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数和负数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2、有理数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分类
有理数
正整数 整数 0
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有理数
负有理数 正有理数 0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4、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5、绝对值的性质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3)0的绝对值是0. 符号表示:a≥0 6、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乘方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8、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9、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0、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1、补角、余角的性质:等角(或同角)的补角相等,等角(或同角)的
1
余角相等。
12、垂线公理:垂线段最短。 13、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4、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三角形
(1)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3)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6、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17、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18、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4)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19、角平分线:
(1)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中角的平分线上。 20、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
2
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21、线段垂直平分线:
(1)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2、坐标平面内的对称:
(1)点(x, 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y); (2)点(x, 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y); (3)点(x, 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y). 23、等腰三角形
(1)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
重合(三线合一)
(2)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24、等边三角形
(1)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单元60°; (2)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5、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3
(5)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利用面积法可求斜边上的高。
26、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π类、开方开不尽的、无限不循环类) 27、一次函数:
(1)解析式:y=kx+b(k,b是常数,k≠0),当b=0时,y=kx+b即y=kx是正比例函数。
(2)性质:当k>0时,直线y=kx+b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y随x的增大而增大;b>0时过第二象限,b<0时过第四象限。 当k<0时,直线y=kx+b经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y随x的增大而减小。
b>0时过第一象限,b<0时过第三象限。 28、幂的运算: (1)同底数幂乘法:
am×an=am+n(m,n都是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
(am)n=amn(m,n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
(ab)n=an bn(n为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法,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4)同底数幂除法:
am÷an=am-n(a≠0,m,n都是正整数,并且m﹥n)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5)0指数幂:a=1(a≠0)即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29、乘法公式:
4
0
(1)平方差公式:(a+b)(a-b)=a2-b2
即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即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的积的2倍。
30、因式分解:
(1)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做因式分解。 (2)公式法:
a2-b2=(a+b)(a-b)---平方差公式。即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a2+2ab+b2=(a+b)2
a2-2ab+b2=(a-b)2---完全平方公式。即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31、分式:
(1)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分式的乘除:
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3)分子的乘方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anan字母表达式----()=(n是正整数) nbb(4)分式的加减法则:
5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用式子可表示为
abab cccacadbc
bdbd
(5) 分式方程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要注意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32.反比例函数 1. 解析式 yk(k为常数,k0) xk(k为常数,k0)的图像是双曲线; x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反比例函数y(2)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3)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33.勾股定理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34.平行四边形 判定:
1.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定义)。
6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5. 矩形 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性质:
1.矩形的四个角是直角;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6.菱形 判定: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四边都相等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性质: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7.正方形 判定:
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38.梯形
7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性质:
1.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39.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外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的内心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的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
三角形的中线可以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40.二次根式
我们把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a(a0)是一个非负数; 二次根式的性质:
a2=a(a≥0) 41、二次根式的运算:
(a)2=a(a0)
(1)二次根式的乘法:a×b=ab(a≥0,b≥0) (2)二次根式的除法:
ab=
a(a≥0,b>0) b42、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一般要把最后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或整式。 43、一元二次方程:
(1)一般形式:ax2+bx+c=0(a≠0)
8
-bb24ac2
(2)求根公式:x=(b-4ac≥0)
2a(3)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c,x1x2= aa44、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45、圆:
(1)有关概念:等圆----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 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垂径定理的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弧、弦、圆心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也相等; (4)圆周角:
定义---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5)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6)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9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P在圆外 点P在圆上 点P在圆内
d与r的关系 d﹥r d=r; d﹤r。 (7)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d与r的关系 相交 相切 相离 (9)圆的切线
判定----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0)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两圆的位置关系 外离 外切 相交 内切 内含 (11)圆的有关计算:
d与r1和r2之间的关系(r1< r2 ) d>r1+r2 d=r1+r2 r2- r1 <d﹤r1+r2 d= r2- r1 d﹤ r2- r1 d﹤r d=r d﹥r 10
nRnR21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lR
180360246、概率:0≤P(A)≤1 47、二次函数: (1)解析式
一般式 y=ax2+bx+c(a,b,c是常数,a≠0) 顶点式 y=a(x-h)+k(a,h,k是常数,a≠0) 交点式 y=a(x-x1)(x-x2) (a≠0) (2)性质
开口方向 a>0 开口向上;a﹤0 开口向下 对称轴 顶点式---直线x=h;一般式---直线x=-b 2a2
b4acb2顶点坐标 顶点式--(h,k) 一般式--- ( -,) 2a4a48、相似三角形: (1)判定
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②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④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性质: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1
(3)位似 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49、锐角三角函数 (1)定义: ∠A的正弦 sinA=
A的对边
斜边A的邻边
斜边A的对边
A的邻边∠A的余弦 cosA=
∠A的正切 tanA=
(2)性质 sinA = cos(90°-A);sin2A + cos2A=1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sinα 30° 1 245° 2 22 260° 3 21 2cosα 3 23 3tanα 1 3 (4)仰角、俯角、坡比
仰角、俯角----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中水平线上方的是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是俯角。
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 50、三视图
位置—主视图在左上边,它下方是俯视图,左视图坐落在右边。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