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

2022-06-13 来源:好走旅游网
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

引言

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要求,紧抓2008年北京奥运会重大历史机遇,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向“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迈进的新阶段。尤其是新东城成立之后,迫切需要按照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部署,科学确定新东城发展定位,制定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推动新东城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经区委、区政府决定,特编制《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 本规划明确了未来20年东城区的发展定位、目标和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问题,是未来20年指导东城区科学发展,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范围为东城区行政辖区,总面积为41.84平方公里。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关于大力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的意见》等。 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30年。

第一部分 回顾与审视:站在历史新起点

一、良好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东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的认识,逐步明确区域发展思路,深入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和“天坛文化圈”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成效显著,人文魅力更加彰显。探索形成“四个百分之百”保护经验和“保护风貌、改善民生、疏散人口、发展产业”四位一体的保护模式,完成了孔庙、国子监、钟鼓楼、普度寺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前门大街、南锣鼓巷、玉河、南池子等区域修缮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出台了《关于保护和振兴老字号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手工艺)之乡”称号。开展了“皇城文化旅游节”、“前门历史文化节”、“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北京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等特色文化活动,使古都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服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功能区建设积极推进。2005-2009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2.35亿元;人均GDP达1.9万美元,位列全市第二。产业服务化特征明显,第三产业比重达到95.3%,是全市三产比重唯一超过90%的城区。王府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南中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成功举办了“王府井国际品牌节”,商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区”称号。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全国领先,荣获“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等称号;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被评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成为首批“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不断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打造了“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明城墙文化体育节”等一批特色活动;居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0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达到28277元,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实现“无社会救助盲点”目标。

城市管理逐步完善,城市品质显著提升。首创“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模式”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模式”,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各部门各尽其责、协调配合的城市管理格局,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中国最佳管理城市奖”和“中国和谐管理城市奖”等荣誉,成为我国华北地区第一个被联合国授予“国际花园城市”的城市(区)。城市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打造出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公园、北二环城市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等一批环境建设精品工程,获得“国家卫生区”称号,城市环境品质和形象显著提升。

二、独特的优势条件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东城区作为中心城区,是首都功能最主要的载体之一,是国家和北京市行政、事业机构的主要集中地,集中体现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辖区内拥有全国重要铁路枢纽北京站和全市重要的综合换乘枢纽东直门交通枢纽;南部毗邻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北京南站;已建成的地铁1、2、5、13号线、机场线和即将建成的6、7、8、14号线贯穿东城或有节点相连。 丰厚的多元文化资源。东城区有着丰富的以皇家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全市历史文化遗存、胡同四合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密集的地区。旧城仅有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天坛均坐落在东城,从永定门到钟鼓楼7.8公里的传统中轴线“文脉”纵贯南北。拥有历史文化街区18.5片,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65处,挂牌保护院落413处,国家级及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54项。区域融合了皇室、佛教、儒家、国学、会馆等传统文化,荟萃了奥运文化、演艺博览文化、出版文化、商业文化、体育文化等近现代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东城区未来发展最独特、最突出的优势。

较强的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东城区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均在全市位于前列,是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试点区和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地区。创建了学区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数字化社会救助体系、三级“信访代理”工作机制、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等一批特色服务与管理模式。率先提出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和城市综合执法模式。优质的社会公共服务、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高效的城市管理以及良好的政府服务,为区域全面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肩负的时代使命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不断上升。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北京顺应我国国情国力变化和国际地位提高的客观要求,在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之后,提出建设充分体现人文、科技、绿色特征的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在此背景下,区划调整后的新东城,在北京及国家发展中肩负着新的重要使命:

一是要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大力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东城区作为首都文化资源最为集中的城区,承担着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的重大责任,未来应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第一任务,保护好北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展现首都文化魅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东城区成为北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重要依托。 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探索适应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发展的有效模式。东城区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大都市中心城区,未来应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探索一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着力提升区域的集约发展水平,推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全国乃至全球类似城区发挥示范作用。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功能建设,提升区域综合服务水平。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将更加注重功能建设,不断增强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东城区要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四个服务”职能,坚持高端化发展方向,集聚各类高端要素,以高端要素强化高端功能,显著提升区域国际影响力。

四是要坚持低碳、绿色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东城区要积极顺应全球低碳化发展趋势,按照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走低碳型经济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低碳城区建设,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人民是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内容。东城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发展,显著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努力建设有东城特色的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四、面临的困难挑战

未来东城区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发展环境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

区域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文化资源为代表的区域资源优势尚未形成具有东城特色且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主导品牌形象,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旧城整体风貌保护与民生改善任务仍十分艰巨,面临着体制机制相对滞后、人口疏散难度加大等难题。风貌保护、民生改善、人口疏散和产业发展等相互促进的有效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创新。 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许多新要求。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公众对于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愿望越发强烈,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创新。

区域均衡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区域发展相对不均衡,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还不完善,难以很好地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环境亟待改善,发展活力有待提升。

空间资源约束与可持续发展矛盾凸显。土地资源有限,人口过度聚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空间约束;土地利用结构还不尽合理,土地利用率和集约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部分 定位与谋划:描绘未来新蓝图

一、发展定位

东城区总体发展定位是: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

立足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五个之都”的要求,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优势,加快“人文东城”建设,不断提升“首都文化”国际影响力,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彰显首都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首都文化中心区;成为体现北京“世界城市”最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成为代表北京“世界城市”公共服务发展先进水平的重要窗口;成为能够体现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综合经济实力强劲的重要窗口;成为北京“世界城市”区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综合发展的集中代表和窗口城区。主要承担以下6项职能: ——首都政务服务重要承载区。切实为中央和北京市党政军领导机关创造一流的政务环境,把做好“四个服务”与促进区域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首都政治中心功能及国际国内交往功能。

——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第一任务,使东城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古都风貌的集中展示区;积极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模式,破解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难题,在北京、全国乃至全球类似区域发展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区。统筹整合区域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打造皇家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核心品牌,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国际化水平,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形象鲜明、特色突出、服务优质的国际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 ——国际知名商业中心。坚持以文兴商、商旅结合,大力集聚国际、国内顶级商业品牌,不断提升“老字号”等本土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将东城区建设成为民族与国际融合、古老商业文明与现代时尚魅力交相辉映的国际一流商业中心,成为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

——北京高端服务业重要集聚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金融、商务服务、体育等高端服务业,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际知名机构、要素交易市场、高端人才等高端要素聚集,成为北京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宜居宜业文明城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创造公平公正、平安和谐、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质、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文明城区。 二、发展目标

按照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总体部署,“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分三步走:

到2015年,在北京率先全面实现现代化,构建起“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基本框架,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名区”。到2020年左右,基本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国际城市中心城区。到2030年左右,具有鲜明特色的“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基本建成,成为“文化软实力强劲、服务经济发达、公共服务优质、城市运行高效、人居环境和谐”的国际化、现代化中心城区。

文化软实力强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区”,享有与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等世界级文化中心同等重要的地位。历史文化名城得到整体全面保护,人文魅力充分彰显,发展活力显著提升;塑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明素质显著提升。

服务经济发达。文化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商业服务业、旅游业、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对区域发展支撑作用更加强劲;低碳服务、中医药产业、体育产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到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万美元。

公共服务优质。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公共安全等社会公共服务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与“世界城市窗口区”相适应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服务优质和管理高效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格局。

城市运行高效。“智能城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市运行人性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水、电、气、热等生命线运行平稳,城市交通安全顺畅,城市环境优美舒适,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人居环境和谐。区域人口规模适度,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不断向更高水准、更高品质迈进,到203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万元;“低碳城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总体战略

未来20年,大力实施“两新四化”发展战略:打造文化新引擎,拓展发展新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发展高端化、公共服务优质化、城市运行智能化、区域发展均衡化。

——打造文化新引擎。进一步强化“文化强区”理念,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全方位探索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以体现文化价值、激发文化活力为核心,加快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确

立“文化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强化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服务支撑能力、对市民素质的提升作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显著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拓展发展新空间。坚持旧城内有机更新与旧城外集约利用相结合,大力优化地上空间格局,积极推动旧城内“保护风貌、改善民生、疏散人口、发展产业”四位一体发展;加强旧城外空间资源整合和用地功能置换;积极拓展地下发展空间,构建系统化、现代化的地下空间体系,促进城市部分功能由地上转入地下;大力发展总部、交易、电子商务等具有空间张力的高端产业,拓展虚拟空间;通过人口疏散以及行政办公、公共服务等功能疏解,积极寻求与其他区县协同发展。

——产业发展高端化。大力发展文化创意、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体育等知识含量高、附加价值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高端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研发、设计、交易等高端环节,加快高端要素聚集,显著提升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

——公共服务优质化。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公共服务的“标准化”、“社会化”、“信息化”建设,建立惠及全民、优质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城市运行智能化。树立“智慧城市”理念,不断完善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智能楼宇、智能交通、智能社会服务管理、智能城市管理、智能生活等建设,显著提升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城区”。

——区域发展均衡化。统筹兼顾,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加强重点产业功能区及各类产业资源联动发展;显著改善旧城生活工作环境质量,提升旧城发展活力,提高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第三部分 任务与路径:实现发展新跨越

一、核心力再造——提升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加快文化经济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积极融合世界文化精髓,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显著提高文化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影响力,使文化成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

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第一任务,按照“整体保护,全面保护”要求,坚持“四个百分之百”原则,采取“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多元突破、品质提升”发展思路,加强旧城整体风貌保护,加快人口疏散、居民住房改善及综合环境整治,积极引入适宜旧城发展的高端产业,显著提升区域环境品质,形成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科学发展的格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区,成为“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最富魅力的区域。 加强旧城整体风貌保护。坚持整体保护原则,延续旧城平缓开阔、轴线突出、东西对称、标志点缀、水系穿插的传统空间形态。重点保护传统中轴线区域的历史空间形态和传统风貌特征,恢复中轴线上标志性建筑,加强钟鼓楼、皇城、前门、天坛、永定门等节点的保护,集中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保护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和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城廓;恢复玉河、前三门护城河等水系,创建滨水生态化景观;以故宫、皇城、传统中轴线为中心,综合考虑文物及建设控制地带、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视廊和街道对景的空间控制要求以及城市节点、特色街道和特色街区的城市设计要求,组织编制分区域建筑高度、体量、形态及色彩控制规划,保护旧城平缓开阔的传统空间尺度和形态特征。

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按照“有利于保护传统风貌、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部完成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改造,完成对现存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四合院的保护和修缮,保护特有的“胡同-四合院”居住形态与空间特征,对不符

合传统风貌保护要求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加以整治、改建或拆除。综合考虑区域文化资源特色、现有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分类引导。皇城、东交民巷等历史文化街区,未来以强化首都政务、文化功能为主,按照“做好四个服务、构建和谐宜居街区”的高标准要求,优化区域人居环境,为北京市及国家政务办公创造良好环境,适度发展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等产业。钟鼓楼、雍和宫-国子监、北锣鼓巷、南锣鼓巷、前门等历史文化街区,未来应积极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潜力,植入适于保护区发展的特色产业,并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区域人口疏散、基础设施完善以及居住环境改善。张自忠路北、东四三条至八条、东四南等历史文化街区,未来以居住功能为主,在加强居住环境整治的基础上,采取“散点式开发、多路径发展”的模式,促进文物保护单位、挂牌四合院等的利用。

推进文保单位及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普查、升级和保护,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分类保护,完成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修缮工作;加大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建设控制地带的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对地下文物的勘探、鉴定和保护工作。积极鼓励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逐步实现向社会开放,引导社会力量加强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的挖掘利用,打造若干特色文化传播、展示、交流中心,积极拓展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功能。制定和完善挂牌保护院落的评定标准、保护措施及管理规定,完成有文化价值和利用价值的挂牌保护院落的保护修缮;支持和引导产权单位、私房主以及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四合院的开发利用,发展特色商业、文化创意、商务办公等产业。

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力度,重点保护戏剧、音乐、字画、中医针灸、服饰、庙会、老字号、传统手工艺、传统地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集中展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适合产业化运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组织文化研究机构、市场营销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传承开发,形成新的传承活力。推动老字号企业商业化、品牌化发展,增强老字号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市场化运作能力。 (二)加快文化经济融合发展

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挖掘文化价值为核心,创新文化资源利用方式,加快文化经济融合发展,促进特色文化与旅游、创意设计、商业商务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壮大文化经济规模,将文化经济打造成为东城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加强一批特色文化产业街区建设。以“彰显特色文化、聚集特色产业、实现特色化发展”为目标,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街区,使之成为东城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挖掘国子监、孔庙等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建设国学文化交流中心,吸引一批国学文化展示、国学教育培训、国学创意设计等企业和机构聚集,打造国子监国学文化产业特色街区;推动钟鼓楼时间文化广场建设,积极发展时间文化展示以及融合时间文化要素的创意设计、民俗体验等产业,打造时间文化产业特色街区;加快南锣鼓巷业态优化提升,形成集创意设计、文化演艺、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文化休闲街区;充分挖掘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的建筑文化、商贾文化、梨园文化、会馆文化等传统历史文化,打造集中展示老北京居住、饮食、娱乐于一体的民俗文化展示区;以新太仓东部、雍和宫南部、中医科学院等为核心,共同打造中医药产业发展区,发展中医药文化展示交流、研发服务、养生保健、中介服务等产业;以“大隆福”理念,整合区域资源,构筑高端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品创作与交易中心;实施南新仓北延南扩,建设高端文化休闲街区。 培育壮大文化要素市场。进一步提升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建设中国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打造集文化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文化产权交易于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业、文化团体、文化市场中

介机构等之间的关系,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促进文化市场的有序发展。加快区属国有文化生产经营单位改革,发挥区属国有文化单位的引导作用,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推动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利用。推动设立各种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繁荣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文化机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高端人才聚集,提升文化要素的国际化配置能力。

促进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国学、国医、国粹等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主题旅游活动,做大做强“皇城文化国际旅游节”品牌,以旅游推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发展质量。推动文化与商业融合发展,打造“王府井国际品牌节”、“前门历史文化节”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文化活动,开发一批具有东城文化元素的特色旅游商品,形成“以文兴商、以商养文”的发展格局。积极促进文化与创意设计、商务服务、中医药、体育、教育培训等其他领域融合发展,打造“国学文化节”、“戏剧文化节”、“中医药文化节”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发展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增强文化经济发展活力。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打破“区属”范畴,深度挖掘、整合区域内各类文化资源,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国家、市、区三级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深度共享共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区、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构建“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企业市场化供给”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针对不同群体差异化地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打造一批特色性公共文化活动,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性。

(四)提高全体市民文明素质

坚持以文化人,充分利用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市民的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文明引导行动,倡导人们养成文明生活理念,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二、高端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坚持“高端化、低碳化、集约化”发展方向,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以文化经济为特色、以总部经济为支撑的经济高端发展格局,做强文化创意产业和商业服务业两大优势产业,做优旅游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四大支柱产业,做大中医药产业、低碳服务业和体育产业三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总部、创意设计、交易等高端环节提升,不断壮大东城经济规模,显著提升产业集约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一)做强两大优势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整合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资源利用途径,以发展文化艺术、文化版权、文化传媒为重点,聚集关联资源,壮大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增强东城在北京乃至全国文化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影响力,使之成为东城区最具活力、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力争到2030年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18%。大力发展以文化演艺、工艺美术、艺术品交易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产业,聚集和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品牌剧目、文化演艺运作机构、艺术大师等,努力将东城区建设成为中外文化演艺荟萃之地、国际工艺美术中心和世界级艺术品交易中心。依托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壮大版权交易规模,加快版权评估、版权投融资、版权代理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聚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版权交易和服务中心。推动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升级拓展,围绕出版产业上下游环节,逐步形成创意设计、出版、发行、运营、技术支持、衍生产品等融合发展的“大出版”格局;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做大做强数字新媒体产业,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传媒产业集群。

商业服务业。以王府井商业发展带为核心,促进王府井大街、崇雍大街(银街)、金宝街、祈年大街、崇外大街等联动发展,培育和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商业业态升级,大力引进国际高端品牌,重点发展商业综合体、旗舰店、品牌店、商业连锁、高档会所等业态;积极培育本土民族品牌,保护和提升老字号品牌价值,扶持大型民族企业集团发展,使民族商业成为东城区商业的金名片和重要支撑;组织策划一批商业文化活动,促进商业与文化创意、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社区便民服务体系,推进服务方式的现代化、网络化、规范化,努力形成“高端商业发达、特色商业彰显、社区商业便利、市场环境优化”的商业发展格局。

(二)做优四大支柱产业

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以特色文化为灵魂,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品牌塑造为核心,以旅游产品开发为抓手,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策划一批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开发一批文化旅游主题项目,形成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以国际高端商务旅游市场为目标,大力发展会议旅游、奖励旅游等形式的商务旅游,加强国际旅游交流合作,构筑文化、商贸、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大旅游”格局,努力把东城区建设成为文化氛围浓厚、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服务优质、配套设施完善的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金融业。稳步推进传统金融发展,重点吸引私募基金、风险投资、信托、担保等新型金融企业或机构聚集,加快期货、产权等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以绿色金融和文化金融为核心的产业金融,积极培育消费金融,进一步提升在北京金融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在东城区设立区域性总部或营销、结算、运营等职能型总部以及投资性公司;着力推动会议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咨询调查、广告、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业,形成功能完善、服务规范、与国际接轨的商务服务体系。

信息服务业。巩固发展电信业,大力发展移动增值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数字影视、电子商务等领域业务;围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积极培育发展信息安全、系统集成、网络服务、监测服务等新型业态,不断提升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水平。 (三)做大三大新兴产业 中医药产业。以中医药文化品牌塑造和高端中医药产业资源汇聚为切入点,重点发展中医药研发服务、中医药展示交易、中医药保健养生及中医药中介服务等领域,大力吸引一批国际知名的中医药企业总部、中医药研发机构、中医服务机构和中医药交易中心,聚集一批中医药养生会所、中医药教育培训、中医药知识产权交易、中医药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等机构或企业,促进中医药产业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全面提升东城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低碳服务业。大力发展碳金融,积极培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服务体系,推动企业碳管理咨询服务、CDM咨询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发展;加快节能环保监测诊断服务、节能环保咨询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环保服务企业和机构聚集;加强与区内大型能源央企的战略合作,推动建立低碳产业园、低碳产业融资平台、低碳产品认证中心、低碳城市技术研发中心等,不断壮大低碳服务业规模。

体育产业。以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为龙头,整合区域体育产业资源,大力引进体育企业总部,着力推进体育品牌赛事组织与策划、高科技含量的体育产品研发与展示、专业化的体育中介、高附加值的运动休闲等领域发展;推动建立中国体育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体育产业投融资平台,形成有利于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要素市场,着力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

三、幸福感倍增——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国家及北京市社会领域各项改革与发展要求,构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加强区域资源综合利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多层次、高水平”的社会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服务优质、多元参与、管理高效”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格局,显著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优质均等发展水平,建设有东城特色的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一)实现人口均衡发展

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建立人口发展与调控长效机制,积极调控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素质全面提升,逐步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有效控制常住人口规模。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通过与郊区县建立疏散人口安置合作机制、以行政办公和公共服务等城市功能疏解引导人口外迁等途径加快旧城人口疏散力度;通过拆除私搭乱建建筑、加强对腾退四合院的功能引导、推动产业高端化升级等降低旧城流动人口规模;严格控制高密度住宅项目建设,防止出现因二次改造带来的大量居住人口涌入;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区级、部门、街道、社区、企业等多主体、多层次、跨部门的人口调控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公安、流管、人口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多部门合作,建立健全可量化、可评估、可监测的人口动态管理预警机制。力争到2030年,全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65万人左右,旧城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40万人左右。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倡导“健康生育”理念,开展科学婚孕检,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就业人口结构优化;营造育才、聚才、用才、留才的良好环境,吸引高素质人口进入;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全面提升区域就业人口职业技能素质;建立健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口健康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升。

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引导流动人口有序流动,调控流动人口过快增长;建立流动人口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实施流动人口契约式、社区化管理,实现流动人口的及时动态管理;做好流动人口的就业服务、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工作,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统一管理、统一服务。 (二)打造国际化教育强区

坚持“教育优先、全面育人”的发展理念,着眼于“促进每个社会成员的终身发展”,构建惠及全民、功能完善、优质资源丰富且布局合理的现代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形成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充足发展的新局面,充分满足群众对公平教育、个性化教育和优质教育的需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教育强区,使东城教育成为“首都文化中心区”的重要内涵、“世界城市窗口区”的鲜明亮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的典型示范。

提升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面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动态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创新小学、初中优质资源共享制度,推进学校标准化和特色学校建设,促进学生全面个性成长。创新办学模式,实现高中多元特色发展,健全拔尖人才和特色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校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拓展校外教育资源,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充满活力、校内外融通的科技、人文、体育教育体系。实现幼儿园与小学、小学与中学、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效衔接,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积极支持民族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充分重视特殊教育。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推动教育国际化。

建立开放便捷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广泛开展以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为重点的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更新继续教育理念,积极发展成人教

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到203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以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95%以上。加强学习型街道、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学校、学区(社区)学习基地和中心为载体,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休闲教育,全面提升居民素质。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文化休闲教育相融通的机制,全日制与业余学习互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开放便捷的终身教育体系。 建设高素质的教育人才队伍。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考核、监督、评价机制。创新名师、名校长培养机制,采取多种途径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重点打造一批在北京市、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教育家”式的名校长、名师。关注教师、教育管理人员身心健康,大力开展教师、教育管理人员跨校交流、境内外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育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 (三)建设高品质健康城区

推行“健康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管理社区,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引导居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质。到2030年,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创业者向往、居住者舒心、大众身心健康的国际化高品质健康城区。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区属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区属综合医院转型发展。科学规划、均衡布局基层医疗卫生设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实现社区健康管理全覆盖。到2030年,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4岁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以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健全“反应迅速、行动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立统一高效的疾病防控和医疗救治体系。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快“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改革,构筑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适应群众医疗需求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和特色鲜明、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探索中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师承机制,提升中医服务队伍整体素质。

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强基层文体设施标准化建设和改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完善设施共享机制,推动社会单位内部设施对社会开放。全面建设“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街道有品牌、社区有特色、楼院有亮点”的目标,积极开展参与率较高、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全民健身活动,创建国家级全民健身示范区。培育和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到2030年,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达到50人。建立健全专业化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网络,定期公布市民体质状况,不断提高中小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力争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四)构筑科技服务体系

按照“科技北京”建设要求,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建设智能东城,显著提升科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科普工作机制,提高市民科学素养。 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利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项政策,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各类社会主体瞄准行业和领域高端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技术市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力度,加大知识产权培训、保护与宣传力度,强化知识产权对经济生活的促进与保护作用。

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紧跟科技发展前沿技术,加强高新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城市建设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加强物联网、移动技术等先进技术在电子

政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智能社区等领域的应用,显著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营造世界一流的数字城市环境。推动新能源、节能技术、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科普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科普联席会议制度、科普志愿者参与长效机制、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等,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科普活动,建立覆盖全面的科普服务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推广宣传活动,构建以大型活动为主、专题活动为辅、社区经常性活动为基础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科普活动新格局。 (五)构建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

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的思想,把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完善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到2030年,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的广覆盖、多层次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人民生活得到全面保障和改善。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以经济发展拉动就业增长的新机制,广泛开发符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下沉就业服务重心至社区平台,建立健全失业人员登记、免费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失业预警等就业服务制度。加强创业指导和政策扶持,优化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环境,积极引导创业者进入文化创意、高端商业等领域;创新专家、志愿团队、社会组织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和服务,争创“创业型城区”。积极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开展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建立健全劳动关系预警监测和基层劳动关系调节机制,构筑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到2030年,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充分就业城区。 建立广覆盖社会保险体系。落实北京市相关政策,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体系,提高保障水平,实现保障人群全覆盖。推进公费医疗向医疗保险并轨,建立统一的退休人员社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鼓励和支持商业医疗和职工互助医疗保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不断扩大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引入社会监督、交叉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模式,强化对社保基金征缴、支付、管理全过程的监督。

提高养老服务保障能力。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探索推行“异地养老”、“以房养老”、“虚拟养老院”等现代养老模式,扩大养老服务覆盖面,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敬老优待等多层面、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按照北京市“9064”养老服务要求,多途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控制”的思路,重点加强护养型、普通型养老机构建设。到2030年,百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不低于4张。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构建“政府支持、社会组织运作、实体服务”机制和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和规范化建设。 健全社会综合救助体系。以“大民政”理念为引领,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救灾、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经常性捐助、慈善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组织网络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保障法制化的综合救助体系。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完善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配套专项救助制度,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体的救助需求。加强发展性救助,重视孤儿等困境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需求。扶持公益服务组织、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发展,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形成“政府推动、慈善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大慈善格局。

(六)创建平安和谐城区 坚持预防为主,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处理机制和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体系,打造具有东城特色的公共安全服务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矛盾化解水平,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建设平安和谐之城。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静态防控向动态防控、被动防控向主动防控的转变,有效预防和减少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增强群众安全感。完善安全生产救援体系,提高对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完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处置能力。加强避难场所建设,健全和完善区、街、居三级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加强消防、民防设施和队伍建设,构筑社会“防火墙”,提高预防灾害、抢险救援及居民防灾自救能力。 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公共安全领域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应急联动机制,向公众提供快捷、全面的紧急救助服务。完善公共安全危机处理体系,加大应急准备资金投入,加强应急物资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应急防灾知识的宣传、培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形成由消防、民防救援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等构成的“多位一体”应急救援系统。

建立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体系。构建依法、畅通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排查预警机制,构建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和社会力量调解相衔接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建立社会舆情收集反馈机制,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七)健全社会管理新格局 加强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构建东城特色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居民广泛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建立政府、社会、公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显著提升社会管理效率和水平。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东城特色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以社区为单元,建立区、街、社区、工作网格“四级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健全“四级”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机制、社会治安综合防控服务管理机制、流动人口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公共服务多元参与机制、社会矛盾预防排查化解机制等一系列人性化、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动态化的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显著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志愿者信息系统和注册登记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个人参与社会管理,到2030年,注册志愿者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于25%,专业社工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于5‰。构建由行业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传媒和公众监督共同构成的现代监管体系,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接受社会监督。

健全现代化社区治理模式。加快推进街道和社区边界调整,建立“规模适度、半径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全面”的新型街道和社区。以“家家参与社区自治”为目标,构建“以党委领导为核心、以公众参与为主体、以政府保障为基础”的多元化社区治理格局,建设共住、共商、共治、共进的和谐社区。加快构建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市场提供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网络,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四、承载力提升——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坚持“高效、集约、节约”发展理念和“建管并举、重在管理”原则,突出区域特色文化和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和谐统一,进一步完善适应首都功能核心区特点的交通体系和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协调发展,全力打造设施完善、服务高效、舒适优美的发展环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 坚持走低碳发展之路,走集约节约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的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以及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方式,科学引导小汽车出行,加强智能化交通管理,构建符合东城区发展定位和功能要求、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绿色低碳、高效便捷、安全舒适、运行有序的现代交通体系。

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便捷交通体系。全面完成规划路网建设,积极配合北京市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加快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大力发展和完善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系统,构建方便快捷的一体化换乘体系,逐步扩大公交服务范围。大力发展自行车、步行交通,改善步行交通环境,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为步行、自行车交通出行群体创造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加大对小汽车引导与调节力度,使机动车交通量与道路交通容量、环境容量相匹配。

建立与风貌保护相适应的旧城交通发展模式。旧城内重点发展步行、自行车交通,胡同道路设计以满足步行、自行车出行以及机动车单行需求为主;在保持传统胡同肌理的基础上,适当疏通胡同道路。积极探索符合风貌保护要求的静态交通发展模式,实行差别化的机动车停车供给策略,旧城区内只满足最基本的机动车停车需求,并通过调整收费价格实现机动车停车的供需平衡;加强旧城内地下停车设施、立体停车设施建设,逐步实现胡同地面无车化管理。

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强化政府职能,加强部门分工协作;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建设“胡同单行道微循环系统”,把有条件的胡同纳入道路交通组织系统中,提高交通可达性;提高市民现代化交通意识,大力开展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实现文明出行。

(二)完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

按照“统筹协调、适度超前、完善旧城、提升水平”的总体原则,不断完善旧城内市政基础设施,探索市政综合管廊的运用,加强新能源、新技术推广应用,切实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打造与世界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安全高效、低碳节约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完善供排水管网系统。以完善市政供水管网系统为主,改造老化供水管线。采用新技术将旧城内合流排水管道改造为雨污分流排水管道;保证高标准排水的通畅安全,满足城市主干道路的规划设计排水标准要求;对年代久远的雨污水和合流排水管道进行改造翻建,建设区域性雨污水排水出路的主干线管道。

完善能源供应体系。不断完善热力供应系统,建设“以集中城市热网供热为主,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采暖为辅,热泵等可再生能源采暖为补充”的多源互补供热体系,稳步提升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采暖比重,完成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建立并完善城市热网监控和调度管理系统。保证天然气供应稳定安全,二环内引入次高压燃气管线;继续加密和升压供气管网,形成相对完善的天然气梯级输配体系,提高居民及公服用户气化率。不断完善城市高压配电网结构,实现每个变电站至少有两个不同方向电源;按照“保可靠、消隐患、增能力、建智能”的原则改造旧城配电网;稳步推进“煤改清洁能源”工程的建设,到2030年全区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100%。

推进消防、信息、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消防队站建设,统筹解决消防水源问题;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重点信息工程,有效提高城市运行和应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将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引入基础设施运行监测管理,加快智能化水电气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地区垃圾转运站,试点垃圾气体收运系统,提高公厕、环卫工作站等环卫设施配置标准。

强化市政基础设施的维护养护。进一步加大资金、设备投入力度,加强供排水、能源供应、消防、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维护;创新市政基础设施维护机制,完善市政设施日常维护与应急抢修机制,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逐步增强市政基础设施的应急抢修能力。 (三)创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按照宜居城区建设要求,巩固“国家卫生区”成果,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建设,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显著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努力创建整洁靓丽、舒适优美、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更好地满足市民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需要。

显著提升居民住房水平。全面完成老旧平房和楼房的修缮改造,加强老旧小区配套设施的改造和维护,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居住质量;按照“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居民安居乐业”的标准,在对接安置区域建设一批“宜居新社区”,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配套设施,增强对旧城疏散人口的吸引力,显著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加强垃圾分类和减量化管理,细化和规范垃圾分类标准,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运输;按照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建设适合中心城区的现代化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提高垃圾处理率和资源化率。到2030年,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100%。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进“无煤化”建设,结合居民住房改善工程推进清洁能源改造,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取消煤炭的终端消费。加强对施工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业油烟等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和控制,全面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加强对龙潭湖、护城河等水体质量的监测监控与保护治理工作,加大对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的防治力度。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规范环境秩序,营造舒适环境。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设低碳城区。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加快大型公共绿地、道路和铁路两侧绿化带以及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建设,加大立体绿化力度,逐步增加绿化面积,形成公园布局合理、道路绿荫覆盖、庭院秀美宜居的绿化景观。加强绿地和林木的养护和管理,公共绿地和道路绿地争取全部达到一级养护标准,打造更多的城市绿化精品工程。到2030年全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

(四)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树立“综合管理、和谐管理、规范管理、多元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以网格化为手段、以文化为灵魂、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前提、以民生改善为根本、以综合执法为保障、以一流为标准”的城市管理“东城模式”,显著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率和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建立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城市管理部门及行业资源整合,明晰职责权限,形成部门协作、综合管理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拓展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监管职能,规范网格化管理制度和监督考评机制。按照“政府统一领导、街道牵头组织、日常全面监管、综合强力执法”的基本思路,全面推广综合执法模式,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整体效能。

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标准化、智能化。研究编制东城区城市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和职责,实现“依法建城、依法管城”。加强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明确不同领域的管理标准,提升城市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构建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应用物联网等技术,加强对城市运行的及时、动态、高效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实现城市地上和地下全区域、全方位的管理。

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完善城市管理社会化运作机制,引导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参与城市管理服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质量。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自觉维护城市环境秩序,形成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各司其职,共同管理城市的良好运作机制。

五、国际化提速——全方位融入世界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与国际化战略,大力提升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包容的城市环境,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全方位融入世界,不断提升东城区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大力提升对外合作与交流水平

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优化投资环境,着力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际性文化创意企业、国际性金融机构等符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围绕中医药、低碳、文化创意、高端体育等特色产业,定期组织或参与“国际低碳服务高峰论坛”、“国际文化品牌博览会”等大型、高层次的经贸交流活动。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中医药等高端服务贸易,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经营能力的企业集团。加强与国际商会组织等中介机构的合作,为区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服务。 加强社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策划和举办一批国际性文化活动,传播与推广首都文化,提升首都文化国际影响力。积极开展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优质医疗资源等引进力度,鼓励支持国外非营利性组织、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参与东城区社会建设与管理,显著提升社会领域的国际化发展水平。 (二)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发展环境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共服务环境。按照国际化城市的标准,加快服务型、法治型政府建设,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城市运行规则和制度环境,推进政府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国际要素的流动营造诚信、公开、公正、透明的国际化制度环境和政策保障。 营造良好涉外服务环境。完善涉外政府管理和服务体系,增加政府窗口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的多语种服务内容。引进一批涉外中介组织、国际医院、国际学校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外籍人士多层次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增设专门独立的国际服务中心,提供各类中介、咨询和直接服务项目,为外国投资者和外籍人士提供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增强国际事务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完善国际活动的服务保障体系,为中央、中央部门及北京市在区内举办的重大国际活动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保障。大力吸引国际经济组织、国际文化组织、国际体育组织、国际公益组织等国际组织落户东城,为各类国际组织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承接各种国际会议在东城举办,策划组织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会议,不断提升东城国际影响力。

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与合作。按照区域功能定位要求,制定友好城市发展计划,进一步增加友好城市数量。促进对外关系向务实合作延伸,积极加强同国际友好城市在城市管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通过互办文化年、图片展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民间友好交往,增强东城居民同友好城市居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第四部分 优化与拓展:构建空间新格局

一、整体空间格局

按照“强化功能、突出重点、彰显特色、集群发展”的原则,优化整体空间布局,构筑“一轴两带五区”新空间格局,促进区域整体功能最优和整体效能最大化。“一轴”指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两带”指王府井商业发展带和东二环高端服务业发展带;“五区”指和平里商务新区、雍和文化创意集聚区、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永外现代商贸区。

图1东城区整体空间格局规划示意图

二、重点功能区建设

(一)一轴:打造文化传承发展主脉

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主要包括北京传统中轴线及其周边辐射带动区域,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主要承担彰显古都风貌、传承历史文化、发展文化旅游等功能。

加强中轴整体风貌保护,以故宫、天坛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推动区域文化资源整合,加强钟鼓楼、南锣鼓巷、皇城、前门、天坛周边、永定门等节点联动发展,打造纵贯南北的“文化主脉”;适当疏解部分居住、行政办公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打造古都风貌集中展示区;挖掘特色文化内涵,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特色商贸等产业,将该区域建设成为风貌彰显、特色鲜明、欣荣活跃的文化魅力中心,成为首都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集中代表和先行示范区域。 (二)两带:实现南北经济贯通联动 王府井商业发展带。以王府井商业中心区为核心,向北辐射隆福寺,向南带动祈年大街,向东联动崇雍大街(银街)和金宝街。主要承担发展高端商业、特色商业、艺术品交易、文化休闲等功能。

以“两纵(王府井大街—祈年大街、银街)两横(金宝街和长安街)”为骨架,构建“三区”商业发展格局,即以隆福寺地区为核心建设文化艺术品高端交易中心,打造文化商业区;以王府井大街为核心,联动金宝街,大力集聚国际、国内顶级商业品牌,打造高端商业中心区;以台基厂大街、祈年大街为核心,促进旅游与商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商业旅游区。显著提升“王府井国际品牌节”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放大王府井的品牌效应,着力提升“老字号”

等民族特色商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地下空间开发,促进王府井大街、祈年大街、金宝街、银街和崇外大街互动发展,实现东城区南北“商脉”地上地下连通。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优化商业发展环境,形成集高端商业、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高端品牌云集、文化特色突出的商业核心发展带。

东二环高端服务业发展带。主要包括东二环沿线、北京站和崇外地区。主要承担发展总部经济以及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低碳服务等高端服务业的功能。

以东二环、建国门内大街和崇文门外大街为轴线,以高品质楼宇为载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业,将该产业带打造成为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和总部商务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东二环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高端商务;完成北京站地区的改造,优化发展环境,将北京站打造成为连通南北商务发展的枢纽节点;加快崇外地区的业态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商业和商务服务业,打造商业和商务融合发展区。积极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完善餐饮、购物中心、文化娱乐场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构建一流的高端绿色商务环境,努力将该区域建设成为支撑东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五区:构筑东城经济多点支撑

和平里商务新区。位于东城区北部,地处北二环和北三环之间。主要承担商务、行政办公、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

高标准编制《和平里商务新区规划》,建立由东城区政府、驻区单位、企业共同开发的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居民住房改善,适度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建设一批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绿色低碳的商务楼宇,大力发展投资基金、信托、资产管理、财务管理、要素交易市场等新型金融和高端商务,积极吸引总部企业聚集,将和平里地区打造成为集商务、行政办公、生活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生态商务区。

雍和文化创意集聚区。以北二环、旧鼓楼大街、鼓楼东大街-东直门内大街、东直门北小街围合区域为主体,联动航星园、新太仓等周边区域。主要承担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中医药、娱乐休闲等功能。

依托商务楼宇、四合院等空间资源,积极推动胡同厂房改造利用,大力发展版权交易、数字内容等产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版权交易中心和北京重要的数字内容产业聚集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国学文化、中医药文化、时间文化等一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特色文化商业街,将该区域打造成为创意创智活跃、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成为东城区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西起前门大街、东至新革路、北起前门东大街、南至珠市口东大街。主要承担历史文化展示、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等功能。

加强前门地区风貌保护,对文物、会馆、有价值院落进行抢救保护和功能提升,全面完成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修缮整治工程。完善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前门地区建筑文化、商贾文化、梨园文化、会馆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建设四合院博物馆,集中展示老北京居住、饮食、娱乐等民俗文化,大力保护、扶持、引入老字号企业,积极开展工艺品、非遗作品的设计、创作、展示、销售活动,全面展示前门历史文化,促进文化展示、创意设计、民俗旅游、特色商业、高端商务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造“前门历史文化节”、“天街年市”等节庆活动品牌,扩大与国内外名城名街的交流,提升前门地区的国际影响力,建设成为“古都特色鲜明、商贸文化繁荣、配套服务完善”的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展示区。

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位于东城区东南部,包括天坛东路、体育馆路、光明路、东南二环路围合区域。主要承担体育休闲、旅游、生态等功能。 整合区域内体育资源,实施居民住房改善工程和老旧房屋二次改造,积极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发挥园区品牌优势和地缘优势,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体育产

品研发机构、体育赛事运营商、体育中介服务机构聚集,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电子信息、金融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两基地(体育产业总部基地、体育研发创意基地)、两中心(体育信息交流中心、体育运动休闲中心)”的空间格局,成为集总部、研发、赛事组织、信息交流、体育产权交易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端体育产业集聚区。

永外现代商贸区。位于东城区南部永定门外,地处南二环和南三环之间,与北京南站毗邻。主要承担高端商贸、商务办公、时尚设计等功能。

以永定门外大街为骨干,推动沿街产业向纵深发展,加快商贸业态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产品设计、展示、交易等高端环节,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高端商业业态,着力引进国内外企业总部、国际知名时尚设计机构、大型国际贸易企业等高端服务业企业,促进商务与商业融合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彭庄地区,打造永外现代商贸区新发展空间;结合地铁建设,整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完善区域交通、购物、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打造成为集商务办公、时尚设计、文化休闲、展示与交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商贸集聚区。 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一)构建地下空间总体格局

把地下空间作为东城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宝贵的空间资源,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为前提,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以主要交通节点为发展源,以地铁网络为骨架,以重点功能区为核心,分层开发,构建“三纵、五横、六区、多点”的系统化、现代化、网络化的地下空间格局。其中“三纵”是指中轴地铁沿线、崇雍大街、东二环;“五横”是指北二环、平安大街、朝内大街、长安街、两广路;“六区”是指王府井地区、东二环地区、北京站地区、前门-崇文门地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永外现代商贸区;“多点”是指地铁站点周边区域以及雍和园、隆福寺、地坛周边等城市重要节点区域。

(二)推动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拓展地下空间利用方式,加快地下市政设施共同沟的建设,着力推进地铁、地下公路、步道等地下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地下静态交通设施、停车库的建设,解决城市机动车停放问题;推动以人防设施为主的防灾设施建设;促进商业空间向地下发展,与地铁车站、铁路站等交通设施相连接,建设地下商业综合体,形成地下、地上统一的商业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加快地下文体设施、地下便民服务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推动一批空间立体化、功能多元化的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显著提高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水平。

第五部分 实施与保障:健全规划新机制

一、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区委领导,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面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建立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机制,由区发改委牵头负责规划的实施工作,将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落实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之中,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将任务分解到各政府职能部门,各部门根据具体任务制定分阶段任务和目标;加强政府对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功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规划的宣传,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东城建设发展的积极性。

创新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作用。大力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政府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实施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建立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区委区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完

善工作执行机制,完善工作责任制、工作项目限期办结制等工作机制,促进决策方案迅速转变为具体行动,提高工作实效。

做好规划衔接。重点做好本规划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30年)》等北京市各类规划的衔接;按照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组织编制好《北京市东城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北京市东城区人才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等配套规划;正确处理好本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加强衔接配合。

强化评估监督。健全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制度,定期开展规划评估工作,全面分析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加强监督力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实行重大项目信息披露制度,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根据城市空间格局优化调整方案,深入研究并适时调整东城区内部行政区划,提高街道和功能区管委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政策保障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全面落实《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关于大力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等北京市及国家已有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北京市及国家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居民住房条件改善、人口疏散、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项目等支持。

制定实施相关配套政策。根据规划确定的任务,优化用地结构,科学安排和严格把控土地开发和投放时序,优先满足公共服务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等用地需求。制定和完善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等重点产业的政策引导,出台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研究制定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地块、使用功能、开发建设模式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三、资金保障

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加强和改善投资调控与管理,逐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政府资金监管,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社会管理等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实行全程把关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创新投融资方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新型投融资体制,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推动区属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做大做强国有企业;采取国际化运作模式,以项目公司制推动项目建设与发展;建立政府投融资平台,采取信托投资、银企合作、首次公开募股(IPO)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和其他各种金融资本进入,逐步形成和完善以资本为纽带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四、人才保障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建立需求导向、流程科学、形式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模式,鼓励高端人才和海外人才为东城发展服务。加大党政人才内部竞聘、公开选拔的比例,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的市场化程度,全面推行社工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不同行业、领域、所有制和区属、区域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各支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依托首都高等院校和国内外培训机构,建立重点产业和领域的紧缺专门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调整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重点加强对金融、文化创意、中医药等方面紧缺人才的引进。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制定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设立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完善教育学习环境,

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落实人力资源市场法规制度,拓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中介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手段,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服务。 五、规划调整 本规划一经批准,在中共东城区委领导和区人大常委会监督下,由区政府组织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无权变更。规划实施期间,区委、区政府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时,应按照有关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附件一:指标体系 目标层 人均GDP 经济 发展 地均GDP 万元GDP能耗(逆) 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 平均受教育年限 人均可支配收入 社会 进步 恩格尔系数(逆)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注册志愿者占总人口比例 信息化综合指数 市级以上文化保护单位数量 文化 繁荣 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 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文化产权交易额 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轨道交通密度 城市建设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管理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安全指数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外资利用率 国际开放 国际组织机构个数 与交流 举办国际大型会议次数 大型国际性文化活动 年海外游客接待量 指标层 单位 万美元 吨标准煤 % 年 万元 % 平方米 % — 个 个 % 亿元 平方米 平方米 % — 个 % 个 次 个 万人次 指标 类型 预期性 目标值 2015 2020 2030 3 40 4.5 55 0.19 75 13 6.5 31 30 18 — — — 15 — — — 7 8 95 0.16 78 15 10 28 32 25 95 — — 18 — 2 1 8 亿元/平方公里 预期性 调控性 0.21 预期性 73.5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表征性 表征性 预期性 预期性 调控性 12 33 25 10 — — — 13 25 — — 预期性 4.5 公里/平方公里 调控性 调控性 调控性 表征性 预期性 表征性 表征性 表征性 调控性 6.2 达到市级标准 达到市级标准 — — — — — — — — — — 220 — 20 — — — 300 预期性 150 附件二:名词解释 首都文化。首都文化是最代表国家意识形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不仅包括北京作为古都积淀的中华传统历史文化,还包括北京作为当今首都融合、荟萃的现代文化。首都文化体现开放、包容理念,广泛吸纳世界优秀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 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文化价值的感召力、政治制度的吸引力和政府政策的合理性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重点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

文化经济。文化经济的概念源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文化生产力”概念。文化经济是以文化为基础的经济,是文化与经济不断融合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指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文化中渗透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高端服务业。高端服务业是服务业中的高端行业和行业的高端环节部分,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高附加值等特点,主要包括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

低碳城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低碳城区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管理和服务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区。 智能城区。指将信息技术、物联网、传感网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与管理等各个领域,如智能楼宇、智能交通、智能医院、智能社区、数字生活等,构建城市发展的智能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 四个百分之百。以百分之百忠诚的态度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百分之百地保护有价值的文物与建筑,百分之百地保护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分之百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胡同肌理。

物联网。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低碳服务业。指围绕低碳市场、低碳技术、低碳管理等而开展的服务业态,主要包括碳金融服务、碳排放权交易服务、CDM咨询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碳足迹与碳抵消的商品和服务等。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主要包括:除离开本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人)的全部常住本地的户籍人口;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或离开户口地半年以上而调查时在本地居住的人口;调查时居住在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如手持户口迁移证、出生证、退伍证、劳改劳教释放证等尚未办理常住户口的人,即所谓“口袋户口”的人。 契约式管理。通过层层签订管理契约,明确各方责任,将依法管理与自治组织管理有机结合,采取对流动人口定位、定时、定则的管理措施,实现流动人口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推进流动人口聚集大院管理的具体化和规范化。 健康管理。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目的在于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来达到最大健康改善效果,预防控制疾病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体育生活化。把体育健身活动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衣、食、住、行以外的第五基本生活要素。通过营造体育环境,形成体育文化氛围,促使人们形成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生活方式。

“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北京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了“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

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虚拟养老院。又称“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即政府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当老年人有需要时,拨电话给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就会按照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务企业员工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同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实现居家养老专业化。

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是相对于当前的“补缺型社会救助体系”而言的。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是以“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目标,体现公平正义,实现社会保障群体由小部分特定对象逐步向更大的群体乃至全体市民扩展,人人都能够得到公平的社会福利。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依托统一的网格化管理平台,将城市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按单元网格整合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组织社会管理团队,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从而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共同沟。共同沟是指将两种以上城市管线集中布设在同一地下构筑物中所形成的一种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其形式有干线共同沟、支线共同沟以及电缆沟。 平均受教育年限。指15岁以上成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2010年度人类发展指数测算中对教育指数进行调整,选取平均受教育年限替代成人识字率,更为客观地反映一个国家(区域)的教育普及度。 信息化发展指数。是国际电信联盟用来评价和监测国家信息化发展进程的指标,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指数、信息化使用指数、知识指数、环境与效果指数、信息消费指数5大类,是反映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是全年环境空气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监测天数比率、城市湖泊水质综合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稳定达标率和工业废气排放稳定达标率加权综合而成的结果,是综合反映区域环境质量优劣程度的数量尺度。

安全指数。包括“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刑事案件万人发案率”、“刑事案件破案率”、“非正常死亡事故比率”五项指标,综合反映区域内社会安全稳定的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