能获得企业的支持,利用企业资源来培训学生,并借助实习企业这一平台实现与就业市场对接。校办实训中心的产学研结合,要高起点、高成效地建设校办实训中心,使其具有对外服务的功能,真正成为学校与社会的连接纽带、学校科研转化的前沿阵地,最大限度地适应、满足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2.2妥善引导、拓宽果道,千方百计帮助高职生积累工作经历要帮助高职生在有限的修业时间里积累更多的工作经历,可以从三个面来考虑:一是创造更多的造更多表现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同时要广开门路,收集各种竞赛信息,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赛,在竞争中挑战自我,磨练自我,练就真金不怕火练的胆识,用获奖证书有力地证明其工作能力,增强其在就业竞争中的信心。二是设法与更多的企业建立更广泛、稳定的协作关系,使它们在满足教学计划内的实习需求的同时,还满足学生寒、暑假期间的实习和打工需求,同时引导学生开发个人社会关系,鼓励学生自主到企业实习,尽可能获得一到两家大企业的实习评价意见书。此外,要加快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引进模拟公司制,增加从模拟岗位获取工作经历的途径。三是为高职生打通进人社会提供自愿服务的渠道,青年自愿者服务经历是很为企业重视的一种工作经历,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企业非常欢迎具有勤劳奉献精神、吃苦耐劳品质、乐观开朗性格的新人成为它们的员工。因此,让高职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自愿者活动,既积累了工作经历,也培养了职业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接触社会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而增强就业竞争力。作为高职生,实践能力必须成为他们的特色,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加强社会实践,争取更多积累工作经历的机会,不失为增强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一个重要的措施。2.3以人为本,强调个性化培养,塑造高职生的现代职业素质现代企业用人不仅重视毕业生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很注重其是否拥有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调试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高职院校还要将帮助人人成功纳人培养的目标,尽可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个性化培养是一个牵涉到学专业选择、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效果评价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包括实行弹性学习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性格、爱好、特长和基础选择专业和课程,采取因人而异的分层教学,以考察学习潜力是否但却是高职改革的必由之路。籍管理、充分发挥,个性、特长是否得到加强的评价体系等,真正实施个性化培养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探索过程,张海燕/普为高职生开设职业指导课,既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也为探索个性化培养做一些积极的尝试。职业指导课程是一门贯穿整个大学修业时间的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分为人学期的职业启蒙阶段、第二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成功素质必修阶段、第四个学期的就业指导阶段以及在校期间不间断的职业规划管理过程,通过系统地培养高职生对职业的正确认识,帮助他们建立个人发展规划,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教会他们捕捉就业机会的技巧,促进他们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形成自动自发的执行能力,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同时,从职业道德培养的角度分析,职业指导课程由于从个人发展需求的方向切人职业思想教育,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更容易促进正确职业观的形成,而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必将体现为他们为实现职业理想而采取的一系列正确的行动,由此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最终塑造出高职生作为新一代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此外,从教育理论上看,由学习者个人的需要所形成的动机,是促使学习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发展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学习源动力的问题,这也是提升学业成绩强化就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办法。还可以为非管理专业的高职生开设管理课程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使他们了解企业管理机制,进人企业工作后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要求,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技术人才。2.4树立高职声誉,打造院校品牌,为高职生进入人才市场创设良好的教育背景作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学校的声誉。近两年高职生就业率的节节攀升,是众多高职院校数年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成果。为了进一步扩展高职生的就业空间,提升高职教育的声誉,高职院校还要加大改革力度,积极引进、吸收示范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把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使学生成长为优秀的职业人作为办学的责任,坚持走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来扩大高职教育的声誉。同时,要以点带面,着力打造院校品牌专业。综观高职的发展,品牌对促进高职的健康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此外,要发挥高职院校灵活的专业设置优势,按市场需求来试论离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调整专业结构。.近几年高职生就业中屡屡出现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象表明,有时候专业优势就是就业优势。设置新专业一定要避开单纯依据自身的师资和设施来设置的误区,紧跟市场需求而动,同时要关注专业的前瞻性,注意量力而行,避免追求大而全导致教学资源过度分散、优势无法显现,加强对传统专业的改造,为其注人市场需求要素,使其重新焕发生命活力,对一些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专业必须下决心将其删除,用紧缺专业取而代之。专业设置紧跟市场,突出特色,会令高职生获得更多的专业优势,在就业竞争中更容易脱颖而出。2.5提供全程就业服务,打造就业信息通道,为高职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要增强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强化其应聘技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调查分析报告中的一个分析结果耐人寻味,一方面应聘技巧是影响就业的十大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学生是否参加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或讲座对就业成功基本上没有影响。这说明目前学校的就业指导远未到位,纯粹的应付式就业指导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真正提高高职生的应聘技巧,需要系统地训练,长期地积累,而且要与职业定位相适应,针对性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这也是在高职生中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必须提前到学生人学就开始,从职业观的形成到准确的职业定位再到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全线跟踪,让学生把对职业的理解融合到应聘技巧中,经历一次次针对个性、针对职业、针对企业的模拟训练,方能熟能生巧,练就迅速捕捉就业机会的能力。高职院校还应责无旁贷地成为学生就业信息的主要提供者,要构建自己可靠的就业信息资源网,校企合作的企业方可以作为这个网的主干,利用企业间的合作使这个网延伸到更多企业当中,直接获取企业用人的第一手信息,通过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将它们也纳人信息网,对用人单位密集的地区要定期回访或设立固定的联络点,及时掌握用人动向;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联系,重点发展一到两个有影响力的企业成为合作伙伴,通过他们打开发达地区的就业市场。要加强校际合作,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实现就业信息共享,促成高职生专场招聘会,共同开拓高职生的就业市场空间。要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收集各人才市场发布第17卷第3期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OL.17一No.32006年9月JOURNALOFGUANGXIRADIOANDTVUNIVERSITYSept2006的信息,认真梳理并予确认,及时向学生公布,及时难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发布各种招聘会的信息,指导学生合理参与,尽可能〔参考文献]为高职生创造更多的求职机会,以提高就业成功[1]阂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率。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l.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5(12).3结束语[2l捧亚芳.两大充电平台打造灰领[N].人才市场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对高技能2005一7一25.应用型人才需求剧增,这为高职生就业创造了前所[3]黄艳芳,卢玉珑.职业与人生【M].兰州:兰州大学未有的机遇。伴随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出版社,2005.逐步到位,针对市场需求而培养的人才质量不断提[4]段志坚.高职:向个性化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一2一10.高,高职生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此外,我国市[5]衷旭等著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立体结构调整的研究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促使企事业用人理念更趋理性,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也为高职生就业带来更多机会,再加上各高职院校[6]李艺英.专业调整紧跟市场发展需求高职就业也不针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各项措施逐步到位,难[N].现代教育报,2004(12).高职生的就业空间将会得到极大的拓展。作为与地方经济建设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高职教育,只要致[作者简介]张海燕,女,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力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打造高职生的核心竞争力,讲师。使其握有一技之长,拥有社会所需的应用技术,就业[责任编辑李兵]OnCultivationofCompetenceforEmploymentforSeniorVocationalCollegeStudentsZhangHaiyan(GuangxiVocationalCollegeofElectricPowerNanningGuangxi530023)[Abstract]Rapiddevelopmentofseniorvocationaleducationbringsabouttheattentiontotheemploymentofthegraduates.Theauthorholdsthatseniorvocationalschoolsshouldstrengthentheirflexibilitytoemploymentmarketinschoolrunningandreinforcestudents'employmentcompetencewithhighskills.Thesewillprovidethegraduatesofseniorhighschoolswithstrongsupporttoentertheemploymentmarket.[Keywords]studentsofseniorvocationaleducation;employment;competitiv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