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权责发生制在现代会计中的基础性

2021-02-15 来源:好走旅游网
论权责发⽣制在现代会计中的基础性

摘要:权责发⽣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会计核算的两种确认基础,本⽂运⽤⽐较研究的⽅法,从企业会计和政府会计两个⽅⾯论述了权责发⽣制的基础性。⽂章⾸先就企业会计确认基础的变化,说明权责发⽣制的优越性;其次就政府会计引⼊权责发⽣制,分析了现⾏政府会计采⽤收付实现制的弊端,从⽽说明引⼊权责发⽣制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权责发⽣制,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

⼀、权责发⽣制与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制,又称应计制,是以权⼒或责任的发⽣与否作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和费⽤。即只要收款的权⼒已经发⽣,就确认为本期收⼊,不论款项实际收到与否;只要付款的义务已经发⽣,就确认为本期费⽤(或资产),不论款项是否实际⽀付。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即使款项已经收到,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凡不属于本期的费⽤,即使款项以及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费⽤。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制,是以现⾦的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确认收⼊或费⽤。在收付实现制下,只要收到了现⾦,就确认为本期收⼊,⽽不问交易或事项何时或将要在何时发⽣;只要付出了现⾦,就确认为本期费⽤(或资产),同样不问交易或事项何时或将要在何时发⽣。反之,凡本期未收到现⾦的收⼊都不作为本期的收⼊,凡本期未付出现⾦的⽀出都不作为本期的费⽤(或资产)。

⼆、权责发⽣制的优越性

在早期的会计处理中,采⽤的都是收付实现制,因为当时的经济发展⽔平较低,商业信⽤很不发达,绝⼤多数业务的发⽣都是建⽴在款项现收现付的基础之上,因此,以款项的收到或付出与否来确认收⼊或费⽤,不仅合理⽽且⽅便。但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脱节,为满⾜企业对资本的需要、保证整个社会的再⽣产得以顺利进⾏,商业信⽤应运⽽⽣。在商业信⽤发达之后,⼤量债权债务的存在使得收付实现制的缺陷⽇益凸显。⽽权责发⽣制成功导⼊“应计”概念,以权⼒和责任的发⽣与否为判断标准,使企业的经营成果得到客观、真实地反映,所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制为基础进⾏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1.权责发⽣制是确认、计量和记录所有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出发点

“资产+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是会计上的动态平衡等式,按照复式记账法的原理,经济业务的发⽣将引起不同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其中,既有货币资⾦的收付业务,也有不涉及货币资⾦的转账业务。只有权责发⽣制才能及时准确的确认、计量和记录每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要素变化,从⽽才能真实地反映⼀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若采⽤收付实现制,则许多本应属于某⼀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会因未涉及货币资本⽽被遗漏,从⽽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所以说,权责发⽣制不仅是划分收

/41⼊和费⽤归属期的出发点,也是处理所有经济业务和会计要素在各个会计期间增减变动的出发点。

2.权责发⽣制是其他会计原则产⽣和运⽤的基础

(1)配⽐原则是指收⼊在发⽣时⽽不是在收账时确定,与之相配⽐的费⽤成本就是为取得该项收⼊⽽实际发⽣的费⽤,不必考虑费⽤是否已经以现⾦付出。即会计主体必须按照权责发⽣制的原则对各期的收⼊费⽤进⾏核算,⽽按照权责发⽣制算出的费⽤并⾮全部都是期间费⽤或产品成本,只有按照配⽐原则确定的与本期收⼊或产品收⼊相对应的费⽤才是期间费⽤或产品成本。所以说,配⽐原则以权责发⽣制为基础,并与权责发⽣制共同作⽤来确定本期损益,最终受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两个前提的制约。

(2)权责发⽣制原则也指导着资本性⽀出和收益性⽀出的划分。收益性⽀出指受益期不超过⼀年或⼀个营业周期的⽀出,即发⽣该项⽀出是仅仅为了取得本期收益;资本性⽀出是指受益期超过⼀年或⼀个营业周期的⽀出,即发⽣该项⽀出不仅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且也是为了取得以后各期收益。因此,与取得本期收益有关的⽀出,⼀是直接计⼊费⽤账户的收益性⽀出;⼆是本期从资产账户转⼊费⽤账户的资本性⽀出。可见资本性⽀出与收益性⽀出的⽬的是按照权责发⽣制和配⽐原则的要求,合理确定现⾦⽀出性质,正确计算当期利润,这⼀原则是权责发⽣制在现⾦⽀出中的具体运⽤。

3.权责发⽣制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性原则

现代会计的主要任务是向与会计主体有益关系的集团和个⼈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以利于他们正确决策。权责发⽣制的选⽤,不仅能够全⾯如实反映、核算各项经济业务,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重要性;同时,对于不同期间的同类经济业务,采⽤相同的核算⽅法,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性,对把握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有着重要意义。

三、权责发⽣制在政府会计中的应⽤

中华⼈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章第三条规定: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预算会计实⾏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实⾏权责发⽣制。此准则的颁布意味着政府会计正式引⼊权责发⽣制。

我国的政府会计长期以来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运⾏,但随着当前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的深化,收付实现制的弊端⽇益凸显。⾸先,收付实现制不能充分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政府拥有的资产(固定资产、⽆形资产等)和承担的负债(积⽋的长期债务、拖⽋的费⽤等)在收付实现制报表中⽆从体现。例如,在收付实现制下,政府债务只反映当年还本付息的⽀出以及应计提的养⽼⾦等信息,不包括政府已发⾏的国债应由本期承担的利息,不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风险防范。其次,在我国实⾏政府采购制度以及资⾦集中⽀付之后,各单位的资⾦划拨不再以货币资⾦的形式,⽽表现为收⼊费⽤的变化或⾮货币性资产的增加,收付实现制⽆法准确反映资⾦流向地变化。同时,政府采购部门根据实际发⽣款项的单据作为⼊账凭证时,若出现跨年采购,则不能完整反映该项经济业务活动。最后,随着

/42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府投融资主体趋于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私⼈部门介⼊公共领域,势必对政府部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提出更⾼的要求。但在收付实现制下,政府仅侧重于财政资⾦的收⽀,⽽忽略了固定资产使⽤情况、或有负债等经济事项,不仅不能提供完整、透明的会计信息,同时也不能适应政府投融资体制改⾰的要求。

在政府会计核算中引⼊权责发⽣制原则,对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概念、信息质量特征,都做出了重新界定、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保证政府资产、负债等信息得以如实记录、完整反映,有利于全⾯反映政府财务状况,有利于进⼀步加强政府的资产管理和控制债务风险,有利于健全预算管理基础,对于建⽴全⾯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

四、结语

权责发⽣制在诸多⽅⾯都优于收付实现制,但也存在⼏点不⾜:

(1)权责发⽣制确认的收⼊存在很⼤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形成坏账,同时可能使利润虚列,加⼤企业的纳税负担,同时会导致国家财政收⼊虚增,不利于宏观调控。

(2)权责发⽣制反映的资⾦运动与实际的资⾦运动相脱离,使确定的利润和现⾦流量相脱离,难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制并不是绝对对⽴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在权责发⽣制完全统治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现⾦流量表向来是投资者⽐较关⼼的报表。所以说,现代会计应当以权责发⽣制为基础,实现⼆者的辩证统⼀,从⽽更好核算经济事项,提⾼决策的有效性。

主要参考⽂献

[1]杜⽂清.会计理论——兼谈中国会计准则[C].呼和浩特:内蒙古⼤学出版社,2014:185-189.

[2]孙传尧.权责发⽣制在现代会计中的基础地位[J]. 中国农业会计, 1997, (02): 9-10

[3]马汝范.浅谈收付实现制的弊端及权责发⽣制的优势[J]. ⾏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 (24): 18-19

[4]冯宏胜.对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制的思考[J]. 财会研究, 2009, (20): 29-30

[5]周云晖. 事业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及权责发⽣制在核算中的利弊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 (05): 111-111

/43/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