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息论 复习题

2023-10-25 来源:好走旅游网
【3.2】设8个等概率分布的消息通过传递概率为p的BSC进行传送,8个消息 相应编成下述码字:

M1=0000,M2=0101,M3=0110,M4=0011 M5=1001,M6=1010,M7=1100,M8=1111 试问:

(1)接收到第一个数字0与M1之间的互信息;

(2)接收到第二个数字也是0时,得到多少关于M1的附加互信息; (3)接收到第三个数字仍为0时,又增加了多少关于M1的互信息; (4)接收到第四个数字还是0时,再增加了多少关于M1的互信息。 解:

各个符号的先验概率均为1/8 (1)根据已知条件,有 1

因此接收到第一个数字0与M1之间的互信息为: (2)根据已知条件,有 因此接收到第二个数字也是0时,得到多少关于M1的互信息为:

得到的附加信息为

(3)根据已知条件,有

2

因此接收到第三个数字也是0时,得到多少关于M1的互信息为:

此时得到的附加信息为:

(4)根据已知条件,有 因此接收到第四个符号为0时,得到的关于M1的互信息为

此时得到的附加信息为

3

【3.3】设二元对称信道的传递矩阵为

(1)若P(0)=3/4,P(1)=1/4,求H(X ),H(X | Y ),H(Y | X )和I (X;Y); (2)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及其达到信道容量时的输入概率分布。 解:(1)根据已知条件,有

4

5

6

【3.5】若X 、Y 和Z 是三个随机变量,试证明:

(1)I (X;YZ) = I(X;Y) + I(X;Z | Y) = I (X;Z) + I (X;Y | Z) (2)I (X;Y | Z) = I (Y; X | Z) = H(X | Z) - H(X | YZ) (3)I (X;Y | Z) ³ 0当且仅当(X, Z,Y)是马氏链时等式成立。

7

8

(3)

9

10

【3.10】求下列两个信道的信道容量,并加以比较

11

12

13

因此有

14

15

16

【4.17】在图片传输中,每帧约 个像素,为了能很好地重现图像,需分16个亮度电平,并假设亮度电平等概率分布。试计算每秒钟传送30帧图片所需 信道的带宽(信噪功率比为30dB)。 解:每秒需要传输的信息量为:

17

【4.18】设在平均功率受限高斯加性波形信道中,信道带宽为3kHz,又设(信 号功率+噪声功率)/噪声功率=10dB。

(1) 试计算该信道传送的最大信息率(单位时间);

(2) 若功率信噪比降为5dB,要达到相同的最大信息传输率,信道带宽应为多 少?解:(1) 根据已知条件有,

18

(2)如果功率信噪比降为5dB,即 因此

19

20

解:

21

【5.2】有一信源,它有六个可能的输出,其概率分布如下表所示,表中给出了 对应的码A、B、C、D、E 和F。

22

(1) 求这些码中哪些是惟一可译码; (2) 求哪些码是非延长码(即时码); (3) 求对所有惟一可译码求出其平均码长L 。

解:(1)上述码字中,A 为等长码,且为非奇异码,因此码A 为惟一可译码; 码B 中,根据惟一可译码的判断方法,可求得其尾随后缀集合为

{1,11,111,1111,11111},且其中任何后缀均不为码字,因此码B是惟一可译码。码 C 为逗点码,因此码C 为惟一可译码;码D 不是惟一可译码,因为其尾随后缀 集合中包含0,而0又是码字;码E的尾随后缀集合为空集,因此码E是惟一可 译码;码F不是惟一可译码,因为其尾随后缀集合中包含0,而0又是码字,因 此F不是惟一可译码。

(2)码A、C、E是即时码(非延长码)

(3)码A 的平均码长为3;码B 的平均码长为2.125;码C 的平均码长为 2.125;码F的平均码长为2。23

【5.3】证明定理5.6,若存在一个码长为l1 ,l2 , ,lq的惟一可译码,则一定存在具有相同码长的即时码。 如果存在码长为

而如果码长以构造出码长为 24

满足上述不等式,根据Kraft 不等式构造即时码的方法,可

的即时码,具体构造过程略,参照课本相关定理。 的惟一可译码,则

必定满足如下不等式

25

【5.5】若有一信源

每秒钟发出2.66 个信源符号。将此信源的输出符号送入某一个二元信道中进行 传输(假设信道是无噪无损的),而信道每秒钟只传递两个二元符号。试问信源 不通过编码能否直接与信道连接?若通过适当编码能否中在信道中进行无失真 传输?若能连接,试说明如何编码并说明原因。

解:如果不通过编码,即信道的两个码符号对应两个信源符号,而信道传输码符 号的速度小于信源发出信源符号的速度,因此势必会造成信源符号的堆积,因此 不通过编码是无法将信源与信道直接连接。信源平均每秒发出的信息量为 而该信道的信道容量为1比特/符号,平均每秒能够传输的最大信息量为2比特,

因此通过编码可以实现二者的连接。若要连接,需要对扩展信源的信源符号进行编码,目的是使送入信道的信息

量小于信道每秒能接收的最大信息量(或使每秒钟编码后送入信道的码符号个数 必须小于信道所能接受的最大码符号个数),具体编码方法将在第八章进行。 26

【5.6】设某无记忆二元信源,概率(1) 0.1 1 p = P = , (0) 0.9 0 p = P = ,采用下述游 程编码方案:第一步,根据0的游程长度编成8个码字,第二步,将8个码字变 换成二元变长码,如下表所示。

(1) 试问最后的二元变长码是否是否是惟一可译码;

(2) 试求中间码对应的信源序列的平均长度

(3) 试求中间码对应的二元变长码码字的平均长度 ; (4) 计算比值

,解释它的意义,并

计算这种游程编码的编码效率;

27

解:(1)该码是非延长码,因此肯定是惟一可译码; (2)由于信源本身是无记忆的,因此各信源符号的概率如下表所示。 因此信源序列的平均长度为

(3)中间码对应的二元变长码码长为

(4)

反应了每个信源符号需要的二元码符号数。平均每个信源符号的信息量为

编码效率为

28

29

30

【8.2】设二元霍夫曼码为(00,01,10,11)和(0,10,110,111),求出可以编得这样霍夫 曼码的信源的所有概率分布。

解:二元霍夫曼编码的过程必定是信源缩减的过程,编码为(00,01,10,11)的信 源,其码树如下图所示。

假设四个信源符号的概率分别是 p1 , p2 , p3 , p4 ,假设又

,则必定有如下条件成立 ,即

,因此要构造上述编码,必定要满足

31

而编码为(0,10,110,111)的码树如下图所示:

32

如果按上述情况进行编码,必定要满足

,根据

可得,

因此完成上述编码的概率分布为:

【8.3】设信源符号集 (1) 求H(S)和信源冗余度;

(2) 设码符号为X {0,1},编出S 的紧致码,并求S 的紧致码的平均码长 ;

(3) 把信源的N 次无记忆扩展信源的平均码长

编成紧致码,试求出N 2,3,4,时

(4) 计算上述N 1,2,3,4这四种码的编码效率和码冗余度。 解:(1) 信源熵为 H(S) P(x)log P(x) 0.469比特/符号 因此得信源冗余度为

(2)对其进行紧致码编码,二个信源符号一个编码为0,一个编码为1,因 此平均码长为1码符号/信源符号;

33

(3)对原码字进行二次扩展,其信源空间为:

进行Huffman编码,得码字如下:

34

平均码长为:

对原信源进行三次扩展,得扩展信源空间为 进行Huffman编码,码字如下:

35

扩展信源的平均码长为:

时,根据香农第一定理,平均码长为:

(5) 编码效率为:

因此有不进行信源扩展时,编码效率为: 进行一次扩展时,编码效率为:

进行二次扩展时,编码效率为: 当

时,编码效率趋向于1。

因此,从本题结论可看出,对于变长紧致码,扩展信源的次数不需很大时就 可以达到高效的无失真编码,这一点与等长码有很大的不同。36

【8.4】信源空间为

码符号为X {0,1,2},试构造一种三元的紧致码。 解:

原信源有8 个信源符号,为了有效利用短码,需对原信源进行扩展,添加1 个概率为0的信源符号,使其满足9=2*3+3成立。编码过程如下:

37

【8.5】某气象员报告气象状态,有四种可能的消息:晴、去、雨和雾。若每个 消息是等概率的,那么发送每个消息最少所需的二元脉冲数是多少?又若四个消 息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 1/8 1/8和1/2,问在此情况下消息所需的二元脉冲数是多 少?如何编码?解:平均每个消息携带的信息量为2比特,因此发送每个消息最少需要的二元脉冲数为2。如果四个消息非等概率分布,采用紧致码编码,可使得所需要的二元 脉冲数最少,编码过程如下: 平均码长为:

二元码

符号/信源符号

即在此情况下消息所需的二元脉冲数为1.75个。

38

【8.9】现有一幅已离散量化后的图像,图像的灰度量化分成8 级,见下表。表 中数字为相应像素上的灰度级。

另有一无损无噪二元信道,单位时间(秒)内传输100个二元符号。

(1) 现将图像通过给定的信道传输,不考虑图像的任何统计特性,并采用二元等长码,问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传完这幅图像?

(2) 若考虑图像的统计特性(不考虑图像的像素之间的依赖性),求此图像的 信源熵H(S),并对灰度级进行霍夫曼最佳二元编码,问平均每个像素需 用多少二元码符号来表示?这时需多少时间才能传送完这幅图像?

(3) 从理论上简要说明这幅图像还可以压缩,而且平均每个像素所需的二元码 符号数可以小于H(S)比特。 39

解:(1)采用二元等长码,不考虑信源符号的统计特性,平均每个灰度需要3 位二进制表示,在10*10 的图像上,共需300 位二进制表示,以每秒传输100 位计算,共需3秒钟传输。

(2)统计图像中各灰度级的出现次数: 如果考虑信源符号的统计特性,对上述灰度级进行编码,如下图所示。 得如下码字:

40

41

【8.10】有一个含有8 个消息的无记忆信源,其概率各自为0.2, 0.15, 0.15, 0.1, 0.1, 0.1, 0.1, 0.1。试编成两种三元非延长码,使它们的平均码长相同,但具有不同的 码长的方差,并计算平均码长和方差,说明哪一种码更实用些。

解:进行三元编码,需增补一个概率为0的信源符号,两种编码方法如下所示。

42

【8.15】对输入数据流000010110011100001001101111分别用LZ-77算法、LZ-78 算法,LZW算法、K-Y算法进行编码,并计算各种方法的压缩率。 解:采用LZ-77编码,所得的编码序列为:

(0,0,0)(1,3,1)(0,0,1)(2,2,1)(6,3,1)(5,3,0)(13,3,0)(9,3,1)(14,3,eof)

43

采用LZ-78编码,其分段顺序为:0, 00,01,011,001,1,10,000,100,11,0111,11 字典的建立过程如下:

44

K-Y算法:

令D0=0,D1=1,先读入4个,0000,前后相等,因此暂时编码D2D2 其中D2=D0D0

继续输入至D2D2 D1D0D1D0,出现重复情况,令D1D0=D3=10,则该序列变为:D2D2 D3D3,继续输入,得D2D2 D3D3D0D1D1D1D2D2令D4=D2D2=0000,上序列变为:D4D3D3D0D1D1D1D4D1D0D0D1

令D5=D0D1,上序列变为:D4D3D3D5D1D1D4D1D0D5D1 令D6=D5D1上序列变为:D4D3D3D6D1D4D1D0D6D0D1D1D1D1 令D7=D1D1=11,上序列变为D4D3D3D6D1D4D1D0D6D0D7D7

其中D0=0,D1=1,D2=00,D3=10,D4=0000,D5=01,D6=011,D7=11 将上述序列以及字典发送至接收方即可.

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