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年毕业生招聘工作总结

2020-08-13 来源:好走旅游网
True mastery of any skill takes a lifetime.整合汇编 简单易用(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

毕业生招聘工作总结

每年都要举办多次各种形式的人才招聘会,每个求职者都有拿着简历,挤在人群里,奔波在各个场子中,口干舌燥地面对数百家单位,投了很多简历,精疲力尽而收效各异的经历。时下,面对着我们即将走向社会的20__届毕业生,“招聘”、“求职”成为了近期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在报纸杂志上,还是在广播电视里等各种媒体中都有“某某大型人力资源交流大会”、“某某大学毕业生招聘会”“某某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等目不暇接。据了解,目前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交流机构近万家,每年举办各种类型的招聘会几万场次。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各大院校连年的扩大招生,各类大中专毕业生成为各大招聘会上的主要求职大军。

当然作为,自然也有参加招聘会的经历,通过招聘会亲身感受就业的激烈竞争与压力,更明确自己在哪些方面的能力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和奋斗的目标,为以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参加社会工作都提供有利的帮助。自十一月以来,有两个周末,我都去参加了的招聘会,亲身经历了就业形势的残酷。参加的第一场招聘会是“广东工业大学20__届毕业生校园专场招聘会”,第二场就是“广东工业大学暨番禺人才专场招聘会”。

通过这两次招聘会让我感到竞争的激烈,看到参加招聘会的求职者人山人海,无形之中压力就来了。在招聘会开始场之前我可能会有些许的的轻松,但进场后就会有点紧张感,应付不自如了。在现场始终有种紧迫感,一种压力,但还得保持面部的从容镇定,给招聘者一个好的印象状态。求职者中,都是我们一同应届毕业的的毕业生求职者,看着倒也平静,不过他们是拿着本科学历的简历在投着,我们去只是一份专科的毕业生简历。而且有的一看,从言谈举止的表现,就能看到这些学生综合素质都非常不错,这也让我感到一种压力。

以前,我是比较渴盼招聘会的来临,可这次真正要为自己的职业而跑到招聘会参加面试时,反而更迷茫了,无所适从,居然参加两次招聘会投的简历合起来才三份,但是至少暴露出我一个问题,目前太盲目,没有方向。另外,给了我很多想法,下面列举几个: 1、经验问题

有些企业,几乎每个职位,它都会标上需要几到几年的工作经验。这我也理解,现在供大于求的现状下,企业都想列出更加完美的条件,都想拿来就能用。可是我现在还是一个应该届毕业生的姿态,这方面肯定受限制。

那么两个选择,一是挑那些有可能争取的企业的岗位,尽可能争取,因为有的它只是那么写,并不一定是死的,非得需要上

面写的那样的工作经验。今天就有个公司,在求职者问时,当场又用笔把工作经验去掉。有些东西不能完全畏惧。二是,把自己降低一个层次,用更小的要求去换取工作经验。 2、薪酬问题

薪酬是找工作考虑的基本问题,但又是个太敏感的问题,有时怕关注不好,会得到面试官的反感。就象上面所说的,我可能为了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把薪酬期望降低。可这又不完全是好事,就象一句话所说的那样,薪酬期望太低了,有时反而让用人单位看低你,认为你没能力。就像这次招聘现场我问一个面试人员他们薪酬给多少,他含含糊糊没给我准确答复,但却说了句,其实,我倒愿意用1200的不愿用800的,我差那几百元钱,找个有能力的多好。所以我们在找工作时都可以需求一个合适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薪酬。 3、个人疑问

在找工作之前,心里总有许多疑问,总想把这些弄清楚。是不是一般的单位进去都要签劳动合同,劳动法是有规定,可真的执行起来就不一定。我想一般的应该会签,但不签的也应该很多吧。

在试用期给工资,这个好象没问题,在试用期结束,我希望留下倒好说。可我可以选择离开不?如果离开,试用期的工资是

否支付?要签的话般签几年,如果三五年是不是太长了。如果约定期限内离开,怎么处理?

这些问题对过来人可能很幼稚,但对我来说确实是疑问。 4、确定方向

这两次招聘会让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应该严肃认真地给自己确实一个就业方向,我也感受的选择一个行业的重要性,最好是在一个行业尽可能时间长的做下去,因为我们跨一次行业可能就会付出更多代价。

招聘会职位是很多,但不是个个适合自己,更不是个个都是自己想要的。你到公司前面,总不能问人家,你看我干什么行?只有人家问你,你想干我们这几个职位的哪个。

所以很迫切地需要,坐下来,冷静分析一下,自己能从事的行业,想要从事的行业,并把一定不想从事的.行业排除出去,接下来的求职路做到有目标的进行。 5、现实

大学生求职要花多大成本?虽然很难算清楚,但是要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往往我们花费了那么大的成本,不一定就收到很好的成效。所以对于我们的求职观念,很需要现实情况的洗礼,接受更大的竞争。

面对当今社会的就业难这些问题,作为20__年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们不要太过于急躁,更应该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就业。在参加面试的前,要明确自身条件,对自己有个正确的定位。不要眼高手低,也不能自卑。事先打好简历,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及求职意向清晰表述,在简历中把自己的联系方式注明,使用人单位能及时与你取得联系。

充分利用招聘会的会刊,在招聘会入口处领取免费的会刊,上面刊登了参会所有单位及用人情况和条件。应聘者应仔细地查看会刊,把自己的专业和感兴趣的公司划下来,然后直接去其所在场馆,这样能够节省大量时间体力,提高应聘的效率。 面试中要争取良好的第一印象,参加招聘时应着装得体,最好着正装,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说话时不卑不亢,表示出对招聘代表的尊重。简单明了地把自身情况介绍一下并表示对那项工作的兴趣,非常希望能够加入其公司,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不要太着重提到薪金,因为这只是初次面试,如果用人单位满意,还会与你联系的。

参会时不要被应聘单位列出的条件吓倒,首先要充满自信,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条件和愿望。敢于争取,不怕失败。表示出你有在工作中学习及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在试用期间,发愤努力,创造出业绩来的信心。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补进我们的不足,在接下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都要认真做好一下几点:

首先,我们必须学好职业技能,因为这是基础。比如我是学管理专业的,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要熟悉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熟悉英语基本口语交流,这些都是基本要求。

其次,工作时不要眼高手低,要从最基础做起。对于我们来说,一个生,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工资标准低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岗位是否合适,有没有学习机会,因为我们还年轻,时间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有了丰富经验,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 再次,学习知识一定要扎实,这是工作之本,立足之本。有了很强的专业知识加上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我们就能应付工作的竞争压力,如果我们的专业知识不够,连起码的工作都做不上来,那就没办法去和其他人竞争了。

所以说,作为想就业的,要找一份称心合适的工作真的很不易,因此我们就应该珍惜现有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企业为社会也做出一份贡献,因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 毕业生招聘工作总结

前几天公司到高校开招聘宣讲会,因为我们部门也招人, 就也去了.结果一去,发现了几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公司HR在宣讲会门口派了个人站着,专门负责收简历, 那天去的学生不少,估计简历也收了个盆满钵满.宣讲会程序按老规矩,老板讲话,然后学生提问,最后自由散开,可以随意找在场的员工提问题.结果: 简历 1:200

老板讲话和提问结束,大约70%学生交了简历直接离开 留下的30%中大约超过60%围着去年被我们公司录取的新员工问问题,听了几句,大都是他们到底用了什么招进了我们公司 在剩下40%里,超过60%只是围着公司的员工或者老板,听别人的问题,但基本无人介绍自己特点.比如大约有4-6个同学围着我问问题, 其中有几位表示是我的校友或者老乡,可是没有一个人详细点谈到他们自己的任何一点资料,使得我对他们就算想也无法留下稍微深刻点的印象.

到宣讲会结束,全场大约200名来参加的同学,只有1位多交了一份简历直接到用人部门的手上.那份简历,当然被我们认真看了好几遍...

包括那些在向老大问问题的时候表现不错的同学,包括那些和我攀谈的有些小聪明的校友老乡,要知道,我当然不可以在现场越过HR私自向他们索取简历,可是他们如果有多一份copy交

给我绝对没有问题,更没有人想到向我们索取名片,以备今后联系...

要知道我们的招聘分三轮,第一轮基本能力,后两轮面试,部门的意见相当重要。给HR和CEO留下好印象,不如给部门留下好印象容易。 专业:

在毕业生问的问题之中,听到最多的是:我的专业和你们部门不对口的,你会要我么? 这个问题啊,老实说你专业不对口当然比对口的吃亏嘛,不过如果个人优秀,还是有希望的嘛.可是你一上来就问这个问题有啥意义呢? 如果我们回答不会,你是不是把那份简历都省了? 可是我们能就凭你这个问题回答会要你么? 同样让人郁闷的问题有:我是对口专业的,和其它专业同样竞争这个位置是不是有优势? 老大,你几年在学校里学了啥专业课?咋一点自信么有呢?我们好歹算个技术部门啊... 敬业:

迷惑:是现在的学生更加保守了,还是条件更好了? 为什么和当年我们的想法都差异甚大?

招人的时候,老板特地强调,我们部门内部对于新人有轮岗制度,这个制度是为了让他们接触不同东西.这是我们认为的一个福利来的,毕竟大部门下面很多小组不同方向,都经历对以后

几十年事业有莫大好处。结果会后有人紧张地来打听:轮岗是不是真的? 如果被轮到自己不喜欢的岗位怎么办?...

有人问,工作中需要学东西么,答曰, 工作中会让他们学到很多新的东西,所以我们非常欣赏学习能力好的同学.结果又一片惶恐, 几个女生立刻摇头道,哇,工作以后还要学那么多东西,那不是很辛苦嘛?...人要有些成绩,不应该长期学习么,为什么一离开校门就打算止步呢?

还有男生问,听说你们部门要出差? 答曰是的,立刻见此君飘然离去.

有位学生问,我如果进你们部门,能不能分到某某方面工作? 答曰,不一定.话说回来,你为啥很想做那个方面呢? 答,我选择这个岗位是因为我不想做琐碎的工作..... 英语

那天招聘是针对上海几所很不错的高校,其中还有不少硕士.所以,当听到特多人问,自己英语很差,能不能进公司工作的时候,我感到相当意外.更意外的是他们这么一开口就说自己差,显然自己是非常没有自信的,而且一点也不积极.我不知道这帮哥们是六级没过还是四级没过,由此断然觉得自己英语已经差到不行了,还是说他们把我们公司误认为是慈善机构了,谁最惨就选谁. 职业设计

那天遇到不少同学开口就说想应聘我们的销售人员,其中还有不少其他专业的硕士.俺虽然不是销售部的,也知道我们一线的销售人员是有经验的,底薪也不高,而这些没有市场经验甚至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有哪些优势,实在很让人担心.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让这些名校毕业生开口就说要做销售,甚至连市场部也不提,是如今学生真有这么多对销售充满热情无比兴趣的?还是他们已经对找到一般或者对口的工作绝望了吗?还是冲着销售钱多?

其实那一天的招聘会上,不论我们老板还是同事们,大家都对毕业生们有问必答,而且尽力向他们传送我们的意思.但临近结束的时候我真的怀疑有多少人听懂了. 有人问我,你们喜欢agressive还是不agressive的人呢? 还有人尝试问我,你当年面试这家公司,他们考你的最难的问题是哪个?看来他们把找工作都当成考试,似乎憋足了劲投我们所好.对于这样的同学,只能告诉他们,请在面试里面展现你们自己真实的一面,请不要把自己装成一个不一样的人.结果看他们的反应,似乎仍旧不以为然.要知道,将来面试中他们一定会遇到我们这里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与其聪明反被聪明误,不如本色一点,也算有个诚实的优点.再说我们公司进来的新人都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考验,真-相迟早要暴露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