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草地学1

2021-04-19 来源:好走旅游网


名词解释

1 草地:是一种土地类型,是适宜于牲畜放牧或割草利用的植物群落及其生长地的总称。

2再生性:牧草被刈割或放牧后重新恢复绿色株丛的能力叫做牧草的再生性。

3环境(environment):是生物周围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

4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是植物与环境、植物与植物相互适应而形成的一种生存组合。是由不同种的个体组成,或同一种的个体组成的集体群。

5生态系统:是包括生物有机体和环境要素综合体的整体系统,该系统为自然系统,构成地球表面自然界的基本单元。

6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环境中对植物起作用的因子

7人工草地:是根据生物学、生态学和群落结构的特点,在选择后的土地开垦后,因地制宜地播种多年生或一年生牧草,生产优质、高产的牧草,以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8草田轮作:在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过程中,人们有意识地将计划种植的牧草、作物,按照它们的特性和对土壤后茬的影响,排成一定的顺序,在一定田块上依次周而复始地轮换种植。

9划区轮牧:根据草地生产力和牲畜数量,将草地分为若干面积相等的分区,每分区的放牧日期,然后按计划分区顺序放牧。并在放牧日程上规定轮牧周期和放牧次数。

10青贮饲料:青贮饲料是将含水率为65%-75%的青绿饲料经切碎后,在密闭缺氧的条件下,

通过厌氧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抑制各种杂菌的繁殖,而得到的一种粗饲料。

11羊单位::在牧季中,能供给一头体重为40kg的母羊及其哺乳羔羊的营养需要量为一 个标准羊单位。一个羊单位每日约需牧食青草5-7.5kg。

12人工草地:指利用综合农业科学技术,对天然草地进行耕翻(包括农田在内),通过人为 的播种建植的人工草本群落。

13忌牧期:春季牧草萌发,完全依靠储藏的营养物质,直到草类开始发育15-18d后,消耗的营养物质才能得到补充,这段时间称为牧草发育的临界期,在放牧上称为“忌牧期”。

14干草:青草或栽培青饲料在未结实以前刈割,经日晒或人工干燥而制成的干燥饲草。

15植物种: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有一定自然分布区域的植物类群,一个植物种一般不和其它物种发生生殖结合,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16草地植物的生活型:植物长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与环境协同进化而形成的适应形态

17牧草的适口性:指家畜对某种牧草的喜食程度,也是反映牧草饲用品质好坏的一种较为 准确的定性指标,对评定牧草的饲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18春季忌牧期:放牧开始时间为拔节期(禾本科)、分枝期(豆科),即在萌发后15-20天,牧草高度达到10-12cm开始放牧。

19秋季忌牧期:牧草停止生长前1个月左右。

填空题

1草地学的构成:草及草群、环境、家畜

2按照植物对光的需要量和适应范围,可以把植物分为三个生态类型:阳性植物、中性植物、阴性植物

3评价牧草再生性能的指标有:再生速度、再生次数、再生产量

4植物与水分的五种类型:1.水生植物;2.湿生植物;3.中生植物;4.旱生植物;5.短生植物。

5土壤三相系统:固相、液相、气相三相。

6根据植物对盐分的适应性:(1)聚盐植物(2)泌盐植物(3)滤盐植物

7评定适口性的方法:放牧观察法、食道瘘管法、粪样分析法、测定可食性系数、访问牧民法

8人工草地类型根据气候带划分(1)热带人工草地(2)亚热带人工草地(3)温带人工草地、(4)寒温带人工草地。

9播种深度:砂质土中以2cm深为宜,中等粘重的土壤1.5~2cm。

10两个“忌牧期”:(1)牧草萌芽15~18d前;(2)秋季牧草生长结束前30d左右

11影响牧草化学成分的因素:草地植物种类、生长阶段、植物器官和部位、施肥管理、收获和储藏技术、环境因子

12放牧地留茬高度:低草层3-4cm,高草层6-8cm。

13 干草调制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的方式:机械损失(叶片脱落)、淋溶损失(矿物质损失)。光化合作用损失(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微生物引起的损失(霉变)。

14草地载畜量评价条件(1)各草地类型产草量测定(2)日食量确定 (3)牧草利用率确定 (4)放牧天数确定 15中国草地分类系统:草地类、草地组、草地型

16光周期与植物生长发育:长日照植物 、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中性植物

17植物对水分的适应性: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短生植物

18植物对盐生环境的适应类型:嗜盐植物、泌盐植物、不透盐

简答题

1草地的双重属性:

第一属性:是自然综合体,在人类使用草地从事畜牧业生产之后,就突出表现为一种资源,是一类农业资源。

第二属性:是以草、土、畜为基本构成的一种特殊生产资料。

★2 草地的重要性:

(1)草地是主要的“肉库”,关系到国家的食物安全。

(2)人工草地面积的扩大,生产大量的优质饲草,改善家畜的日粮结构,可大幅度减缓饲料粮需求过高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压力。

(3)通过草田轮作,可有效改良中低产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粮食产量。

(4)草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草地的多功能效应: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原材料生产功能、产生和传承文化的功能、科学研究和旅游等

★3禾本科草类的特点:

 分布广,对环境适应性强,在草群中个体数量多,占优势地位。

富含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含量多,粗蛋白含量低。

可食牧草种类多,适口性好,许多是优良栽培牧草。

叶量丰富,质地柔软,家畜采食利用率高,宜调制干草和青贮。

★4 豆科草类的特点:

富含蛋白质(一般15%以上),高达20%。

一般表现适口性好,但生长早期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稍具苦味,某些种含有香豆素,

具特殊气味。

花期长,在整个生长中后期开花,表明体内营养物质降低较慢,对放牧家畜意义重大。

可改良土壤,提高地力 。最大不足:叶片易脱落,不便于调制干草,养分易损失。

5菊科草类的特点:

• 粗脂肪含量高,蛋白质一般多于禾本科

• 多数菊科草类牲畜不喜食,或只在一定时间内采食

• 干旱区菊科草类饲用意义很大

6牧草的营养繁殖方式:

根茎型草类:除地上茎外,地下分蘖节长出与主枝垂直的横走根茎。根茎发育与疏松及良好通气的土壤相联系。

根蘖型草类:地下有横联根,根上具有不定根,萌发生长形成地上枝。此类草能进行营养繁殖,寿命长,生活力强。如枪刀菜、苦买菜、剌儿菜。

疏丛型草类:分蘖节处于不深土层中,侧根由主根成锐角方向发出,发育完全的侧枝,形成新的侧枝,因而地表形成不很紧密的株丛。如:冰草、鸭茅、猫尾草、多年生黑麦草等。

密丛型草类:分蘖节位于土壤表面或接近地面,节间很短,嫩枝自分蘖节发出后,彼此紧贴

和母枝平行向上生长,因而形成紧密的小实状株丛,株丛中央是最老的部分。分蘖节位于土表乃是对土壤中缺乏空气的一种适应,使分蘖节处于空气充足的条件下。

根茎疏丛型草类:由短根类把许多疏丛型株丛连在一起,形成稠密网状(根网)。这类草形成平坦的,有弹性的和不易破裂的生草土,草皮层紧密、有弹性、不脆弱,是最理想、最有价值的放牧地。最具代表性的草地是早熟禾。

匍匐茎型草类:此类草多分布在气候湿润地区,它们由母株莲座状株丛的叶腋向多个方向生出匍匐茎,横卧地面向前生长,匍匐茎的节间下产生不定根。最初通过自身茎给子苗提供营养。当子苗能独立生活时,其匍匐茎便死亡,子苗与母株便失去联系。 这类植物很耐放牧践踏,如白三叶、地三叶草、草莓。

根颈丛生型草类; 此类植物具较粗入土深的主根,形成膨大根颈,从此处分枝丛生,每个分枝上分生侧枝,形成较发达的株丛,许多豆科牧草属于此类,如苜蓿等。

7草地植物的生活型:半灌木的特点

属木本植物,是灌木与多年生草本之间的类型,地上枝条上半部分冬季枝死,下半部分保留不死亡,更新芽保留在下半部分枝条上,春季萌芽、生长。具有灌木特征,地上部分多分枝,形成丛状。

8适口性评定等级的划分及特点(p101页):

1) 5级:特别喜食的植物。 优等

2) 4级:喜食的植物。 良等

3) 3级:乐食的植物。 中等

4) 2级:可食的植物。 低等

5) 1级:少食的植物。 劣等

9中国草地分类的原则和系统:(p109页)

(一)原则:气候和地形因素; 草地植被;反映草地生产特征和经济价值;草地类型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草地分类系统应有利于草地制图。

(二)分类系统和标准

采用类、组、型三级分类。草地类、草地组、草地型是这一分类系统的主要级。草地分类各级划分标准如下:

第一级:草地类

反映以水、热为中心的气候带特征和与之相适应的优势植被型或亚型(植物群落)特征,有独具的地带性,或反映局部生境条件而具隐域性特征。各类之间具有质的差异,并在生产经营中具有独特性。

“类”是草地分类的高级单位,各类之间在成因、植被和生境条件均有质的差异。

“亚类”具有相同的大中地形及相应的地理景观特征,或反映不同的土壤基质条件和土壤理化性状。亚类是类的补充,亚类之间也具有质的不同。

第二级:草地组

具有一定的中地形和基质条件。各组之间在经营利用和改良措施上各具有特色,各组之间具有量的差异。各组之间差别主要反映生境条件差异和植被组成的经济价值上的量差异。组的命名是以组成植物的经济类群为基础进行划分。

第三级:草地型

草地分类的基本单位(低级单位)。具有组成草地植物相同层片结构,主要层片优势种相同,生境条件相近似,反映出有一致的饲用意义和经济价值。

10温性荒漠类的特点

属极端干旱气候。是在大陆性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发生形成的典型地带性草地。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蒸发量超过降水量十倍以上,≥10℃年积温3500—4500℃,干燥度4—16以上。干燥度=0.16×≥10℃年积温 / 同期降水量

• 土壤为沙质、砾沙质和土质的棕色荒漠土。

• 组成草地植物以超旱生灌木、半灌木为主,植物多呈单株丛状分布,种类少、稀疏、产草量低、饲用价值低。

• 分布在北疆山前平原戈壁、沙漠区,南疆塔里木盆地边缘戈壁、低山等。面积广阔占总草地面积近40%。生产利用作为冷季放牧地。

11温性草原类的特点

是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生的草地类。在山地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增加,水热条件形成新的组合,即降水量在250—350mm,干燥度1—1.5,≥10℃年积温为2000—2500℃,土壤为山地栗钙土。

草地植物是由多年生丛生禾草为主,参加有一定数量中旱生草本植物。主要种有:羊茅、沟羊草、针茅、西北针茅、昆仑针茅、冰草、早熟禾等;其它有冷蒿、万年蒿、新疆亚菊等;灌木类有兔儿条、锦鸡儿;还有苔草、狗娃花、棘豆等。草层低矮,产草量不高。草层在20—25cm,覆盖度50—60%亩产鲜草95—160kg。牧业生产上用作冬季牧场,草质好,饲用价值高。

12高寒草甸类的特点

是在高山寒冷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起来的。广泛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高山区。

气候寒冷,无绝对无霜期,降水多但多以固体形式,生物有效利用性差。年平均气温0℃以下。土壤为高山草甸土,生草层发育。

草地植物是由耐寒中生性小莎草类、小杂类草和小禾草组成。主要是多种嵩草、多种苔草;禾本科草类有紫羊茅、寒生羊茅、高山细柄茅;杂类草有珠牙蓼、高山唐松草、火绒草、虎耳草、委陵菜等。 草层低矮茂盛,产草量低,一般草层高10—25cm,覆盖度80—90%,亩产鲜草160—220kg。牧业生产上是重要夏牧场。

★13混播的优越性

牧草根系在土壤中均匀分布。

能够充分利用光热、水分和养分条件。

混播牧草对形成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有机质、提高肥力比单播牧草作用大。

有利于调制干草和制作青贮。

能提高牧草产量和草质,且产量稳定草质优良

14草田轮作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在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过程中,人们有意识地将计划种植的牧草、作物,按照它们的特性和对土壤后茬的影响,排成一定的顺序,在一定田块上依次周而复始地轮换种植。

意义:草田轮作是农牧结合是纽带;有效地利用土壤肥力;改善饲料品质;减轻杂草及病虫害

★15划区轮牧的概念和优越性:

概念:根据草地生产力和牲畜数量,将草地分为若干面积相等的分区,每分区的放牧日期,然后按计划分区顺序放牧。并在放牧日程上规定轮牧周期和放牧次数。

优越性:可使草地得到系统的休闲。使家畜在整个放牧季节内维持平衡生产。提高牧草利用率。减少感染寄生虫的机会。便于草地管理。产草量比自由放牧明显提高。

16人工栽培牧草的收割期

1.天然割草地的适宜收割期2.人工栽培牧草的收割期 (1)豆科牧草 (2)禾本科牧草3.饲料作物的收割期

★17牧草的留茬高度与再生

牧草刈割时留茬太高,一方面会导致牧草产量的降低,牧草产出物质未能全部有效收获。另一方面,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基层叶片未被收获,影响了牧草的质量,特别是下繁草。

牧草刈割时留茬太低,可能当年草的产量会较高,但常会造成割掉生长点,既影响了牧草地上部分的生长,又影响了地下部分的生长,导致新枝条生长减弱,牧草整株存活力下降。多年生牧草连续的低茬刈割会引起牧草生长的急剧衰退。

★18优质干草应该具备的条件

1)天然草地刈割草群品质要求为中上等,以优良等和中等牧草为主,有较多的禾本科和适量的豆科牧草。

2)应在适宜期刈割,以获得高的可消化营养物质收获量与质兼顾。

3)应当叶量丰富,有较多的嫩枝和花絮。干草中含叶量越多,其品质越高。

4)优良干草应是深绿的颜色和芳香的气味。

19牧草干燥过程水分的散失规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1)游离水散失阶段:牧草含水量从80-90%下降到45-55%,需要5-8小时,失水过程快

而均匀。

(2)结合水散失阶段:禾本科牧草含水量下降到40-45%,豆科牧草50-55时,从体内散失掉结合水,降低到18-20%,需要时间24-48小时,失水速度慢而不均匀。

20牧草干燥时营养成分的变化

第一阶段:是饥饿代谢阶段。造成牧草生理——生化变化。这是因为牧草刈割后,细胞依然活着,同化作用仍在进行。此时,同化作用仍大于异化作用,接着,由于得不到营养物质补给,全靠植物体内营养物质而生活,此时分解作用开始大于合成作用;

第二阶段:是自体溶解阶段。此阶段是生理化学过程。当牧草细胞死亡后,体内的生理过程停止,有酶参加的生化作用开始占主导地位,这就是自体溶解。

多次实验证明,牧草在干燥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植物营养物质最大损失,通常发生在牧草含水量32-47%区间,即饥饿代谢末期和自体溶解初期。

21牧草干燥时营养成分损失方式

----机械损失:由机械作业使牧草幼嫩部分脱落引起的损失。是干草调制过程中引起营养物质损失的主要原因。根据资料,苜蓿在调制过程中,叶损失可达20%,使营养价值下降30%。

----淋溶损失:牧草失水后,植物细胞原生质的渗透压提高,当遭雨水淋洗时,部分可溶性化合物将与水一起流失。更重要的是雨水淋洗后,加强了水解和氧化的发酵过程,同时也促进了腐生性微生物的活动。

----微生物引起的损失:空气中的微生物随尘土一起附着在植物体表面,当牧草细胞死亡之后就开始繁殖、发育,当温度(25-30℃)和相对湿度(85%以上)适宜时大量发生。受微生物的活动,干草品质、水溶性醣类和非蛋白质化合物,也将降低干草的适口性及引起家畜疾病。

----光化作用引起的损失:干草在调制过程中,由于光直接照射,会引起胡萝卜素的破坏,损失的程度与日照长短和强度成正比

22干草调制的技术要点

a.干燥时间应尽量缩短

b.对已调萎牧草应尽量防止雨露淋湿

c.避免在阳光下长期曝晒

d.牧草的收集(搂草、集草、垛草)和运输作业应尽量在牧草细嫩部分未折数或不易折断时进行。

e.使牧草尽快调萎,然后渐达到完全干燥。

★23青贮饲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调制保存的青绿牧草或饲料作物

青贮饲料的优点:

1).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青绿饲料的营养物质

2).适口性好,消化率高

3)、扩大饲料来源,有利养殖业集约化经营

4)、调制青贮饲料不受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并可以长期保存

5)、家畜饲喂青贮饲料,可减少消化系统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也可减轻杂草危害

★24、草地合理放牧的含义:

1.放牧对牧草生长发育有影响

草地在正确的管理下能长期保持稳定的生产力、相对稳定的草地群落结构,土壤不出现沙化、盐碱化或水土流失,家畜的各项生产指标处于良好状态。

2. 放牧对草地植物种类成分及产量有影响

适当的放牧使群落资源丰富度和复杂程度增加,维持了草原植物群落的稳定,有利于提高群落的生产力。有利于草地植物的补偿性生长,提高草地产草量。适当的放牧可以增加草地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提高草地产草量,促进草地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羊草的高度与生物量随牧压增加而下降,但(枝条) 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说明适度放牧可促进根茎植物萌蘖枝条。

3.放牧对土壤有影响

粪便适度可增加土壤肥力,动物的践踏,在湿润高山、亚高山,促进植物的分蘖以及须根系的发育,能加强生草土的形成,另外,动物的粪便、死去的尸体,植物被践踏死亡后的残体又被

分解,转换为土壤的组分,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

25植物的物候期:多年生草类随着气候的变化,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通过在形态特征 和完成生理功能上彼此不同的几个时期。

1) 萌发:幼芽的生长出现,以50%的植株返青为标志。

2) 分蘖-分枝:禾本科——分蘖节产生侧枝时期;豆科——新苗基部叶腋产生侧枝的时期。

3) 拔节期:禾本科植物在地面上出现第一个茎节时叫拔节期,以50%的植株第一个节露 出地面1-2cm为标准。

4) 抽穗-现蕾期:禾本科草50%的花穗从顶部叶鞘伸出时称抽穗期,豆科及杂类草50%形 成花苞时称现蕾期。

5) 开花期:禾本科草50%的植株开花叫开花期,豆科及杂类草以20%的植株开花为初期, 80%的植株开花为盛花期。

6) 结实期:由受精至种子完全成熟叫结实期。禾本科牧草结实期又可分为乳熟、蜡熟、完 熟3个时期。

7) 果后营养期:牧草结实后,产生夏、秋分蘖之时叫果后营养期。

8) 枯黄期:植物结实后,由于水分不足、温度下降、霜冻而使牧草变枯,自此直到次年返 青前叫枯黄期。

植物对盐生环境的适应类型:

1) 嗜盐植物(聚盐植物):对盐分适应性强,能在大量盐类的土壤上生长的植物。

2) 不透盐(滤盐)植物:几乎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分,植物细胞渗透压也很高的

一类植物。

3) 泌盐植物:根部可吸收大量盐分,但盐分不积累在植物体内而是从茎、叶表面密布的

分泌腺将其排出体外。

26 影响牧草化学组成的因素:

1) 草地植物种类:天然草地上出现最多的牧草种类中,禾本科和莎草科牧草富含无氮浸出

物,豆科牧草富含粗蛋白质,菊科牧草富含粗脂肪,藜科牧草富含矿物质。

2) 植物的器官和部位:植物的不同器官营养物质的含量不同。叶片比茎秆含较多的蛋白质

和胡萝卜素,而粗纤维的含量比茎秆少。

3) 生长阶段:牧草不同生长阶段,其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很大变化。

4) 环境因子:牧草的化学成分受环境的深刻影响。

★27优质干草具有较高饲用价值

不仅蛋白质中氨基酸较全,而且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与比例较平衡,是草食家畜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的重要来源。青干草是草食动物最基本最主要的饲料,生产实践中,干草不仅是一种必备饲料,而且还是一种贮备形式,以调节青饲料供给的季节性淡旺,缓冲枯草季节青饲料的不足,特别是优质干草,不仅是草食家畜的好饲料,而且粉碎后可用为猪、鸡配合饲料的原料,将干草与多汁饲料配合饲喂奶牛,可增加干物质和粗纤维采食量,从而保证产奶量和乳脂率。干草具有营养好、易消化、成本低、简便易行、便于大量贮存等特点。在草食家畜的日粮组成中,干草的作用越来越被畜牧业生产者所重视,它是秸秆、农副产品等粗饲料很难替代的草食家畜饲料。它不仅提供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生产所需的大部分能量,而且豆科牧草还作为这些动物的蛋白质来源。

计算载畜量

草地理论载畜量=(可利用面积×饲草产量(单产)×牧草利用率)/(日食量×放牧天数)

季节牧场理论载畜量=(季节牧场草地面积×饲草产量×牧草利用率)/(日食量×放牧天数)

年理论载畜量=各季节牧场可利用饲草总贮量/(日食量×365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