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BIM模型建立与应用过程关键技术
2020-06-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17卷第5期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Journal of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Vo1.17,No.5 September 2015 2015年9月 文章编号:1009—315X(2015)05—0095—05 施工BIM模型建立与应用过程关键技术 王楠楠,王庆春,王 丰,韩志超 (大连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摘要:从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现状和施工企业等各方实际需求出发,对基于REVIT2013平台施工BIM模 型的建立技术和在NAVISWORKS平台基于施工BIM模型的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进行分析和应用,提出 更为优化的NAVISWORKS平台建模方法。从而对BIM模型在施工阶段的应用技术进行研究,并针对建 模和应用中的相应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施工方项目管理水平和工程量的计算效率及精确 度。 关键词:施工BIM模型;Revit2013;NAVISWORKS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志码:A Key Technology in the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 Process of Constructi0n BIM WANG Nan—nan,WANG Qing—chun,WANG Feng,HAN Zhi—chao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 16605,China) Abstract:From the scene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 quir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the BIM modeling technology based on REVIT20 1 3 plat— form and the project management on the NAVISWORKS platform based on BIM model construc- tion are analysized and applied.We put forward a modeling method of more optimized NAVIS— WORKS platform.The BIM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the construction stage is studied.Moreo— ver,the reasonable solution is presented in view of the correspongding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The research improves the contractor's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he calculation effic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engineering quantity. 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BIM model;Revit2013;NAVISWORKS 在BIM技术的指导下,BIM模型成为BIM技 筑的梁板柱受力情况,而施工人员眼中的模型是 能够指导施工的模型。BIM技术如果要应用到实 际工程指导施工,必须建立施工阶段BIM模型。 术的核心,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将融入并关联到 BIM模型中。由于国内与国外软件专业不配套以 及设计规范的限制,主要用于相关专业的BIM建 模,工程设计仍以二维设计为主,设计过程中无法 直接创建BIM模型,需要按照2D设计图纸另行 建模。设计方提供的BIM模型在施工阶段无法直 接用于指导施工,建筑设计师眼中的模型主要是 建筑的外形和空间,结构设计师眼中的模型是建 收稿日期:2014—11—17;最后修回日期:2015—01—15 l 施工阶段BIM模型的管理实施过程 基于BIM的虚拟施工技术是指在施工之前, 将施工方能够应用的BIM模型加入时间的维度、 成本、质量等因素,对工程建设项目建造整体过程 和局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发现整体与局部建造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06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DC13010315, DC201502100401)。 作者简介:王楠楠(1980一),女,辽宁沈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信息系统及BIM建模技术研究。 496 大 连 民 族 学 院 学 报 第17卷 过程中不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材料的供应 可能出现的情况,项目的质量可能出现的问题,以 及施工过程应该注意的可能发生的状况等,并针 对相应的问题在施工前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使 制定的施工方案过程达到最优,从而达到施工阶 段“三控”、“两管”、“一协调”的目的。再用来指 导实际的项目施工,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完成 】J。 如果有设计变更、施工图修改、施工工艺变换 等情况,也可对建设项目施工工艺、进度等进行修 改优化,同时保证工期、质量、造价等最优。基于 施工BIM模型的施工管理实施过程如图1。 二维设计图纸I传统的CAD I陂计方基于BI l模型设计模型IM I —————施工方建 _rJ —————一 l施工方对BIM 的BIM模到 l模型进行处理 lI ——B—应JIL _用膜的型L 乓I 基 造l应价用应的用 T。 l BIM模型 L●—————一 基于BIM技: 施工I l施工I I施工 术施工模拟 设计1 I l设计2 ll设计n :三维碰撞、虚 -拟施工、三维 施工组织: : 校验等 设计与优 发现问 发现问 发现问 题1并 题2并 题n并 解决 解决 解决 l最优计划 指 五厂 施工阶段完成 图1 基于施工BIM模型的施工管理实施过程 2施工阶段关键构件的BIM模型优化建 立方法 BIM模型是基于Revit2013的结构样板下研 究应用的施工阶段的模型,所以在放置结构构件 族时,需要将结构分析取消掉,如果不取消再导人 NAVISWORKS中后会有结构分析模型出现,将对 BIM模型施工阶段的应用产生严重干扰 J。由于 施工模型要导入到NAVISWORKS中进行项目管 理,所以施工BIM模型与NAVISWORKS的接口 与规范就尤为重要。 2.1施工BIM模型柱的建立方法 Revit2013中柱分为建筑柱和结构柱两种。 由于柱模型导人到NAVISWORKS中后会被任何 一种与它相交的Revit2013建筑构件进行扣除掉, 建筑柱建模时候往往要将结构柱包裹在里面,因 为建筑柱无法做受力结构,上部无法承载梁、板等 结构,要想把模型建立起来就必须有受力结构,在 混凝土施工BIM模型中,建筑柱在装饰工程中是 很好表现柱装饰的方式,建筑柱能方便的与相连 墙体统一材质,结构柱需要单独设置。 结构柱是建筑物的荷载主要承受结构,不会 被Revit中建筑专业的构件切割扣减。结构柱除 了建模之外,结构柱还带有分析线,可直接导人分 析软件进行分析。混凝土的结构柱里面可以放钢 筋,以满足施工图需要。结构柱在计算混凝土施 工工程量时,承担着导出模型的作用。 在BIM模拟混凝土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柱 一定要分楼层建立,如果该工程建设项目有现成 的BIM设计模型,设计模型中没有进行分楼层,要 人为对BIM设计模型进行切割分楼层处理,如果 处理过程过于繁琐建议施工方自己重新建立施工 BIM模型。分楼层建立后的模型导入NAVIS. WORKS,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模拟时, 更符合实际的工程建设现场场景,在实际建设项 目施工中不会将一根跨多层混凝土柱一次性浇筑 完成,而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浇筑,同时分楼 层建立柱模型还可以实现柱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能够对每一个柱子的建立时间进行掌控,对施工 企业科学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2.2施工BIM模型墙的建立技术研究 在施工BIM模型中,墙分为建筑墙和结构墙 两种。建筑墙主要起装饰功能无法作为承重结 构,结构墙分为承重、抗剪和复合结构几类,承担 建筑物的主体受力。在Revit2013默认情况导人 NAVISWORKS后,建筑墙不会对结构专业构件进 行切割,只会对建筑构件进行分割。结构墙除了 无法对建筑墙进行切割,对其他的建筑构件和结 构构件都会进行分割。 通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搭建的施工模型进行 的测试,在建立柱与墙体相连施工BIM模型时,要 尽量避免建筑墙直接穿过结构柱,在建立多根柱 子之间的墙体需要分段建立,即在建筑模型结构 柱梁柱内边缘建立墙体,直接画墙与分断画墙之 间在Revit2013三维显示模型。Revit2013平面效 果显示直接建立建筑墙和分段建立建筑墙相同, 在出图时没有区别,显示效果如图2,但是在三维 显示中有所不同如图3。 第5期 王楠楠,等:施工BIM模型建立与应用过程关键技术研究499 (9):93—95. 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2]苗倩.基于BIM技术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可视化仿真 [6]王广斌,张洋,杨学英,等.工程项目建设信息化发展 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方向——虚拟设计与施工[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 [3]CHUCK E,PAUL T,RAFAEL S..BIM Handbook:A 版,2008,41(2):91—92. Guide to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Owners, [7]纪博雅,金占勇,戚振强.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 Managers,Designers,Engineers and Contractors[M], 化管理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29 NewYork:John Wiley and Sons,2008:233—244. (4):77—79. [4]丁士昭,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责任编辑王楠楠) 社,2014. [5]尹健.建设项目工期管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北 (上接第494页) 103. [7]FISCHER G W,OVER M.What risk are people con. [15]PETERS G G.Integrating Local Knowledge into GIS— cerned about[J].Risk Analysis,1991,11(2):303— Based Flood Risk Assessment[D].Wageningen:Wa- 3l5. geningen University,2008. [8]BRUN W.Cognitive components in risk perception:nat— [16]PHONG T,RAJIB S,Guillaume Chantry.GIS and oL- ural versus man made risks[J].Journal of Behaviorla cal Knowledge in Disaster Management:A Case Study of Decision Making,1992(5):117—132. Flood Risk Mapping in Viet Nam[J].Disaster,2009, [9]邓晓军,邹静.大学生地震灾害风险认知调查[J].防 33(1):152—169. 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14(3):101—106. [17]RANDALL B K.Public Participatory GIS in Community [10]李景宜.公众风险感知评价一以高校在校生为例 —based Disaster Risk Reduction[J].TripleC,2008,6 [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153—156. (2):88—104. [11]周忻,徐伟,袁艺,等.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方法与应用 [18]温家洪,黄惠,陈珂,等.基于社区的台风灾害概率风 综述[J].灾害学,2012,27(2):114—118. 险评估一以上海市杨浦区富禄里居委地区为例[J]. [12]苏筠,张美化,高立龙,等.防洪工程信任对公众水灾 地理科学,2012,32(3):348—355. 风险认知的影响初探一基于长江流域部分地区问卷 [19]李卫江,温家洪,吴娟.基于PGIS的社区洪涝灾害概 调查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8,17(1):75—8O. 率风险评估一以福建省泰宁县城区为例[J].地理研 [13]孟博,李国平,刘茂,等.基于洪水风险感知与空间多 究,2014,33(1):31—42. 标准分析方法的土地使用类型研究[J].风险管理, [20]张振国,温家洪.基于情景模拟的城市社区暴雨内涝 2011,(1):l5—22. 灾害危险性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 [14]李明,刘良明.基于公众旱灾风险认知的灾害风险沟 (5):478—482. 通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1,13(3):97— (责任编辑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