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
2023-06-10
来源:好走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函 整 近几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 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数量快速增 加,同时,要求入党的学生越来越多,发展学生党 员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面 对这一形势,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和充分认识党建 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高职院 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保证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质 量。 匿 函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 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 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 力量。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 吸收更多的优秀青年学生入党,是关系党和国家 前途命运的战略任务。 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是高职院校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党组织的影 响力和凝聚力,也是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因此,这是一项十分重要 的党建工作任务。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发展学 生党员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培 养考察时间短。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个别 专业学制只有二年,且注重职业能力训练,在校 外安排实践性教育教学环节及其占用时间比例 相对较多,学生最后一年基本上是顶岗就业实 习,比起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在校考察的时间更 短。二是重发展轻培养。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 工作主要是由系(院)党总支主抓,党员辅导员和 党员教师负责培养发展的工作体系。培养人少与 入党积极分子人多的矛盾日益明显。有时候,仅 有的几名正式党员同时承担着几十名入党积极 分子的培养任务。因而造成对入党积极分子的主 动关心少,单向接受汇报多,双向思想交流少的 现象。容易形成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以管 理代教育,以使用代教育的局面,客观上形成对 培养、教育重视不够的事实。三是部分学生对党 的认识不清,缺乏入党的思想基础,政治热情也 不会持久,更难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四是 培养教育缺乏连续性。高职院校对高中被列为人 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培养对象的学生的发展工作 再从头做起,重新培养了解情况,影响了这部分学生的继 续培养、考察。此外,有些学校党建与团建工作脱节,就不 能很好地发挥团组织对培养对象进行综合考察的作用,既 不利于调动团组织工作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对入党积极分 子的综合考察和了解。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时期加强和改进 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有效途径,改进工作方法、手段、机 制,规范对入党积极分子以及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考察 生党建工作机构。把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是高等学校学 生党组织设置的总体要求。但高职院校学制短,培养发展 学生党员周期长,使得在校学生党员数量相对较少,党支 部建在班上的目标难以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 党员人数规模和分布结构等实际情况,把学生党支部建在 系上,把党小组建在班级,形成“班级成立学生党小组、系 (院)建立学生党支部”组织工作机构,实现党的基层组织 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设置目标,使发展学生党员 2008年第2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_0 党蘧蠢芝凄墓 豳 益 豳鲤 越 工作不留死角,确保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各项任务的顺利完 成。同时要保证每个学生党支部应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党 员,应选举政治品质好、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热心党 务工作的党员干部或党员教师作为学生党支部的书记,以 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 度化。要建立理论学习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定期谈话制 度、定期考核制度、党员联系人等系列制度。鉴于高职院校 教师党员人数少的实际,要注意发挥非教学单位教工党员 在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的作用,建立支部之间 “一助一”结对子制度,行政、后勤党组织的党员也要承担 (三)做好培养教育的衔接工作,使发展学生党员工作 链条化。做好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过渡和衔接。新生入 学后,学校党组织要通过及时查阅新生档案、个别谈心、问 卷调查等形式,摸清新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基本情况。对高 中已被确定为人党积极分子的学生,要根据中学的培养情 培养教育任务,做到全校每个党员联系一个班级,做学生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保证每名入党积极分子都有两 名正式党员作联系人,确保培养教育质量。三是发展制度 化。发展党员严格执行党支部、党总支、党委组织部门、学 生工作部门及团委逐级预审制。对于党支部发展程序不规 况,做好中学培养教育与大学的衔接,使这部分学生的培 养教育能够保持连续性,避免出现从头做起、重复教育现 象。充分利用入学教育、军训、新老生联谊活动、团组织生 范、入党材料不完整、发展对象不符合条件的,不提交学校 党委会讨论。同时要坚持公示重点发展对象、公示发展对 象、公示待转预备党员三公示制度,并实行发展党员责任 追究制。四是评议制度化。每年对学生党员进行一次民主 活、举办入党知识讲座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激发学 生的政治热情,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使他们积极向党组 织靠拢。 评议,每学期末考核一次,实行学生党员挂牌制,使他们时 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而帮 助学生党员更好地完善自我,接受群众的监督。 (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学生对党的 认识。青年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入党动机是难能可贵的,但 要保持对党的热情,不断提高对党的认识,并能在实际工 作、学习中真正起到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需要不断地加强 培训教育。因此,高职院校要十分重视对学生入党积极分 低年级与高年级教育不问断。为解决高职院校学制短 和培养教育周期长的矛盾,高职院校要形成“一年级广泛 培养,二年级重点发展,三年级加强组织建设”的工作思 路,把工作重点放在二年级上,实现重心前移和统筹兼顾。 学校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应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对 低年级学生,侧重党的理论认知教育,把党的基础知识教 育与适应大学生活教育、校风学风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密 子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注重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 提高,把课堂教育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让学生党员和 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实践中增强党性观念。一是学校党委 组织部门要会同各系党总支制定两级党校教学大纲和教 切结合,与开展社会实践、个人修养、志愿者服务、校园文 化等活动密切结合,增强教育活动的实效性。高年级重点 围绕树立正确政治信仰、理想信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开展教育,引导入党积极分子自觉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实现 学计划,依托校、系两级党校培训网络,分层次地进行党的 基本知识的教育。通过成立党章学习小组、开展“三个代 表”宣讲会和党的知识竞赛、举办专题讲座、学生入党宣誓 仪式、参观爱国教育基地、观看革命历史影片等多种形式 的教育,坚定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不断 端正入党动机。二是要严格党员组织生活,改进学习方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 顶岗就业实习培养教育不问断。为解决学生顶岗就业 实习期间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预备党员)管理教育 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要按照“谁发展,谁负责”的原 则,根据不同情况,及时把临时组织关系转到实习单位党 组织,对不固定实习单位的学生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对 在同一个实习单位或同一个地区的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 养对象)和党员(预备党员),成立党小组或指定专人负责, 大力推行“中心发言制”,即每次组织活动突出一个主题, 由一个人主讲学习内容,其他同学研讨发言,提高学习效 果。三是学校团组织要利用团校加强对团员的培养教育,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吸引广大青年,把青年学生 保证他们经常参加组织生活和党的教育活动。平时要指定 专人负责联系他们,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上交流等形 式,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为他们提供力所能 及的指导和服务。 凝聚在党的周围,引导团员青年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四 是拓展教育载体,着力搭建锤炼党性的平台。要建立和拓 展党员承诺制、党员示范寝室、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 党员服务站等强化党员意识的载体,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和 入党积极分子义务为师生、社区居民服务、照顾孤寡老人、 (四)坚持发展标准,建立严格的党员质量保障机制。 做好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既要注重数量又要提高 质量。要严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 展”的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以建章立 制为手段,规范党员培养教育过程。一是选人制度化。进一 步完善推优制度,制定团内推优程序和实施细则,实行全 体党员推荐、班委推荐、团组织推荐“三推制”。二是育人制 慰问演出进工厂、社区等活动,强化学生党员意识和奉献 意识,在服务中提升学生党员的形象。同时,要充分利用现 代网络进行党的理论知识宣传教育,多渠道、全方位加强 对学生党的知识的培训教育。口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郭志 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