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有磁性》说课稿
克山县西河小学 张丽荣
一、说教材
《磁铁有磁性》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本课属于建立科学概念为主要线的课文。编写思路是:“观察实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概念——应用”。先引导学生亲自实验,感知磁铁吸引铁类物体,然后引导学生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比较归纳和抽象概括出磁性的概念。最后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一是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二是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通过这两个探究活动,要帮学生建立的科学概念也有两个:一是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二是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实验,获
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的科学品质。
1、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这是本课的重点。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这是本课的难点。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说教学准备:
四人一小组,每组一个塑料盘,里面有三个信封,两张记录单。 1、1号袋: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铜片、铝片、铜导线、玻璃珠、竹、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 学生自带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
2、2号袋:每组一块磁铁。(另外准备三块磁铁在“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的实验中每人一块磁铁。)
3、3号袋:每组一份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
4、教师演示用:大磁铁、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
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杯子和水,一个系着绳的磁铁。两张写有概念的纸条。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依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基本特点,本课采
用“猜测——验证”“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找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之间的关系,形成有秩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
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
2、学生心理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关于磁铁的知识,但不完整、不规范。通过课堂教学实验,他们在心里会有想法,随之产生想学、想问的行为。通过讨论,各抒己见。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完整、规范的“磁铁有磁性”的知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上一个多学期的科学课训练,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了一些科学的操作习惯。同时他们缺乏生活经验,不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这些也是教师应该注意的。我努力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与预设,做到对课堂上的生成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流程,考虑教学方法。
3、学法
根据科学概念的教学要求,以学生观察实验获取知识为主。在教学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
观察实验和交流,在此基础上获取科学概念。
三、说设计思路
科学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在设计时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大胆猜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 亲身经历、精心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
活
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而获得探究活动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使学生形成大胆
猜测、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开课出示4个不同颜色金属片(1块为铁,3块为铜)和一个抽奖箱,激趣:你能用手感知抽到银白色金属片,让学生“抽奖”。在学生尝试抽银白色金属片以失败告终的基础上,教师辅助魔法手套准确抽出,从而引出磁铁,观察磁铁吸引铁片。这样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会磁铁的磁性,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
趣,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本环节主要设计两个活动。
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认识磁铁能吸铁。
首先教师出示实验材料1(展示),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再动手进行小组验证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然后分析归纳出他们的共同点。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形成完整的“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这一科学概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对有结构的、数量较多的材料的检验,发现其中的
规律。明确认识到磁铁能够吸铁,从而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2.辨认铁制品。
利用磁铁吸铁的性质来检验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让学生做一个小小检验员。首先让学生观察判断并交流。然后让学生用磁铁来检验一下自己刚才的判断,填写记录单。接下来让各小组指派代表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对实验情况作小结。教师强调指出:①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的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②看来生活中我们的双眼有时会被表面现象所蒙蔽,我们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因此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了解、认识周围的世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用磁铁去辨别一些物体。这是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科学概念。同时教育学生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
识和了解周围的世界,突破了教学难点。)
活动二: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
1.磁铁隔水吸铁的研究。
师演示隔水吸铁试验。在实验之前,先让学生自己设计磁铁隔水吸铁的实验,并说明设
计方案,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隔水吸铁的探究活动。
2.磁铁隔着木片等物吸铁的研究。
此时出示实验材料3,首先认识这些材料。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并记录现象,然后进行汇报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磁铁可以隔着一些非铁物体吸铁,隔着的物质可以是空气,还可以是固体,如:纸、塑料板、木板等;也可以隔着水吸铁。篇二:《磁铁有磁性》说课稿
《磁铁有磁性》
修水县第五小学(汇源爱心学校) 江颖
一.说教材内容。
《磁铁有磁性》是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第二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对磁铁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游戏和实验感知 磁铁能吸引哪些材料做成的物体,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探究“磁铁能否隔着物体吸铁”。让学生们在课
堂中感受到,只要睁大观察的火眼金睛,就能探究科学的无穷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
值观出发,我确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发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不能吸引什么物体,建立“磁性”的概念以及实验
探究磁铁能否隔着物体吸铁。
2、情感目标
通过游戏和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猜想,推测,认真实验求
证的科学态度。通过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她们的科学素养。
3、能力目标
能不断的提出一些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
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以及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特点。
教学难点:经历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具有磁性的探究活动。
四.说教学准备。
一堂科学课的成功与否,活动材料的选取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如何给学生提供有结构
的、合适的材料,这是教师在每一堂课前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
演示实验准备:一个小箱子,里面有竹、木块、纸片,布条,铜导线,铝片等物体,以
及几枚缝衣针。一小杯水。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一个信封,里面装有几枚回形针。磁铁。
分组实验准备:每四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四块磁铁,一个小盘子,里面有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铜片、铝片、、玻璃珠、竹、木块、纸片、、布条等测试物品。学生自带的
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也可用作测试。
五.说教学策略方法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稚气未脱,对大千世界的求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他们缺乏生活经验,不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这些也是教师应该注意的。我努力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与预设,做到对课堂上的生成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流程,
考虑教学方法。由此,我主要选择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和激趣法。
这堂课我用游戏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很好的调动了
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学习的效果。。
2、实验探索法
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进行开放性实验,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即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和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特点。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
学态度。
3、小组合作讨论法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创造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还可以
培养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能力,以及调动少数不爱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精心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准备一个小游戏。王奶奶的调皮小孙子把王奶奶的三枚缝衣针扔进了这个废品箱子里,王奶奶眼神不是很好,想请我们三(1)的小朋友帮忙,你们能帮帮王奶奶吗?请大家想一个办法用最快的速度帮她把缝衣针找出来。这个环节可以让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再请同学上讲台完成游戏。因为上节课初步了解
了磁铁,再加上平时的生活经验,同学们应该可以想到用磁铁帮忙(如没有想到,教师可以提醒)。
2.分组实验,探究发现
通过这样的一个情景小游戏,同学们的兴趣已经充分激发出来了。到底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呢?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和主线,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先猜测,然后分小组,在一大堆物体中用磁铁找出能被吸引的物体名称,说说他们的制作材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填写实验记录。
在实验后让多位学生来回答探究的第一个问题——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它们又有
什么共同特点呢?,从而来强化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磁性”概念的理解,和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利用磁铁的磁行可以用来辨别铁制品,我准备了几枚材质不同的硬币。先让她们猜一猜,这些硬币中哪些可以被磁铁吸引。我会在磁性黑板上面放一排小磁铁,分别把这些硬币一个个放在磁铁上面,如果是铁材料做成的就会吸附在黑板上,从而一目了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旧版的五角硬币,表面上看来都是铜制品,但是新版的五角硬币中却含有铁的成分,所以一个能被吸引,另一个却不能,表面看上去一样的物体,通过辩别却有了不一样的结果,学生印象会很深刻,既加深了对磁性概念的理解,也可以让她们明白科学探究,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一定要通过自己认真实验验证。
3.主体参与,探索规律
我接着会用磁铁吸引里面装有回形针的信封,设置疑问:“信封不是铁制品,老师的磁铁怎么能吸引纸做的信封呢?”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再请学生上讲台演示磁铁隔着木片、塑
料片、玻璃,铁片以及水能否吸铁,得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科学概念。
我会鼓励所有的同学都拿起手中的磁铁和实验材料进行验证,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记录。
接着让学生做一个从水中取回形针的游戏,发现磁铁隔着水也能吸铁,扩大了学生认识
的范围,不只把物体局限在固体上。
通过“研究磁铁能否隔着物体吸铁“的环节,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活泼,严谨的氛围,
让他们去独立思考,探究,他们的这些发现是通过自己实验来证明的,所以她们思维的开放
性和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课堂结束时,我会请同学们来说说这堂课的收获,让他们对这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记忆。并用手中的两块磁铁给她们变了个“小魔术”,当我手中的两块磁铁靠近时,松开一只手,这块磁铁就会被弹走。磁铁中到底还有什么奥秘呢?请学生课后查查资料,找出为什么。通过拓展,除了培养他们独立探究的精神外,这样的活动,学生肯定会产生更多的问
题,激起学生的新探究欲望,为后续研究埋下伏笔,将探究活动引向课外。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的板书尽量变抽象为直观,化难为篇三:《磁铁有磁性》说课稿
《磁铁有磁性》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
一.说教材内容
我叫黄计利,是宜春三小的一名老师,很荣幸能参加今天的比赛,我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第二课《磁铁有磁性》。本课是在学生对磁铁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游戏和实验感知磁铁能吸引哪些材料做成的物体,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探究“磁铁能否隔着物体吸铁”。
其宗旨培养学生能用实验的方法获得确切的证据来检验自己的观点,修正原来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形成对磁铁有磁性的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大胆假设、尊重证据、认真分析的科学态
度,渗透实证的科学思想。
二、说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稚气未脱,对大千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缺乏生活经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弱。他们几乎都认识磁铁,很多也玩过磁铁,磁铁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但在认识上都是模糊的。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本课用
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
值观出发,我确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过程与方法:
(1)、提出问题,作出猜测。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研究磁铁隔着物体能不能吸铁,体会随着条件的变化,磁铁隔物吸铁的本领是也会发生变化。
3、情感目标: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以及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特点。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五.说教学准备
一堂科学课的成功与否,活动材料的选取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如何给学生提供有结构
的、合适的材料,这是教师在每一堂课前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
我为本节课准备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所需要的物品:磁铁,钥匙、硬币、回形针、铜
丝、铝片、玻璃珠、木块、纸片、布条等测试物品。
六.说教学策略方法
科学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在设计时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大胆猜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亲身经历、实验、动手操作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而获得探究活动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使学生形成大胆猜测、尊重事实的科
学态度。由此,我主要选择了 创设情境激趣法、实验探索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为此,我精心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情境,带孩子游磁铁王国,向磁铁王国里的各类磁铁打招呼。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很自然就过渡到今天学习的内容上来。这样通过创设情
景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分组实验,探究发现
活动一:磁铁能吸铁
通过一个为磁铁找朋友的游戏进行第一个活动,首先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再动手进行小组验证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然后分析归纳出他们的共同点。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形成完整
的“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这一科学概念。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材料的检验,发现其中的规律,明确认识到磁铁能吸铁,从
而初步建立 “磁性”的概念,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3.主体参与,探索规律
活动二:用磁铁辨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
以解决磁铁王国里硬币争吵谁是铁家族成员的游戏进行第二个活动,这一活动利用磁铁
有磁性这一特点让学生去辨别一些物体,那些是铁材料制成的。举出
生活中的例子:出示硬币(1元的、5角的、1角的)问学生如何去辨别。在利用磁铁去辨别时,让学生知道有一些物体是不能用磁铁去辨别的,如:手表、电脑、照相机、电视
机等因为磁铁会干扰磁场,使他们不能正常运行。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用磁铁去辨别一些物体,加深磁铁有磁性这一概念,同时要用一颗细致的心,一双明亮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突破难点。 活动三: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以面包房里谁能成为夹心饼干的馅,引出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磁铁如果隔着,布条、纸、塑料片、木片、铝片还能吸引铁吗?让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并汇报结果。得出结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引铁。通过“研究磁铁能否隔着物体吸铁“的环节,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活泼,严谨的氛围,让他们去独立思考,探究,他们的这些发现是通过自己实验来证
明的,所以她们思维的开放性和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在这一“智取失物捞一捞”的环节中,请学生为我取出掉在水里的钥匙,并说一说你知
道生活中的有哪些物品都应用了磁铁有磁性的特点吗?学科学,关键要用科学通过拓展,除了培养他们独立探究的精神外,这样的活动,学生肯定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新探
究欲望,为后续研究埋下伏笔,将探究活动引向课外。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篇四:磁铁有磁性说课稿
《磁铁有磁性》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安雪静,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磁铁有磁
性》,内容为1课时。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建立科学概念为主线的课文。按照 “预测--实验——得出结论——归纳概念——应用”的思路,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亲自验证,得出磁铁吸引铁制品的科学事实,从而纠正错误观点并归纳出磁性的概念,最后引导把所学知
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本节课在学生对磁铁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三个实验帮学生建立两个科学概念:一是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二是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第一个实验是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第二个是用磁铁辨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第三个通过用不同的材料去探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在探究过程中,帮学生逐步掌握“预
测—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尊重科学事实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难点是,
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依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基本特点,本课采用“预测——验证——结论”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从基本的观察、实验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在科学学科的探究、研讨活动过程中,不仅能引导学生主动获取
知识,归纳总结,还能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学情学法
经过了一个多学期的科学课训练,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方法,但同时他们缺乏生活经验,不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正因如此,三年级的学生对磁铁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很多是不系统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课上的任务就是正确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寓教于乐,通过实验探究为学生梳理知识点,并纠正错误。形成完整、规
范的“磁铁有磁性”的知识体系。
四、课前准备
作为以学生动手探究为主的这节科学课,材料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只有精心挑选与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才能引导学生,使他们不偏离科学探究的目标,使探究活动有效进行。为了顺利完成探究活动,我为每组准备了两张实验表格、磁铁和被测试物品(回形针、铁钉、铜线、玻璃珠、木片、卡纸、橡皮筋、塑料片、铝线、笔头、棉线、不同面值和材质
的硬币)
五、说教学过程
(一)魔术表演,导入新课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用藏有磁铁的手套表演隔空吸物的魔术,提出问题让学生猜
测讨论,最后揭示谜底,引出磁铁的概念。
这样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会磁铁的磁性,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知识
的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科学探究 归纳概念
本环节主要设计三个活动。
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首先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展示),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再动手进行小组验证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然后分析归纳出他们的共同点。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形成完整的“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这一科学概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对有结构的、数量较多的材料的检验,发现其中的
规律。明确认识到磁铁能够吸铁,从而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活动二:辨认铁制品。
利用磁铁吸铁的性质来检验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首先出示不同材质的硬币,让学生观察判断并填写记录单;然后让学生用磁铁来检验一下自己刚才的判断,填写记录单。接下来让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对实验情况作小结。教师强调指出:①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的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②看来生活中我们的双眼有时会被表面现象所蒙蔽,我们
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因此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了解、认识周围的世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用磁铁去辨别铁制品,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加深对“磁性”的科学概念的理解。同时教育学生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和了解周围
的世界,并且要学以致用。) 活动三: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
首先提问,如果在磁铁和铁制的物品之间分别放上纸、布、木片等物体,磁铁还能吸铁吗?然后让小组实验,观察在磁铁和铁制的物品之间分别放上纸、布、木片等物体,磁铁是否还能吸铁,并且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磁铁有磁性的认识,通过举一反三的科学探究程序,建立磁
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的科学概念)
四 课后作业
布置两项课后作业:1.探究磁铁能否隔着水吸铁;2.思考怎样利用磁铁制作擦玻璃的工具。
(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了解磁铁相关概念,更加熟练地使用科学探究方法,同时在对知识的运用中获得成就感,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兴趣)篇五:《有趣的磁
现象》说课稿
《有趣的磁现象》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有趣的磁现象》是广东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电与磁》的第二课,本课内容属于物质世界的范畴。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了解有关电路内容的基础上,探究磁铁的性质,从而为今后探究电磁转化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和铺垫。本节课主要安排了五个探究活动:“磁铁能吸起什么?”“磁铁的哪个部位磁性最强?”“两块磁铁的探究”“隔物吸铁” “哪里应用了磁?” ,三个拓展活动:“擦窗器结构”, “研究磁力的大小”,“磁铁游戏”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活动,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的过程,从而理解磁铁有磁性,有南北极和同
极相斥,异极相吸等科学概念;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对磁现象并不陌生,对磁铁比较感兴趣。但对磁铁的性质只停留在吸铁这一性质上。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生活中有趣的磁现象又容易激发他们的热情与兴趣,根据
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本课将以探究为主题,揭示生活中一些磁现象的奥秘。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遵循学生全面发展的规律,结合五
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实验中使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在交流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认识磁铁的性质”, 让学生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过程,探究磁铁的磁性、磁极、和磁铁间同级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如何把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
习欲望转变为探究式学习的动力,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探究磁铁各
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的规律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注重体现以探究为核心,通过设疑激趣,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学生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动手实践,仔细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实验,总结和发现磁铁的性质,及发现规律的方法,培
养了严谨的实验品质和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六、说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条形磁铁、木块、铁钉、铜线、碎铁屑、螺丝钉、铜线、橡皮、塑料瓶盖、回形针等实验用具。
教师准备:u型磁铁、条形磁铁、磁扣、相应的课件和实验记录单。
实验分组情况:4人一组,分工合作。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
课的开始直接揭示课题并提出上课要求,让学生明白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留心观察、
大胆猜想、积极实验、善于总结。然后由擦窗器引入,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二)新课部分。
1.认识磁铁,介绍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磁铁。
本课最重要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分组实验,通过三个实验,探究磁铁的性质。
2.探究活动一:磁铁能吸起什么
第一个实验我从擦窗器中有磁铁并能相互吸引引入“磁铁是不是可以吸住所有的物体”的问题,让学生猜想、验证、总结,得出结论磁铁只能吸起由铁制成的物体。由此引入磁铁能吸引由铁制成的物体的这个性质称为吸铁性,科学上叫做磁性,(板书:磁性 吸铁性)这样学生就理解了磁性这个概念。学生知道什么是“磁性”后,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磁铁不仅可以吸引铁,而且能吸引钴、镍等物质。如磁铁能吸引1元硬币,是因为制作材料中含有金属镍。那么磁铁能不能吸引5角、1角的硬币呢?让学生课后验证。这样以来就把学生
的
把探究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目的是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积极性。
3.探究活动二:磁铁中哪部分磁性最强
在学生了解磁铁有磁性的基础上,我引出第二个实验:磁铁中哪部分磁性最强?首先提出问题“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是不是一样呢?”,这时可能会有学生说一样,也可能会有学生说不一样,到底谁说的对呢?我们怎样验证?学生会说“实验”。实验前先出示实验要求,再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汇报交流不同的实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学生发现了条形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最后教师揭示磁极概念并介绍南、北极以及用怎样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一块磁铁。随机板书:磁极 南极(s)北极(n)。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自主地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加深对知
识的理解。画图的方法表示磁铁也为下一个实验记录的填写作准备。
4.探究活动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通过实验一、实验二学生知道了磁铁有磁性,有两个磁极,这时提出问题,如果两块磁铁的磁极互相靠近时会有什么现象呢?让学生先猜测,再验证。学生依据生活常识可以想到
互相吸引,但对于“同极相斥”比较陌生。为了使学生有条理的进行实验,先帮助学生理清有哪几种磁极靠近方式,再提出实验要求,最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小组汇报后鼓励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发现的规律: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板书:同极相斥 异极相吸)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学会了系统的实验记录方法;通过引导学生
概括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总结回顾,拓展运用
为了使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系统的认识,在学生探究出磁铁的三个性质后,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说一说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了哪些有趣的磁现象,有什么收获。再回头说说擦窗器的工作原理,巩固磁铁的性质。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磁、用到磁铁的哪个性质?学生会列举录音机、冰箱门、磁悬浮列车、文具盒等都是利用了磁铁的性质。既巩固了本节学习的磁铁的三个性质,又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最后介绍指南针,一方
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也为下一课《指南针》的学习作铺垫。
八、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有条理的梳理,突出磁铁的三个
性质,将板书分为三部分:一是磁铁具有磁性,二是磁铁两端磁性最强,三是两块磁铁
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总之本节课教学设计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师为主导,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
法,在此基础上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通过延伸拓展,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推动学生进行课外科学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